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东
(皖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价值性和知识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直面的两种基本目标元素。所谓价值性,就一般意义而言,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客体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就思政课而言,是指思政课所具有的价值引导的功能属性,即引领大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立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所谓知识性,就一般意义而言,是指人类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观念和意识的属性;就思政课而言,是指思政课课程所具有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属性,即思政课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知识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明确教育目标的理论知识体系。
坚持思政课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是思政课课程建设的内在要求。然,毋庸讳言,当前思政课仍然存在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分离的现象。其一,表现为“注重知识性,淡化价值性”的倾向。具有这种倾向的教师只片面强调知识传授的重要性,而无视思政课的价值引导作用:具体表现为在教学目标设定上的“近视性”和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的“片面性”。一些教师在工具理性的作用下只看到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眼前“实用性”,而根本看不到价值引导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长远的决定作用;一些教师标榜所谓的“价值中立”,否定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本质属性,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视为诸如语言学和形式逻辑学等一般性的社会科学知识,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陶醉于单纯的知识结构剖析和理论演绎。其二,表现为“注重价值性,忽视知识性”的倾向。具有这种倾向性的教师能够认识到思政课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对于党的事业具有极端重要性,但他们往往又把思政课等同于简单空洞的政治宣教,只告诉学生“是什么”,只要求学生“怎样做”,而不能充分利用思政课课程的知识理论体系向学生解释“为什么”。深究上述两种倾向,前者的根源在于思政课教师缺乏坚定的价值自信,而后者的根源则在于思政课教师缺乏坚定的学科自信。无论是缺乏价值自信,还是缺乏学科自信,其原因归结到一点,就是这些教师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系统研读和精深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因为自己没有真学、真懂、真信,所以就无法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因为自己缺乏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知识,所以就没有底气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人,为学生解疑释惑。
显然,思政课教师能否正确处理知识性与价值性两者的关系,直接决定着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1]330-331从课程目标、内容、实践等教学要素或教学环节考察,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内在诉求。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2]课程设置及其教学作为人的意识活动,必定具有目的计划性,这种目的计划性则具体表现为教育者在教学活动前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课程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结构性要件,对教学活动有着决定性影响。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皆源于明确的教学目标,而明确的教学目标的贯彻落实,既是教学活动有效推进的主要表现,更是教学质量切实提高的重要保障。
从宏观层面的受教育者素质培养和教育教学的功能定位上来说,课程教学目标具有共同一致性,即任何课程的教学活动都要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导的目标,从而造就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必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3]但不同课程由于存在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课程性质、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其微观层面的具体课程教学目标当然存在很大差别。非思政课程尤其是理工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在学生的素质培养方面侧重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全面性和计划性,而在价值引导方面则呈现明显的零散性和局部性、间接性和内隐性。与之截然不同,思政课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两个目标则相互依存、融合并重。思政课在系统、全面、有计划地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同样系统、全面、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思政课教学要突出价值性,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学在设定价值引导的课程目标时要强化价值引导的系统性、全面性、计划性、直接性和外显性。思政课教学的强烈价值性是由思政课“思想政治”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328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这是思政课的价值性的集中体现。价值性,是思政课的灵魂;价值导向,为思政课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坚持思政课的价值性,关键在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原则,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显然,将价值引导作为更高目标指向,这是思政课教学区别于其他课程教学的最显著特色。
然而,思政课的价值引导不是简单地依靠政治强制力来维系的,而是建立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之上的。作为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价值引导不可能独立存在,需要知识传授的配合和支撑。缺乏知识传授的价值引导,必定生硬死板、苍白无力,容易导致受教育者困惑、迷茫,甚至招致受教育者的排斥、厌倦。思政课要通过讲“大道理”实现价值引领以达到改造思想、触动灵魂、塑造新人的目的。对于“大道理”,要想学生深学、真信、笃行,教师就必须把“大道理”讲清楚、说明白;而要把“大道理”讲清楚、说明白,就必须借助系统的学理性的知识传授。思政课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同样是自己份内职责,要充分利用思政课的“理论性”优势向学生传授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知识。思政课教师要通过知识传授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导。
综上所述,就课程目标的设定而言,思政课教学就是希望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态:以价值引导统领知识传授,以知识传授支撑价值引导,使学生在遨游知识海洋的过程中追寻真理,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领悟。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课程目标是宏观的、笼统的、抽象的,且不能自然达成,需要借助教学内容这一载体将其具体化。思政课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融合统一的课程目标正是依托知识性和价值性内在一致的课程内容得以实现的。
一般而言,所有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性与价值性原本就具有对立统一性。一方面,知识性与价值性是对立的。知识是主观反映客观的结果,是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而价值则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是回答“应该或不应该”的问题。对“是或不是”的回答,其实是要搞清楚事物的性质、特征及事物间的关系等问题,应归为事实判断;对“应该或不应该”的回答,则是对客体能否满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生理、安全、情感、尊重、发展、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需要的评价,应属于价值判断。显然,从认识论的视角来看,知识性和价值性属于两种不同属性的认知,不容混淆。但,另一方面,知识性与价值性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有内在的统一性。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曾明确指出,“所谓知识不是别的,只是人心对任何观念间的联络和契合,或矛盾和相违而生的一种知觉。”[4]555继而,他逐层深入地阐明了知识和价值的内在关联性。“人只要有感官,则他们便不能不由此接受到一些观念;他们只要有记性,则他们便不能不保留一些观念;他们只要有分辨的能力,则他们便不能不知觉到一些观念间相互的契合或不契合。”[4]697其实,柏拉图早就简明断言,“没有解释和正确的信仰怎么会有知识呢?”[5]可见,知识性与价值性确有内在统一性。其一,认识主体的反映具有主观性。知识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其形成必须具备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两个基本要素。知识是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的结果,这就使得知识必然具有主客观两重属性。在现实中,就两类知识——“第一类是关于事实的知识;第二类是关于事实之间的一般关联的知识”[6]而言,人们即使是对同样的“事实”和“事实之间的一般关联”作出判断,其认识结果也有很大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可见,主观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质言之,知识表现客体的客观规定性,但并不是对客体的镜像式的摹写,而是客体“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7]而形成的观念。这种在头脑中加工改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主体在情感、欲望、需要等主观因素支配下的价值诉求的过程。其二,认识主体的反映具有社会性。作为认识主体的人都是一种社会存在,当他对客体作出反映时,他的主观性绝不完全是个体性的,必然带有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的社会性特征。一定社会既有的政治法律思想、制度、道德伦理、价值观念、习俗礼仪、语言等被作为“先天”知识,影响甚至左右着主体的反映,使得“后天”知识被烙上社会价值倾向的印记。其三,认识主体的主观性判断正确与否最终取决于客体的客观规定性。尽管主体的判断具有主观性和社会性,但其价值评价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必然受到认识对象自身的客观规定性的制约。简言之,价值评价受制于知识认知,价值性需要知识性的支撑。
个别而言,相比其他课程,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价值性更具有内融性和一致性。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8]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集知识性、理论性和价值性于一体。为了达到思政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目前全国高等学校在本科生阶段主要开设了“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主干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教育,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增强法治意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系统梳理近现代以来180多年的国情、国史,帮助学生了解和领会近现代以来中国是如何逐步解决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领导者、发展道路和发展动力等历史难题从而确定“四个选择”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系统概括地讲授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帮助学生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两大历史性问题。
思政课各门课程都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理论性,各自目标明确,自成体系,但又构成有机整体。四门课程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实践、从近代中国的苦难历史到当今中国飞速发展的现实,全景式地向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呈现,在学生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点、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在学生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的基本道德的规范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彰显思政课程价值导向功能。
思政课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实现了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也并不意味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教学效果,因为课程目标的达成和课程内容的呈现都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思政课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最终要靠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具体落实。
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导作用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实际效果。“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1]330-331。思政课教师如果只有学科专业知识而缺乏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意识,或只注重价值引导而缺乏学科专业知识,都无法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要想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其一,站位要高。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要意识到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直接关系“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样,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随时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价值引导。其二,切入要准。教师要准确把握讲授的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找准切入点,使知识传授到价值引导的过渡成为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决不能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其三,分析要透。教师只有把问题分析透了,学生才能听其言,信其道。而透彻的分析,是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功底之上的,是教师理论功底和研究水平的集中反映。思政课的理论性要求教师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而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释现实问题的理论功底。概言之,思政课教师只有做到了“高”“准”“透”,才能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才能讲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实现知识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
从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作用看,教师开展教学的主导作用的最终实践效果仍然取决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着“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而学生主体则决定着“学不学”和“学多少”的问题。教师的努力教和学生的自觉学两方面的共同作用直接决定着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任何教师都必须充分意识到,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关键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自觉性。思政课教师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思政课是传播思想、塑造灵魂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理论而且要传播思想。对于这些要传授的理论和要传播的思想,仅仅依靠教师的照本宣科和学生的死记硬背,就想使学生真学真信、入脑入心,无疑是痴人说梦。思政课教学的关键在于,促成师生心灵沟通,激发师生情感共鸣,赢得学生价值认同。
从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看,知识性向价值性转化的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需要教师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教授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统一,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互融合的中介,是教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要件。理论认知是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前提,但就学生而言,从掌握知识体系获得理论认知再到获得价值认同,不是一个自然转化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锐意创新,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促成这种转化。
在诸多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无疑是实现知识性和价值性结合、提升教学效果的极佳教学方法。对于集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于一体的高校思政课课程,教师首先要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和逻辑框架,形成对课程知识的整体把握,从而获得理论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再结合学生切身利益、关注热点以及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等,有目标、有重点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开展社会实践,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实现由知识认知到价值认同的转变。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促进学生由知识认知到价值认同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思政课教师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将知识传授向前延伸到价值引导。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来探求问题的答案进而获得知识;继而启发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和方法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感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魅力,最后实现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