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构建:瓶颈 逻辑 策略

2022-12-07 12:39
文山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政治

张 俊

(文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构建关乎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要突破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构建的瓶颈问题,需要从逻辑构建层面深入分析实践教学路径构建的应有之义,在逻辑构建的框架下,以策略构建实现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构建瓶颈问题

毋庸置疑,实践教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基于实践教学在组织管理、教学体系构建、教学运行、活动实施、学生覆盖率和效果考评等方面存在的固有难度,实践教学的体系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实践教学面临一些亟待化解的难题和挑战”。[1]分析总结同行专家学者的相关论述和研究,当前实践教学面临以下共性难题:

(一)实践教学移位

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实现,存在课内理论教学、课外实践教学“两张皮”的问题。“实践教学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有理论的深度、情感的温度和视野的宽度,而任何理论教学都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必须通过实践的方式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2]实际上“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工作,不单指校外社会实践教学,而是涵盖课堂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的有助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各种实践活动,需要各部门和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全面的日常性的教学形式。”[3]主要表现为:一是“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还未形成,尤其是师资结构仍过于单一,难以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导致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度不高。二是实践教学理解过于简单化,把实践教学等同于课外活动,实践成果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三是囿于经费、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课外实践教学出现走过场的倾向,缺乏必要的时间搞好调查研究。

(二)实践教学内容越位

一方面,教学内容发散性和教学要求主导主动之间存在矛盾。实践性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应形成与之相对应的主题化要求,做到教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有些实践教学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有演小品的,有歌舞表演的,有情景剧的,花样百出,但和课程内容没有多少联系,老师的实践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没有针对教学内容,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这样就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5]原因是:第一,主题不明,导向性不强。这类问题主要表现为主题定位模糊笼统过于抽象或范围过于狭小难以展开深度思考,导致实践教学要么超出学生的能力水平,要么达不到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辨和解决的要求,使得实践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第二,主题陈旧,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要。主题多停留在校园问题上,而未真正触及到校园外的社会问题,实践教学不敢走出“象牙塔”,使得课程实施变成理论教学的变相翻版,比如观看视频、写观后感、讨论等。第三,主题跟风严重,存在千篇一律的风险。比如关于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主题设计的雷同,而缺少深入思考和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本身的本地性、群众性和时代性。

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设置通用性和个体需要特殊化之间存在矛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4]实际上,习总书记关于思政工作的这段讲话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思想遵循。同时,随着社群化、部落化渐趋流行,实践教学的内容设置需要在通用性和特殊化之间找到平衡。但是,目前的课程设置还存在问题:一是以“一刀切”的方式以全国性的宏观叙事为主要内容,与地方性故事结合度不高或脱节。二是以学生关注的共性重大问题为主,而没有考虑职业规划、心理变化、能力发展等这些个性化的现实性的关切。三是过分强调思政课本身的理论内容,而没有较好地结合学生的专业性。这就导致教学内容设置过于注重通用性,缺乏针对性。

(三)实践教学方式错位

“强化个体感知践行的‘精细’要求与大班集体授课‘粗放型’方式的现实是实践教学中最突出的一大矛盾。”[6]主要表现为:一是在课时安排上,虽然很多高校在教学计划有一定量的实践教学学时安排,但其实际实施却成为理论教学在时间充裕之下的安排,即在保证理论教学能够完成的前提下抽出少部分时间安排实践教学。二是在实施形式上,实践教学实际上以课堂实际教学为主,与实践的性质和要求相去甚远。三是实践教学方式单一,甚至还摆脱不了理论课堂教学的窠臼,比如多以辩论、讨论、演讲的方式组织教学,看似热闹活泼,实际上仍然还是教师“一言堂”。不能给学生情境、情感体验,实践教学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教学方式的简单粗放与学生的个体感知精细化不相匹配。

(四)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缺位

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教学载体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特别是考核评价体系严重缺位。考核评价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兼具教学成果检验和教学改进的功能,实践教学评价假如没有形成独立的评价体系,就难以正确评价实践教学效果。目前,同行专家为改进教学评价体系作出了重大努力,形成一些方案,但是教学成效和评价的脱节问题还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深究其因,一是评价没有系统性,对学生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较为缺乏。二是评价环节之间的衔接度不够,尤其是没有对学生在实践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考核,而以最后实践成果报告为最终的一次性评价,类似于备受诟病的“一考定终身”。三是评价核心指标不突出,大多采取模糊打分的方式进行评分,使得高质量的实践成果出现错选、漏选的可能。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的逻辑构建

(一)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实践教学路径构建的逻辑起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内容,它是扩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实效性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不可分割。“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按照思政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依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学方式。”[7]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再次重申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整体性,也明确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效益的路径,“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创新推动学生实践教学和教师实践研修,努力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8]由此观之,路径构建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的关键,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构建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成为实践教学路径构建的逻辑起点。

(二)立德树人:实践教学路径构建的根本旨归

所有的教育都需拷问其终极价值。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9]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旨趣,也是教育的旨趣。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的手段之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教育的本质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必须要回归人本身,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必须要回归人本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12]“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3]“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3]这个根本问题实际上就是教育性质问题、人才规格问题以及教育方法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立德’是‘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德’,‘树人’是‘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与根本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1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构建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目标。

(三)教学理念创新:实践教学路径构建的内部动因

“教学理念是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活动的基本想法和意念,是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映。”[15]广义的教学理念包括了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学中教师、学生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师应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系列看法。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中心、知识中心,忽视学生个体参与,也就是知识内化和意义建构,将知识视为独立于受教育者主体之外的“独立知识”,注重课程知识的“传输”,即将标准知识从教师个体转移到学生个体。这种传统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如情感、道德、责任等的发展。思政课兼具知识性与价值性,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和其他课程相比,其价值性更为重要,这就决定了思政课教学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实践教学的路径构建必须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下,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只有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创新,才能真正优化实践教学方案、构建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克服实践教学走过场、华而不实等问题。所以,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实践教学路径构建的内部动因。

(四)机制体制创新:实践教学路径构建的基本保障

实践教学路径构建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搭建教学载体、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保证经费投入、组建教学团队等,为实践教学提供基本保障。

具备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路径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先导。为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开展,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搭建实践教学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学校“产、学、研”,加强与外界联系,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积极构建多媒体交互平台和网络学习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学习互动并举,拓展实践教学的覆盖面、参与度和影响力。如何有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实践教学手段创新的一个突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除了技术层面的问题,还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应当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促进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6]实践教学评价纳入课程整体评价,占课程平时考核的一定比例,评价依据主要是遵守纪律情况、反馈交流情况、实践教学报告质量等,由任课教师最终做出定性评价。

建立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一方面学校要确保思政课的实践作为课程正常运行的建设经费;另一方面,《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本科院校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40元,专科院校按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并逐步加大支持力度。”学校必须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构建优质的教学团队是实践教学创新的关键。“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指导用心、 指导有方、指导到位,还需要更多的环境设计和内容设计,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把控全局, 让更多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同步进行。”[17]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提升思政课教师素养“六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3]这既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水平、能力的衡量标准,也是思政课教师提高素养的标杆。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对标,明确认识自身的不足,通过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构建策略

(一)加强顶层设计,从整体性、系统性上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按照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有五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除了掌握每门课程自身的教学内容体系,还要对五门课程相互的关系、重合的内容进行研究和把握,统筹实践教学。一是加强单门课程内容的整合。结合课程特点、内容重难点、教学目标任务,整合教学内容,采取主题实践教学。二是整合五门课程的内容,单独拿出2学分,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准确把握五门课程关系、内容体系的基础上,设计实践教学主题和模式,可以和各二级学院、团委、学生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践教学活动。不论是单门课程,还是五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都必须充分体现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握课程的主导性。三是挖掘和整合地方资源,培育课程特色。利用高校区位优势,挖掘和整合地方资源,把地方教学资源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融合,培育课程特色。具体可以依托课题科研对地方资源进行研究,通过科研,有效进行成果转化,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

(二)构建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主线、立体化、多渠道、全覆盖的实践教学方式

采取理论教学、校外现场教学、实践教学调研、反馈交流等教学形式,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主线,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校内课堂与校外现场体验结合,理论引导和情感认同相融合,知、情、意有机统一,实现立体化、多渠道的实践教学形式。

课堂理论教学重在解决学生“知”的问题。理论教学要围绕主题实践教学,从历史逻辑、理论底色、实践价值阐述地方文化的形成、理论品质、时代意义,特别要将红色经典与最新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结合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融合中寻求体验,做到课前理论辅导有深度、有温度,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邀请英雄进校园做报告,可以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环节。与英雄面对面,听英雄的故事,听英雄成长的经历,解决学生“情”的问题,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增强了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校外现场教学重在解决学生“意”的问题。现场开展体验式教学,增强学生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情境体验中树立担当作为的信念。实践教学调研重在实现理论升华。学生在搜集资料、理论教学、校外现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提炼,完成实践教学调研报告,指导教师对报告进行指导,学生再认识、再修改,不断反复,使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反馈交流重在解决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反馈”的问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现场教学结束后,学生结合自己的调研报告,在班上做分享交流。学生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反馈”,使知、情、意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三)构建规范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一方面,构建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实现实践教学规范化管理。教研室是实践教学组织实施的主导,制定课程实践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主题、时间、流程、教学要求、评价方式等,并组织教学实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保证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组织实施、评价等保障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外联动,协调和落实实践教学基地相关事项,全员参与对学生的过程管理,提供人员、后勤保障。学校层面领导重视,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协议,搭建教学平台,保障经费投入,提供平台、经费等保障。

另一方面,构建适应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需要的教学团队,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3]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需要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养较好、勇于创新的教学团队。一是以课程建设为依托,以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为着力点,自觉培养专门、专业、专职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打造校内老、中、青梯次的实践教学教师团队,建立一支校外专家、英雄模范、校内教师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优化师资配置,形成校外专家和校内教师相辅相成的教学团队。校内教师加强课程改革创新,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邀请校外专家、英模做报告,用榜样构建实践教学正面引导和激励机制。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政治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