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应用

2022-12-15 18:39姚婷
家长·中 2022年12期
关键词:苏教版实践性作业

姚婷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推进,教学工作不仅包括课堂教学,教师还要在重视学生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全面地照顾学生的学习情绪,优化教学设计,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作业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传统数学作业模式的弊端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仍将“应试教育”作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普遍认为布置作业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且布置方式大多以做各种各样的练习题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没有考虑到这种作业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数量,而不求质量;过于重视基础理论,而忽视了实践性作业的教育价值;大多以统一布置的方式为主,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这也是许多学生不愿做作业或者不做作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逐渐将作业当成了学习负担,这不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很难实现预想的教学目标。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和应用策略

(一)重视生活化实践性作业

低年级学生由幼儿园转入小学,会出现诸多不适应的情况,尤其是数学作业的布置,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为了纠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需要重视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将作业形式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此阶段的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基础知识,还处于认识数字阶段。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性作业方式,如搜集日常生活经常出现的数字,提高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在完成生活化实践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字无处不在,还能深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初步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10以内的数”为例,此单元要求学生建立10以内数字的概念,能从不同的情景中抽象出数字,了解不同数字的含义和正确顺序,并在比较数字大小的过程中初步产生学习数字的兴趣。在布置生活化实践性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按照由长到短的顺序将它们排列整齐,并说一说最长的铅笔可以排在第几位,最短的铅笔又排在第几位?还可以让学生回家数出家里有几口人,按照身高由高到矮排序,自己排在第几位?这种方式不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概念,清晰分辨“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还能增强学生的数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求知欲。

(二)照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间

著名的教育家维果茨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间理论”,即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则是有可能的发展水平,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是“最近发展区间”。在应用此教育理论时,需要使用较为简单的探索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努努力”,便可拥有更深一层的学习体验。此时,教师就要将此理论和实践性作业结合到一起,借助实践性作业延伸课堂教学的优势,较为精准地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间”,帮助学生确定新的学习方向,并使其朝着新的学习目标努力。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教学情况,适当地提高作业难度,引导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并对新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为例,此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概念。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以为教材内容为基础,让学生观看教材上的图片,或者将某几个立体图形作为教具让学生观察,从而建立空间概念。但是低年级学生的空间力想象力不足,教师应注意这一点,让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比如学生常玩的积木、魔方、球类就是很好的素材,还有家里的冰箱、洗衣机等生活用品。还可以是每天使用的长方体橡皮、圆柱形铅笔等,再让他们画出所观察物品的样子,并说出所画图形的正面和反面。这样不但能更好地建立立体空间概念,还能让学生提前了解一年级下次“认识图形(二)”的知识。虽然这种作业方式有部分学生完成的效果不太理想,但教师也要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然后再实施分组制探讨模式,让学生交流作业完成经验,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在无形中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三)增强实践性作业内容的趣味性

为了使实践性作业内容更具有趣味性,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以及作业设计模式。小学生的性格较为活泼,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玩心较重,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往往背道而驰,将学生的天性压制在各科的理论学习中。虽然大部分学生听从教师的安排努力学习,但是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成果并不理想,它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更无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而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果。还是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为例,如果单纯地将教具或者教材内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单一,更无法激发学生的观察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在此基础上准备各种立体实物或者丰富多彩的图片,在教室内选择合适的位置摆放立体实物,或者将图片贴于教室内的墙壁上,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分辨这些物品和图片都包括什么形状。另外,还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公园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找出不同立体形状的物品。对找的数量最多、形状最像的学生,教师应予以口头表扬或者物质奖励,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整个过程充满趣味性,能使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组织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作业,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也能锻炼学生分析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增强他们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而提高活动方式的趣味性就是很好的方式,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到实践活动中。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加减号,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进而计算加法和減法算式。

(四)赋予实践性作业内容开放性

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往往是让学生在书桌前进行各种练习的计算,限制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虽然能取得一定的學习效果,但是很难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教师应该在作业内容上赋予开放性,使学生自主行使选择作业的权利,这样学生能想尽办法收集所需要的日常生活数据信息。由于不同学生选择作业的内容不同,收集的数据信息和作业成果也不相同。但这并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重要的是学生在深思熟虑之后确定的作业内容,更加符合自身学习的情况和标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学生在收集数据信息的过程中,能够走进生活和社会的各种环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数据收集能力、整理能力、分析计算能力,还能提高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另外,在设计实践性作业内容时,需要注意层次性,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不同,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也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进而出现不同的学习成绩和效果。因此,需要将这种差异性和实践性作业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将作业划分为基础练习、巩固训练和能力提升三个等级,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情况选择合适的等级作业。以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为例,此单元让学生经历十个十个地数数的过程,理解整十数的组成。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可以将基础练习布置为以下内容:动手操作摆放学具,10根学具为一捆,想摆几捆就摆几捆,并与同桌说说有几个十,是多少;巩固训练的作业内容为:用学具摆出8捆、5捆、3捆,比较哪个最接近于100根,并说出原因;能力提升作业内容则可设置为: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比赛活动,一个学生随口说出100以内的数字,另外一个学生在计数器上快速拨出相应的数字,说出其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并将该数字的两种书写方式书写出来,用时最短者的即为获胜方。每种作业方式都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在完成较为简单的作业后,可以鼓励其选择更高等级的作业内容,逐渐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

(五)增强实践性作业之间的关联性

实践性作业包含的知识点较多,教师需要利用这一优势找到各个知识点的关联性,不仅能拓展学生的作业知识内容,还能进一步升华实践性作业的教育价值。实践性作业还具备较强的开放性,这种性质也需要体现在实践作业内容中,让学生通过多种实践活动,确定不同知识点的关系。比如在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与合”中,需要让学生熟练掌握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以及哪两个数合成10。此前学生刚学习了10以内的数,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将以往的知识和当前要讲授的知识要点相结合,使两者产生关联性。比如,准备10个玻璃球放到一个袋子里,让学生从中抓一把玻璃球,数一数一把最多能抓几个,并猜测袋子里还剩下几个。可以将此种方式作为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反复练习,不仅使作业形式更加有趣,还能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并熟练掌握新知识。又如,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本单元主要讲解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算理。同时他们还学习过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具有“凑10”和“破10”的知识经验。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段,练习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第二段,练习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第三段,练习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第四段,练习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最后一段进行单元复习。此作业过程将以往学过的加减法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思考的严谨性,深入理解“满10进1”和“退1作10”的算理以及相应的具体处理方法,从而养成细心计算、自觉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等良好习惯。

(六)丰富实践性作业形式

小学低年级的知识都是基础性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反复计算、统计、观察。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并起到巩固作用,从而优化作业质量,常见的开放性作业形式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调查研究式。这种作业形式需要学生以数学的角度,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善于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自主调查、自主研究进行问题解释,直至得出最终结论,并编写相关的调查报告。以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元、角、分”为例,此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取币、付币、换币、找币的购物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态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可以让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商店观察人们平时的购物行为,将常买的物品和购买流程记录下来,调查报告可以编制为物品名称、价格、顾客付币、商店找币等。作业完成后,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父母的协助下进行自主购物,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2.自编自练式。传统的作业方式大多在课后练习题或者练习册上进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自编自练式是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给自己出题目,这样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主动投入到作业学习中。这种方式还能让学生养成随手记数学笔记和数学日记的良好习惯,通过记录生活中各种数学问题,不但能增加知识储备量,还能从多方位的数学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学生在完成“元、角、分”调查报告后,可以根据此内容列出数学题目,从寻找数学素材到最后解题,都是由学生自主进行、自主完成,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并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完成作业内容,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建立学习自信心。

3.操作创新类。这种作业形式是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创新,主要针对各种立体空间图形,这就涉及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的内容,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摆放自己所喜欢的立体图形或者玩具,在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新想法,拼凑出不同形状的图形,从而建立完整的空间概念,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实践性作业能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活动中,不但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还能为学生创造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重视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将其和教材内容、日常生活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并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化的发展。

(宋行军)

猜你喜欢
苏教版实践性作业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作业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我想要自由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