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春趣》教学设计

2022-12-14 08:11鲍书洁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古典名著放风筝宝玉

文|鲍书洁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中难理解的词语。

2.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和梳理,大概了解宝玉和文中人物的关系,并能在以后的阅读中运用好梳理人物关系图的方法。

3.通过对“趣”的品读,和资料链接的阅读,了解放风筝的趣味和习俗,重点体会文中宝玉的人物性格。

4.通过对《红楼梦》原文的拓展以及影视剧的播放,让学生感受《红楼梦》中的雅趣,激发学生对阅读原著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趣”的品读和资料链接的阅读,了解放风筝的趣味和习俗,重点体会文中宝玉的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巩固方法

1.同学们,第二单元是古典名著单元,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你们已经学习了其中三部的节选篇章,今天我们将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第70 回的节选,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2.古典文学中有很多难理解的词语,同学们在预习单上对本课的词语进行了提问。老师把大家的疑问进行了归纳。(出示)

窗屉子 高墩 捆剪子股 籆子 顶线

(生读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词你是怎么应对的?

(生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经验进行回答)

预设:你们掌握了阅读古典名著的一些方法。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很重要。

【设计意图:《红楼春趣》是古典名著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在前面三篇课文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如如何对待难理解的字词,所以本节课对课文中字词的梳理主要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回顾方法,学以致用。】

二、了解场景批注“有趣”

1.课文的阅读提示告诉我们,本文讲述了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想一想围绕放风筝,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场景。

(生读书并思考)

预设回答:

他们一些人在讨论掉落的风筝是谁的。

第二部分是宝玉让人去取风筝。

第三部分是大家放风筝。

(师在学生回答时提炼:可以用提炼关键词的方式来归纳场景,第一部分最关键的词是“议”“取”“放”。)

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三个场景哪个最有趣?

预设:放风筝最有趣。

3.请同学们朗读放风筝部分,用横线画出你觉得有趣的地方。请你给大家读一读。

预设:读句子,并说趣在哪里。

第一处:宝琴叫丫头放起一个大蝙蝠来,宝钗也放起个一连七个大雁来,独有宝玉的美人儿,再放不起来。

第二处: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跺个稀烂!”

第三处:一时只有……“有趣,有趣!”

(生圈画,个别提问读句子,说原因。)

师点拨:那时的风筝的样子和我们现在的不一样,很多样子我们没见过,所以有趣。风筝样子有趣。宝玉的话和动作很有趣,神态也很有趣,这个放晦气的习俗也很有趣。

【设计意图:《红楼春趣》虽然是《红楼梦》这部小说的节选,但是作为单独的一部分,它也具有小说的情节。本环节主要让学生抓住情节,用提取关键词的方式梳理文脉,并突出感受题眼的“趣”:风筝样子有趣,宝玉这个人有趣,放风筝的习俗也很有趣。】

三、初识人物铺垫身份

1.这篇文章有很多人物,预习的时候老师让大家圈画了红楼梦中的人物,打开书浏览一下,书中一共有多少个人物?《红楼梦》中等级森严,想一想哪些人物属于主人?

(生回答:宝玉、黛玉、探春、宝钗、宝琴,三爷、大老爷。)

师点拨:三爷和大老爷是在对话中提到的,三爷是宝玉的弟弟,大老爷是宝玉的大伯。剩下的人都是贾家的仆人。

2.宝玉无疑是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人物,你们对宝玉的身份有哪些了解?

生回答:他是二爷。前世是神瑛侍者。贾母最疼爱的孙子……

3.教师出示资料。

贾宝玉,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荣国府二老爷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因衔玉而生,故名贾宝玉,贾府通称宝二爷。是贾府玉字辈嫡孙,也是贾府中老祖母最疼爱的孙子。

(指名读此段资料)

追问预设:由此你们可以看出什么?

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宝玉的社会地位很高。

【设计意图:本篇略读文章给出的阅读提示是让学生交流对宝玉的印象。在上一个环节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宝玉的形象,这里的资料是站在整部《红楼梦》的角度补充宝玉的身份,为学生更好地体会宝玉在文中的人物形象做铺垫。】

四、品评拓展体会趣味

1.刚才同学们通过对放风筝段落的朗读和理解,找到了很多让大家觉得有趣的地方。有的觉得人有趣,有的觉得放风筝这个民俗活动有趣。我们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这个人、这件事让大家觉得有趣呢?

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对宝玉的描写,并想一想宝玉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做简单批注,然后和小组内同学交流一下。

(生读书,圈画,批注。)

预设:学生汇报:

从第1 自然段和宝玉同紫鹃的对话中看出宝玉很善良,没有架子。

从拿风筝和与小丫头的对话中看出宝玉很喜欢美人,对人很宽容,很孩子气。

宝玉放不起来风筝很着急。

(学生可能只会说到“善良”,“没有架子”可以在此处不谈。如果说到了就再次出示宝玉的介绍。如果此处还没有答到“宽容”,再出示对宝玉的介绍。)

体会孩子气:指导朗读,突出宝玉的孩子气。解说宝玉在《红楼梦》中的年龄。

补充《红楼梦》原文中贾母和贾政对宝玉的评价,全面了解宝玉形象。

2.人物有趣,放风筝过程也很有趣。小说中描写的放风筝和我们现在放风筝有很大不同,你觉得有哪些不同?

(生结合剪子股、籆子、顶线谈)

预设回答:(1)风筝样子不同。(2)放风筝用到很多东西,我们现在没有。(3)我们不会剪断风筝线。

师点拨:这些不同让我们觉得那个时代放风筝似乎更有趣。刚才同学们提到了那时候放风筝有很多东西,文中也出现了很多与风筝有关的我们不理解的词语,读完课文后,请同学们去查一下这些词究竟是什么意思。

(出示籆子、顶线图片,补充材料。)

查找资料也是我们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3.刚才同学们聊了曹雪芹笔下放风筝的乐趣。放风筝这项有趣的活动从古流传至今,给不同时代的孩子们都带来了欢乐。请同学们读一读阅读链接,看看100 多年前林庚笔下放风筝给孩子带来哪些快乐。

(生读阅读链接)

预设:(1)期盼得到风筝。(2)自己在房子上放风筝。(3)看风筝的乐趣。(4)也有放晦气的风俗。

(学生的语言可能比较啰唆,教师可以归纳,并提出“叉杆”就是剪子股。)

4.我们现在放风筝和那时放风筝的习俗不太一样了,但我想,给你们带来的趣味也没少,谁来说说你们放风筝的乐趣?

(生说自己放风筝的乐趣)

师总结:从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风俗的传承和延续,放风筝这种民俗活动在不同时代带给人们的生活情趣。

【设计意图:此部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小组讨论、品评宝玉人物形象,并加上教师对原著中人物形象的补充,教会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看待小说中的人物,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思维。本环节不仅仅讨论了人物的形象,还紧扣“趣”字拓展到了课后的阅读链接部分,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感知100 多年前林庚笔下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趣”的体验,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回忆自己曾经放风筝的快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风筝这种民俗活动在不同时代给不同的孩子带来的共同欢乐,拉近学生和名著的距离,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望。】

五、视频拓展激发兴趣

1.《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同学们不用把它看得很高深,《红楼梦》中描述的男孩女孩其实和我们差不多大,刚才说宝玉在书中是十二三岁到十五六岁的年纪,通过《红楼梦》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青少年的乐趣,春天可以放风筝,其他时节又有哪些乐趣呢?请同学们看视频。

(生观看视频)

2.提问:你们看到《红楼梦》中的这些公子、小姐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预设:下棋、弹琴、焚香、登高、钓鱼、绣花……

追问:那时公子、小姐们玩的内容和我们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提炼:他们那时候玩的都是很文雅的活动,我们称之为雅趣。

【设计意图:此部分是一段拓展。本篇文章介绍的是大观园中的少男少女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在整本书中,关于贵族少年日常生活有很多介绍,本部分节选了电视剧中的一个片段,是贵族少年日常悠闲生活的集锦,让学生在观看后体会到贵族生活的雅趣,从而激发他们对读《红楼梦》原著的兴趣,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红楼梦》被称为古代的百科全书,里面包罗万象,我们可以很有趣地读名著。对《红楼梦》感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就读起来吧!

猜你喜欢
古典名著放风筝宝玉
初中语文古典名著教学探讨
关于研读古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指导运用研究
论宝玉之泪
论哪吒的“肉身成圣”与宝玉的“归彼大荒”
鸳鸯:暖男宝玉要不得
阅读古典名著在中心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论阅读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放风筝
寓言故事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