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微生物检验在儿童腹泻诊断中的效果

2022-12-13 13:22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7期
关键词:头孢病原耐药性

魏 娜

(盘锦市盘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盘锦 124107)

小儿腹泻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细菌等感染所导致,患儿以腹泻为临床症状表现的一种疾病,其中以细菌感染较为常见[1]。这是因为儿童自身气管组织发育尚未完全,其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临床中患儿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发热、腹痛及呕吐等症状[2]。通常情况下,患儿起病较急,如未进行及时治疗,长时间腹泻可能会导致患儿的机体水分大量丢失,引起患儿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脱水等现象,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患儿出现休克。这不仅会损害患儿的身体健康,影响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3]。由于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对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疾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中就包括腹泻疾病的诊断[4-5]。为了研究粪便微生物检验在儿童腹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抽取的腹泻儿童样本均实施了粪便微生物检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疾控中心于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抽取的80例腹泻儿童样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49例,女性患儿31例,年龄4个月~8岁,平均年龄(5.37±1.37)岁,病程2~11 d,平均病程(6.83±1.63)d。所有患儿在入院时均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有患儿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家属均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中心也批准本次研究。纳入标准:家长同意研究的患儿样本;诊断为腹泻疾病的患儿样本;各项临床资料齐全的患儿。排除标准:不合格的患儿样本。

1.2 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所抽取的患儿粪便标本均实施粪便微生物检验,并按照《全国检验操作流程》进行微生物检验,具体方法为:在确定所有受试儿童后,收集患儿的基本数据,包括腹泻开始时间、腹泻频次、大便特征、用药情况等,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解释粪便微生物检测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使患儿家属及其患儿尽可能配合研究。具体测试步骤如下:①样品采集。为每个患儿进行样本采集,需要准备五个无菌棉签。根据多点采集法,如果患儿标本有脓、血或黏液,需要单独采集。如果粪便是液体,则尽可能多地选择絮状物,并尽可能多地将其包裹在棉签表面。采集后将样本放入皮氏培养皿中。然后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查。收集约5 g粪便,将其置于无菌粪便取样杯中。部分儿童需要采集病毒和寄生虫样本。②检测的具体措施。采集样品接种在SS板和McConkey板上。需要在35 ℃下保持18~24 h。培养后,根据结果对病原体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自动微生物鉴定和分析进行分离,然后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患者的抗生素应用情况。培养条件为35 ℃,培养18~24 h。检测后,观察患者的细菌抑制情况,并对药敏结果和病原菌类型进行分析。药敏试验后,选择免疫层析胶体金进行轮状病毒检测。粪便样品需冷冻,稀释1∶9,静置15 min后选择合适的样品进行解释;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二分法病毒。检测结果采用逆转录模板法进行PCR。对于寄生虫检测,需要将样品制成固定膜,并在显微镜下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本次研究中患儿的粪便微生物检出情况,并且记录病原菌的菌群数量以及占比情况。详细分析检验的具体结果,记录具体病原菌的检出比例情况,观察不同病原菌对不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χ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80例儿童腹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本次研究中共有80例患儿,通过对所有患儿均实施粪便微生物检验后,其中共检测出63例菌株,检出率为78.75%;对检测出的菌落群进行观察分析,志贺菌26例,占比41.27%,沙门菌11例,占比17.46%,致病性大肠埃希菌13例,占比20.63%,产毒性大肠杆菌10例,占比15.87%,其他3例,占比4.76%,其中志贺菌占比41.27%分别高于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20.63%及沙门菌的17.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志贺菌与致病性大肠埃希菌(χ2=6.276,P=0.012),志贺菌与沙门菌(χ2=8.609,P=0.003)。

2.2 80例儿童腹泻病原菌耐药性具体分布情况 志贺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共17例,其中对头孢帕酮产生耐药性8例,对头孢噻肟产生耐药性5例,对头孢三嗪产生耐药性4例,对环丙沙星产生耐药性7例,对阿莫西林产生耐药性4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共13例,对头孢帕酮产生耐药性5例,对头孢噻肟产生耐药性3例,对头孢三嗪产生耐药性2例,对环丙沙星产生耐药性6例,对阿莫西林产生耐药性5例;沙门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共23例,对头孢帕酮产生耐药性8例,对头孢噻肟产生耐药性7例,对头孢三嗪产生耐药性7例,对环丙沙星产生耐药性12例,对阿莫西林产生耐药性13例;产毒性大肠肝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共10例,对头孢帕酮产生耐药性7例,对头孢噻肟产生耐药性2例,对头孢三嗪产生耐药性2例,对环丙沙星产生耐药性5例,对阿莫西林产生耐药性6例,几类药物中,病原菌对头孢哌酮产生耐药性概率最高,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及环丙沙星和阿莫西林产生耐药性较低,所有病菌对药物耐药性概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80例腹泻患儿病原菌季节分布情况 在80例患儿中出现63例感染病原菌,主要分布在夏季和秋季,夏季出现28例,秋季出现35例,可见患儿在夏秋季易受到病原菌的感染。

3 讨论

腹泻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指排便次数明显增加同时大便呈稀薄状,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 g[6]。其中儿童腹泻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类型,以细菌性腹泻最为常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及原虫等[7]。在患病以后,患儿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多,性状改变,同时伴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日常生活,同时如果腹泻症状未及时得到控制,患儿还可能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或脱水现象,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其死亡。由于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其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及时了解导致患儿腹泻的具体病原菌,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治疗对于腹泻患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8]。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医疗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使得医学检验的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微生物检验技术成为了临床诊断中一项重要的检查技术。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将粪便微生物检查技术运用于儿童腹泻疾病的诊断中,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检验准确率,为患儿的针对性治疗提供有效依据[9]。在实际检验的过程中,通过将采集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可以有效分离出其中的致病菌株,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了耐药菌,则能够从分子分型中明确患儿感染的具体原因,最终为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本次研究中,通过对80例腹泻儿童样本进行粪便微生物检验,之后再实施细菌培养并利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别,以此来分析所有患儿的致病菌株种类及占比。发现80例患儿样本中共检测出63例致病菌株,检出率为78.75%。再通过对致病菌株进行分离,发现志贺菌占比最高,占所有致病菌株的41.27%,其余占比大小依次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及产毒性大肠杆菌等。将志贺菌占比与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占比、沙门菌占比进行对比后,发现志贺菌占比明显更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得到的具体指导依据,①6个月以下儿童体内IgA含量高,机体抵抗力强。随着年龄的增长,IgA将减少,耐药性将降低,感染病原微生物的风险将增加。1岁以上儿童的肠道功能会逐渐改善,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也会增强。此时,感染率将下降。②病原微生物分布在80例患儿中,分离出60株病原微生物,其中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根据医院以往的治疗经验,在感染的病毒中,轮状病毒感染最为常见。一旦被感染,将影响患儿身体对葡萄糖和水的吸收,导致其腹泻。这提醒我们要重视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的针对性,改善患儿预后。③季节分布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婴幼儿急性腹泻的发病率在夏季和秋季最高。基于此,为进一步探讨急性腹泻患儿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季节规律,本研究比较了夏季和秋季急性腹泻患儿的数据。结果表明,夏季急性腹泻患儿细菌感染较常见,秋季病毒感染较常见,提示急性腹泻患儿夏季应重视细菌感染,秋季应重视病毒感染,从而达到针对性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④药敏试验结果本研究还分析了感染性病原体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在这几类药物之中,病原菌对头孢哌酮产生耐药性的概率最高,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及环丙沙星和阿莫西林产生的耐药性较低。⑤防治措施根据以上分析,建议婴幼儿急性腹泻的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以提高临床疗效和预后,主要包括:母乳喂养,提高婴幼儿抵抗力,发挥积极的预防作用;加强对急性腹泻患儿的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重视婴幼儿饮食健康,并注意饮食和水源的消毒管理;根据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制订治疗方案,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根据本次研究的试验结果可以得知在腹泻患儿中,志贺菌感染是细菌性腹泻疾病中最为常见的菌种,而志贺菌感染引起腹泻的患儿年龄大多在2周岁以上,这是由于2周岁以下的儿童通过从母体乳汁中可以获得相应特异性抗体,能够对儿童的身体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然而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身体中的特异性抗体数量在不断减少,因此儿童身体的抵抗力也在不断降低,最终很容易发生细菌性腹泻的现象。因此临床中在为细菌性腹泻患儿进行治疗时,在为患儿进行粪便微生物检验的过程中,可以将检验重点放在志贺菌上,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为临床医师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可以防止抗生素滥用的现象发生。除了需要及时为腹泻患儿采取有效的治疗对策以外,及时防止腹泻疾病的发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临床中可以将志贺菌作为预防腹泻疾病的重点内容,如需要叮嘱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多洗手,食用瓜果蔬菜前需要将其彻底洗净或煮熟,以此减少感染志贺菌的概率,最终能够有效防止腹泻疾病的发生。因粪便微生物检验在儿童腹泻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为医师的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同时还可以将菌株占比较高的病原微生物作为腹泻疾病预防的重点内容,有效减少儿童腹泻发生的概率。

综上所述,多种病原菌感染均可导致儿童患上腹泻疾病,通过对患儿进行粪便微生物检验后,发现在所有致病菌中,以志贺菌感染最为常见,其余则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以及产毒性大肠杆菌等,通过根据检测的病原微生物进行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更快的促进患儿疾病康复,因此粪便微生物检验值得大力推广于临床试验中。同时对于患儿细菌性腹泻的治疗,应充分考虑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掌握病原微生物的分布规律,使得抗生素合理应用,避免滥用。本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研究样本量总量较小、样本范围过小、研究内容有限等不足,使得研究价值有限。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样本量,增大样本范围,适度增加或调整研究的内容,从而能够更加真实、科学地反映临床研究的实际情况,为临床治疗患儿的细菌性腹泻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头孢病原耐药性
不孕不育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159株淋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实验研究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头孢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抗生素耐药性并不新鲜——它早在人们使用药物杀菌前就存在了
四代头孢药功效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