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慧
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我们必须不断对教学进行创新,新课程标准中对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出了相应意见,要求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充分将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发挥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构建高效课堂,为学生未来学习发展做好铺垫。问题引导教学形成了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弥补,教师可以通过科学设置问题的形式,形成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调动,对推动课堂向高质量方向转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构建一套基于问题引导的教学评价体系,兼重学生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的提升。不能只重视学生当前学习效果的提升,还要为学生在初高中的学习做好铺垫,切实树立长远发展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进行改善,逐渐改进原有的教学评价标准与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构建一套形式有效的、基于问题引导的教学评价体系。
一、探究式课堂的意义
探究式课堂表示将相关问题以导入的方式带进课堂,让学生们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们进行类似科学研究的模拟性学习。在课堂当中,学生们主要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这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新课程标准下,教育的人文性逐渐深入人心,探究式学习刚好符合这一特征,十分重视学生们在课堂上主体性的体现。在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当中,逐步导入问题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有序将问题导入到课堂当中,是师生之间形成密切互动关系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在课堂上设置问题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将精力都集中在一点上,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回归,对后续开展的问题探究有很好的帮助;最后,问题的导入对学生的思维有很好的锻炼效果,这能够为学生今后进入初高中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较为片面
众所周知,教师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加全面的评价。但是,当前部分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侧重于学生的成绩以及学习能力上。而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不同的方面都会有独特的表现以及优势,教师单一的评价方式显然是违背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每天都会发生很多转变,部分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动态化评价,始终以固定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这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重视有待提高
教师只有重视学生评价,才能够做好对学生的管理。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忽视了对学生的科学评价,所以教学评价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内容。导致教师对学生评价工作重视程度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于提升,比如在专业素质方面,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性成长,同时也缺少对学生评价的研究,所以教师的职业素养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专业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需要教师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同时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还明显不足,不利于小学教需质量的提升。只有教师转变评价观念,从思想上将学生评价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才能够控制好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最终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探究式课堂中问题导入的方法分析
(一)情境导入
在當前的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中,灵活设计问题导入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各类生活化、游戏化、趣味性的元素,都能够成为问题导入的良好载体,同时也对问题情境的创设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采用情景化的问题设置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出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兴趣的良好效果,同时还可以在问题情境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起到对学生思维的良好启发作用,确保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在自主解决问题之后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未来进行问题探究抱有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千克与克”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微课学习的基础上给学生们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们到超市去观看商品称重,并让学生们将生活中的一些轻便物品带到课堂上。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的欲望进行激发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们对不同物品的重量进行探究。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不同小组,让各小组分别说出对应小组指定物品的重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在问题式的情况中,可以加深对“千克与克”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对提高课堂的效率有很好的帮助。
(二)探究式提问
数学具有十分强的逻辑性,许多知识点都比较抽象,所以将问题设置到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提问的方式,强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一方面,这种方式可以给学生更多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具有锻炼学生自主性的效果,对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有很好的帮助。比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技术,辅助营造良好问题情境,将学生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如汽车、电梯、房子等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处理,利用生活、鲜艳的画面凝聚学生目光,让学生集中精力对问题进行探究,随后教师就可以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给学生们设置相应的问题,比如:“同学们,看了视频之后,你们记住了视频中的哪些物品吗?你们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吗?请说出分类的原因。”这种集探究性、开放性于一体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们刚好地对圆周运动、整体运动中的强化平移与旋转的内涵、概念进行探究,对提高探究式问题的有效性有很好的帮助。同时由于教师所设置的是一个开发性的问题,所以对学生的思维有很好地调动作用。在学生们进行一定时间的探究之后,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回答,针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积极、客观地评价,并适当对学生进 行表演、鼓励,让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抱有浓厚的兴趣。
四、问题引导下对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评价策略探究
(一)评价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最平等、轻松的环境中能够接受最多的信息,在这一环境下其学习效率也能够升到最高,也就能够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地思考。对小学生来说,问题引导下的教学环境更容易将他们的创新欲望激发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下,还可以充分将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切实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比如在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十颗糖分配给六名学生,其中分别分给四名学生两颗糖,其他两名学生则一人分一颗。这种分配方式会让学生感受到“不公平”,也因此会向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这种分配方式公平吗?”当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出“不公平”后,也就成功打开了课堂的话匣子。由于在之前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们对“平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们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必然会起到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和依赖,与教师成为合作伙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学生个人身处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情况下,学生之间必然会存在某种差异。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对给学生们一些关爱,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平等,确保学生们在课堂上敢于大胆吐露自己的心声,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评价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够形成对学生的强大吸引力。
(二)评价适度
如何把握好评价的时机,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了牢固把握的关键,否则必然会对评价的结果造成影响,甚至严重可能还会产生一些负面效果。对问题引导下的探究式课堂进行评价,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评价的时机,适度的评价方式才可以起到对学生的激励效果。由于课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间经常会出现一些出人意料的情况,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握好这些要素,巧妙采用评价方法对课堂上出现的这些情况进行处理,在这样的情况下课堂教学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问题所产生的一些具有创造性的见解,往往会在思维过程之后出现,所以教师就需要通过问题引导、问题探究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适当延迟评价,并赋予学生们一定评价的权利,让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相互激励启发,从而不断在评价的过程中寻找灵感,并从中提出一些创新性十足的问题,并大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在学生们发表完自己的意见之后,教师也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对教师来说,只有把握好了课堂评价的度,才不会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反感情绪,在运用得当的情况下对提高教学成效有很好的作用。
(三)评价方法
课堂上的评价并非教师一人的权利,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都远超于教师,所以在评价中学生仍然是主体。想要充分将评价的引导效果、激励效果发挥出来,应当着力改变课堂评价主体单一的问题,无论是学生互评还是师生自评,都可以在课堂上得到灵活运用,而教师则需要结合课堂内容合理选择评价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需要帮助学生们搭建一个自由、平等对话的平台,上学生的思维在评价过程中能够持续保持活跃状态,促使在进行评价之后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上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无论是互评、自评还是其他评价方式,都应当具有一定激励性,需要让学生们在评价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体验感,尤其是在成功对问题进行探究之后需要通过有效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收获成就感,并让学生逐渐感受到数学问题蕴含的无穷魅力,进而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四)评价用语
新课程标准下,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非常重视评价的反馈与激励功能,这样可以有效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挖掘,帮助学生认识不足并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信心。在评价的过程中适当对学生进行鼓励,可以更好地启蒙学生的智慧,从而焕发课堂强烈的生机。在评价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奖励、表扬,一定要注意用语过当,不草率、不夸张,确保学生不会沉浸其中并迷失自我。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其可取之处,不一味批评学生,还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让学生逐渐找回自信心。
(五)评价反思
评价反思主要用于课后阶段,是教师结合课堂评价结果进行反思的一个阶段,有助于对后续教学进行改进,它不仅是对一堂课的总结,同时也是下一次教学活动开始的准备。在课堂上所导入的问题,关系到教师在课堂上是否真正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迪,它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载体,而问题的水平则决定了学生探究发展的水平。尤其是基于问题引导的小学数学,对问题的探究性、启发性有很高的要求,它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进步,重视学生认知水平的递增。教师可以对自己在课堂上利用问题组织的对话形式进行评价,并从中分析课堂教学是否可以利用问题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对话,并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对发展的不同需求。教师在不断评价、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中,只有真正关注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组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对话,才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并加强对问题、知识的理解。为了有效指导后续评价总结工作的开展,教师在课堂上还需要做好详细地记录,尤其是对课堂问答、互动以及学生活跃程度进行记录和评价,这些记录和评价标准,是验证探究式问题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教师直观了解到问题引导下学生参与探究式课堂的活跃性,便于教师后续有针对性对探究式课堂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教师要以探究式课堂作为引领,构建一套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针对探究式课堂的开展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对后续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为了切实提高探究式课堂的有效性,教师除了需要采取相应的评价策略外,还应当结合学生需求,在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有序导入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从而使学生对探究式课堂產生浓厚的兴趣。
注:本文为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立项课题“基于问题导引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5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