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珍 龚嘎蓝孜 次仁央宗 旦增顿珠 卓玛次仁
(西藏大学医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1993 年,美国护理教育家Diekelmann首先将叙事教育方法引入护理教育中[1],叙事教学不同于一般教学,它为护生提供真实或类似真实的情境,有效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能激发人文关怀品质。我国姜安丽的研究团队率先将叙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护理学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叙事护理探索性研究,并设计和开发了一套叙事护理教学系统[2]。同时也证实了叙事教学法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及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非常有帮助。在西藏,护理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护理教育同仁借鉴国内其他教学方法开展了系列教学改革,均取得较好效果。本团队将叙事教学法引入到儿科护理教学中,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其患病过程及亲属照护体验具有其特殊性,因此,采用叙事教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叙事材料匮乏,国内已有的材料缺乏地域特色,因此本团队指导学生进行叙事材料的采集、转述和交流讨论,最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为更好的开展叙事教学法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2021 年5 月至7 月,对西藏某高校2018 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入选标准:本学期课堂考勤全勤者;愿意参加此次研究者。
1.2.1 教学安排《儿科护理学》课程在大学第六学期讲授,参考教材为崔焱和仰曙芬主编《儿科护理学》第6 版,总学时为60 学时(理论48 学时,见习12 学时),理论课程由一位教师任教,见习分别在两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
1.2.2 教学方法采用传统教学和叙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叙事教学具体方法为:一是挖掘叙事素材: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见习机会,统一制定访谈提纲(主要内容包括:入院原因?现病史、既往史、喂养史?患病体验?照顾者体验?住院经历、难忘事件?医护给予的关怀体验等),以临床典型案例为叙事素材,将班级内81 位学生按照每3-4 人为一组进行分组,取得病房医护及患者的同意后,由学生进行访谈,挖掘素材;二是课堂讲授。根据每组学生见习时挖掘的素材,结合教材及查询的相关资料,制作PPT 或设计情景剧,各组同学依次讲授或表演,其余同学观看,由全体学生,任课教师一同讨论儿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等知识,同时感悟患者患病体验,照顾者体验及临床医护人员关怀情况,巩固学生知识,增进对病人及照顾者的理解,激发学生同理心。
1.2.3 评价方法:半结构式访谈法。以许丽杰[3]构建中的一级指标为本次访谈的框架,即围绕临床护理能力、护理职业素养、专业发展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管理教育能力等5个方面。设计访谈提纲,具体包括:一是比较叙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学效果有何不同?二是采用叙事教学法后在培养护理本科生胜任力方面的作用如何?能否举例说明?
在实际访谈中,研究者根据5 个指标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并不完全按照访谈提纲的顺序和语言提问,根据访谈情况随时修改访谈提纲的内容、顺序及方式等。
取得同意后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访者进行访谈。地点选择安静、能够单独会面的办公室或寝室,以保护受访者的隐私和保证访谈质量。经受访者同意后,访谈过程中采用笔录和录音结合的方式,及时记录语言及非语言信息。
访谈结束后对访谈资料进行文字转录,按照主题框架分析法提炼文字中的观点,而文字分析按照Colaizzi 现象学资料7 步分析法进行整理归纳,具体步骤如下:仔细阅读访谈记录;标注有重要意义的陈述;编码反复出现且有意义的观点;汇总编码后的观点;写出详细无遗漏的陈述;辨别出相反观点,升华主题概念;向参与者求证。
本研究向18 级护理本科班14 名学生进行访谈,共访谈14 次,访谈持续时间为19 分49 秒~47 分08秒,访谈转录文字3449~15637 字之间,共计94848字,平均6775 字。访谈对象年龄22~26(22.42±1.213)岁,男生7人,女生7人。
14位受访者均表示叙事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对访谈的五个主题均给予客观、公正的反馈与评价。
2.2.1 叙事教学法有效提高沟通合作能力。受访者表示在采集叙事素材过程中,有效提高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合作能力。如“我们在采集病例时,总能遇到不愿意采访的患儿及家属,没办法,哎,只能再到其他病室一个个询问,到后面自己脸皮也变厚了一样,越来越顺利,也知道怎么和患儿和家属沟通了”;“虽然有访谈提纲,但有些问题还是需要思考再三,设身处地地去询问,可能沟通效果会更好……”。
2.2.2 叙事教学法有效提高教学能力。受访者表示转述叙事材料可以提高教学能力。如“我们组一直在讨论怎么样才能将叙事素材更好地讲给大家听,这个过程中就会思考各种教学方法,虽然第一次上台讲课,很紧张,但是感觉自己讲的很到位”;“我觉得这次讲课如果能把访谈录音播放出来效果会更好,如果下次还有机会讲课,我一定要注意改善教学方法”。
2.2.3 叙事教学法有效提高护生的同理心。受访者表示,采用叙事教学法,能够从患者角度理解患者患病的疾苦及需求。如“患儿妈妈在叙述患病过程的时候偷偷地掉下了眼泪,我们组员都跟着掉下了眼泪,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当时那种场景好伤感”;“那个小孩疼的翻来覆去,我自己也觉得如果是我得了这样的疾病,估计也会跟他一样疼”。
2.2.4 叙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临床基础知识受访者表示,叙事教学法相比传统教学法,能更好地掌握临床基础知识。如“我们组在访谈前翻了一遍儿科书,访谈过程中听小孩讲自己患病时的情境,我就好像能把教科书里的内容重新组织一遍,后来课堂上讲解时已经对这个疾病了如执掌”;“从来没有看一个疾病看那么多遍,还讲了一遍,自己对这个知识已经认识很清楚了”。
2.2.5 专业发展能力
2.2.5.1 叙事教学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受访者表示,访谈和讲课前都需要积极主动地巩固一下相关知识。如“因为我要上台讲采集的资料,所以我重新巩固了一下疾病相关知识”;“我们组特别担心访谈不成功,还特地照着书上的护理评估内容在组员间询问了一遍,大家都很积极,有得还上网查资料”。
2.2.5.2 叙事教学法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受访者表示,叙事教学法使学生对质性研究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如“科研意识确实是特别的少,但是这次课让我们对质性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虽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通过大家的努力都可以一一化解”;“班里有些同学申请过大创项目,大部分同学都没有这样的经历,这次通过这门课程,我们还有机会去访谈,以前根本不知道怎么访谈,现在实施下来还挺自豪的”。
访谈结果显示,叙事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自觉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优于传统教学法。这与刘巧艳[4]、唐梦琦[5]等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叙事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来实现教学效果。内在动机是影响学习的核心因素,当个体具备较强的内在动机时,会对学习或从事的工作产生一种持久而稳定的推动力,有利于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访谈结果显示,通过叙事教学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教学能力、同理心、专业发展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掌握临床基础知识,这些方面都一一对应了许丽杰[3]构建的护理本科毕业生评价指标体系的五个一级指标。
3.2.1 叙事教学法提高学生沟通能力。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必要手段,良好的沟通使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6]。本研究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挖掘叙事素材,还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或情境表演,这个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能督促学生主动去沟通,同时也能切身体会当地文化习俗,从而有效提高沟通技巧。提示语言在实践中不断升华,习得技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可以适当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
3.2.2 叙事教学法提高学生教学能力。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其健康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7]。有研究指出护生在校期间学习了教育原则与规律,却很难将其运用到教育实践当中[8],本次教学改革有力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促使他们通过实践掌握教育原理和方法。
3.2.3 叙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同理心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理解病患的心态及疾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护患冲突。同时,这与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 年)》的要求一致,注重医护人员的人文教育势在必行。
3.2.4 叙事教学法培养学生专业发展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叙事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培养科研能力来实现专业发展能力的提高。学习动机是专业发展的持续动力,而科研能力是专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在课程体系中不仅要设置能够培养科研能力的课程之外,设置科研实践环节是必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科研能力。
3.2.5 叙事教学法增进临床基础知识的掌握。研究结果显示,掌握临床基础知识是通过多种途径,如采集叙事素材、课堂转述、激发学习动机等等途径均能有效提高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与高晨晨[2]等研究结果一致,也证实了叙事教学法对于提高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都非常有帮助。
综上,叙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儿科护理学教学效果,同时有利于培养护理本科生的核心胜任力,值得普及推广应用于各类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