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辽宁沈阳 11004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精神文明发展,人们的生活
水平质量日益提高,因此,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已成为文化遗产、文明历史重要交汇处。随着博物馆的普及,在展览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展品介绍不能全面体现历史文化内涵,展览形式单调缺乏现代性意义等。这些问题削弱了参观者的展览体验和学习热情,成为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甚至制约了精神文明建设[1]。因此,克服展览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加以改善是博物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博物馆的展览工作是博物馆重要的任务之一,它可以有效地辅助教育,增强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加强博物馆与外界的沟通。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展览发展开始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因此很难找到相似设计的展品。而且很多因素会影响展览的设计,比如经济、文化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因此,展览工作须根据实际进行设计。在设计展品时,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并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以便可以在策展中进行创新和学习[2]。在特定的设计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克服现代主义理解的局限性,遵循展览的基本规则,还必须遵循观众的精神需求。博物馆只有设计更好的展览品,才能发挥其教育功能,使参观者在展览中能充分学习,启发他们的精神。
当前,历史博物馆中展品都十分丰富,它们是弘扬历史文化的重要工具。但是,展示和组织展品的方式相对简单。展览通常根据文物的历史时期和线索来展示。从物品中发现的名称、年龄和信息等形式单调,关于文物的信息难以理解,在参观过程中使人缺乏新鲜感和兴趣[3]。另外,在展示时没有注意当地的文化遗产,并且没有进行分类展示,导致缺乏当地文化的区域特征。面对这种展览的方法,人们在参观时,无法深刻理解文物的内涵。博物馆展览的历史文化遗产,没有起到传播和推广效果。
博物馆中的每个藏品都是历史保留的财富,它积累了宝贵的历史文化,是人们了解历史事件、历史,感受到文化魅力的重要工具,也是了解文物背景的途径。因此,展示中国遗迹历史文化很重要。但是,在博物馆的展品中,人们更关注表面问题,而忽略了展品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及文化遗迹的资源开发[4]。当人们参观展品时,倾向于关注文物的外观和设计,而对历史文化信息了解不多。这样一来,参观者只会对文物外观感到震惊,没有感受到历史文化内涵。导致人们对文物的印象很快消失,最终没有实现促进文物传播的目标,历史文化的体现也无法全面实现。与此同时,对博物馆的健康运转也非常不利。
博物馆的展品是特定时期的作品,反映文物的历史意义。博物馆通常是使用单个架子展示物品,这种传统展示模式下,使展品的品位和优雅度大大降低。展览中缺乏声音、光影、电子技术的应用。单调的展览方式让人感到无聊,甚至直接影响参观者观看文化遗迹的感受。此外,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在交互体验的需求也在增加,他们希望体验历史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对历史文化价值有更深了解[5]。在传统显示中,人们被动地获取和学习相关的文化信息。没有现代技术的帮助,博物馆很难实现展品之间的联系,由此降低了人们的参看兴趣。
从当前的展品来看,公众在展品选择、展览设计和展品包装等方面存在距离感,而不是基于展品环境。观众无法深入接触,对展品的了解相对较少,无法深入参观过程,影响了观看体验,还会影响观看者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产生负面影响[6]。因此,解决展品与公众的距离问题,对于博物馆工作有重要意义。博物馆应结合博物馆展品的实际,展品的选择和布置,根据观众的喜好进行调整,从而缩短展品与公众的距离感。
在博物馆展览中,每个展品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对观众而言,了解知识是主要吸引力。然而,目前很多观众对博物馆展览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迫切发掘展品内在的价值和展品的含义。但在现阶段,许多展馆没有对展品内涵进行充分的调查,揭示展品中内容的含义。许多特定展览只是官方展览,观众只能通过外观来了解简单信息,无法真正对展品内容产生了解。因此,不断挖掘展品内涵,是提高博物馆展览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展览工作、提升观众需求的重要选择[7]。
在展览中,应根据展品的特性、背景信息和历史特征进行全面展示。人们对展品的了解越深,那么展览效果就越理想。但是从当前的展览过程来看,展品知识和背景的介绍还不够详尽。展品信息的深度也存在明显的问题[8]。这对博物馆的展品观看体验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观众的参观效率。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有效修改信息不完整的问题。
2.7.1 展厅灯光及声音需要改造
在博物馆中,一些展厅灯光过于昏暗,现有光源能耗太高,并且电源线老化严重,为适应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需要考虑更换新型LED 光源。此外,展厅内的声音系统比较落后,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增加声音播放系统[9]。
2.7.2 展厅内通道设计不科学
在展厅内,由于陈列需要,造成一些必经道路突然间狭窄,使游客正在集中观看某一展柜时,出现通道内严重拥挤的情况。
2.7.3 展柜样式老化
由于一些博物馆建造年份相对久远,展厅内的设施相对落后,例如:展柜样式老化,并且在平时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展柜开启并不方便,因此,在展柜设计时需要应用现代化技术。
2.7.4 展厅场景设置落后
展厅内第一部分的展标从楼底下来后,视觉感受不是很好,因此需要把展标抬高,如溥仪登基的场景表现手法过于陈旧、简陋、不大气;土肥原办公桌摆放位置不够突出。
2.7.5 展览图片没有视觉冲击力
照片像素质量不高的要重新更换。歪斜和大小不一的照片在表现手法上不是很好看,展板样式过于简单,可以换成其他表现手法[10]。
博物馆对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有重要作用,展览质量直接影响博物馆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其文化遗产功能的发挥。博物馆必须解决目前展览中存在的问题,改善缺陷,通过更新展示模式振兴博物馆的发展。
博物馆的展览方式,不仅影响文物文化传播,而且影响人们参观历史和对历史文化的兴趣。为了实现博物馆的展览方式的创新,首先,要改变过去展品简单明了的陈列方式,设计不同的展览主题,对展览进行分类,如生活主题、战争主题、文化主题等,建立文化历史类型和历史文化信息系统;其次,在展览中突出和传播区域特色,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传播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强调地域文化设立专门展览区,供当地博物馆展示,例如:西安的兵马俑,已与当地文化融合,助推区域文化传播;最后,定期邀请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和评估展品,确保展览的艺术性,以更好地展示和传播历史和文化[11]。
传播历史文化是博物馆展览的目标。因此,博物馆必须加强历史知识和文化内涵的宣传,在参观中向人们彰显其文化价值和文化影响。首先,如文化遗迹展示应基于姓名、年龄、目的等,它不应局限表面信息,要说明其文化遗迹的发展和演变,以及详细的背景和文化研究的价值等,使参观者能够全面了解文物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其次,对文物的介绍主要集中在学术方面,相对难以激起游客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博物馆应充分展示文物的背景文化[12],使用灵活有趣的方法,提取历史和文化信息,如历史故事、历史动画等,使人们以舒适有趣的方式了解历史文化。
近年来,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的展览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引进和使用现代技术,满足人们精神和审美需求。首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展品的趣味性。例如:播放背景音乐或历史图像,使人沉浸在历史中获得更好的历史感。或是对文物使用不同的光影设计,更好地展示文物的艺术性。其次,利用现代技术,在展览中制造互动体验,使人们可以欣赏文物,更充分地体验历史,增加参观乐趣。例如:多媒体查询系统、多媒体放映相关历史短片、有趣的问答系统、虚拟现实系统等,使人们从多种角度理解历史,促进博物馆展品的多元化发展。
文博人只有从意识形态上了解博物馆展品的重要性,才会对其认真对待。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展览工作,展览工作是博物馆的核心业务,也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方式。博物馆的展品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在进行科学研究之后,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展示。不仅要增强展览的风味,而且要突出主题,加深对文物内涵的展示,增加观众参观的愉悦感。总之,展览工作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是连接社会与博物馆的纽带。
在进行展览时,应使观众更接近展览时代,感受到展品的时代背景。例如: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组织展览,以便参观者可以直接看到展品。此外,根据展品的特性选择不同的展示柜和照明灯以提高展示效果。这些外部设施,应根据展品进行适当调整。展览与其外部形式的完美结合才能构成博物馆展品的优质展览效果。要利用显示器的优势发挥好的吸引作用,满足观众的需求,博物馆出色地完成展览工作。
鉴于展览中存在的设计问题,应注意其形式的优化,在陈列过程中注意形式和内容的完整性、展品的信息及观赏体验。所以展览的设计非常重要,必须优化内容,使其与展览的信息保持一致。只有这样,实际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公众才能了解更多展览信息。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对显示设计要进行合理调整,以使设计适应显示器的内容,以解决显示器的问题。完整地展示展品的功能,以便公众了解展品的详细信息,从而向观众展示展品的功能。因此,做好展品展示的关键是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展览必须全面深入地挖掘展品的内涵,须根据展品的特征和类型,精确地挖掘其深在内涵,还必须根据需要对展品进行精确的外部包装。博物馆的展览和展示,应利用包装充分体现其内涵。在探索展品内涵和内容时,必须充分理解展示和展览的实际,以及它背后的信息。充分了解展品的真实历史意义。发掘有效的代表性展品,这对展品的展示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展览过程中,应根据博物馆具体情况,对展品的内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以使展览品内涵得到充分发掘。
根据对展品的理解,在发展博物馆展品时,须了解展品的特征和特殊情况。在展品的位置、选择和展示方面,应减少与公众的距离;在重要的展览中,建立与观众的互动,以便观众与展览产生密切的联系,使观众对展品的特征知识有全面的了解,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增强博物馆展览的整体效果,并提高博物馆展示的效率。因此,减少展品与公众的距离,是提高博物馆展览效果的重要措施。必须在展览中有效地进行以缩少展览品和观众距离。引起观众的注意,将展品展示摆放到一起。使整个展览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观众提供更多的展览信息,了解并掌握展览的特点。
根据对展品的理解,其详细信息知识,不仅增强了展品的内容,而且使展品的知识更加全面,供观众理解。通过细化展品的各类信息,可以提高展品文化内涵的完整性,以使观看者了解展品的特征、类型和整个内容。使利用展览的信息提高展览质量的目标得以实现。为了增强展览的影响力,并更深入地了解展品的内容,要进一步细化展品内容介绍方面的知识,并相应地调整显示方法。根据展品类型的具体情况,突出展示展览品的优势,并通过增强细化展品知识为整个展览品奠定基础。
对展览而言,要提高展览质量就要转变观念,拉近展品与观众的距离,并在布置时严格注重展览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同时深入挖掘相关展品的内涵,细化信息和背景,在展览中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使博物馆突出展品的优势,也让观众通过参观展览观看展品获得良好的感受。因此,在博物馆的展览中,应根据展品和观众的特点,对展览的方式进行科学的调整,以提高展品的展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