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霞
平均住院日是临床对医院医疗质量、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也是反映医院建设与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缩短平均住院日是当前大部分医院提高运转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医院实际工作中,超长住院患者是导致平均住院日指标延长的重要因素。在卫生部关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即是患者住院时间超过30 d[1]。而通常情况下,患者入院后,相关检查、诊断、治疗过程大都集中在前10 d完成,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增长,医疗资源出现的边际效应也愈发明显。因此,针对医院内住院时间超30 d患者的分布情况、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对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资源合理利用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时间超30 d患者的病案信息展开详细分析,研究住院超30 d患者的主要分布及原因,内容如下。
调取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上报住院时间超30 d患者的病案信息,针对其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探讨其影响因素。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接收患者74 221例,上报住院超30 d患者2 083例,占总出院患者的2.81%,其中男1 434例,女649例,年龄4~97岁,平均年龄(59.21±3.15)岁,各种医疗保险等付费方式1 374例(65.96%),自费709例(34.04%)。
汇总患者的病案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付费方式等基础信息,以及出院科室、疾病分类、存在并发症、合并症情况、手术情况、转科情况等,将住院时间超30 d患者长期住院原因分析后进行归类,包括:(1)疾病本身治疗周期长;(2)病情复杂危重,存在并发症、合并症,不适宜出院;(3)涉及疾病确诊过程与转科;(4)患方个人原因拒绝出院;(5)发生医院感染、手术并发症等;(6)与所在科室发生医疗纠纷。
(1)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时间超过30 d患者原因分析统计。
(2)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时间超过30 d患者科室分布统计。
统计学软件以SPSS 22.0版本为主,导入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进一步检验分析本研究课题获得的数据信息,其中计量资料以(±s)形式描述,计数资料均以n(%)形式表述。
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中,住院时间超过30 d患者上报2 083例,其中首次上报1 469例(70.52%),原因分析:疾病本身治疗周期长1 077例(51.70%),存在并发症313例(15.03%),存在合并症304例(14.59%),患方原因拒绝出院93例(4.46%),医院感染病例227例(10.90%),涉及疾病确诊及转科17例(0.82%),手术及操作并发症52例(2.50%),无医疗纠纷发生。见表1。
表1 (续)
表1 (续)
表1 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时间超过30 d患者原因分析统计
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时间超过30 d患者2 083例,共涉及34个科室,其中患者集中于康复医学科419例(20.12%),创伤骨外一科205例(9.84%),重症医学一科191例(9.17%),综合治疗二科161例(7.73%),神经外一科157例(7.54%)。见表2。
表2 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时间超过30 d患者科室分布统计 [例(%),(n=2 083)]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诊断模式和治疗模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多患者选择住院来进行疾病的治疗,住院的患者能够接受更为系统化的治疗方式、更为科学化的治疗方案,因此,住院治疗成为了很多慢性疾病的首选方式。住院治疗的患者,能够与医护人员更接近,进而能够接受更为快速的治疗方式和手段,因此,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治疗效率也更好[3]。但是住院患者的相关信息统计,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只有将数据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才能够更好地了解住院患者的需求,更好地帮助住院患者进行治疗和恢复。
本次研究,围绕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时间超30 d患者的病案信息进行分析,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时间超过30 d患者2 083例,其中首次上报例数1 469例(70.52%)。说明住院时间超过30 d此类长时间住院情况在医院中较为常见,应当予以重视。
在住院时间超30 d患者的原因分析中,结果显示:疾病本身治疗周期长1 077例(51.70%)。此类患者多为长期康复治疗的患者,以康复医学科为主,肿瘤患者周期性放、化疗,治疗周期长,创伤骨外科患者需分次手术,术后恢复时间长,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由于疾病因素存在并发症、合并症造成住院时间超30 d患者在病案样本中也有较高占比,即存在并发症313例(15.03%),存在合并症304例(14.59%),此类患者一般病情较为危重、复杂,且涉及多学科诊疗、合并症较多,治疗周期长,导致住院时间长。说明疾病本身因素也是影响患者住院时间的关键,该结果符合病程发展规律,也是医院收治危重症患者的定位体现。
由于感染以及手术并发症因素造成住院时间超30 d患者在病案样本中也存在一定占比,报医院感染病例227例(10.90%),手术及操作并发症52例(2.50%)。以上因素属于负面事件,针对其处理,是反应医院应急处理能力的关键,如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病情,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事件,对医院的声誉产生影响[4]。针对此类患者,建议医院应当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对部分疑难病例,危重病例进行针对性管理,提高警惕,同时加强临床投入,组织快速会诊,发挥协同医疗价值[5]。对于手术患者,需针对围术期的管理进行监督,严格执行术前讨论、手术分级准入方案,对于部分重大、疑难手术需做好技术规范,并严格审批执行;对于院内管理,在严格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加强手卫生,术野消毒工作,针对重点感染风险的预防,提高对于多重耐药菌的防控,预防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6]。
研究中还显示,患方原因拒绝出院93例(4.46%),涉及疾病确诊及转科17例(0.82%)。慢性病与社会相关因素,也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超30 d的重要因素。其中,由于老年患者存在慢性病人数较多,部分临终患者、公费医疗患者过于依赖医院,不愿意转院,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处于被动地位[7],针对此类情况,医院需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沟通工作,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在患者住院期间,向其讲解住院治疗的目的、住院标准,在患者达到出院标准后,积极、主动地与其沟通,提醒患者出院事项,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使其尽快出院[8]。
研究结果还显示,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时间超过30 d患者2 083例,共涉及34个科室,其中患者集中于康复医学科419例(20.12%),创伤骨外一科205例(9.84%),重症医学一科191例(9.17%),综合治疗二科161例(7.73%),神经外一科157例(7.54%)。此类患者其均存在一项共同点,即治疗过程中恢复期较长。恢复期内患者占用医疗资源,是一项较为普遍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的患者而言,针对此类患者,及时、顺畅地转出十分重要[9]。但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由于医疗付费方式、对基层医院医疗质量不信任等相关原因,不愿意转至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完成康复[10]。针对上述情况,首先医院应当加强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的合作,定期指派专家进行指导,提高其针对康复患者的医疗能力,并且呼吁政府加强二级医院、社区医院的软硬件建设,加强转诊的管理工作,以减轻三级医院的医疗负荷,提高病床的周转率[11-14]。
通过分析,今后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重点:(1)进一步督导住院超30 d患者网络上报,及时监管,对于院内出现的住院时间超过30 d患者,要核查患者病例,分析其原因;(2)实行定期不定期督导检查,针对管理不到位科室及重点病种科室增加检查频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沟通;(3)强化科主任、主管医师管理意识,通过日常督导检查,督促科室及时进行大查房分析,规范书写病历,重点患者重点管理,对患者超长住院原因给予针对性的解决,进而保障患者安全;(4)将各科室管理情况及督导结果进行内网公示,必要时纳入绩效考核。在下一步工作中,深刻解读三级医院评审条款细则,严格按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患者管理,规范服务流程,有效控制并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提高医疗质量。
综上,在医院中,平均住院日是衡量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也是新时代下医院管理的重点与难点。住院时间超30 d患者主要原因为疾病本身治疗周期长,或患者存在并发症、合并症,且主要集中在康复医学科及创伤骨科中,通过加强对住院时间超30 d患者的监管,实施双向转诊、分级诊断措施,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的管理,严格控制医院感染,重视卧床患者的护理,可有效缩短医院平均住院日指标,减轻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提高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促进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