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梦婷,范颖,王艳,许莉,郑微艳,奚慧琴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临床研究中心,上海 200127;2.上海仁济医院 急诊;3.上海仁济医院 肝脏外科;4.上海仁济医院 CCU;5.上海仁济医院 护理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护理能力是指护士个体能够完成相关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和应用技能[2];而核心能力则是护士集体学习所适用的基础,有助于确保知识在实践中的同质化应用和转化[3]。明确护士在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核心能力要求是开展相关能力培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目前的研究中存在概念、维度、内容的不一致性及事件应对过程的不完整性。因此,本研究旨在确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护理核心能力指标,以期为培训和评价护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综合能力、切实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综合体系提供参考。
1.1 建立编制小组 共6人: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1名;均为本院公共卫生应对护理预备队管理小组成员。
1.2 条目池形成 条目来源主要参考Polivka等[4]提出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核心能力框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11年修正版)》(简称“条例”)、《全国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2015版)》(简称“工作规范”)、国际护士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发布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2.0版)》(简称“ICN核心能力”)[2]等。文献回顾提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护理核心能力的维度有差异,但其共同点是围绕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阶段,即预防准备、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3个环节。为确保量表的内容效度,研究基于Polivka的能力框架,尽可能纳入与主题相关的条目,删减不适用于我国文化背景或卫生系统现状的条目;同时根据“条例”“工作规范”统一专业术语。
1.3 专家咨询 采用Delphi法,选取11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修改和补充量表内容。专家领域涉及院前急救、医院急诊、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研究人员。其中,男2名、女9名;工作年限≥10年3名、≥20年6名,≥30年2名;博士学历7名;副高职称6名、正高职称5名;硕士导师/博士导师资格6名。专家对每个条目提出修改或增减意见:条目与主题的关联性;条目简洁性和可理解性;量表是否包含了主题有关条目。条目关联性采用Likert 4级评分:1=不相关,2=弱相关,3=较强相关,4=非常相关;评分≥3分表示条目与相应内容维度相关。两轮专家咨询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91%。专家平均判断依据系数Cs为0.89,熟悉程度系数Ca为0.89,权威系数Cr为0.89。专家协调系数Kruskal-Wallis系数为0.243(P<0.001)。根据专家建议修改条目的动词,删除“参与本单位公共卫生事件预案流程、培训和演练计划等”,最终形成包含3个维度、35条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护理核心能力评价表》初稿;采用Likert 5级评分自评熟悉度(1~5分依次为:完全不了解、不熟悉、一般熟悉、熟悉、非常熟悉)。
1.4 认知性访谈和小样本预调查 通过对2位护理管理者、2位临床护士、2位护理学教师实施认知性访谈,了解其对量表中相关概念专业性与准确性的评判。采用面对面一对一访谈:结构是否合理?条目是否符合研究背景?条目是否覆盖了测量变量?条目是否能有效测量所属变量?语法表达是否正确?措辞是否恰当?含义是否明晰?是否容易阅读和理解?是否包含暗示成分?根据被访者的反馈意见完善量表初稿的结构措辞等。随后对20位临床护士实施小样本预调查,了解调查对象对条目措辞的理解和格式的意见;调查对象纳排条件同信效度检验。通过认知性访谈和小样本预调查,受访者提出了对3条条目措辞和表述歧义的修改建议。条目11和条目12:“在规定时间内”改为“在规定时限内”;条目25:“死者的管理程序”改为“死者的处理程序”。
1.5 信效度检验
1.5.1 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于2021年11-12月,选取上海市某综合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该院公共卫生预备队护士。预备队护士的遴选标准是:(1)工作≥3年;(2)年龄≤45岁。样本量计算: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所需样本量至少按量表条目1∶5分配[6],修订版量表含35个条目,至少需要回收175份有效问卷。这满足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至少需要150例的样本量要求[7]。
1.5.2 调查实施 通过院内“京颐线上平台”发放电子问卷,内容包括:知情同意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护理核心能力评价表》。电子问卷可确保:同一调查者无重复作答;问卷提交前自动检查答题完整性,保证无缺失值;可自动提取受调查者基本信息(个人隐私数据受医院网络保护)。发送问卷推送220人,回收有效问卷191份,有效回收率为87%。
1.5.3 统计学处理 (1) 信度检验:①内在一致性,使用Cronbach’s α 系数评定;②重测信度,抽取35例样本在2周后再次进行作答,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2)效度检验:①内容效度采用内容效度指数(CVI)评定;②结构验证和效度检验,通过EFA,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采用最大差异定义因子。通过SEM中的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使用平均方差提取值(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来判别聚合效度;使用异质-单质(heterotrait-monotrait,HTMT)比率来检验区分效度[8]。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上述统计分析。
2.1 量表信度 量表总Cronbach’s α 为0.974,各公因子内在一致性为0.900~0.958。重测信度为0.881(P< 0.001);各因子重测信度分别为:0.646、0.777、0.647和0.813(均有P< 0.001)。
2.2 量表效度 总内容效度为0.960,各I-CVI见表1。
表1 量表条目内容效度
2.3 结构效度 首先经EFA定义量表结构:KMO统计量为0.948,Bartlett’s球形检验的χ2值为6929.25(P<0.001)。共提取5个公因子,可解释74.815%变异量。综合EFA结果及结构可解释性,将条目10、25、27归为“恢复重建能力”;在“响应处置能力”维度下增设2级指标,分别“基础技能”和“进阶技能”。4个因子的AVE值均>0.50,具有聚合效度;HTMT比率均<0.90,具有区分效度。见表2。
表2 各因子内在一致性与结构效度
3.1 量表信效度 研究遵循量表开发指南[9]设计并检验了形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护理核心能力评价表》信效度。最终版量表含3个维度:预防准备能力、响应处置能力、恢复重建能力;其中响应处置下设基础技能和进阶技能两个二级指标。量表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一般认为Cronbach ’s α系数>0.80提示内在一致性良好[10];量表总Cronbach’s α为0.974,各因子信度介于0.900~0.958,表明量表内在一致性较好。重测信度反映的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测量做出反应的稳定性[10];量表重测信度为0.881,各维度重测信度在0.646~0.813之间,表明量表的稳定性较好。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内容或条目适切性和代表性。当专家人数≥6人时,要求I-CVI≥0.78[11]。量表内容效度为0.960,各I-CVI介于0.820~1.000,表明内容效度较好。结构效度反应的是测量结果体现出来的内在结构关系,包括区分效度和聚合效度。各因子AVE值介于0.532~0.716,均>0.50,证明量表有聚合效度[12];HTMT比率介于0.663~0.885,均<0.90,证明量表有区分效度[12]。研究中,根据因子分析结果调整了条目10、25和27所属的维度。条目9在“预防准备能力”和“响应处置(基础)能力”维度的因子负荷量接近(均>0.05),表明该条目可被两个维度有效反映;考虑到可解释性,将该条目归为预防准备能力维度。此外,由于受调查者中70.7%为初级(士)职称、且仅有28.8%的护士来自急危重症专科,未能掌握重症监护技术,提示条目20的专科要求较高。考虑到该条目与“响应处置(进阶)能力”密切关联,仍将其归为该维度。
3.2 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护理核心能力应覆盖事件应对的全过程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所有行为均以事件处置为核心,以预防、减灾和恢复为目的;各阶段工作各有侧重。因此,基于事件发生发展过程,更适宜梳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护理能力。国外机构与学者也多认同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护理核心能力应涉及事件应对全过程。如ICN、WHO及世界灾害护理学会等共同起早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2.0版)提出,护士应具备减灾/预防、备灾、应对、恢复/康复四方面能力[5]。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均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过程提出能力要求;但以往国内相关研究较为重视事件前预防准备、事件中应急救援,对事件后恢复重建阶段的核心能力研究较少[13-14]。本研究通过文献整合,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更全面地体现了事件应对的能力要求;尤其是提出了恢复阶段的科普能力,对处置阶段进一步细分为基础能力和进阶能力。
3.3 量表的应用范围及局限性 与国内以往评估工具[13,15]相比,本量表适用于所有护士群体且可被用于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当前的护士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培训普遍重视现场救援技术[16-18],疏忽了护士在预防准备和恢复重建阶段应发挥的作用。本量表对充分认识护士群体和个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培训需求,对于最终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综合体系建设具有现实作用。量表条目20“正确实施重症救护技术”被析出,这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的受调查者以初级职称、且重症专科护士构成比较低有关。尽管该条目归属于“响应处置(进阶)能力”存在可解释性,但这也提示不同能级、不同专科护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所需的核心能力可能有所侧重,可在本量表基础上开发不同能级或不同专科护士的能力评价工具。此外,本研究Delphi专家团队中缺少传染病学和公共卫生领域专家,这可能会对专家咨询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以上问题有待在今后研究中改进。
研究构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护理核心能力评价表》含3个维度、35个条目;其中,“响应处置”维度下设2个2级指标(基础、进阶技能);从预防准备、响应处置、恢复重建三方面较全面地反映了护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应具备的核心能力。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自评熟悉度,问卷信效度良好,能可靠测评护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能力水平,继而为实施系统化培训、切实提升护士综合能力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