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娟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极具时代特点的教学方式,也是信息化时代下教育改革的一大典型特征,符合当前教育需求,是时代进程中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如今,很多学校配备了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可在教学中实现图像、声音、光线的有机结合,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的思维发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尤其在数学这一类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中,多媒体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帮助和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的有利影响,并深入分析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原则,以期能积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一、信息化时代下多媒体教学简介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借助一定的文本、图片来开展具体的教学,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或控制声音、文字、图片、符号、影像等多种多媒体信息,再按教学要求、目标将各个要素进行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仪显示出来,这种现代多媒体组合具有可控性、集成性、交互性等特点。其中,现代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对相关的教学信息进行整合,以形成一个全面的数字化教学,方便教师、学生获取相应的教学与学习资源。多媒体教学的核心在于无纸化教学的实施,及校园内无线网络的延伸。这一技术的使用主要得益于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多种电子媒体技术的发展,投影、录音、录像等技术逐渐得以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教学需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内容,相应地选择现代教学媒体来开展教学,并将其与课堂教学有机组合起来,以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达到最优教学效果,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二、信息化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师应用多媒体的必要性
在傳统教学中,教师虽会借助一定的教学工具开展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课堂更加高效高质,教师应该认识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时代,仍有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是相对落后的,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主要由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授课方式单一。该种教学方式不仅难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难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还有可能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不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显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跟不上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的。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认知能力尚未发展成熟,获取知识通常依靠直接的听觉和视觉。而开展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声音、文字、图片、符号等要素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将原本概念性、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相应地通过动画、视频、符号等动态形式转变为形象、具体的知识,再相应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进行具体化的学习,便于学生从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还能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主动学习知识。
此外,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一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掌握和开展多媒体教学,在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时,会有意识地将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主体,再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的教学活动是适合学生发展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技术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在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重点、难点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数学重难点知识讲解中,可以让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给学生带来直观的体验和感受,最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优化了整个教学内容。
三、多媒体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利影响
(一)多媒体降低了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
小学生思维尚在发育中,缺乏数学知识基础和良好的数学思维,对世界的认知均来自自身能看到、闻到、听到、触摸到的事物。这导致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的理解难度高,影响其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而多媒体的使用有效改善了这一问题,多媒体可将抽象的知识变成直观的图像,使知识变得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结合声音讲解,能帮助学生快速将教材中的文字与自身认知联系起来,产生恍然大悟之感,可降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只单纯讲解教材中长方体的展开图的话,学生通常很难理解长方体的转变过程,不知道展开后的平面图分别对应长方体上的哪个面,给学生理解长方体面积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带来困难。采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则可展示长方体展开的动画过程,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结合教师的讲解,能使学生直观且准确地掌握长方形的展开图,正确理解各个面的分布,进而理解长方体公式原理和计算方法,快速突破这一难点内容。
(二)多媒体增强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知识是较为枯燥乏味的,也不像艺术、音乐那样充满美感和趣味性,不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因此,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常较低。而多媒体的运用有效增强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小学数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的声光效果营造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情境,也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堂知识相关的视频,以此作为课前导入,还可借助多媒体进行抢答、竞赛、游戏等有趣的活动,能充分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数学学习氛围更为轻松、活跃。例如,在教学“分数”相关知识时,教师一开始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小节分蛋糕的动画片,吸引学生注意,然后展示一张蛋糕图片,提出问题:“假设两个人平分这个蛋糕,应该怎么分呢?”也可放出班级活动中分东西的小视频、图片,提出问题:“在上次郊游中,我们每10个人分了一个大西瓜,当时老师是怎么分的呢?”采用图片、视频结合问题的形式创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基于生活认知进行思考和想象,随后说出“把蛋糕切开分成2份”之类的答案。教师再进行引导和讲解,可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
(三)多媒体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
常规小学数学课堂中,由于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较多且复杂,为确保学生能理解知识,教师通常要采用不同角度和方法进行反复的讲解,且板书、画图等耗费的时间也较长。因此,常规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较低,教学内容有限。而运用多媒体后,教师可节省很多画图、板书的时间,通过多媒体讲解知识也更为直观,学生理解的速度快,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率,且多媒体教学中包含的信息量大,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课堂知识拓展,有利于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以教学“长方形的表面积”为例,常规课堂中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分解图并反复讲解,有时还要在硬纸板上画分解图,然后剪下来拼成一个长方体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过程耗时较长。而采用多媒体进行多角度的动画演示后,学生可快速掌握长方体的变化过程,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也能从繁忙的讲解中解放出来,缩短教师讲解占比,将更多时间交给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教师可结合过去所学的分数知识进行练习,提出问题:“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0厘米,是高的[34],是宽的[54],它的表面积是多少?”予以学生更多自主思考和练习的时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解题技巧。
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原则
(一)科学地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教师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学会把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时机,将其用在关键之处,例如,教学重难点、易错之处、过于抽象的知识等,而不要过度放大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作用,盲目运用。在课前准备课件时,应先考虑课件在该节课内容中的教学价值,是否有使用必要,再进行制作。同时,制作课件时也应尽量简洁大方,以免色彩鲜艳又花哨的背景转移了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会引入一些数学思维概念的小游戏,学生被五花八门的游戏关卡吸引,虽然也学会了课程内容,却缺失了课堂教学的优势。真正有意义的課堂教学是需要互动、交流与引导的,小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是天然的,不需要过多的“人造”,而教师要做到的是带领他们“尝”到知识的“甜味”,教会他们如何去“品尝”,如此才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又不至于喧宾夺主地剥夺了学生自主发展与创造的机会。教师在教学时应正确处理多媒体与常规教学的关系,实现多媒体、口头讲解、板书、其他教具的有机结合。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时,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教学,但不能仅应用多媒体教学,还应结合教师讲解、板书进行说明,教师也可戴手表、闹钟、电子钟等实物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多媒体则可用于展示题目,如展示一个表盘,让学生读出时间,教师可以图中的时间为标准提出问题:“1个小时后是几点?45分钟后是几点?”也可展示不同类型的表盘,让学生分辨表盘中的时间,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二)控制多媒体使用频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认识到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才是保障数学课堂质量与效率的基础。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保持新鲜感和灵活性,合理控制多媒体的使用频率,重视实用效果,而不是使多媒体成为一种教学形式。教师需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的手段,用于优化提升教学质量,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任务出发,合理安排多媒体教学,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
例如,小学生喜爱玩耍,课间玩得较投入,上课后难以快速进入课堂学习中,教师可利用一小节课堂相关的动画视频导入课堂知识。若课程排在最后一节,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已经较为疲惫,上课容易出现走神、犯困现象,则可应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抢答活动、游戏竞赛等,以活跃学生的精神和思维;或者在午后,学生都比较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以有趣的声像图文,让学生快速调动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来。
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较抽象的重难点知识时,教师可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形的平移、旋转过程,将平面的概念转换为三维立体图形的方式,降低理解难度,拓宽想象空间,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时,则可应用常规教学流程。此外,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积极走下讲台,了解学生的想法、看法、知识掌握情况,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为调整教学方式提供依据。同时,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教师也可以利用教学软件与学生在线上展开一对一的交流,积极采纳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从学生的掌握情况来进行具体的教学调整。
(三)巧用多媒体,化繁为简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强调新旧知识的交互,注重知识的整体性掌握与应用,但面对小学生,谈建立思维架构为时过早,过于生硬地融入之前的概念去解决眼下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会打乱其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而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思维框架,就好像一张地图,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学过了什么,将要学什么。比如,将倍数的学习总结为“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将“路程、速度”的知识总结为“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等,以此类推,将关于“加数”“减数”“乘数”“除数”等模块按照知识点进行相关思维逻辑概念的总结,并列成一个思维导图。每当学生完成一个部分,教师可以以此思维导图为主线,帮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展望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学生就能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联系前后概念,建立起最初思维概念。这种方法比起大大小小的考试更能让学生接受,也更加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自己的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进而,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尝试整理脑海中的思维逻辑,学生就好像在写一个数学“日记”,在导图中总结得失、融汇所学、升华认知,从长远角度来看,思维导图的绘制能帮助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获得更加清晰的脉络和长远的思路,成长为更具智慧的青少年。
五、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时代下,多媒体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和课堂趣味,降低知识理解难度,而不恰当使用也易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不利影响,降低教学质量,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师生沟通互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时,应明确其利弊,并把握多媒体使用的“度”,科学灵活地进行运用,充分发挥其优势,减少不利影响,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吴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