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昆明市鲜食蚕豆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2022-12-06 03:22:36赵丽芬董绿凤刘平江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极差蚕豆品系

王 玲,赵丽芬,董绿凤,刘平江

(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32)

蚕豆(Vicia faba L.),又称胡豆、佛豆、罗汉豆等,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作物之一,蚕豆在中国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1]。蚕豆是昆明市的传统作物,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蚕豆从单纯的粮食作物过渡为粮经兼用作物[2],近年昆明市鲜食蚕豆面积逐年扩大,鲜食蚕豆占蚕豆播种面积90%以上,鲜食蚕豆栽培在昆明一些地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3]。不同生产目的需要不同的品种,因此,筛选出优质、高产、抗病,大荚、大粒、商品性好的品种是昆明市鲜食蚕豆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昆明市农科院宜良基地进行,北纬24°59′,东经103°10′,海拔1543 m。前作蔬菜,土壤肥力中等,试验地播种前取基础土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pH值 7.88,有机质 24.61 g·kg-1,水解性氮 102 mg·kg-1,有效磷 57.1 mg·kg-1,速效钾 186 mg·kg-1,全氮 1.72 g·kg-1。试验地播前翻犁、耙细、平整后开沟分墒。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供试品种(系)为10 个,包括2 个对照品种,10021、10029、10201、11140、13186、13194、13228、14153,以凤豆 11 号为 CK1,云豆早七为 CK2,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30 个小区,小区面积4.8 m×2.8 m=13.44 m2,行距 40 cm,株距 14 cm,每小区种 10 行,每行 24 粒,共计 240 粒。试验于 2020 年 10 月 10 日播种,出苗率在85.83%~97.50%,平均出苗率94.00%。按施普钙 450 kg·hm-2,硫酸钾 150 kg·hm-2称肥到小区均匀施于播种沟中,花期人工薅锄1 次,全生育期防治蚜虫4 次,斑潜蝇5 次,盛花期、花荚期、鼓粒期各灌水1 次。

表1 参试品种(系)基本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品种(系)生育期评价

各参试品种(系)从播种至成熟期 151~171 d。现蕾开花最早的品种(系)为云豆早七(CK2),最晚的是13194 和10201,播种至现蕾天数为40~53 d,开花历期为 40~74 d(表2)。

表2 各参试品种(系)生育期

2.2 参试品种(系)荚粒品质性状

荚粒外观性状是影响鲜食蚕豆商品性的重要因素,大荚大粒、单荚粒数高的品种市场竞争力强,备受老百姓青睐。从供种百粒重看所有参试种均为大粒种。通过最佳采收期鲜样考种[4]结果显示:鲜粒面积最大的品种(系)是11140,鲜粒面积最小的品种是凤豆11 号;10 个参试种鲜粒百粒重居第1 位的品种(系)是13228,最低的是凤豆11 号,单荚粒数最高的品种(系)是14153。荚粒外观综合性状较好的是13228 和14153(表 3)。

表3 各品种(系)荚粒品质性状

2.3 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试验地配套滴灌,2020 年无明显霜冻天气,各参试种丰产性得到充分展示(表3,表4)。

表4 各品种(系)单株经济性状

参试种平均株高94.50 cm,品种间极差26.28 cm,株高最高是品系13228,为105.17 cm,株高最矮是品系 14153,为 78.89 cm。总茎枝 3.24~4.94 枝,平均 4.02 枝,极差 1.70 枝。有效分枝 3.05~4.14 枝,平均3.50 枝。品系13228 有效枝最高为4.14 枝。单株实荚数 10.62~14.45 荚,平均 12.26 荚,极差 3.83荚,云豆早七(CK2)实荚数最多,品系11140 实荚数最少。实荚数与产量呈中度正相关(r=0.425)。单株实粒数18.47~24.14 粒,平均21.54 粒,极差 5.67粒,实粒数最多的为品系14153,最少为品系10021。实粒数与产量呈中度正相关(r=0.612)。干样单株粒重21.28~29.47 g,平均25.70 g,单株粒重最高的是品系14153,单株粒重最低是凤豆 11 号(CK1)。单株粒重与产量呈高度正相关(r=0.880),单株生产力与产量位次基本吻合。单荚粒数参试种平均单荚粒数1.82 粒,最高是品系14153,单荚粒数为2.23 粒,属于大粒长荚型品种,最低是品系10201 单荚粒数为1.49 粒,品种间极差0.74 粒。干样收获指数平均为48.13,品种间极差为12.58,最高云豆早七为55.50,最低品系13228 为42.92。收获指数与产量为中度正相关(r=0.718)。干籽百粒重平均为121.52 g,品种间极差30.58 g,干籽百粒重最高是品系13228,为 127.76 g,最低是凤豆 11 号为 97.18 g。干籽百粒重与产量为正相关(r=0.411)。鲜粒百粒重平均为229.29 g,品种间极差66.56 g,鲜粒百粒重最高品系 13228 为 259.83 g,最低是凤豆 11 号为193.27 g。鲜籽百粒重平均为148.07 g,品种间极差39.3 g,鲜籽百粒重最高品系10029 为 165.17 g,最低是凤豆11 号为125.87 g。出籽率鲜粒占鲜荚平均为46.65%,鲜籽占鲜粒平均为64.65%。出籽率最高是品系 10021 为 67.44%,最低是品系 13228 为60.20%。

2.4 小区干籽产量结果分析

小区实收干籽产量。试验地块配套滴灌,全生育期无明显低温冻害,各品种(系)丰产性得到充分展示。10 个参试种干籽折合产量为3727.80~5521.05 kg·hm-2,云豆早七(CK2)产量居第 1 位,产量超过凤豆11 号(CK1)的品种(系)有8 个,增产9.61%~42.69%;比CK1 减产的品种(系)有1 个,减产3.79%;比 CK2 减产的品种(系) 有 9 个,减产 10.81%~32.48%。产量居前3 位的品种(系)分别是:云豆早七干籽平均产量 5521.05 kg·hm-2,居第 1 位,较 CK1 增产 42.69%;13186 平均单产 4925.85 kg·hm-2,居第 2位,较 CK1 增产 27.31%;14153 平均单产 4851.45 kg·hm-2,居第3 位,较CK1 增产25.38%。新复极差比较,云豆早七(CK2)、13186 与凤豆 11 号(CK1)相比较,增产达到显著水平(表5)。

表5 各参试品种(系)干籽产量及多重比较

3 结论

10 个品种(系)中,外观品质较好的品种(系)有14153、13228、11140 和 10029;13194 在 10 个 品 种(系)中是唯一种皮为绿色的品系。抗锈病的品种(系)有 14153、13228、13186、10029、13194。

综合评价,8 个筛选新品系中产量居前列的14153、13186、13194 其适应性、抗病性及综合抗性均优于凤豆 11 号(CK1)和云豆早七(CK2),建议进一步试验后可作为鲜食蚕豆新品种(系)开发利用。

猜你喜欢
极差蚕豆品系
贵州黑山羊新品系选育
10个团豆新品系在绥阳县的田间性状及产量表现
农技服务(2023年2期)2023-03-15 00:43:08
蚕豆花开
小读者(2021年2期)2021-03-29 05:03:30
且将蚕豆伴青梅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园林科技(2020年2期)2020-01-18 03:28:18
二次函数极差的规律与应用
蚕豆大嘴巴
学生天地(2018年9期)2018-09-06 13:11:18
基于蚕豆产业链的研究与开发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37
在分位数回归中结构突变的经验极差检验
湖北省白肋烟新品系比较研究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