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空间密度在城市小学空间发展的应用研究*
——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

2022-12-15 13:11沈若宇
南方建筑 2022年11期
关键词:福田区供需学区

沈若宇,何 川,范 悦

背景

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 周年,其生产总值已达27670.24 亿元,常住人口1756.01 万人。而1980年特区成立时的生产总值及常住人口分别为2.7 亿元及33.29 万,生产总值增长近10000 倍,人口增长50 余倍。在改革开放的大力推动下,深圳城市发展进程取得骄人的成绩。然而伴随着经济及人口的快速增长,基础教育设施的发展却矛盾重重。1980 年,深圳城市小学238 所,在校学生4.92 万人,至2020 年末城市小学共347 所,在校学生109.12 万人。在校学生增长20 余倍,但学校增长却远无法匹配,导致校均在校学生由200 余人/校,增长至3100 余人/校,增长约15 倍,学位紧缺矛盾显著。

在国内特大城市中,深圳市土地面积仅约2000km2,“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中处于末位,甚至在新一线城市中也处于劣势,土地面积的劣势与不断增长的经济与人口对大量建设用地的需求矛盾显著。其中福田区尤为突出,截止2020 年末,福田区人口密度已经近20000 人/km2,超出罗湖区5000 余人/km2成为深圳市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区。其对学位的急迫需求程度更是极为突出。2020年12 月3 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学位建设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至2025 年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74 万个。12 月24 日,福田区召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会,明确至2025 年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6.1 万个,与罗湖,宝安及南山共计划新增学位38.89 万个。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区发展及建设已经较为完善,在主城四区中土地面积最小(约为南山区的1/2,宝安区的1/5),所面临的人口密度巨大,新增用地的可能性较小,在既有用地下,如何通过改建、新建保障基础教育学位的供给与品质,成为福田区基础教育空间发展的主要矛盾。

针对有限用地下大量增长的就学需求,2018 年,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福田管理局发起“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1],通过研究与设计竞赛,探寻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福田区中小学校的创新思路。不仅由建筑师在有限用地下创新“高密度校园”的设计模式,福田区规划局也对现行规划管理制度进行了创新,例如让学校和毗邻企业用地各让一半退界距离,两栋建筑均不设围墙,共享消防扑救场地,从而谋求土地空间资源的最佳使用效率[2]。这种“城市土地空间运筹学[2]”的创新模式,将社区资源进一步整合,将学校设计与社区进行融合,将“学社融合”[3,4]的理念真正推向的可实施的层面,也充分体现了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意义。2021 年初,“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第二季展开招标,同样采取联展模式,但不同是这一季以“新社区”为主题,更是将这种“学社融合”以应对高密度城市环境的创新模式推向了高潮。

然而,对于高密度城市环境下中小学校用地的集约程度[5,6],却缺少一个理性的判断标准,即建筑设计工作究竟是“高容积率高密度”,还是必须向社区借助资源,往往是一种主观判断,同时作为学校而言,“高容积率高密度”发展是否是其唯一发展方式,均需要一个科学的评判。国内中小学校一般以学区制度作为作为其招生及服务的范围,学区也常以街道管理范围为划分基础,这与“学社”的研究范围基本吻合。因此,对于学区空间利用程度,利用效率的评价至关重要,也是科学指导中小学校空间发展的重要依据。

1 研究概述

1.1 研究现状

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使用建筑密度与容积率共同反应地块开发强度,即单位用地上建筑的供给程度。然而如何反应空间的供给以及使用效率才能够落实到建筑物的使用层面。在城市中小学校空间发展的研究及实践案例中,更是多以设计师及学校管理者自发的探索及经验指导其模式的选择,缺少相关的科学评判依据。因此,如何科学评判学区内相关空间的供给及使用程度成为其科学评价的关键指标。同济大学徐磊青教授针对公共空间的供给问题,提出公共空间密度及公共空间系数,使用这两个指标反应单位区域内公共空间的供给程度[7,8]。东南大学史北祥等人利用GIS 的多因子叠加分析方法,对大尺度空间形态进行了定量评价,包括高度,密度及强度等[9]。笔者在相关空间密度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学区内影响其空间供给及开发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人口密度,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指标,提出学区空间密度指标模型,以科学评判学区空间的使用及发展程度[10]。

2.2.定量分析

在前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深圳市福田区城市小学及其学区现状为主要分析对象,对学区空间密度相关因素进行数据采集,并应用ArcGIS 平台进行定量分析。对福田区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城市小学空间发展急迫程度进行归纳分析,进一步对学区空间指标模型进行验证与修正。

1.3 总结模式

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学区空间密度的不同程度将其进行划分,指导其空间拓展模式的选择,进而为后续“学社融合”具体空间模式的研究提供具体案例的选取依据。

2 福田区小学学区空间密度

2.1 数据采集

根据前期研究[10]成果,影响学区空间密度的指标主要分为学校及学区两大部分,分别包括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指标。根据学校内操场用地的使用程度,学校数据又包含可比建筑密度及可比容积率。同时,如需推算学区就学人口,可以利用街道人口数据与学区居住建筑容积率等数据预测(公式1)。

截止2020 年末,福田区共计10 个街道,土地面积78.66km2,可建设用地58.14km2,居住用地15.63km2,各类小学及其分校共65 所,划分为62 个学区,其中福田第二实验学校小学部、福南小学与福田小学形成共享学区,梅香学校小学部分别与梅山小学及梅林小学形成分享学区。根据小学及其学区所属街道概况,针对以上数据进行采集,其采集方式如表1 所示。其中公开数据包括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最新年度统计公报及统计局数据,各街道资料室公开查询数据;网络数据包括各类房产网站有关居住建筑及居住社区概况数据;地图数据以高德地图及百度地图为主要来源。

表 1 学区空间密度所需数据及获取方式

2.2 就学供需关系

就学需求是决定学校建设规模的重要指标,然而,仅以就学需求为指标难以反映单位空间的相对就学规模,因此,应当以人口密度为核心进行就学人口密度的预测,同时,学校的供给一般需要建设用地予以支撑,因此可以借助学校可比容积率的概念,应用可比学区就学人口密度(公式2)反应学区就学需求的急迫程度(图1)。其中,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人口年龄划分为0-14 岁儿童人口,基本覆盖小学至初中人口,小学人口年龄段约占统计年龄段的40%,故小学就学人口可按0-14 岁儿童人口的40%进行初步估算。同时,针对少数跨街道服务学区,应分别统计后再按比例进行汇总计算。

图 1 福田区小学学区可比就学人口密度图

由此可见,福田区就学需求集中于东、南、北三块区域,东部园岭片区紧接罗湖区,属于深圳发展较早区域,其人口密度一直较高;南侧为福田中心区,在保税区北侧,其大面积城中村较多,居住人口多,也一直是人口密度较高区域;北侧梅林、景田片区为福田区集中建设住宅的主要区域,范围较大但多为公园山地,排除非建设用地后,就学需求与东、南部近似。同时,西北部安托山东侧与香蜜湖西侧伴随大量住宅的建设及人口迁入,就学需求同样值得更多关注。

然而,供需关系的矛盾不仅是需求增多的因素,学位供给的保证是解决日益增长的就学需求的有力保障。公式1 中,就学供需关系系数的分析,便是在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区现有校舍指标的供应,判断学区内现有供需关系(图2)。当供需匹配时,该指标应等于1,越趋近于1 供需关系越为平衡;大于1 时表明供小于求,数值越大则供给缺口越严重;小于1 时则反之。指标中将用地指标及建筑指标均纳入考虑,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深圳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指引》及《福田区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提升指引(试行)》,各规模小学生均用地及生均建筑面积指标如表2 所示。其中针对2018 年“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涉及7 所小学:红岭实验小学(建成)[11];梅丽小学(在建在招生,腾挪校舍[12-14]);石厦学校小学部(建成)[15];新沙小学(建成)[16];新洲小学(建成);景龙小学(在建在招生,借址);人民小学(在建未招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按照新校园指标进行统计,未建成但在招生学校按照原指标统计,未招生学校不纳入统计范围。针对九年制学校,小学与初中独立的直接统计小学部指标,合并办学的按照国家、深圳市及福田区指标进行梳理,按比例提取小学部指标。针对共享学区及分享学区,共享学区同一学区内多所学校共同统计,分享学区将所分享学校(仅涉及梅香学校小学部)指标平分至所分享学区。

表 2 福田区小学生均用地面积及生均建筑面积指标表(单位:m2/生)[17]

图 2 福田区小学学区供需关系分析图

图 3 福田区小学学校利用程度分析图

据统计,福田区62 个学区中,仅12 个学区小学用地指标满足需求,15 个学区小学校舍指标满足需求,共10 个学区校舍及用地均满足需求。同时,根据图表反应关系,同一学区中,用地供给与校舍供给反应供需关系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满足其中一项供给指标,对改变整体学区供需关系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这一点在2018年“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4 所小学(红岭实验小学,石厦学校小学部,新沙小学,新洲小学)及其学区中得到了更为明显的印证,这4 所学校用地均无法满足学区需求,但通过有限用地下的高密度校园环境探索,提供舒适的教学空间及适宜的生均校舍指标,从而保障就学供需关系的合理性。

因此,根据学区供需关系即可以有的放矢的改善小学校园用地或校舍指标不足的矛盾问题:针对用地而言,受限于福田区高密度城市环境的特性,往往难以提供更多用地;针对校舍指标而言,通过校内拓展是较为有效的途径,福田区新一批改扩建的学校也正是通过这一方式进行改善,但有限用地下并无法无限拓展空间,同时不断提高的校园容积率也不应当是学校空间发展的唯一途径。故利用学区内公共资源进行“学社”共享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学区供需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学校空间发展方向后,学区内是否具有足够用地,或者有限用地的拓展能否满足学区需求,学区内是否具有更多空间予以共享将成为新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将为学校空间的发展提供具有可实施性的建议。

2.3 学校及学区利用程度

在学区供需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学校利用程度及学区利用程度两方面的分析(图3、4),明确学校及其学区空间发展可选取主要拓展方式。其中主要以建筑密度来判断区域开发密度,容积率来判断区域开发强度。针对学校则应以排除操场后的可比用地为基础。考虑到有限用地的制约,许多新建学校已将操场与建筑整体考虑,将操场架空至附属空间顶部,由于操场并没有独立占据校园用地,因此此种方式学校用地应当全部计取。

图 5 福田区小学学校利用程度分项分布图

图 6 福田区小学学区利用程度分项分布图

其中,半数以上小学的学校利用程度小于0.5,说明校园内部的空间利用程度并不高,其中,学校开发密度多为35%以下,学校开发强度多为1.8 以下。然而,“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却带来的巨大的改变,其中新洲小学、新沙小学的开发密度已高达70%左右,开发强度也在3.5左右,学校利用程度可达2 以上。在福田区62 个小学学区中,学校利用程度超过1 的仅4 所,均为“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建设。

学区利用程度主要用来判断学区内是否具有可拓展用地,以福田区62 所小学学区为例,多数学区开发密度在25%以下,超过30%的仅有6 个学区,最大也不超过40%。学区开发强度多为2.2 左右,小于1 的仅5 个学区,高于3 的也仅有8 所。因此,学区利用程度也基本介于0.2~1 之间,数值越大,说明学区内可利用空间越少。

综上,分别根据学校及学区利用程度变化,可得出福田区小学及其学区空间利用程度分布图(图5、6)。取其中位数作为主要依据,拟定低于中位数指标时,学区及学校空间均有可拓展余地。故,针对学校开发强度中位数(1.42)及学校开发密度中位数(0.31)为基础,可得出学校利用程度(公式1)低于0.44(1.42×0.31)具有校园内部空间拓展的可能性。而针对学校开发强度及开发密度的较高值(3.5,0.7)可以基本判断,在有限用地下,学校利用程度(公式1)的极致范围基本处于2.5(3.5×0.7)左右。同理,学区开发强度及开发密度的中位数分别为2.06 及0.22,即学区利用程度(公式1)低于0.45(2.06×0.22)时,学区内具有更多空间可供学校使用。但考虑到学校使用学区空余空间多以用地为主,因此,在判断学区空间可利用能力时,应当以学区开发密度为主,探寻更多用地空间给予学校利用。

2.4 学区空间密度

综上,福田区小学学区空间密度如图7 所示,多数学区空间密度介于4~20 之间,最大可达50 以上。根据公式1 描述,当供需平衡时,就学供需关系系数应等于1,从而学区空间密度应为学校利用程度与学区利用程度的和。根据图8 分析,学区空间密度变化受到供需关系系数影响最大。因此,针对学区供需关系以及学区、学校利用程度分别进行分布研究(图9、10),大多数学校存在用地及校舍指标均供小于求的现象,空间矛盾十分突出。学区利用程度总体较为接近,学校使用学区资源仍处于起步阶段;学校利用程度跨度极大,针对校内空间利用进行潜力挖掘具有一定实践性。

图 7 福田区小学空间密度分析图

图 8 学区空间密度受学区供需关系系数影响分析图

图 9 福田区小学供需关系系数分项分布图

图 10 福田区小学学区空间密度分项分布图

3 基于学区空间密度的城市小学空间拓展模式

综上,学区空间密度越大,学校供需关系矛盾越为突出,急需进行空间拓展。其中又可以分为供需矛盾以及空间利用矛盾两个方面,前者旨在判断空间拓展内容(用地空间不足或者校舍空间不足),而后者则是为其提供相应的技术思路(图11)。

图 11 基于学区空间密度的城市小学空间拓展模式图

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当学区供需关系系数为1 时,学区空间密度指标中位数为0.2。因此,当学区空间密度大于0.2 时,即存在学校空间供需矛盾。但涉及供需关系影响,应将其进行分类处理:可按供需关系系数分为满足供需关系、用地不足型、空间不足型以及供需矛盾突出型。进而根据各类型分析,选择原址扩建以及学区内增加用地等相应措施。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当用地不足时,通过运动场地与校园建筑的叠加,可将其计入可比用地面积,故校舍空间的拓展就具有相应的极限值:学校建筑密度大于70%及可比容积率大于3.5 时,校园的空间已经极其局促。因此,学校应当合理利用社区资源进行学社融合,避免产生过度“高容高密”校园。同时,结合教育理念对学校规模的要求,福田区建议小学规模最大36 班,最小24 班,因此,当学区需求大于36 班时,应判断其是否满足两所24 班学校容量,从而进一步选取相应拓展模式。

综上可将福田区城市小学学区分为以上类别(表3),其中满足供需关系仅占16%,仅校舍空间不足或用地不足占11%,而供需矛盾突出则占到73%,空间发展迫切性极为突出。故针对不同类型学区梳理空间拓展建议,并针对同类型学区进行空间密度排序,反映其空间亟需拓展的优先程度。其中仅18%可通过原址改扩建进行拓展,37%由于同时涉及用地及空间不足的矛盾,虽用地空间可以满足校舍指标的拓展,但需在原址改扩建的基础上,结合学社共建思路,与社区公共资源错峰使用或共同建设,从而拓展生均用地或校舍空间,并避免形成过度“高容高密”校园。更值得注意的是29%必须通过增设学校来缓解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其在增设学校时,应当前置考虑学社共建策略,与社区公共资源进行临近选址,通过共同建设、错时使用原则,有效提高用地效率,同时保障校园空间的舒适性。

表 3 深圳市福田区城市小学空间发展分类表

总体而言,福田区小学空间供需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受制于有限用地,“高容高密”的空间拓展方式已不断呈现,但考虑到校园空间的舒适性,学社共建理念应当更值得关注,例如将学校图书室与社区图书馆共建,学校仅保留部分阅览空间,由学生统一提出需求书籍,由社区图书馆配送并每周更换,在保证学校图书使用量的同时,减少了大面积藏书空间,在释放校内空间同时增加社区空间利用率,整体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因此在学社共建时,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明确可共享建设空间,并针对其使用频次划分优先共建层级;2.明确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将办学特色空间在校内保留,其他可共享空间依照优先层级共建;3.依据共享后校舍空间重新梳理相应指标,提升校园空间环境品质,避免过度“高容高密”校园出现。

结语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圳教育“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目标的开局之年。6 月9 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成为“十四五”深圳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加强义务教育学位规划与建设,提高学位配置规划标准,其要求已经不仅是增加学位,更注重学位质量,这就要求从业者更多关注学校空间品质的提升。

上接表 3 深圳市福田区城市小学空间发展分类表

学区空间密度及其空间发展模式可以对区域内学校及学区空间进行整体考虑,分析空间发展优先程度的同时,提出相对应的空间发展模式。本研究以福田区小学为例,在梳理其空间密度指标的基础上,划分学校空间拓展类型,并依照社区空间使用情况,提出学社融合的思路及共建原则,为后续学社融合类型及指标的研究建立数据基础及案例筛选机制,并通过不同类型校园不同程度共建的研究,有效整合利用空间资源,保证城市中小学校空间指标的同时,提升整体空间品质,保障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的发展。

图、表来源

公式1、2:根据参考文献[10]绘制;

表2:根据参考文献[17]绘制;

其他图、表均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福田区供需学区
多变的雨
钓鱼达人
基于交通大数据的LNG供需预测
福田区超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问题探讨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