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舞蹈美育体系分析

2022-12-08 05:06:17李卓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古典舞美育工作者

李卓

(长春人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51)

舞蹈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样式,在对话和文字诞生之前,远古时期的人类大都会靠着肢体上的动作进行沟通和交流,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舞蹈的动作起源于古代的祭祀动作。舞蹈来源于人类的现实活动,人类可以借助舞蹈动作去表达自身的情绪。舞者可以通过一些动作的编排和服装道具的运用以及背景音乐的结合,向观众表达舞蹈当中所隐藏的含义和情感。远在几千年前,人们会用舞蹈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会用舞蹈祈求上天和神灵,赐予国家安定,民众安康。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舞蹈成了一种艺术性的文化形式,既具备独立性,又具备综合性。独立性的舞蹈能够向观众呈现出个体的情感表达和个人的人生过程。综合性的舞蹈通常表达的是民族文化和社会内容的具体含义。在我国社会经济连续发展的过程里,人们对于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丰富,而舞蹈这种艺术性的文化形式,也有了长期性的进展。

1 当前舞蹈教育开设的具体状况

教育的关键目的在于立德树人,而美育的教学过程和艺术类学科的教学内容,能够合理化提高人们的综合素养。所以在舞蹈类教学过程里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地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舞蹈是一门极具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学生们可以借助舞蹈,锻炼自身的身体,陶冶自身的情操,表达自身的情感,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意识。简单地说,舞蹈不仅对人的生理和心理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还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古至今,舞蹈对人们都有教育意义。但是,由于古代社会实施科举制度,舞蹈教育因此也变得薄弱起来。到了近代时期,歌舞才随着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逐渐兴盛起来。学堂歌舞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立了起来。通常情况下,学堂教育当中的内容延续了世代相传下来的民族舞形式,也吸取了西方的舞蹈风格。这一时期的舞蹈教育发展,为现代化歌舞教育提供了基础保障[1]。

在长期的时间沉淀下,现代化的教育过程里,音乐、美术、体育都进入了学校当中,并成了学校内部的基础课程。不过舞蹈因为受到了邻国舞蹈教育的影响,没有进入到高中小的学校教育当中,而是更倾向于专业化的舞蹈教育,为的是培养专业性比较强的舞蹈人才。在新课程改革开始推行和实施以后,相关教学工作者提出了舞蹈教育参与到学校课程教育的建议。在此背景之下,该文对长春市当前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舞蹈美育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

2 古典舞美育体系的建构

古典舞美育课程体系属于艺术教育的创新性课程范畴。教学工作者会基于中华传统舞蹈,借用身体动作来构建学生舞蹈审美观念。并根据目前中小学的艺术课程特征,设计舞蹈课程的教学方案,教学工作者要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选取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素材等,而这些设计的目的就是把传统文化和时代风貌联合起来,并利用艺术把这种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可以在这样的课程当中,养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并提高自身的肢体表现力和情感传达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1 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古典舞美育体系当中

在构建古典舞美育体系之前,要先确保课程的基础在于中华传统舞蹈文化。在编撰教材的时候,要依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对中国古代的诗歌进行理想和具象的舞蹈化编制。并让学生在肢体动作的运用之下,来传达传统文化当中所蕴含的美学涵养。在选择舞蹈剧目的时候,可以联合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并把这些文化知识当做创编的故事素材。就比如,语文学科当中所学习的《游园不值》《江南春》《早春》《三衢道中》《暮江吟》《枫桥夜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而选取这些诗歌,不仅能够因为学生对这些诗歌的熟悉感而创编出更好的舞蹈内容,而且还能够因为舞蹈的练习,深化学生对于这些诗歌内容的认知和理解[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写作的最高境界,而通过舞蹈将诗词和绘画表现出来,这是作为舞蹈表演者在进行舞蹈动作展现时的一种最高境界。

除此之外,在教学内容上还可以添加一些礼仪性的舞蹈课程。而这些礼仪舞蹈的学习,可以在上课和下课的时候进行,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借助对礼仪性的舞蹈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舞蹈礼节和规范行为举止。就比如,在教授古典舞的课程里,教学工作者就可以联合传统的舞蹈礼节,如作揖礼、交手礼等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把礼节性的动作融入到舞蹈动作里,增强舞蹈的故事性,且结合对应古代音乐和队伍形式的改变,让学生在舞蹈实践的过程里,直观地体会到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礼节文化。

2.2 明确古典舞美育的教育理念

古典舞美育教育理念的明确需要基于学校美育和艺术课程教育的特征,教学工作者需要运用和专业院校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不把“高级和精细”作为舞蹈教育的导向,而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文化涵养为教育目标,进行审美上和文化概念上的教育。在设计具体教学方案时,教学工作者需要根据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重视学生舞蹈技能方面提高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学生可以在古典舞美育的课堂当中,感知自己的身体,并借助身体动作去表达那些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情感,挖掘自己的舞蹈表现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而在实践教学的过程里,教学工作者可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故事类情境的导入,也可以通过问题进行导入,进而使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开拓自身的创造意识,懂得表现自己的舞蹈力量,提高自身的平衡能力,学生还可以借助舞蹈动作的表达和解构,深化自身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性思维[3]。

2.3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设计古典舞美育教学方案

在实践古典舞美育课堂的过程里,教学工作者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学,并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设计古典舞美育课堂的教学方案。关于学生年龄的分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拥有着不一样的认知意识、学习思维和接纳能力。所以教学工作者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认知而设计不同阶段的古典舞教学方案。就比如,面对幼儿园的学生,舞蹈教学方案的教材内容就起源于幼儿园时期的文学内容,然后结合礼乐对学生进行教授。在面对小学生的时候,舞蹈教学方案的教材内容则起源于小学语文课文当中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教学工作者可以在学生了解诗歌内容和文言文创作背景的基础之上,设计一些和这些内容相关的舞蹈动作。而在面对中学生的时候,教学工作者就可以考虑一下学生视野上和情感上,以及思维上的扩展,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挑选一些和中国审美文化相关的古典文化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舞蹈的意境美和静态美。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学工作者可以运用游戏导入、故事情境、问题探究、实践训练等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舞蹈技术、创新意识等。学生可以在游戏导入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也可以在故事情境和问题探究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一些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启发。而实践训练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基于兴趣进入到舞蹈学习当中,并在教学工作者的引导之下,不断反复地训练自身的舞蹈动作,提高自身的舞蹈技术。当动作训练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教学工作者就关注注重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展现,使学生成为课堂当中的主体,让学生不仅能够把动作做出来,还能够在动作中进行自身的情绪表达。学生在表演整体性的舞蹈过程中,需要发挥出自身的肢体优势,最终呈现出“求同存异”的演出效果。

3 开展古典舞美育体系的实践课程

在开展古典舞课程的时候,教学工作者要基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古典舞当中的舞蹈姿势、舞蹈状态、基本动作和文化涵养结合起来,通过对舞蹈剧目的学习,让学生对创编的舞蹈作品进行赏析。学生可以在舞姿、形态和动作3 个层面去感悟舞蹈所带来的美感,体会这个拥有着深层文化底蕴和中国民族特点的艺术类舞蹈作品[4]。

以《水调歌头》为例,古典舞课程的教学方案要从导入出发,然后学习动作,进而让学生对《水调歌头》的剧目进行鉴赏。在导入的过程里,教学工作者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鉴赏诗句,并让学生认真体会诗歌当中所呈现出来的情感。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古典舞的基础知识,并结合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要求,让学生一步步地认知古典舞舞蹈姿势的要领。而在拓展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结合小组探究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把舞蹈呈现出来。最后在鉴赏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网络上的优秀舞蹈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并从舞姿、形态和动作3 个方面出发,分析舞蹈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技巧和舞者的情感表达。一个舞蹈之所以优秀,并不是舞者的动作多么华丽优美,重要的是舞蹈者能将情感融入动作表演中,最终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4 基于传统文化建设舞蹈美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

4.1 领悟文学和舞蹈当中蕴藏的意境

我国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极为悠久,其内容也十分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诗歌蕴藏着丰厚的文化涵养,这种文化形式是以语言为主体所做出的情感表达。舞蹈的艺术形式则是以动作为主体的情感表达。两者有其共同的地方,这种共同之处具体表现在,两者都是为了表达情感。只是,两者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一个舞者可以通过舞蹈直观地呈现出自身最为突出的情感。而一个诗歌创作者,需要经历无数次的斟酌和反复,才能写出极具意蕴的文字内容。

中国的古典舞,倾向于形状和神态的兼有,观众需要通过舞者的动作去猜测古典舞当中所蕴含的意义。所以,在开设古典舞课程的时候,教学工作者应把舞蹈和文学内容联系起来,从语文教材当中挑选出适合学生的舞蹈内容,使学生可以一边跳舞,一边感受诗词意蕴,并领悟到文学和舞蹈当中蕴藏的意境[5]。

4.2 增强身体动作上的美学认知体验

观众在欣赏一个舞蹈剧目的时候,首先欣赏的就是舞者的舞姿。舞蹈把人们的身体当作媒介,并通过动作的形成和演变,向观众演绎艺术。舞蹈美育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自身动作上的认识,并深化对于身体动作的感受。学生如果认识到了身体动作的重要性,那他就会认真地去解析身体形态美学的概念。观众想要看的是舞者身体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美[6]。而古典舞美育课程,可以让学生的身体形态美呈现出我国独特的审美文化语言。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图案艺术、园林艺术,以及书法艺术和国画艺术,都能够借靠身体形态传达出来。学生可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里,提高自身的审赏能力,继而增强身体动作上的美学认知体验。

4.3 完善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思维

基于传统文化开展舞蹈美育,除了能够让学生的身体形态得到提升以外,还能够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情感思维的传达。我国古典舞的内容表达源自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独属于中国人的审美思维和情感意识,而且还具备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因此,把中国古典舞当作课程主要的学习内容,把语文教材当中的诗歌当作舞蹈内容,用肢体语言的形象表达和背景音乐的情感传递,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和文化内涵,以及高尚品质,使学生在学习古典舞的过程里,提高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加强自身的创造性精神思维。关于舞蹈美育的课程,除了能够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能够促使学生把自身的情感释放出来。学生可以在理性的课堂当中,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在艺术类的课程当中,提高自身的共情能力[7-9]。学生可以在舞蹈学习的过程里,开发自己的心灵,并通过表情去表现情感上的喜怒哀乐。教学工作者可以结合情境式的舞蹈表演,去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意识,使其在情境表演当中,增强自身和其他学生之间情感上的沟通。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学校需要联合美育建构起艺术教育课程的体系。基于这样的背景,学校尝试着建立了古典舞美育课堂。古典舞美育的课程,指的是借助古典舞的肢体语言去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并运用多元化且综合性比较强的教学手段去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理念。制度完善的目的不仅在于大脑的开发和肢体的协调,以及形态的转变,还在于利用艺术性形式去革新人的思想意识、艺术涵养、审美价值观,优化和完备人的思维品质和审美风格,从而深化人们的艺术境界和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古典舞美育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戏剧之家(2021年30期)2021-11-14 19:56:08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黄河之声(2021年2期)2021-03-29 01:20:20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44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0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