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珍
想开一节成功的课,教师得读透教材,深深领悟教参精神,充分“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课堂;教师要睿智、要机智,要有很强的课堂把控能力;要懂学生,懂引导,懂激励;要善于抓住课堂生成,使之成为亮点。“对话教学”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本对话、生本对话等,怎样有效地让课堂上充满实实在在的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通过课堂教学,扎实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会思、会说、会用,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有利于最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分数的基本性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得出以下几点感悟。
一、改进教学理念、落实核心素养
如今,随着教学观念的变革,学生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有着明确的关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再延续过去以知识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不合适的。而具体到对话教学中,教师在提问中也不应该仅限于教授知识,而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根据所教授的具体内容合理地将核心素养渗透进去。在分数概念的导入中,立足直观想象这一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充分结合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分数。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张纸,分别将其对折一次、两次、三次,并在其中一面涂上红色。提问学生:“图上红色的部分,代表什么意义?”当然,在此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一整张纸为1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形象地理解[12]、[14]、[18]的概念。之后,教师则可以分别让学生涂出[24]、[48],并询问:“观察涂出的形状,你能发现什么呢?”而通过直接观察,学生也能形象地认识到[12]、[24]、[48]是相等的。这样,通过动手实操的活动,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在对话和探究活动中有效渗透了直观想象这一核心素养,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把握核心问题、巧妙设计教学
“问题”是启发思考的引擎,教师只有抓住核心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专心探索,得出“真理”,从而有效构建探究式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才是践行对话教学的优秀载体。所谓的核心问题就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贯穿学生所要掌握核心知识的问题,通过解决该问题,教师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中,教师起初完全没有设计核心问题的意识,在教学设计时,也没有围绕核心问题组织教学,体现在教学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也是相对零散而缺乏条理的,如“你们能证明吗?”“你们能发现什么秘密呢?”“从左往右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等,而缺乏核心问题将这些内容综合在一起,当其他教师指出这一现象时,教师深有感触,通过仔细研读,教师发现这一课的核心问题本身就蕴含在课本之中,即(1)“[12]= [24]= [48]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2)“你还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根据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3)“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你能否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很明显(1)是解决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扩大同缩小相同倍数这一本质现象,(2)是渗透不完全归纳法,(3)是引导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及商不变的规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渗透转化思想。所以,如果本节课能紧扣这些核心问题展开教学,既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说理能力、类比迁移转化能力及模型思想,所以,想上好一节课,教师一定要有核心问题意识,围绕核心问题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高效、出色地完成教学目标!
其次,问题指向要明确,才能真正引导孩子思考并解决问题。本节课执教过程中,教师让孩子从左往右观察[12]= [24]= [48] ,教师向学生抛出这样的问题“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而受知识基础影响,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回答出这一问题,尤其是在学生基础较差的班级,很容易出现没有一个学生能提出自己问题的情况,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沉闷,这对教学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明确、具体。如教师可以提问:“请同学们从左往右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呢?”在这一问题中,很多学生都能回答出:“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没变。”紧接着教师再提问:“那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此时,相信部分学生就会提出:“分子、分母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呢?”从而,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指向性明确,不要笼统、模糊,这样学生才能目标明确,找准思考的方向。
再者,课堂练习的设计合理有梯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是对教师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所进行的教学行为的评价,是教学价值的表现,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练习巩固,培养学生深度思考能力。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练习的:由浅入深,先是同桌互说分数(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而后加深难度,出示[35=( )10=3( )=( )( )] ,明确最后一列有无数种填法。紧接出示计算题:计算[12]+ [14]=?巩固转化思想,即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12]转化为[24] ,把异分母加法转化为同分母加法的计算,再次延伸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落实学以致用的精神),最后抛出判断并思考:以下等式能成立吗?为什么?[58=5+88+8],对于这一练习,评课教师提出问题:设计这样的问题目的是什么,学生能正确判断吗?之所以设计该练习,目的很明显,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验证的眼光來看待数学,学会通过验证来证明自己的猜想,让合理的猜想、科学的验证成为一种惯性,真正落实“自由大胆猜想——主动探究验证”的教学目标。
三、机智灵活应变,把控精彩课堂
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如何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切实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成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在课堂教学中,问答活动是师生对话与互动的主要方法。其中,作为教师对学生反馈的主要环节,理答步骤相当关键。教学评价一方面有着引导学生反思,辅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力。积极语言是能充分激发学生潜能的语言,将理答活动与积极语言结合起来,教师一方面能让学生在问答活动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后续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学生进一步针对自身的回答展开反思,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将积极语言应用于理答环节,切实激发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在新知识学习之后,教师就可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提出如“把[78]的分母扩大2倍,要保证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大小应当变为多少?”“[14]分母加上16后,分子应该加上多少,才能保证分数大小不变?”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如果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就需要以合适的积极语言鼓励学生,如“真棒,看来你这节课学习得非常认真,大家也要向他学习。”如果学生未回答出正确答案,如在“[14]分母加上16后,分子应该加上多少,才能保证分数大小不变?”中,其将分子也加上了16,这个分数变成了[1720],教师就需要引导:“仔细想一想,[14]和[1720]这两个分数一样大吗?第一个分数比[12]大还是小,第二个分数呢?”在引导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后再以点头、竖大拇指等动作搭配积极语言展开表扬。这样,通过积极语言,教师在对话教学中有效提高了的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确实读懂教材,深刻领会意图
教材是学生探究学习的第一手材料,深入领会教材编排意图是非常有必要的且很重要。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教材中提出“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这一问题,教师以往并未体会其真实意图,而是简单理解为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12]、 [24]、 [48]分别转化为1÷2、2÷4、4÷8,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得出1÷2=2÷4=4÷8,从而,推理得出[12]= [24]= [48],再次验证猜想,显然这样处理,并不能很好地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再次认真观看教学视频,仔细思考“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吗?”这句话的真正意图,即引导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说明“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让孩子真实感受两条规律数学本质相同,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在除法里,这条规律叫做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里,这条规律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当想起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自然回忆起商不变的性质,当想起商不变的性质时,自然想起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学生就能结合实际情境,有效地两条规律串联起来,用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很好地诠释了教材意图,发展了学生高阶思维,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五、扎实课堂“对话”,促进学生发展
一节课40分钟,如果70%的时间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补充、评价,那么,课堂上的主角一定是学生,“对话教学”就不是一句空话!在“分数的基本性質”的课堂教学上,虽然,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交流、补充、互评,但似乎停留在表层,没有真正促进学生深层次的“对话”,确实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例1时,教师出示题目“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按照下图,把它们平均分并涂上颜色。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大小”,引导学生明确题目的要求,找出关键词,从而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审题的能力,而后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大小相同”呢?学生1:“因为如果大小不相同,那么它们就无法比对,平均分就没有了意义”,应该说该生的回答还不错,遗憾的是教师没能及时让学生就此话题进行有效地对话,而是匆匆而过,最终代替学生解释。假如此时,教师问:“谁能听懂他的意思”,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刺激学生之间进行有效地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完善理清“如果大小不同,则分数单位就不同,标准量也就不同,就无法比较,只有大小相同,分数单位才相同,标准量相同,才能进行比较”,最后,教师可借助操作——拿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张分一分、比一比,学生一目了然,从而达到深刻理解“只有单位一致,才能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一数学本质的目的。显然,课堂教学中,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对话,扎实“对话”,促进学生口头表述能力、思辨能力、逻辑思维的发展。
六、激发情感共鸣,渗透数学思想
新课标对于第二学段课堂教学关于孩子情感态度目标,提出明确的要求(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课堂上如果执教者能渲染自身或者他人情感取向,激发学生情感投入并产生共鸣,则这种无声的“情感对话”便是对话教学中的最高境界!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涂色部分的大小,提出猜想[12]= [24]= [48],最后引导学生经历说理验证、实践验证、旧知验证,教学过程中教师释放出强烈的情感取向,学生在这种情感取向的刺激下经历了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体验用质疑的眼光来看待双眼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而科学验证,最终归纳总结出数学本质的这种成功的喜悦之情,有效地激发学生情感投入并产生共鸣,使合理猜想、勇于探究、科学验证等数学思想在学生的小小脑袋瓜里生根发芽!因此,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情感投入并产生共鸣,“随风潜入夜”般地渗透数学思想,让对话教学发挥最大价值!
七、唱响课后“对话”,落实“双减”政策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在此大环境下,教师应该让课堂“对话”走向课后“对话”,丰富学生的课后实践,杜绝“单一”作业模式,让学生乐于“对话”并提高“对话”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本节课,教师可鼓励孩子课后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分享一下自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或者鼓励孩子把“分数的基本性质”改编成自己喜欢的方式牢记它,这种方式可以是顺口溜也可以是快板,或者是短歌曲,总之,只要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方式都是可以的,从而加深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对话”从课堂走向“课后”。
综上所述,“对话教学”下的同课异构,让我深刻领悟到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是促进学生口头表述能力、思辨能力、逻辑思维的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坚定落实对话教学,确实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确实落实好“双减”政策。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