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晋初之际南中大姓及其政治空间之演变

2022-12-12 02:02刘亚涛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建宁蜀汉三国志

刘亚涛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500)

东汉末年,王纲解纽,世家大族割据一方,处在南中的大姓与夷率也蠢蠢欲动,趁机称雄自立。自汉末刘备入蜀,至西晋统一的70 多年间,南中大姓的向背,决定着南中政治局势的发展。

南中之名,始见于《三国志》:“(刘)璋卒,南中豪率雍闿据益郡反,附于吴。”①陈寿.三国志:卷31:蜀书:刘二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870.“建兴元年(223)……南中诸郡,并皆叛乱。”②陈寿.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918.可知在蜀汉初年,就已出现南中地名。南中地名的来历,据裴松之云:“臣松之讯之蜀人,云庲降地名,去蜀二千余里,时未有宁州,号为南中。”③陈寿.三国志:卷43: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46.刘备入蜀,在南中设庲降都督,晚至蜀汉末年,庲降都督就有南中都督之称。霍弋降魏,“晋文王善之,又拜南中都督,委以本任”④陈寿.三国志:卷41: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08.。

本文所述南中的地域范围为蜀汉庲降都督所统领的朱提、越嶲、牂牁、益州、永昌五郡,建兴三年(225)分为越嶲、牂牁、永昌、建宁、兴古、云南、朱提七郡的地理范围。

南中虽处中原王朝的西南边陲,但与邻近的巴蜀及交趾在地缘政治上相互联动。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分裂,处在益、交之间的南中,战略地位愈益凸显。于蜀汉,控制南中,可作为北伐的战略后方,也可作为进取交州的前沿基地。于吴,控制南中,就会对蜀汉形成战略包围,从南中和荆州对蜀汉进行夹击,达到“竟长江所极”的战略构想⑤陈寿.三国志:卷54: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268.。南中大姓正是在这样的地缘政治环境下登上了历史舞台。

蜀汉初年,南中大姓与夷率结合,引入外部孙吴势力进行武装叛乱,欲割据南中自立一方,后被蜀汉平定。但蜀汉政权为了维持在南中的统治,不得不对南中大姓进行必要的妥协,以换取南中大姓对蜀汉政权的支持。这就为南中大姓在政治空间上的拓展开辟了方便之门,南中大姓在蜀汉政权的庇护下,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蜀亡晋兴之际,吴交州发生内乱,以南中大姓部曲为主的军队迅速占据交州四郡,与孙吴连战8 年(264-271),最终,吴国派遣30 万大军才收复交州。占领交州的8 年,是南中大姓政治势力外溢的8 年,突破了南中的地域范围,使其政治空间大为拓展,势力达到了顶峰。由于南中大姓在占领交州的过程中,与孙吴激战而消耗了自身实力,政治空间的拓展并不能弥补在交州的损失,南中大姓占有交州,不过是昙花一现。

晋泰始七年(271),分益州南中建宁、永昌、兴古、云南四郡设立宁州。在统一孙吴后,南中对吴的战略牵制作用不复存在。太康三年(282),废除宁州,所辖四郡复归益州,并与原南中三郡(朱提、牂牁、越嶲)合并,设南夷校尉统辖南中七郡。南夷校尉之设阻断了南中大姓的仕进之途,其政治势力和政治空间亦大为缩减。

本文围绕着南中在汉末晋初之际战略地位的升降,探讨南中大姓势力的消长以及南中政治空间的演变。同时考察蜀—吴之间对南中、晋(魏)—吴之间对交州的争夺过程。通过以上各个时期的全方位考察,以期寻找到南中大姓在汉末晋初之际的发展脉络以及政治空间的变迁,南中地缘战略地位的凸显与衰落,影响着南中大姓的兴衰与政治空间的演变。

一、南中之乱原因探析

蜀汉章武二年(222),夷陵之战失败使蜀汉元气大伤,国内反对势力亦趁机举兵反叛。“(章武二年)冬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闻先主疾不豫,举兵拒守。”①陈寿.三国志:卷32:蜀书:先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890.这次反叛虽被迅速平定,亦说明蜀汉国内局势并非十分稳固。

刘备卒后,南中诸郡相继反叛,对于南中诸郡的反叛时间、原因和经过,这里有必要进行澄清。据《三国志》中的《蜀书·诸葛亮传》②陈寿.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918.《蜀书·李恢传》③陈寿.三国志:卷43: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46.《蜀书·吕凯传》④陈寿.三国志:卷43: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46-1048.及《华阳国志·南中志》⑤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卷4:南中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182.,南中诸郡反叛时间皆记载为刘备薨后。唯有《蜀书·张裔传》⑥陈寿.三国志:卷41: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11-1012.与《吴书·步骘传》⑦陈寿.三国志:卷52:吴书:张顾诸葛步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237.记载为刘备薨前。而《蜀书·后主传》用“先是”二字⑧陈寿.三国志:卷33:蜀书:后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894.,明其在建兴元年夏朱褒反前。查《资治通鉴》亦未明确反叛时间,仅在黄初四年(223)用“初”进行追述⑨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0:魏纪二:文帝黄初四年[M].北京:中华书局,1956:2216.。综上所述,朱褒、雍闿、高定等人举旗反叛蜀汉当在刘备薨后,雍闿与孙吴暗通款曲当为更早,士燮诱导雍闿反叛,当在刘备初入蜀之时的建安十九年(214)或之后一二年,孙权当时为实现“竟长江所极”的战略构想,遥署雍闿为永昌太守,而吕凯和王伉当在此时守卫永昌郡,至诸葛亮建兴三年(225)平定南中诸郡叛乱,首尾共计12 年,与诸葛亮说吕凯、王伉“执忠绝域十有余年”正相符合。

对于朱褒、雍闿、高定等人反叛的原因,除孙吴策反外,还在于南中大姓与蜀汉之间的矛盾以及当时的地缘形势。雍闿反叛时,“都护李严与闿书六纸,解喻利害,闿但答一纸曰:‘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其桀慢如此”⑩陈寿.三国志:卷43: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46;亦见《华阳国志》,文字小异。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卷4:南中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352.。此足见以雍闿为代表的南中大姓,与蜀汉政权对抗的态度昭然若揭,且异常坚决。益州夷本不愿追随雍闿反叛,雍闿派遣建宁孟获欺诈夷叟曰:“官欲得乌狗三百头,膺前尽黑,螨脑三斗,斫木构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故夷叟才“皆从闿”①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卷4:南中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352.。

牂牁太守朱褒反叛之由,据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记载:“初,益州从事常房行部,闻褒将有异志,收其主簿案问,杀之。褒怒,攻杀房,诬以谋反。诸葛亮诛房诸子,徙其四弟于越嶲,欲以安之。褒犹不悛改,遂以郡叛应雍闿。”②陈寿.三国志:卷33:蜀书:后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894.《华阳国志》亦略载此事,常房作常颀,事件经过略同,但无诸葛亮诛杀常房诸子及徙四弟于越嶲事。裴松之认为诸葛亮诛杀常房及徙四弟于越嶲事并非事实,“以为房为褒所诬,执政所宜澄察,安有妄杀不辜,以悦奸慝?斯怠妄矣!”③陈寿.三国志:卷33:蜀书:后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894.诸葛亮诛杀常房诸子及徙四弟于越嶲事,以诸葛亮之明察秋毫、赏罚分明,当不致如此。但常房行部,案问主簿事,《华阳国志》与《汉晋春秋》皆记载,当真实可信。由此可知,朱褒之反叛是其早有异志,《华阳国志》亦记载他“恣睢”,待到发觉后,朱褒遂反,并与已反叛的雍闿联合。而夷率高定在刘备卒后,见有机可乘,遂“杀郡将军焦璜,举郡称王以叛”④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卷4:南中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351.。

综上所述,蜀汉初年的南中叛乱,是南中大姓与夷率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反抗活动。南中大姓与夷率最初各自为政,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蜀汉而联合,本身并没有统一的领导。南中大姓与夷率的叛乱有当时的政治地理因素,政治上,东汉中央政府崩溃,三国分立,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中央政府,这就让一些野心家想割据自立,称王称霸;地理上,南中处在蜀汉(益州)与孙吴(交州)的边缘地带,孙吴的战略构想就是“渐规巴、蜀”⑤陈寿.三国志:卷55: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293.“全据长江”⑥陈寿.三国志:卷54: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278.,而蜀汉的战略构想是“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⑦陈寿.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913.,然后北伐中原,匡扶汉室。显然,孙吴与蜀汉之间的战略构想相冲突。蜀汉在夷陵之战失去荆州之后,南中四郡对于益州的核心区巴蜀之地更为重要,关系着蜀汉政权的存亡。故在南中叛乱发生之后,诸葛亮并没有立即对南中用兵,而是先结好孙权,除去南中的外援孙吴⑧《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云:“是岁(建兴元年,223),立皇后张氏,遣尚书郎邓芝固好于吴,吴王孙权与蜀和亲使聘,是岁通好。”陈寿.三国志:卷33:蜀书:后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894.,再征伐南中,就很容易平定了。

二、诸葛亮平定南中与分置新郡

蜀汉建兴元年,南中大姓雍闿、牂牁太守朱褒、越嶲夷王高定相继反叛。主政的丞相诸葛亮并未派兵前去镇压,理由是“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⑨陈寿.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918.。然而,核诸史料,“大丧”并非不立即派兵镇压南中诸郡叛乱的主要原因,而是“丞相诸葛亮深虑(孙)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⑩陈寿.三国志:卷45:蜀书:邓张宗杨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71.。诸葛亮不立即发兵征讨南中诸郡的反叛,是忌惮孙权,其所“深虑”者,怕孙权因刘备去世而有“异计”。所谓“异计”,当是孙权因刘备去世,蜀汉政局不稳之际,两路夹击蜀汉,一路派军逆江而上进攻;另一路运用策反的南中大姓雍闿等向巴蜀进军,这样蜀汉政权就会腹背受敌,有亡国之虞。从当时的地缘政治来看,南中对于蜀汉是后方基地,起到拱卫巴蜀的作用,若失南中,则守在巴蜀,对蜀汉会产生很大的军事压力,不但危及蜀汉之存亡,亦无法北伐曹魏,这也是诸葛亮北伐之前先平定南中的重要原因。诸葛亮深虑及此,故在刘备卒后,要派遣能言善辩之士与孙权讲和,“结为与国”。小说《三国演义》第85 回《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中对蜀汉在刘备卒后,所面临四面夹击的形势进行了演义。此虽不可尽信,益知后世编写演义之人认为当时蜀汉所处环境的险恶。

诸葛亮和合孙权之后,并未贸然进兵,而是“务农殖谷,闭关息民”①陈寿.三国志:卷33:蜀书:后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894.。经过一年半的休养生息,“(建兴)三年春三月,丞相(诸葛)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②陈寿.三国志:卷33:蜀书:后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894.。《诸葛亮传》:“(建兴)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③陈寿.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919.诸葛亮平定南中四郡,从春三月至秋,不过半年左右的时间,不可谓不迅速,可谓有征无战。诸葛亮能迅速平定南中四郡之叛,除了诸葛亮军事策略得当外,主要还有以下诸方面原因:一是“即其渠率而用之”。在平定南中叛乱的过程中,重用南中本土人士李恢,“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嶲,而恢案道向建宁……南土平定,恢功居多”④陈寿.三国志:卷43: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45-1046.。李恢是南中大姓,对南中地理风俗极为熟悉,刘备时就被任命为“庲降都督,使持节、领交州刺史,住平夷县”⑤陈寿.三国志:卷43: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45.。李恢获得刘备的重用,除了自身的才能之外,还在于李恢是建宁郡人士,知悉当地的风土人情,运用李恢大姓身份和影响力,招徕南中的其他大姓人物。诸葛亮南征复用李恢,目的也正在此。李恢不负所托,为蜀汉平定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二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在诸葛亮南征出发之前,曾向马谡请教平定南中之策,马谡对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⑥陈寿.三国志:卷39: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 [M].北京:中华书局,1982:983-984.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得以迅速平定南中四郡,并使以孟获为首的南中大姓和夷率心服。史载“(孟)获等心服,夷汉亦思反善”⑦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卷4:南中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353.。

诸葛亮平定南中四郡后,着重巩固胜利成果,稳定南中后方,为北伐中原做准备。诸葛亮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改置新郡,打破南中原有的政治结构。《后主传》载:“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郡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郡为兴古郡。”⑧陈寿.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919.诸葛亮把原来的南中五郡(朱提、越嶲、牂牁、益州、永昌)改置为七郡(朱提、越嶲、牂牁、益州、永昌、云南、兴古)。当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原先的政区已经不适合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就有改置新设政区的必要。方国瑜指出:“自汉武帝时期,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到南朝齐梁时期,约六百年,各史地理志所载的郡县,时有增改分合。其所以如此,主要由于部族区域的改变,而部族区域之所以改变,主要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居民的迁移。质言之,部族社会不断变化发展,随之部族区域发生变化,又随之郡县区划也发生变化。史家记载,郡县区划出自王朝命令,而其实际,则由于部族内部的具体条件所使然。”⑨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7:35.社会经济文化固然是郡县改制新设的基本要素,但政治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乃至超越社会经济文化为最重要之因素。中国古代向以政治为核心,这一点也反映在行政区划上。周振鹤认为:“政治与行政并非永远一致,有时为了政治的需要,可以抛弃行政管理的方便。行政区划的变迁有时并不是行政管理的需要引起,而是服从某种政治目的。”⑩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范式的转换——从沿革地理、政区地理到政治地理[M].北京:中华书局,2013:21.对于蜀汉这次分设新郡,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缩小郡的管理幅员,有利于加强对南中诸郡的控制和统治,同时分化瓦解南中大姓和夷率原有的势力范围,达到均衡而治、相互制约、掌土治民的目的。

第二,扶植南中大姓,打压夷率。诸葛亮平定南中诸郡后,加建宁李恢安汉将军、领建宁太守。李恢兼任本郡太守,打破了本郡人不任本郡太守的惯例⑪参见: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汉地方行政制度[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影印,2020:345-383.。《南中志》记载:“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故南人言‘四姓五子’也。以夷多刚狠,不宾大姓富豪,乃劝令出金帛,聘策恶夷为家部曲,得多者奕世袭官。于是夷人贪货物,以渐服属于汉,成夷汉部曲。”①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卷4:南中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357.这样,蜀汉政府不但打击了夷率势力,加强了南中大姓的实力,同时使南中大姓的部曲在政府的支持下合法化。并为南中大姓开辟了仕进之途和利禄之门,本来只是属于乡里豪宗的南中大姓,一跃而成为州郡大姓,出于其他大姓之右,又拥有蜀汉政府给予占有部曲的特权。这样,南中大姓在蜀汉政府的支持下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扩展了仕进的政治空间,垄断了南中诸郡的仕进之途。

第三,用其财赋劲卒,收其俊杰。《南中志》载:“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诸葛)亮收其俊杰建宁爨习、朱提孟琰及获为官属,习官至领军,琰辅汉将军,获御史中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国之用。”②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卷4:南中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357.《李恢传》亦云:“徙其豪率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给军资,于时费用不乏。”③陈寿.三国志:卷43: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46.诸葛亮的这一政策对夷率来说是釜底抽薪,尤其是那些“刚狠恶夷”,把他们聘策为大姓部曲,其中的精锐劲卒如青羌之类,则编入蜀汉的政府军,为北伐中原效力。至于孟获这类的反叛大姓,一种是斩草除根,该杀则杀,另一种是网开一面,用仁德服其心,并把他们调出本郡到中央任官,这样就可以收到一石二鸟之效。南中诸郡自汉武帝开辟以来,就以物产丰饶见诸史籍,故能使蜀汉“军资所出,国以富饶”④陈寿.三国志:卷45:蜀书:诸葛亮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919.。

蜀汉平定南中诸郡,并把原有的五郡改置新设为七郡,这在南中历史上是一次转折性的事件。诸葛亮在南中实行的诸项政策,就是为了达到“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目的⑤陈寿.三国志:卷45:蜀书:诸葛亮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921.。所谓“不留兵”,并非是真的不留兵,而是用南中大姓之兵,也就是蜀汉扶植南中大姓对南中进行统治。正如方国瑜所说:“诸葛亮重用大姓,大姓在地方造成的势力得到支持,统治地位更加巩固,而且实力也逐渐发展起来。”⑥方国瑜.南中地方势力与蜀统治之争夺及相互利用[M]//方国瑜文集:第一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405.南中大姓势力壮大之后,再通过出仕做官巩固扩大自己的政治利益,这就造成了南中大姓政治空间的拓展,他们不再只是出仕郡县僚佐这样低级的下层小吏,而是通过察举任职郡守乃至中央官职。终蜀汉之世,南中虽间有夷率反叛,但南中大姓始终站在蜀汉政府一边,成为蜀汉北伐中原的战略后方和物资提供地。

三、南中大姓与孙吴在交州的争夺及其政治空间的拓展

南中大姓经过40 余年的发展,至蜀汉灭亡时,已经成为主导南中政治走向的核心力量。景耀六年(263),蜀汉灭亡在即,就有人建议后主刘禅南奔南中七郡以固守,虽经谯周劝阻没能成行,但至少说明南中有割据一方的条件。当成都不守,诸将咸劝镇守南中的霍弋速降,霍弋却说:“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也。”⑦陈寿.三国志:卷41: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08.霍弋敢如此说,正因为其所控制的南中七郡军队实力雄厚,大姓也非等闲之辈,且“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⑧陈寿.三国志:卷42: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郄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30.,这也是霍弋“以死拒之”的底气所在。霍弋保全一方,“举以内附,咸因仍前任,宠待有加”⑨陈寿.三国志:卷41: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08.,得到了司马昭的褒奖,仍被任命为南中都督进行镇守。

孙吴永安六年(263),交州发生内乱。由于孙吴交阯太守孙谞“先是科郡上手工千余人送建业,而察战至,恐复见取”⑩陈寿.三国志:卷48:吴书:三嗣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1161.。郡吏吕兴愤而杀太守孙谞,“遣都尉唐谱等诣进乘县,因南中都督护军霍弋上表自陈”,向曹魏请太守及兵,当政的司马昭迅速做出反应,根据霍弋表中所请,任命吕兴为“使持节、都督交州诸军事、南中大将军,封安定县侯,得以便宜从事,先行后上”①陈寿.三国志:卷4:魏书:三少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2:151-152.。同时任命霍弋为交州刺史,率军援助吕兴。“弋表遣建宁爨谷为交趾太守,率牙门董元、毛炅、孟干、孟通、爨能、李松、王素(《晋书》作王业)等将兵助兴”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8:魏纪十:元帝咸熙元年[M].北京:中华书局,1956:2488.,大军尚未到达,吕兴为其功曹所杀。晋武帝任命的交阯太守建宁爨谷死,又派遣巴西马融为交阯太守,融又病卒。霍弋更“遣犍为杨稷代融,与将军毛炅、九真太守董元,牙门孟干、孟通、李松、王业、爨能等,自蜀出交阯,破吴军于古城,斩大都督修则、交州刺史刘俊”③房玄龄.晋书:卷57:陶璜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1558.。经过与孙吴军队激战,南中大姓最终占领了交州的交阯、九真、日南三郡,后又占郁林郡。孙吴更遣监军虞汜、大都督薛珝、苍梧太守陶璜率军距杨稷,反为所败。南中大姓率领的部曲与孙吴军队连战8 年之久,晋泰始七年,吴建衡三年(271),孙皓派遣薛珝、陶璜率军30 万征交州,经过激战,南中大姓全军覆没,交州复属吴。方国瑜“推测建宁部曲驻守交趾和散在郁林、日南、九真等处的不下十万”④方国瑜.南中地方势力与蜀统治之争夺及相互利用[M]//方国瑜文集:第一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408.。经过交州之战,霍弋派遣去的将领除病亡之外,悉数被孙吴所擒,毛炅为修则子修允所杀,杨稷至合浦病死,孟干、爨能、李松等人被送至建业,爨能、李松被孙皓所杀,只有孟干逃归京都洛阳。方国瑜总结道:“(建宁部曲)在交趾四郡纵横得意,占据七年,最后失败,率领去的十万部曲,全军覆没,这是建宁郡人民严重的损失,也使建宁大姓受到严重的打击。诸葛亮征服南中以后三十多年,大姓发展起来的实力,在这一次损失之后,就衰落了下去。”⑤方国瑜.南中地方势力与蜀统治之争夺及相互利用[M]//方国瑜文集:第一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408.诚如斯言,交州之战是南中大姓尤其是建宁大姓由盛转衰的转捩点。

交州之战失败后的当年八月,晋武帝“分益州之南中四郡置宁州,曲赦四郡殊死以下”⑥房玄龄.晋书:卷3:武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61.。益州之南中四郡指的是建宁、云南、兴古、永昌。对于宁州设置的时间,《晋书·武帝纪》《地理志上》及《宋书·州郡四》记载为泰始七年,《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在泰始六年,由于时间歧异,朱惠荣认为“泰始六年似为开始提出此事的时间,以后于泰始七年八月正式颁诏实行,两个时间概括了这一政区设置形成的过程”⑦朱惠荣.西南边疆史地札记[M]//朱惠荣学术文选.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40.。

晋武帝为什么在泰始七年南中大姓征交州失败后设置宁州?南中本有七郡,又为什么单单分出南中建宁、云南、兴古、永昌四郡设置宁州?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数因:

第一,从地缘战略关系来看,南中四郡自成一区,处在对孙吴交州的前沿地带,分此四郡为宁州可以协调四郡、统一四郡力量,对孙吴交州施加压力。南中大姓远征交州8 年,晋廷看到了南中大姓的势强力大,足以独当一面,且可从南中牵制孙吴的交州力量,为以后伐吴统一天下做准备。

第二,从政治空间来看,南中四郡中的建宁郡是大姓集中之区,远征交州的毛炅、董元、孟干、孟通、李松、王业、爨能等人皆出自建宁大姓。设置宁州,可以增加州府僚佐,这就为南中大姓开辟了入仕之门。晋朝在州郡县都设有中正,宁州所辖的四郡,建宁是大姓的集中之区,其他三郡虽亦有大姓分布,但皆出建宁大姓之下,这又变相向建宁大姓进行倾斜。南中大姓通过远征交州,不但向晋廷表忠心,亦拓展了自身的政治空间。任乃强指出,“诸大姓亦乐献其力以博取政治地位”⑧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4:南中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09-310.。

第三,宁州的设置,亦是南中大姓与晋廷中央相互博弈的结果。史载晋廷设置宁州是因为“益州地广”⑨房玄龄.晋书:卷14:地理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4:440.,实则是晋廷对南中鞭长莫及,不得不对南中大姓进行妥协,借助南中大姓对宁州进行统治,南中大姓又需要借助中央的支持保证自身的政治利益。宁州的设置不过是晋廷与南中大姓之间政治利益的交换,彼此利用又各取所需的结果。

南中大姓通过远征孙吴交州,积累了对晋廷的忠心和功勋,在与孙吴连战的8 年中,晋廷对南中大姓也不吝啬爵位封赏,尤其对远征交州的大姓人物,封以将军、太守乃至刺史之位。这就使南中大姓的政治空间大大拓展了,他们多在交州任职,但这种兴盛不过是昙花一现,当远征交州的南中大姓及其部曲全军覆没之后,南中大姓所拓展的交州政治空间也就不复存在。晋廷虽然分南中四郡以设置宁州的方式对建宁大姓进行扶植,但经过蜀汉40 年培育壮大的实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恢复的。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天下重归一统。南中的地缘战略优势随着天下统一而不再重要,宁州的存在也就没有必要了。太康三年,晋武帝裁撤宁州,四郡复并益州,恢复为原来的南中七郡,并在七郡之上设南夷校尉,“持节,统兵镇南中,统五十八部夷族都监行事……自四姓子弟仕进,必先经都监”①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卷4:南中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363.。这也变相阻塞了南中大姓的仕进之途,南中大姓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和势力,就与夷率结为“遑耶”关系。

南中大姓在汉末乱世走上了历史舞台,从两汉的边裔之地到蜀、吴交争的前沿阵地,南中的战略地位由此凸显。南中大姓正是看到了自身地位的重要性,游移于蜀汉与孙吴之间,以期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乃至割地称雄,而这是蜀汉或孙吴都不愿意看到的。当南中诸郡叛乱之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立即调整内外政策,在与孙吴和好之后,就着手解决南中诸郡的叛乱。平定叛乱之后,诸葛亮把原有的南中五郡分为七郡,通过对原有郡县的改置,达到加强统治的目的。

经过40 余年的发展,南中大姓已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足以左右南中政局。蜀亡晋兴之际,孙吴交州发生内乱,与交州密迩的南中凸显了自身地缘位置的重要性。南中大姓率领的部曲与孙吴连战8 年,最终被孙吴派遣的30 万大军所击败,经此一役,南中大姓及其部曲全军覆没,再也没能恢复元气。晋廷利用南中大姓牵制孙吴,分南中四郡设宁州,为南中大姓开辟了仕进之途,终究没能培育到交州之战前的实力。

西晋统一天下后,南中对孙吴的战略地位随之衰落,不再有牵制孙吴的战略作用,在宁州设立12 年后的太康三年,又被并入益州,在原来的南中七郡上设南夷校尉进行统辖,南中大姓的仕进都要经过都监,这无疑对南中大姓的仕进和发展是一种打击,政治空间再次萎缩,这也成为后来南中肇乱的根源之一。

猜你喜欢
建宁蜀汉三国志
美术作品
称象
大话三国志
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们力保蜀汉江山30年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蜀汉刘禅的治国举措及其成因
建宁“花海跑”:春风十里梨花飞舞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
门外阳光
把喜欢当成一种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