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承子,赵 棚,刘丽英
(1.广州商学院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63;2.广东工业大学 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药品可以分为常温药品和冷链药品,常温药品的最佳适宜温度为10-30℃,冷链药品的适宜温度则在2-10℃(冷藏)、-10-25℃(冷冻),。冷链药品对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冷链药品具有高安全性、高时效性、高协调性、高成本性的特点[1],因此从制药生产企业完成生产到交付到客户手上为止的整个链条过程,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温度管控,包括仓储、装卸、搬运、运输、配送、接运等一系列的物流活动。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凡是要求在2-8℃低温条件下储存的药品的流通,都属于冷链药品物流范畴[2]。在药品冷链物流的各项活动中,都对温度有明确严格的控制要求,其中控制难度最大或发生问题最多的环节是最后的配送环节,再加上当前新冠疫情形势较为严峻,而且药品零售与服务的模式发生了改变,因此有必要对药品冷链配送的方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步伐变得更加快速,在线医疗平台的数据显示,线上问诊量呈激增之势,药品冷链的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量也呈快速增长之势。当前冷链药品配送以中小企业为主,冷链药品的配送路径是从制药企业经药品批发商到医院或药店及少部分的终端消费者,中间的路径较长,衔接环节比较多,不管哪个节点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药品质量问题。数据显示,有30%的药品质量问题是由冷链物流引起的,而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数据,国内药品冷链物流的覆盖能力也较低,只有10%左右[3],这说明中国药品冷链物流的市场潜力巨大,而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却影响着药品冷链配送的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采用全程冷链配送是药品冷链配送的品质要求,但是全程冷链配送的成本会非常高,因此有部分冷链配送企业未采用全程冷链,即使冷链配送企业的流程操作有这个要求,但是部分配送人员为节省成本,会在配送途中间断地使用冷链,形成“伪冷链”。由于冷链药品的特殊性,一旦出现“断链”的情况,会使冷链药品失去其应有的效用,且具有不可逆性,但不经过专业的检验无法发现,因此会对使用者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当前的配送网络主要是由药品的批发企业或配送中心向医院、药店和终端消费者进行配送,但是由于专业的药品配送中心建设成本比较高,导致配送中心的规模和数量有限,因此每个配送中心的覆盖区域偏大,使时效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同时,药品批发企业没有专业的配送团队,只能外包给第三方的冷链物流配送企业,导致服务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监控和保障。
药品冷链配送的全过程都应进行严格的温度和安全监控,但是药品从药企到配送中心再到配送站、医院、药店和消费者手中,并未实现全程的监控,尤其是交接、出入库、搬运、配送环节更是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例如,在从配送站冷藏库中分拣冷链药品后,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放入具有冷藏功能的配送箱,这段时间的温度缺少监控;配送过程中往往采用的是泡沫箱+冰袋的方式,在此配送期间,也缺少有效的温度监控。
不同的冷链药品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胰岛素的储存温度是2-8℃,疫苗类的储存温度是2℃-8℃且不得冷冻,抗生素的储存温度是2-10℃。冷链药品在配送过程中就需要配送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按照药品各自的特性进行有效的温度监控和调度安排,但配送人员往往不具备该类的知识和防范意识,导致链药品因温度的变化产生质量问题。
若要实时监控配送过程中温度的情况,就需要全面建设信息系统,但目前运行结果显示,衔接过程的温度数据、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温度数据是不全面的,甚至一些中小型的配送企业缺失这方面的数据,存在着断点的温控,主要原因是信息系统没有覆盖全过程或缺失温控系统。正因为存在着信息断点的情况,才使整个的药品冷链数据缺乏可信力和责任定位。
冷链药品的有效期一般是3~6个月,经过长距离的运输、储存和订单处理后,实际有效期已大大缩短,这对冷链药品的时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在配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会导致药品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客户手中。即使在配送过程中能够提供稳定的适宜温度,但也存在导致药品失效或变质的风险,造成严重的后果。
传统药品冷链物流业务多是从药企到各级批发商、医院、药店或配送中心,在互联网+医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药品交易模式正在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电商平台交易模式发展,其中B2C模式体量的年增长率在6%左右,且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预计2022年的市场交易额将达到700亿元。物流运作方式亦随之发生改变,由冷链药品配送中心向终端客户的配送业务量持续增长。
随着“4+7”带量采购、“两票制”、药品零加成等医药改革政策的不断推进与落实,物流配送的场景变得更加复杂,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比如客户订单的碎片化增加、临时性需求增加、上下午货量差异增加等,业务场景的变更也给药品冷链的配送带来了更高的需求,比如说分拣的速度、配送的柔性等。
新冠疫情形势下,商品的配送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是如何实现无接触配送,另一方面是如何保证配送商品无病毒的安全性。同时,全球新冠疫苗的配送业务量剧增,对整个药品冷链配送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医改及互联网+医药的模式催化下,药品零售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药店受到医药电商的冲击不得不进行转型,药店为自救或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延伸其功能,主要体现在:①药店变成药品储存的“前置仓”,承接最后一公里“药”的配送;②药店协助医院进行病患的管理,完成药物的可及性和依从性;③医院的诊治前移到药店,药店进行初诊断实现导流和分流,并能够完成患者购药、服药等操作;④医院康复用药阶段赋能药店,延伸“医-患”临床信息沟通。
由于药店功能模式的延伸,药品冷链配送模式的节点增加,如果能够将药店的库存数据进行有效的共享与控制,将极大提升配送的时效。
鉴于药品冷链配送存在的问题以及药品配送的新发展与新需求,药品冷链配送应寻求新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冷链药品在配送过程中有严格的温度要求,因此在整个过程中要严格地对温度进行收集和监控。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很多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诸如大数据、物联网、5G移动通信、云计算、RFID等,通过这些新技术可以有效赋能药品冷链配送各个节点,提高信息实时采集、传输、动态监测能力,为实现药品冷链配送温度可控、过程可视、源头可溯,提升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一体化运作和精准管控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药品冷链配送涉及的技术领域比较广泛,尤其在可视化与全程温控的要求下,新技术更要应用到药品冷链配送系统中。主要的新技术支持如下。
4.2.1 GIS、GPS在药品冷链配送中的强制应用
药品冷链配送路径要尽可能的短,配送车辆和人员所在的位置要尽可能的可查,要根据路况信息做出及时的调度和调整,因此在药品冷链配送过程中,要充分利用GIS与GPS的车辆定位、实时监督、车辆追踪、车辆调度的功能。将GPS、GIS技术强制应用到药品冷链配送系统中时,可使地图由传统的静态信息变成随实际情况变化的动态地图,实现时空数据的可视化,同时,配送路线可以很好地进行最合理的规划,而且对于出现的超时、长久滞留等问题,可以回溯问题产生的原因。
4.2.2 传感器、RFID、物联网的断点可追溯性和及时获取性
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物流配送全过程的温度信息;RFID技术已经很成熟,在药品的集装单元中可以内置RFID芯片,对温度的信息可以进行充分的记录和传输交换;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将上述获取的信息进行及时的传输,并在监控终端或用户界面上予以清晰的展示,从而保证温度信息的及时获取和问题的可追溯。
药店已丰富其原有的功能,在药品冷链物流中可以适当地引入药店的新功能,将其作为“前置仓”使用,将连锁药店的库存并入电商销售平台,系统自动分配就近消费者的订单,并由药店直接进行配送活动,实现药品冷链配送的延伸,对于药店作为“配送站”节点,可以采用多种模式配送。
4.3.1 配送中心→新型药店→终端消费者
医院取药等待的时间长,且从医院返回居住地期间,无法保证冷链药品温控的要求,因此新型药店的新功能得以应用。新型药店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与医院的信息共享,患者就诊后根据医生的药方前往药店取药或由药店直接安排配送,这种模式既解决了患者取药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又解决了冷链药品温控的问题。
4.3.2 医药电商→新型药店→终端消费者
新型药店的库存直接计入电商销售平台,作为电商企业的“前置仓”,根据平台订单,由新型药店自主安排配送业务,快速、便捷、准确地实现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可采用的配送模式有:①送货上门:药店采用第三方的配送资源,如美团送药、饿了么“极速社区送药”等完成送货上门的服务;②无人配送移动车:在新冠疫情的形式下,尽可能地采用无接触自动的无人配送模式,而药店往往是在大型社区的商业街,完全可以满足无人配送车行驶安全的要求,且无人配送车具备GPS功能,活动范围是药店辐射的周边地区,顾客只需要打开手机小程序即可知道移动车的实时位置;③药店自取:药店具有控温系统的保温箱,同时营业时间较长,完全可以满足顾客下班或空闲时间自取需求。
冷链药品随互联网+医药的发展而快速发展,尤其在新冠疫情下,药品冷链物流配送量与日俱增,由于传统的药品冷链配送存在着断链、网络布局单一、信息系统建设不全面、配送人员药品知识不足、时效性差等方面的问题,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药品冷链配送的需求,再加上药品冷链配送的新发展和新需求,就要求探究新的配送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药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延伸等方式可以实现全程的温控可控性和可视性,从而保证药品冷链配送的安全性、温度可控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