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从气论治*

2022-12-12 08:09夏小军任德祥
中医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补气药用肺气

夏小军,任德祥

(1.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肺为人体五脏之一,居于胸腔,呈分叶状,左二右三,质地疏松[1]。其上连咽喉,开窍于鼻;气通于秋,味通于辛;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志为忧,在液位涕;与大肠相表里,为百脉之朝会[2]。气乃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源泉,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及气化之功[3]。《素问·举痛论篇》曰:“百病生于气也”[4]221。明代张介宾的《类经·疾病类》云:“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生,故百病皆生于气。”[5]《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云:“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4]451故万事万物从有生于无,疾病的发生必以伤气为先,从无形之疾至有形之病,气病贯穿始终[6]。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以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喘鸣、气急、胸痛、声嘶、发热、消瘦等为主症,与中医学的“肺积”“息贲”“肺花疮”等疾病描述极为相似[7]。笔者临证三十余载,常从气论治肺癌,每获良效,浅述如下。

1 肺主诸气、职司呼吸是肺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气者皆属于肺。”[4]72肺主呼吸之气,乃人体气体交换之场所。天气通于肺,肺主宣发,呼出浊气;又主肃降,吸入清气,吐故纳新,循环往复,乃有生机。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云:“肺者,气之本。”[4]67一身之气,其生成及运行全赖于肺。宗气乃后天之气,由肺吸入之清气与中焦产生的水谷精气相合而成,其生成于肺,积存于胸,促进肺之呼吸,又助心以行血。

肺之呼吸均匀通畅,节律一致,和缓有度,则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通畅协调,生命活动正常。若肺之呼吸失常,不但宗气生成不足,一身之气尽虚,而且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失调,气虚、气滞诸证丛生。

《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8]肺为清虚之脏[9],外合皮毛。肺之精气具有润泽皮毛、固护肌表之功。肺气充足,则皮毛润泽,汗孔开合正常,机体不易受外邪侵袭;若肺气虚弱,则卫外之气不足,肌表不固,易受六淫毒气侵袭,出现咳、喘、痰或发热诸症。

由此可见,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肺职司呼吸,实际上是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两者都基于肺的呼吸功能。同时,肺的固护肌表、输布水液、助心行血作用都是通过肺气的润泽和固护、宣发和肃降、推动和调节来实现的。肺主气、司呼吸是肺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2 正气内虚、肺气郁滞是肺癌发病之根本

肺癌的发生是在脏腑正气亏损的基础上,外感六淫毒气,内伤七情饮食,或嗜食烟酒辛热之品,导致肺气宣降失司,津液不布,积聚成痰,痰凝气滞,血行受阻,痰瘀毒蕴,日久形成肺部积块,阻塞气道所致[10]。

《素问·刺法论篇》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4]581《素问·评热病论篇》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4]197肺癌病位在肺,机体正气内虚、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是发病的主要基础[11]。年老体衰,或慢性肺病久治不愈、正气不足,或七情所伤、气滞气逆、升降失调,或劳累过度耗伤肺气、损伤肺阴,六淫毒气乘虚而入,客邪留滞不去,痰浊内生,阻碍气机,最终导致肺部血行瘀滞,痰瘀毒蕴结而成块。

肺为贮痰之器。体虚之人,或脾虚失运,津液失布,湿聚成痰,留于肺脏;或饮食不节,水湿痰浊内蕴,痰贮肺络,肺气升降失常,痰凝气滞;或肾阳不足,蒸化不利,水饮犯肺,酿湿生痰;痰阻气机,气血瘀阻,毒聚邪留,郁结胸中,肿块渐成。

肺朝百脉。肺气虚弱,气门无力,肺气不宣,气血不畅,气滞则血凝;或脾胃虚损,致生痰浊,痰气交阻,上储于肺,壅塞不通,气滞血瘀;或六淫毒气,吸入于肺,裹夹成痰,沉积肺中,阻碍气血运行,终致肺血瘀阻,肿块乃成。

肺为娇脏,不耐邪侵。举凡六淫毒气、内生诸毒,一有所著,即能致病。外毒者,乃烹饪烟雾、工业废气、矿石粉尘、煤焦烟炱、吸烟之烟毒、外感之六淫、放射物质、药物之毒也;内毒者,乃先天之胎毒、饮食之食毒、体内之湿毒、痰毒、瘀毒、郁毒也。内外之毒,统称癌毒。诸毒交扰,犯及娇脏,炼液为痰,羁留肺窍,肃降失司,肺气郁滞不宣,进而血瘀不行,痰瘀、癌毒胶结,久而形成肿块。

综上所述,肺癌的发生不外乎虚、痰、瘀、毒四端。机体正气不足,肺气虚弱是发病之本。外感六淫毒气、肺气郁滞不宣,痰浊内聚胸中、肺气宣降失常,瘀血沉积于肺、阻碍气血运行,皆为发病之标。此外,诸因交扰,互为因果,促生癌肿,或使病情加重,缠绵难愈。正气内虚、肺气郁滞是肺癌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12]。

3 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是肺癌治疗之总则

明代张介宾的《景岳全书·积聚》云:“凡积聚之治……然欲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13]492肺癌之病位在肺,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本虚有气、血、阴、阳之分,以气虚为主;标实有痰浊、瘀血、癌毒之别,以癌毒为重[14]。清代周学海在《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中言:“气之亢于上者,抑而降之;陷于下者,升而举之;散于外者,敛而固之;结于内者,疏而散之。”[15]推而广之,气虚则补,气滞则疏,气陷则升,气逆则降,气闭则开,气脱则固。临证当根据病机衍变、体质盛衰、脏腑虚实、疾病缓急,或补气、或理气、或降气、或敛气、或固气,灵活变通,权宜论治。由此可知,肺癌的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大法,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总以治气为首务。

3.1 补气以固本

元代罗天益的《卫生宝鉴·养正积自除》云:“洁古老人有云:养正积自消,犹之满座皆君子,纵有一小人,自无容地而出。今令真气实,胃气强,积自消矣。”[16]肺癌疾病早期,正气尚实,邪气不盛,治疗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病变中期,虚实夹杂,治宜攻补兼施,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病至晚期,迁延日久,邪实壅盛,正气耗损,机体不堪攻伐,治疗应以扶助正气为要,兼以祛邪[17]。肺癌之扶助正气有补益肺气、气血双补、养阴益气、温阳益气、培土生金诸法,然补益肺气之法最为常用,临证常选用补肺汤(出自《永类钤方》,药用人参、黄芪、五味子、熟地黄、桑白皮)、王屏风散(出自《究原方》,药用黄芪、白术、防风)、生脉散(出自《医学启源》,药用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等方加减,药用人参、黄芪、党参、太子参、红景天、山药、黄精、蛤蚧等补益肺气。气血两虚者,加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阿胶、大枣、鸡血藤等,气血双补;气阴两虚者,加西洋参、沙参、麦冬、百合、玄参、山萸肉、生地黄、五味子等,益气养阴;脾肾阳虚者,加红参、补骨脂、菟丝子、淫羊藿、炮附子、肉桂等,温阳益气;肺脾气虚者,加党参、茯苓、白术、白扁豆、莲子肉、陈皮、半夏、砂仁等,培土生金,并应时时顾护胃气,以“有胃气则生”[18],并防止疾病复发或转移。肺癌疾病晚期,元气衰败、阴阳俱脱者,治宜阴阳气血双补,急以益气固脱,选用参附汤(出自《正体类要》,药用人参、炮附子)或四逆加人参汤(出自《伤寒论》,药用炮附子、干姜、炙甘草、人参)合固阴煎(出自《景岳全书》,药用人参、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远志、菟丝子、五味子、炙甘草)加减以治之,冀其生机渐复,或可救治。

3.2 补气以消痰

清代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云:“痰饮……而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19]清代汪昂的《汤头歌诀·滚痰丸》云:“百病多由痰作祟。”[20]肺气虚弱,宣降失司,脾气虚弱,运化无权,水精不布,津聚为痰,蕴结胸中,乃发肺癌。肺为贮痰之器,痰为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可加重肺癌的进展。清代陈士铎的《石室秘录·气治法》云:“气虚痰多之症,痰多本是湿也,而治痰之法,又不可徒去其湿,必须补气为先,而佐以消痰之品。”[21]《傅青主男科·湿痰》云:“治痰之法,不可徒去其湿,必以补气为先,而佐以化痰之品,乃克有效。”[22]故肺癌气虚痰凝者,欲消其痰,必先补气,在使用消痰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补气之品,常选用人参、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山药、五味子、沙参、麦冬、陈皮、半夏、胆南星、川贝母、炙甘草等。

3.3 补气以行瘀

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论小儿抽风不是风》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23]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血亦行,气止血亦止。宋代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血荣气卫论》云:“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24]论述了各种状态下气与血的关系,其中最常发生的是气虚所致的血行瘀阻[25]。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行不畅,统摄无权,血溢脉外,则成瘀血,阻塞气道,肺失宣降,肺癌乃作。瘀毒阻肺,而肺朝百脉,助心行血于周身,因此,血瘀证是肺部肿瘤发生和转移的重要因素[26]。故肺癌气虚血瘀者,欲行其瘀,当益其气,在使用活血化瘀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补气药物,常选用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白术、山药、桃仁、红花、鸡血藤、仙鹤草、郁金等。此法对于咯血者亦有补气摄血之效。

3.4 补气以祛毒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积聚候》云:“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27]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或脏腑虚损,癌毒内生,邪毒犯肺,羁留肺窍,升降失司,肺气郁滞,发为肺癌。明代李中梓的《医宗必读·积聚》云:“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如小人在朝,由君子之衰也。”[28]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云:“正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也。”[29]是故,肺癌之病,正虚而邪侵,应补气扶正,以祛邪外出。《四圣心源·癞风根原》云:“肺司卫气而主皮毛,卫气清和,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焉,则皮毛荣华。”[30]《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说》云:“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31]故肺癌之病,肺虚则卫气不盛,邪气易侵,治疗应补气充卫,实表御邪。马氏等[32]认为,气虚是难治性疾病迁延难愈的病理基础,毒损为难治性疾病急性加重的关键环节。故肺癌气虚毒聚者,欲祛除癌毒,当补气扶正,在使用祛除癌毒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补气药物,常选用人参、黄芪、当归、茯苓、白术、猫爪草、龙葵、莪术、山慈菇、露蜂房、苦参、夏枯草等,同时防止疾病复发或转移。

3.5 顺气以化痰

《医林绳墨》云:“大抵气顺则痰清,痰行则病去,不可专治其痰,而不理其气,使气聚而痰易生也。”[33]《丹溪心法·破滞气》云:“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壤判。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荣卫之所以运转者,此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生者,亦此气也。盛则盈,衰则虚,顺则平,逆则病。”[34]气为人体之根本,气不顺则疾病生。基于此,朱丹溪提出了“顺气为先,分导次之”的治痰原则,强调“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如“治风者以理气为急,气顺则痰消”“痰涎壅盛者,治之必先理气为急”[35]。故治肺癌之痰,因于气滞者,当以行气为要;痰随气结者,治宜理气清痰;痰郁于肺者,治宜开郁行气[36];痰阻气道者,治宜降逆化痰。行气理气化痰,常选用清气化痰饮(出自《痧胀玉衡》,药用贝母、姜黄、细辛、陈皮、青皮、厚朴、荆芥、乌药)、清气化痰汤(出自《医方考》,药用杏仁、枳实、茯苓、胆南星、半夏、瓜萎仁、陈皮、黄芩、生姜)、顺气导痰汤(出自《李氏医鉴》,药用陈皮、茯苓、半夏、胆南星、木香、香附、枳实、甘草)加减;降气化痰,常选用苏子降气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用苏子、半夏、当归、前胡、厚朴、肉桂、甘草)、定喘汤(出自《摄生众妙方》,药用麻黄、白果、苏子、款冬花、杏仁、桑白皮、半夏、黄芩、甘草)、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药用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甘草、半夏、大枣)化裁。

3.6 行气以散瘀

明代李中梓的《医宗必读·辨治大法论》云:“血实则瘀,轻者消之,重者行之。更有因气病而及血者,先治其气。”[28]16-17肺朝百脉,运血者,即是气[37]。《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寒者热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4]541故因气不运血而成瘀者,应散之、收之,必以行气为要。《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4]399-400自然界,气的运动形式为升、降、聚、散;在人体中,气的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故行气应当重视脏腑之生理特征,如肝气、脾气主升,肺气、胃气主降,然后再依药性施药。如此,既可使气的运动畅通无阻,又可使气的运动平衡协调,从而达到“气机调畅”之状态,进而“散结化瘀”,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气调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则其道也。”[4]542-543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杂病》云:“气与血犹水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既虚则鲜有不滞者。”[38]明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脾胃论》云:“气健则升降不失其度,气弱则稽滞矣。”[39]气滞则血瘀,血瘀则气滞。故治疗肺癌之血瘀,因于气滞者,当行气理气,常选用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药用桃仁、红花、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柴胡、枳壳、牛膝、桔梗、甘草)、瓜萎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药用瓜蒌、薤白、半夏、白酒)、行气活血汤(出自《古今名方·关幼波方》,药用葛根、蚤休、白芷、郁金、枳壳、红花、泽兰、赤芍、五味子、甘草)加减化裁。

3.7 理气以解毒

清代尤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云:“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40]清代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云:“诸病皆生于气,秽物之不去,由于气之不顺,故攻积之剂,必用气分之药。”[41]癌毒阻肺,气机郁滞,津聚为痰,血结为瘀,相互胶结,此起彼伏,致病无逾期;况癌毒流注,为肺癌转移之因、恶化之本[42]。故欲除癌毒,并防止其扩散转移,当理气解毒,使邪有出路,且应贯穿始终。临证当视痰、瘀、毒之不同,选用清气化毒饮(出自《医宗金鉴》,药用前胡、桔梗、瓜蒌仁、连翘、桑白皮、杏仁、黄芩、黄连、玄参、麦门冬、甘草)、清痰降火汤(出自《仁术便览》,药用半夏、陈皮、茯苓、黄芩、栀子、枳壳、桔梗、柴胡、石菖蒲、木通、甘草)、化瘀解毒汤(出自《千家妙方·王连舫方》,药用赤芍、败酱草、金银花、木香、延胡索、当归、桃仁、紫花地丁、大黄)灵活加减,以行气解毒。肺与大肠相表里,六腑以通为用,肺癌合并便秘者,常选用小承气汤(出自《伤寒论》,药用大黄、枳实、厚朴)、六磨汤(出自《证治准绳》,药用乌药、木香、沉香、槟榔、枳实、大黄)化裁,以行气导滞、泻浊解毒。

4 小 结

中医学从形、气、神三个角度来观察并认识人体的生理及病理特征[43],此三者也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44]。《淮南子·原道训》云:“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为气、神之载体。气充斥于周身,是构成人体且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运行推动并调控生命活动,维系生命进程。神主宰人体一切生命活动。肿瘤生于人体,始于神乱,发于癌毒,扰乱气机,逐渐发展成为有形肿块,肿块反之又影响人体的气与神,最终使“气立孤危”导致“神机化灭”。《景岳全书·传忠录上》云:“所以病之生也,不离乎气,而医之治病也,亦不离乎气。”[13]28由此可见,肿瘤的防治应注重气的调治。而肺为相傅之官,主一身之气及呼吸之气,故从气论治肺癌更应得到重视。肺癌之病位在肺,其发病不外乎虚、痰、瘀、毒四端,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正气内虚、肺气郁滞是其病机之关键。因此,肺癌的治疗当以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为大法,且总以治气为首务。从扶正方面来看,补气以固本,补气可消痰,气足则瘀行,补气能祛毒;从祛邪角度而言,气顺则痰化,行气能散瘀,理气可解毒。此外,扶正固本、顾护胃气、抗癌解毒应贯穿疾病治疗之始终,这也是防止复发或转移的关键。然肺癌病因繁多,证候复杂,病情凶险,预后不良,临证虽以治气为首务,但仍应谨守病机,兼顾整体,辨证论治,方可取效,切不可执于一法一方而孟浪从事,诚如《存存斋医话稿》云:“病有浅深,体有强弱,证有寒、热、虚、实,断不能执一病之总名,而以一药统治之也。”[45]

猜你喜欢
补气药用肺气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夏季养生 重在补气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人到中年补肺气
人到中年补肺气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调肺气先要通鼻窍
中国将拉开药用辅料行业的整合大幕
SF?6气瓶加热服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