胡秀平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把游戏融入幼儿教育教学,对幼儿的知识启蒙和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习惯于把幼儿限定在教室里,通过说教的形式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有些幼儿教师甚至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安全,刻意减少课堂游戏环节,还有部分幼儿教师虽然意识到游戏化课堂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很好的方法把课程游戏化,使课程进行不下去。把课程游戏化,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释放幼儿天性,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融入团体中,这有利于幼儿社会意识的形成。另外,用游戏的方式传授知识,有利于引起幼儿的兴趣,可以使幼儿更好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一、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活跃课堂氛围
处于大班阶段的幼儿思维非常容易发散,模仿能力比较强。如果能把游戏融入课堂,那么就能有效地利用幼儿爱玩、思想天马行空的特点,把劣势转变为优势,使课堂学习充满乐趣。比如,当幼儿在课堂上过于活跃、导致课堂比较乱时,如果教师只是严肃地让幼儿保持安静,那么,幼儿能暂时安静下来,不过这种安静是不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的。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这时候,游戏化课堂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引导的方式,使幼儿专心地参与游戏,投入课堂活动中,在保持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又使他们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比如,当大多数幼儿出现犯困的情况时,教师如果只采取说教的方式督促,会使幼儿因为害怕而勉强打起精神,但这种做法从长期不仅不利于好习惯的养成,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反之,如果教师能采用游戏的方式,比如,播放有意思的歌舞视频,让幼儿跟着做动作或者根据特定指令拍手等,就能活跃课堂氛围,让幼儿从昏昏欲睡的状态中出来,适应课堂节奏。另外,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也会不自觉地增加与其他幼儿的沟通,这不仅能提升幼儿的沟通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增强社会意识。比如,在“过家家”的游戏中,教师让幼儿分别担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孩子,通过扮演不同的家庭角色,模仿不同角色的语言,也能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利于幼儿的成长。
(二)促进身心发展
幼儿教育应该重过程、轻结果,让幼儿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探索的乐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而游戏化课堂恰巧能达成这一目的。有些益智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开动自己的小脑袋,探索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从而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有些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与自己的小伙伴进行交流,与小伙伴进行配合,让幼儿明白交流沟通和合作互助的重要性,学会在集体中生活,提升幼儿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比如,在进行“夹黄豆”游戏时,教师可以把幼儿平均分为几组,进行小组比赛,看看哪组幼儿能在最快时间内完成每人夹五颗豆子的任务。通过这个游戏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团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让幼儿形成社会意识。有些游戏让幼儿试着去改变角色,比如,扮演幼儿园的教师等,这可以让幼儿在扮演教师的过程中体会教师的不容易,提升幼儿的共情能力。还有一些游戏让幼儿试着去模仿,模仿过程中幼儿自然而然掌握一些生活技能,提升幼儿的生活能力。比如,中國菜馆游戏,游戏中的厨师通过剪刀、彩纸、彩笔等工具和材料制作“菜品”,模仿做饭过程。这一方面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使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总之,在各种各样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习到知识,而且身心也得到发展。
二、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生活设计游戏,促进幼儿关注学习
众所周知,幼儿具有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设置游戏化课程,极其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可以令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知识以及积累生活经验。在幼儿园大班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游戏化教学工作需要相关教育人员挖掘生活中游戏资源,结合点滴小事,设计趣味游戏。比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当光线照在人身上,便会留下影子。教师就可以使用这种现象开发“我追我”的游戏,实则就是引导幼儿追赶自己的影子。在游戏活动进行时,幼儿兴趣高涨,在跑跑跳跳的过程中即可达到锻炼替身体的效果,而且还能增强其身体运动协调能力。为了将游戏氛围推向高潮,教师还可以邀请两名幼儿组成一个小组,在游戏过程中追赶彼此的影子。这样在你追我赶时,可令幼儿感受到乐趣。由教师教其讲解影子的出现原理,又能在游戏过程中使得幼儿掌握一些知识,而且可以促进幼儿与幼儿间相互交流,创建深厚友谊。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幼儿喜闻乐见的“过家家”游戏,令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过家家”游戏无须使用较大的场地,而且关于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要求不高,很符合幼儿喜欢模仿父母的心理,教师在“过家家”过程中即可向幼儿传授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使其在游戏过程中学会生活经验和交际经验。
(二)注重创造游戏情境,准备适宜游戏材料
在幼儿园大班教师开展课程游戏化教学工作之际,为了保障游戏教学效果,应为幼儿准备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这是保障幼儿游戏化课程顺利落地的前提。幼儿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需要全面考虑到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意识,合理布置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投入充足游戏材料。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意识稍加欠缺,加上身心发展不成熟,自控能力稍差,如果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未进行有效引导,极有可能导致其无法专注于游戏活动。所以,教师在设计幼儿游戏化课程时,要重视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幼儿想象力极其丰富,而且有着较强的活动能力,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能关注幼儿的特征,结合其特点和行为表现设置适合其接受的游戏。比如,教师可以设置挖地沟游戏或者是捉迷藏游戏,这样可在游戏过程中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令其对这些事物产生探究的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在幼儿年龄逐步增长后,认知经验有所积累,幼儿教师设置游戏时就要适当考虑幼儿的组织能力,增加一些游戏材料,丰富游戏内容,使幼儿能结合相关材料自主设计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比如,在进行搭积木游戏和动物园角色扮演游戏时,幼儿教师就可以抓住游戏活动的契机,指导幼儿分工合作,在相互配合下合理应用每一种游戏材料,在愉悦玩耍的过程中掌握合作的经验以及动手能力。
(三)关注游戏情节发展,准确高效介入指导
在幼儿游戏活动进行时,幼儿教师需要密切地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具体表现,适时地针对幼儿进行指导,但是幼儿教师要带着目的和计划去介入,而并非全程干预幼儿活动。在具体实践时,教师要善于使用多元化的指导方式,以保证幼儿游戏活动能顺利地落地。教师在游戏活动进行时,重点关注幼儿游戏活动的情节,进一步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探究思维,使幼儿能充分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及高效解决问题。教师通过直接或者间接介入的方法,进一步吸引幼儿参加游戏活动。比如,在具体教学工作进行时,教师就可以组织“投星星”游戏,每一名幼儿都是小运动员,其中由一名幼儿负责担当小老板的角色。每一个幼儿手中都有10颗的小星星,如果能投中6颗小星星,便会得到小老板的奖励,将现场中的娃娃玩具带走。在游戏活动进行时,教师适当地引导幼儿:“孩子们,我们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可以把星星精准地投在小篮子中呢?”在幼儿教师提问后,很多幼儿都开始动手实践了起来,其中有人拿着小星星瞄准小篮子进行反复训练。在实践后,一些幼儿逐步掌握了投掷的规律和技巧。在游戏过程中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结束游戏活动后,教师及时介入,向幼儿传授相关的技术,由教师为幼儿示范正确投掷姿势,鼓励幼儿模仿,令其在课下练习,这样便可进一步锻炼幼儿身体的灵活性,而且可以增强幼儿实践能力。幼儿教师考虑到幼儿的兴趣特点,通过因材施教的原则,进一步培养幼儿动手和探究的能力,对促进幼儿综合成绩而言可谓是受益匪浅。
(四)适当引用民间游戏,增强学习过程趣味
如今,在各个学段教育工作进行时,都格外重视传承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精神。优秀的民间艺术,恰恰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内容。所以,幼儿园大班教师在展开游戏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引进民间游戏。结合学前教育这一角度分析,如果从幼儿时期便传承传统文化,则需要将民间文化以游戏的方法渗透在幼儿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比如,教师采用民间游戏方法,使幼儿接触传统文化民间游戏,这是传承历史文化及人文风情的有效方式。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间游戏类型和内容,涉及的民间游戏童谣和素材也会大有差异。但无论哪一地区的民间游戏都极具生活气息。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讲,民间游戏和现实生活极其贴合,引进民间游戏能适当地拉近幼儿和游戏活动间的距离,令其在游戏过程中玩得不亦乐乎,而且能适当地积累更多生活经验。民间游戏关于场地的要求并不苛刻,而且不会涉及复杂的道具,只要幼儿参与进来,可在简单的规则下顺利地完成任务,体验游戏的乐趣。例如,教师即可帮助幼儿准备几个漂亮的废弃纽扣,带领幼儿参加跳房子的游戏,也可以选择其他材料,自己制作跳房子的工具。这样在教师带领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即可使其感受到民间游戏的趣味性,这样更利于大班的幼儿对民间游戏有所期待,积极地参加游戏过程中,进而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重视展开体育游戏,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在幼儿教育这一阶段,体育游戏十分常见,这是很多幼儿极其喜爱的游戏形式。体育游戏的内容非常丰富,能在游戏过程中进一步刺激幼儿感官体验。在体育游戏进行时,教师可以适当搭配音乐,配合不同肢体动作凸显游戏节奏感,这样可以进一步集中幼儿注意力,使其在游戏过程中集中感知各项动作,针对游戏内容加以记忆以及想象。由于幼儿十分喜爱游戏,而体育游戏因氛围活跃和动作简单,极具趣味性,所以很容易便会受到幼儿的青睐。教师将生活技能和知识融入体育游戏内容中,即可令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下加以学习。比如,教师组织“叠被子小能手”的游戏,先在游戏前添加障碍跑内容,只有当幼儿跑过了障碍,到达了终点,才能参加叠被子的任务。这样一来,既创新了幼儿游戏规则、要求,又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练得了叠被子的技巧,为其日后的独立生活做好了铺垫。体育游戏能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放松幼儿的身心,而且还可以强化幼儿锻炼身体的意识。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与同伴进行高效的合作,促进幼儿间良性竞争,并且能在团结合作的过程中收获深厚友谊。
(六)设置丰富节日游戏,提升幼儿多种能力
幼儿教师在课程游戏化教学背景下,可以把握传统节日的契机,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幼儿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众所周知,游戏本身具有多变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每当重大节日来临之际,幼儿教師均可以以游戏为载体,发挥游戏多变、趣味的优势。通过节日创新课程的游戏化教学内容,将节日知识和游戏加以整合,这样即可增强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的趣味性,提高相关知识的教学效率。比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幼儿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在班级内参加包粽子的游戏,并且自行创造赛龙舟的道具,结合与赛龙舟相关的服装,一起尝试着表演赛龙舟的过程。又如,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教师也可以设置亲子游戏,邀请幼儿家长和幼儿共同参加踩气球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获胜的家庭队伍即可获得幼儿园组织的精美礼物。亲子游戏可以增强亲子情感,并且让幼儿感受到游戏活动的快乐。在家长融入的过程中,幼儿渴望在家长面前好好表现,得到家长的支持与赞美,很多幼儿都用尽了心思完成游戏任务,而幼儿与家长在游戏过程中也有了深入的交流。在家长和幼儿教师共同指导下,幼儿的游戏活动体验感更为强烈。可见,在幼儿园教学期间,幼儿教师结合不同节日设置不同活动,可增强节日氛围,而且能在游戏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多元化能力。比如,踩气球游戏可以让幼儿在跑跳过程中增强身体协调能力,而在包粽子游戏又可以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制作赛龙舟游戏的道具时,恰恰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大班教学过程中非常受用,但幼儿教师经常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制约,将课程游戏化方式引入大班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考虑到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创新游戏教学方法,引进民间游戏、体育游戏等内容,切实展现游戏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辅助作用。通过游戏活动增长幼儿见识,锻炼幼儿生活经验和简单的生活能力,为其日后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保驾护航。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