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晓琪
20世纪80年代,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研究作为与语言习得研究相对应的研究领域开始产生。语言习得关注学习和知识获取的过程,语言磨蚀则关注知识遗忘和能力退化的过程。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逆向过程,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语言磨蚀看似是一种消极现象,实际上是语言使用者抵抗语言干扰、适应环境的自然选择。在我国近40年的二语习得研究中,过于重视语言学习的积累和提升过程,而忽视了所学知识和能力被磨蚀的过程。直到21世纪初,我国才开始引入国外语言磨蚀研究的相关理论并逐步应用到外语教学研究中。
2018年我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特别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等。高等外语教育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进一步深化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提高我国高校外语人才培养能力,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分散的学科基础不利于人们理解学习涉及的过程。任何从某个学科自身的视角出发提出的模型都只描述了一个有限的方面,不可能为教育或文化提供一种具有足够操作性的整体模型(焦尔当 2015)。因此,高校外语教师可以着眼于语言磨蚀的积极影响,从多个学科视角,探索语言磨蚀对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建设性意义。
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的语言磨蚀现象属于母语为汉语语境中的外语磨蚀。尤其是在正规的外语课堂教育结束后,外语能力的保持极易受到语言磨蚀的影响。以英语为例,我国高校学生在结束大学基础阶段的通识英语课程或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之后,缺乏系统的后续课程群或强烈的动机支持其可持续的英语学习,出现了英语学习兴趣减退、英语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下降等现象。
传统的外语教学只重视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外语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升,强化外语学习和应用,忽视了对外语知识的巩固和外语能力的长期维护。学习不可能一直都在进步和提高,会有短暂停滞的平台期,甚至是倒退期。因此,不应一味强调外语能力培养,这既不符合学习的规律,又不能有效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育高投入、低收益的问题;而应从保持已有外语能力的角度出发,正确对待语言习得和语言磨蚀的关系,既要巩固和强化习得的结果,又要减少对习得成果的损耗和消磨。
外语磨蚀研究领域已经探明的影响学习者外语磨蚀的因素有:磨蚀前外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量、年龄、外语习得方式、社会情感因素和读写能力(倪传斌、延俊荣 2006)。多学科视域下语言磨蚀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因素包括心理学的记忆与遗忘规律,社会语言学中的动机和态度,语用学中的语境影响,认知语言学中涉及的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学习风格、情感及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文化和身份认同等多个方面。
基于多学科的语言磨蚀理论对外语教学提出建议是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的。现实性表现在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要求现代人才必须掌握和保持外语能力;可行性表现在,从心理学、语言学、语用学等多个角度是可以减缓或者防止外语磨蚀的发生的。本研究尝试在多学科视域下,从课程建设、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和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探讨语言磨蚀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完善课程目的
国内研究者认为从防止语言磨蚀的角度看,应对外语教育目的进行补充,即让外语学习者在掌握一定的外语能力后,继续保持这一能力,以便在需要时应用自如(倪传斌、刘治 2008)。外语课程的目的和教学目标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补充。不同的磨蚀前水平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语言磨蚀的发生程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课程目的和教学目标的设计不能“一刀切”,而应分层、分级,使学习者达到自己的最佳水平。例如: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教学指南》)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细分为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等级:基础目标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提高目标满足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好、英语学习需求较高的学生;发展目标是根据学校自身定位的特殊需要及学有余力学生的多元需求确定的(王守仁 2016)。
2.改革课程设置
首先,各类院校通过开设形式多样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系统的专项训练,进一步强化其外语应用能力,使其英语达到或超出关键阈值的目标水平。
其次,各类院校除了开设必要的外语通识课程外,还可以根据学校自身定位,开设具有学校专业特色、符合学生要求、满足社会需求的外语后续课程。外语后续课程是通识课程的补充,是在学生结束通识课程后对其语言学习的进一步强化与完善,对外语的终身学习起承接作用。通识课程与后续课程这两类课程形成一个外语学习四年不断线的模式,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外语能力。
最后,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外语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英语为例,这些课程包括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如科技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和旅游英语等;英语应试类课程,如托福、雅思、英语翻译资格考试等相关课程;英语语言技能类课程,如英语演讲与辩论、中高级口/笔译、英美报刊选读和商务英语写作等课程;英语语言文化类课程,如英美国家概括、跨文化交际、商务礼仪等课程。除了课程形式,还应开设第二课堂,拓展公共选修课、打卡积分制等途径,确保不同层次学生通过再学习增加外语输入量的机会,巩固前期的学习成果,使其外语应用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减少外语磨蚀发生的机会和频率。
3.丰富教材形式
语言磨蚀理论中的关键阈值假设认为,如果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达到或超过关键阈值(threshold level)后,关键阈值前达到的语言技能水平能长期有效保持,已获得的语言能力将有效防止磨蚀发生。若未达到该关键阈值,则容易出现磨蚀现象。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一旦越过关键阈值就会稳定下来,其语言磨蚀不会严重地被任何情况所影响(Tomiyama 2000)。
我国语言磨蚀研究者一直在寻找一个可量化的关键阈值作为外语学习者的目标水平基准线。倪传斌(2007)通过对比研究国外相关文献认为,如果要有效防止二语能力的磨蚀,那么习得应达到优秀级的水平:能在正式和非正式场合运用足够的正确句式和词汇进行有效的交流。有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提出我国英语阈值水平大致在大学英语四级水平(雷霖 2013)。因此,设定外语磨蚀前达到的终极水平要求,对外语教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教材的难度。根据相关研究成果编制能有效维持学生外语水平的教材内容。
其次,教材的内容。根据课程设置和目标分类,教材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大部分学生持续学习外语的动机是考试、考级,注重其实用性。只有学有所用,才能调动学习者不断巩固强化最终消化的真正动力。教材内容也要偏向实用性,激发学生自主自觉进行外语学习。
再者,教材的编排。李萍、郑树堂(2004)认为有规律地循环学习前面所学内容是避免损耗的直接策略。在编写教材时,应引导性地、适时地将先前所学内容安排到新的教材中,形成一个系统循环的动态教程,以便促进循环学习,提升外语学习效率。
最后,教材的评价。应根据语言磨蚀的关键阈值、影响语言磨蚀的情感因素、语言层面间磨蚀选择性的分析,确立教材评价的标准,包括难度、类型、选材内容、时效、形式等。基于语言磨蚀理论进行的教材开发,选材有趣,编排新颖,活动丰富,设计系统化及学习媒介多样化。
如何通过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条件等最大限度地减弱语言磨蚀的影响,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
1.创新教学内容
(1)重视跨文化知识内容的输入,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交流中,语用能力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若缺乏该能力,则容易丧失跨文化交流的欲望,从而减少接触语言的机会,加快语言磨蚀的速度。因此,高校在开设课堂教学课程之后的后续课程时,应加大目的语国家文化及文学或语用学等内容,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语言的文化理解。
(2)保证阅读内容整体性和系统性,加强对外语语言的整体语感。
词汇是阅读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语言磨蚀的突出表现是词汇提取失败,即词汇是最容易磨蚀的部分。以英语为例,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关注词汇积累,过于注重词汇、语句的背诵与写作,忽略了对文章的精读及对语言整体语感的掌握。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词汇的积累,还应重视阅读教学活动的深度与广度。
(3)强调产出性技能训练,减缓说和写能力的磨蚀。
第一,案例选择;腾讯企业是我国领先的前沿行业,并在互联网的增值服务中,构建了行业领先的前沿水平。其中,包含了广告、游戏、视频等主要内容、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展现了较强的典型性与实践性。第二,资料收集;主要使用的是半结构化访谈法、档案文件法、外部资料法等。接着在SSCI、CSSCI等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文献检索[5]。其中被访者人数与类型,具体的参见表1。
由于产出性技能(说和写)比接受性技能(听和读)容易磨蚀,且语言交流方式主要依赖说和写的技能体现语言交流实用性的特征,因此应重视这类技能课程的开发,力图强化接受性技能(听和读)培养的同时,促使学生的产出性技能得到合理、平衡的发展。
2.提升教学策略
外语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和教学强度对外语磨蚀确实有影响(秦杰、刘冬萍 2009)。一个好的外语教学方式标准应该是:同时具备好的实时教学效果和长期的抗磨蚀效应(周殿军 2017)。
词汇教学方面。词汇磨蚀研究是目前国内语言磨蚀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者认为外语教师应传授学生词汇学习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重点讲解使用频度低、标记性大的词汇(邹晓燕、夏常利2011)。比如,相似单词的对比讲授,易损词汇竞赛或定期测验听写等,提升单词出现频率,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语法教学方面。虽然隐性教学中习得过程的时间相比显性教学的时间要长,但更利于知识纵向内化,进入长期记忆储备,从而使所习得的句法不易磨蚀。周殿军(2017)针对显性和隐性教学法对英语句法的磨蚀进行了实证研究,建议教师在句法教学中优先使用隐性教学法,再使用显性教学法对较难的句法进行补充教学。最佳的教学方式是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相结合,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降低所获知识的磨蚀率。
语言结构方面。加强语言教学结构层次紧密性,重视语言知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语言磨蚀最容易发生在孤立的语言知识点上。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应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建构成一个系统性的语言信息网,而不是跳跃性的信息链接,帮助他们通过知识网迅速捕获有效的知识点,抵御语言磨蚀的负面影响。
认知因素方面。外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帮助其将自身的认知纳入外语知识体系。在继承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高层次的语言互动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如演讲、辩论、编剧、模拟采访等。这种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情景化教学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外语的乐趣。
3.改善教学条件
为了防止磨蚀的发生,除了在课程、教学策略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外,还应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完善教学设施。第一,软件方面包括教师发展、环境和氛围等。大学外语后续课程的设置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为了防止母语干扰造成外语磨蚀,外语教师要具备过硬的外语口语技能,尽量使用外语作为课堂话语,营造沉浸式的外语氛围。其次,组建合理的教学团队,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确保大学外语后续课程的有效推进。最后,培养教师的跨学科意识,强化其内涵建设,提升其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及研究性的教学思维,改变现有教材中答案式的平行叙述。第二,硬件方面,现代化技术设备使得课堂教学不再仅仅依靠外语教师的外语话语和纸质呈现。这既帮助教师减轻了课堂上外语口语和笔语的输出,又增加了与目的语接触的机会,提高了外语的准确性。
1.培养学习意识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意愿和动机,使其主动、长期地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这种能动意识是由内部动机和外部压力共同构成的:外部压力只能迫使学生达到最低标准而很难达到最佳水平,而内部动机能使学生发挥最大意愿,调动一切可能,突破自我,达到最优表现。国内外研究者发现人们对某种外语的态度和刊发及舆论会影响个体对这门语言学习的想法和态度、持续学习外语的动机,通过积极的语言态度和动机重视语言的学习,并提高使用语言的频率,能有效抑制语言磨蚀的发生,从而保持语言能力(林冬梅 2015)。
提倡终身教育学习观。首先,根据语言磨蚀的关键阈值假设,在正式学习结束的最初几年里,外语知识、外语技能,如词汇、阅读能力等会出现明显的语言磨蚀现象。因此,充分利用再学习的优越性,抓住抑制语言磨蚀的关键期。其次,倡导终身学习,包括外语学习,是构建学习型社会、提升中国综合国力,真正实现21世纪“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最后,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防止外语能力受损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教师应使学生形成一种强烈的语言能力保护意识,学会规划自己未来的外语学习并呈现可持续性发展的趋势,感受再学习的优越性(蔡寒松、周榕 2004)。
2.改进学习方法
再学习过程:学生学习旧知识不是单纯地复习,而是通过再学习,将学过的知识激活到可以检索到的水平,重新提取,这样更容易掌握已学知识,加快学习速度。通过把旧知识以新的形式再次重现并被获取和检索,学生能更清晰地了解语言的学习规律,并使学习过程序列化、系统化,实现有意义的重复学习。
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按照任务要求自主探索语言学习的规律和内容,模拟真实情景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操作,进而应用到实际交流活动中。该方式是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层层递进,可操作性强;对于教师而言,学习带动习得,通过二次备课,以学定教,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并传授给学生,如认知、元认知、社会情感、补偿等策略,符合其学习规律和个性差异,具体制订教学目标和内容。
个性化学习:通过多媒体网络学习,各种英语学习软件和在线平台,如单词打卡、新闻或外文原著作品打卡、电视剧/电影鉴赏、趣味英语配音、编排戏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找到满足自己需要的外语学习方式,实现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个性化、主动式学习。
3.创造语言环境
马利法特和罗伍施德(Marefat&Rouhshad 2007)认为,语言磨蚀速度和程度受个人、社会等因素影响,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关系密切。我国开展的语言磨蚀研究基本是在汉语语境下进行的英语语蚀研究。倡导外语正式学习结束后,尽可能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使用外语的机会。在影响外语磨蚀的诸多因素中,根本诱因是外语学习者与受蚀语接触的减少或停止,这也是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倪传斌 2012)。因此,在正式学习后要自觉创建和营造外语环境和氛围,增加与外语的接触机会,耳濡目染地习得外语。
1.突出学习表现
倪传斌、刘治(2008)指出,从防止外语磨蚀角度来看,教育评价在外语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趋势是:从重视外语语言要素转向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从强调书面转向口头、书面相结合;从重视结果转向过程;从重视共性转向个性等。
2.优化教学评价
根据2018年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现有的外语教育评价缺乏连续性,评价双方均存在“一锤定音、一劳永逸”的思想。凭借一次外语教育评价结果判定一个人的能力或是享用终身的观点已明显不合时宜。因此,我国的外语教育评价应保持一定的连续性。通过考核机制,以评促进。教师的外语能力因受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磨蚀,除了引入第三方考核教学,还应建立长期、定时、有效的测评机制以保持教学能力。
3.寻求测评多元化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多维度、系统性收集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学生外语能力等相关信息。评估方式更多关注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讲求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外部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校本评价三方一体评价,测试仅仅作为英语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此外,定期进行测试,如一年多次测试。
我国对语言磨蚀的研究已超过十五年,作为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磨蚀研究为保持我国外语学习者的外语能力和提高我国外语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如何使我国外语学习者在结束课堂教育后能继续保持外语能力,减缓外语磨蚀的速度或者重新获得已遗忘的语言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分别探讨语言磨蚀对外语的课程建设、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和评价机制的启示,旨在为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提供参考。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语言磨蚀研究应不断扩大领域,重视高水平外语学习者的语言磨蚀研究,更好地指导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