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赵卓婷 姚泽明 郭新荣
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针刺深度是指毫针刺入腧穴的深浅度[1],针刺深度作为针刺手法的基本要素之一,在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若针刺过于表浅,则气不至而无效[2];若针刺过深则容易伤及神经、血管及内脏,甚至对机体健康造成损害[3]。掌握合适的深度不仅是针刺临床操作技术的关键[4],更是针刺安全性和疗效的保证[5]。然而,在目前临床针刺中,有关深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分散,对于针刺深度的把握尚缺乏系统、全面、规律性的研究。本文综合教材及相关文献资料,对针刺深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
针具的类型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针刺深度。有研究表明,九针的形态各不相同,针刺深度也有差异[6]。如员针和鍉针针头圆而钝,不刺入人体,用于按摩;铍针和大针针头扁而锋利,作用于体表,用于切割、排脓;镵针、锋针、员利针针身较大,毫针、长针针身纤细,针尖锐利,用于针刺[7]。现代针具逐步更新,出现了各类特色针刺疗法,如针身呈柱状、针头锐利且有锋棱的三棱针,多在穴位或表浅的血管部位进行点刺,放出适量血液,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挤出少量液体,用于治疗痤疮、昏迷、小儿疳积等疾病,疗效确切[8]。如以多支短针组成的皮肤针,叩刺皮肤表层,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表浅病证[9]。再如由不锈钢制成的特型小针,即皮内针,可将其刺入皮内或皮下并固定,进行较长时间的留针,通过给予皮肤持久刺激来治疗脏腑及经络病等,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尤其在治疗痛症方面效果显著[10-11]。综上,不同的针具在形状、长度、材质等方面存在差异,其针刺深度、作用部位及适应病证也不相同。
刺法与针刺深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特色刺法中毛刺、半刺、浮刺的针刺部位在毫毛、皮肤或皮下,主要治疗病位较浅之疾,林嘉成[12]用浮刺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豹文刺、恢刺及关刺深度可达筋脉,主要治疗筋脉拘挛、四肢不舒的筋痹,如胡克萍等[13]用恢刺法治疗髌股疼痛综合征效果良好。分刺及合谷刺针刺至分肉间,主要治疗以寒邪为主,病位在肌肉的病证,如宋秀娟等[14]用合谷刺法治疗中风引起的下肢痉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短刺、输刺则要求针尖近骨,以泻深部阴邪,多用于治疗骨痹,赵文亮[15]用短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在改善患者疼痛、僵硬、日常活动难度、焦虑情绪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些刺法将针刺部位与病位相对应,建立了由浅入深的针刺体系,用于治疗皮、脉、筋、肉、骨病变时对应的各类症状及其相应的五脏六腑疾病[7],凸显了针刺深度需要与病位深浅对应的重要原则。不同的刺法其特点各异,进而影响着针刺深度。
腧穴所在部位解剖结构的不同,对针刺深度有很大的影响[16]。赵薇[17]研究发现,不同的穴位其大小和深度也有差别,有的穴位所在部位肌肉丰厚,有的穴位下面是筋骨,或分布有重要脏器。针刺的深度适宜可以疗疾,过深则容易造成危害。李春霞等[18]用针刺治疗视网膜分支阻塞时发现,眼眶周围如睛明、承泣等穴位针刺宜浅,过深则容易引起眶内出血或损伤视神经;再如项部哑门等穴,其下有延髓,针刺不可过深[19],胸、背部如云门、缺盆及膀胱经的背俞穴等宜浅刺,若过深则容易刺伤肺脏而致气胸[20];腰、腹及四肢部肌肉较丰厚,可适当深刺[21]。现代的许多腧穴深度深于传统古籍记载,医师常把增加进针深度作为提高疗效的方法,但增加刺激深度并不等同于疗效的增加,反而增加了针刺的危险性,针刺疗疾更在于刺激“效应穴位”中的“效应层面”[22]。安全性是针刺治疗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医师应根据穴位所在部位的解剖结构而选择合理的针刺深度。
穴位不仅是体表的一个固定点,其有一定的范围和深度[23]。针刺同一穴位的不同深度,针尖所达到的组织结构不同,产生的效应也有差别[24]。潘友灿等[25]提出。针刺时穴位可分为3 个层次:表层可以散其阳邪,中间层可以祛其阴邪,最深层可以调动人体正气以扶正祛邪。杨维杰在其所著的《董氏奇穴针灸学》[26]中提出,足三里穴在治疗腿部疾病时需针刺0.5~1.0 寸;治疗胃肠系统疾病则针刺1.5~2.0 寸;在治疗心、肺系疾患则至少针刺2.0 寸以上;若治疗头面疾患则要针刺2.5 寸以上。有的腹针疗法中将穴位分为“天、人、地”三部分,每部各分为浅、中、深三层,以对应疾病的深度和部位[27]。针对“上脘穴”在“天”部时,对颈项部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浅刺作用于颈前部的甲状腺;中刺作用于颈部中央的椎间盘;深刺作用于颈后部的肌肉群[28]。针刺至腧穴的不同层面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应综合患者的病情而采用合理的针刺深度,以更好地发挥针刺治疗效应。
经络是循环的灌注系统,是人体功能的调节系统,其本身有一定的深度[7]。十二条经脉中足阳明经及足太阳经气血最为旺盛,针刺这两条经的穴位时相对较深。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经阴气逐渐递减,其针刺深度也应逐渐变浅。手三阴经、手三阳经均行于人体上半身,所过之处大多皮肉浅薄且气血运行较快,故针刺宜浅[29]。除了手、足区别外,阴经与阳经之间也存在差异[30]。阳经经气较滑脱,运行较快,多浅刺;阴经经气则较为涩滞,运行较慢,多深刺[31]。目前临床中,医师在针刺时往往只区分“穴位深度”,而忽略了经络的深度。如阳明胃经行于小腿外侧前缘,针刺足三里治疗胃痛时,按照穴位常规针刺深度进针并施以手法,胃痛明显减轻;若针刺过深,得气感虽强烈,但针尖透过足阳明经络进入了足太阳经,此时对于足阳明经所主疾病疗效不佳[32]。因此,在进行针刺治疗时,既要注意腧穴的深度,更需要结合腧穴所在经络的深度[33]。
临床上疾病的种类繁多,医师须仔细辨证论治,同一病证有着病位深浅、病情虚实及病程长短等差异,其针刺深度也应随之变化,才能免犯虚实之戒[7]。一般急性病、实证、里证、正气较盛者当深刺;慢性病、虚证、表证、正气衰退者当浅刺[34]。
针刺深度需与病位的深度相对应[35]。中医学将人体按五体分为皮、筋、脉、肉、骨,病位不同,针刺浅深亦不同。临床上对于面神经麻痹[36]、带状疱疹[37]等病位表浅的疾病浅刺即可,而深部肌肉损伤,如梨状肌综合征[38]等病位相对较深的疾病一般需要深刺才可显效。如李艳[39]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时,急性期邪在卫表,故浅刺以疏通络脉之气,以引邪外出。针对腰部疾患如腰肌劳损,病位较浅,浅刺即可显效,对于根性坐骨神经痛,深刺至神经干疗效更佳[34]。反之,病位深而针刺较浅,有可能延误病情或导致病情的传变;病位浅而针刺较深,则会引邪深入,误伤正气[32]。皮肤、肌肉、经络各有一定的部位,所以医师须辨其病位所在而选择合适的针刺深度,从而达到“针至病所”。
疾病的性质不同,针刺的深度也有差别。病性属阴者,宜深刺;病性属阳者,宜浅刺。贺小靖等[40]在治疗寒湿阻滞筋脉引起的下肢浅静脉曲张时,因其病性属阴,故采用火针深刺以温经行气、散结排瘀,效果显著。寒为阴邪,多凝滞、收引,应顺其病势深刺,削弱其阴气,去其寒;热为阳邪,多蒸腾、发散,应顺其向外之势浅刺而发之,泻其阳气以去其热[7]。在感冒初期出现咽喉红肿疼痛,病性属阳,此时可用三棱针在少商穴部浅刺放血,以泻其热邪[41]。其次,疾病的虚实也会影响针刺深度,病性属实要深刺,泻其邪气;病性属虚要浅刺,补虚的同时祛其邪气[22]。周男等[42]针对肘臂拘急疼痛实证,深刺尺泽穴以激发经气的运行,取得满意效果。综上,医师在针刺时需首辨疾病阴阳寒热虚实属性,以准确把握其针刺深度。
疾病的病程与针刺深度也有一定联系。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不断变化的,不同阶段病情不一,针刺深度也应根据病程的不同而随时调整。张煜婧等[43]对于病程较长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深刺,病程较短者浅刺。李潇海等[44]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时,急性发作期远道取穴用泻法深刺,间歇期在局部穴位浅刺、轻刺。再如张卫华教授在临床上治疗周围性面瘫时,根据病损部位及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进展期、平台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四期进行治疗,结合各期病情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针刺深度,效果显著[45]。由此可见,疾病的病程也影响着针刺深度。
针刺深度因人而异。小儿脏腑娇嫩,肌肉脆薄;年老者血少气弱,生机衰退,故在针刺时应选择较细的毫针浅刺[34]。体型肥胖之人多痰湿,在保证针刺安全的前提下针刺相对较深,可以达到祛湿化痰的作用[17]。对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气血通畅,肌肉和骨骼结实,多针刺较深,对于缺乏运动的脑力劳动者,因其腠理疏松,且无法耐受强刺激的针感,多针刺较浅[46]。针刺时应综合患者的年龄、体型、体质等差异选择适宜的针刺深度,以达到扶正祛邪、调理阴阳的目的。
针刺深度还因四时而异。春夏季,自然界的阳气始升,此时人体的阳气也趋于体表,故针刺宜浅;秋冬季,自然界的阳气始降,人体的阳气也趋于深层,故针刺宜深[47]。朱庆军在临床上运用脐针“山泽通气”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时,春季、夏季沿卦位方向浅刺约1.0 寸,秋季、冬季则深刺约1.5 寸,效果甚佳[48]。针刺时需根据四时经气的变化来选择适宜的针刺深度,若不遵循四时则会导致气血运行逆乱,引起不同的变证,致使疾病加重[49]。
综上论述,针刺深度受针具、刺法、腧穴、疾病、个体与四时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上述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针刺深度,更影响着治疗效果。掌握适宜的针刺深度对于临床上治疗疾病至关重要。故医师要在辨病论治的基础上因人、因时、因穴而选其针具,择其刺法,更好地控制针刺深度,优化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