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菊
(凤庆县种子管理和植保植检站,云南 凤庆 675900)
小麦是凤庆县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2 万hm2左右。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育期频发的一种重要病害,病菌侵染小麦后,在发病早且重的情况下,可造成小麦叶片早枯,分蘖数和穗粒数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在发病较晚较轻时,病害主要影响千粒重,一般可引起5%~45%产量损失,重病田可高达50%以上[1]。文章着重总结了2020 年凤庆县田间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和危害特点,对本年度小麦白粉病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的建议和展望,旨在通过科学防控措施与精准药剂施用技术实现对小麦病虫害的有效防控,同时减少田间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保障粮食安全。
在凤庆县,白粉病的发生始见期早于小麦其它病害。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各部位都可能发生病害。首先是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以后逐渐上升到中上部叶片,在严重发生的后期病菌可侵染至穗部,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凤庆县小麦白粉病发生有以下特点。
2001—2021 年,凤庆县小麦白粉病年平均发生面积为2626 hm2,年均造成粮食损失为8.69 万kg。其中2003 年发生危害损失最大,产量损失达18.37 万kg;2008 年发生面积最大,为4533 hm2;2008 年以后,发生危害逐渐减轻。但2020 年小麦白粉病开始严重发生,全县累计发病面积达4133 hm2,造成小麦产量损失17.67 万kg,为21 年来之最,给当地农户造成了较大的粮食和经济损失(图1)。
图1 2001—2021 年凤庆县小麦白粉病发生防治面积和损失情况
凤庆县小麦白粉病常年始见期在1 月上中旬左右,2020 年,小麦白粉病始见期比往几年提前25~36 d。2020 年11 月26 日,秋苗调查田间病株率4.7%~6.8%,普遍率 6.8%~11.7%;2020 年 12 月 12 日,分蘖至拔节期调查,田间病株率9.6%~13.7%,普遍率13.5%~23.8%,病株率、普遍率均增了2 倍以上;2021年1 月28 日调查,孕穗至抽穗期调查病株率达28.7%~42.4%,普遍率达 42.4%~74.8%,病株率、普遍率均增了6 倍以上。
病害稳定期田间调查结果显示,低洼潮湿和种植密度较大的麦田发病较重,病株率为41.3%~62.4%,普遍率为54.8%~77.3%,而地势高、干燥和种植密度低的麦田发病较轻,病株率为9.4%~18.8%,普遍率为11.6%~24.4%,有的几乎不发病。
多年种植的川麦、屯麦及农民自留品种,发病较重,田间调查病株率为32.4%~67.8%,普遍率为44.7%~86.4%;而种植云麦系列和保山系列新品种发病较轻,病株率为8.2%~14.3%,普遍率为17.7%~23.6%。
菌源是病害流行的基础。凤庆县常年都有小麦白粉病发生,在局部地区发生较重。多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菌能够在本地落粒自生麦苗上安全越夏,并成为当年秋苗发病的初侵染源,秋苗发病后均能越冬。越冬后的病菌先在植株的底部叶片侵染发生,以后逐渐向中上部叶片发展,严重时引起穗部发病。
温度和湿度对白粉病的流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早春气温高,病害始见期就提前。研究结果表明:一般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有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染,但雨水较多又不利于分生孢子的生成和传播[2],抽穗至扬花期遇雨水较多,有利于病害的流行发生,而凤庆县正好满足了这些有利的气候条件。据凤庆县气象资料分析,2021 年早春气温较2020 年和历年普遍偏高0.5 ℃,1—3 月总体降雨不多,但空气相对湿度较2020 年高5%,特别在2 月降雨量比2020 年同期偏多,此时小麦正值抽穗至扬花期,病害发展比较迅速。因此,有利的气候条件导致凤庆县2020 年的小麦白粉病发生早、病情发展快且较严重。
品种抗性是影响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关键因素。目前凤庆县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有3 类。一类是外地引进的新品种,占总种植面积的27.4%;二类是多年种植外地引进的品种,占总种植面积的42.6%;三类是农民自己留种种植的不知名品种,占总种植面积的30%。
据调查,各类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但是外地引进的新品种发病较低,其代表品种有云麦、临麦、保麦、凤麦等系列品种;而种植多年外地引进的品种,其代表品种有川麦、屯麦等系列品种及农民自己留种的不知名系列品种,发病较重,丧失了抗病性。由此可见,凤庆县主栽品种由于经过多年连续种植,抗病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导致小麦白粉病发生和流行。
近年来小麦白粉病由于发生早,扩展蔓延快,加之往些年均为次要病害,发病初期,未能得到各级防控部门及农户的高度重视,重病田没有得到及时防治、控制病情,已大面积普遍发生蔓延,才开展防治,为时过晚,虽施药多次,但仍难以收到明显的防治效果。
推广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基础。根据凤庆县现有小麦品种状况,对发病轻,丰产性能好的云麦、临麦、保麦、凤麦等系列品种应给予保留和推广;对感病率高、发病重、产量损失大的川麦、屯麦以及多年种植的老品种进行更换,逐年引进新的抗病良种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注意品种的合理布局和多样化,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导致小麦抗病性丧失。
从源头上控制菌源,适时铲除田边、沟边落粒自生麦苗和杂草,消灭白粉菌越夏的桥梁寄主,从源头上控制菌源。提高栽培管理措施,合理密植。科学进行肥水管理,不宜偏施氮肥,以免造成植株贪青、易于发病;如遇田间湿度大、雨水多要采取勤排,反之则采取勤灌。
在小麦生长期间,每年进行秋苗调查和大面积病情普查,掌握田间病害菌源基数和病害发生流行情况,同时,开展好田间系统监测,实时掌握病害的流行动态,结合气候、品种、栽培等因素,准确、及时对病害的发生流行趋势做出中长期和短期预测,抓住关键防治时期,进行防治指导。
通过用三唑类药剂如三唑酮拌种,可有效降低秋苗发病率,推迟病害发生时间,降低秋苗菌源基数。当小麦孕穗至扬花期病茎率达15%~20%或病叶率达5%~10%时[2],可用20%烯肟菌酯乳油、15%氯啶菌酯乳油、10%苯醚菌酯悬浮剂、20%醚菌酯悬浮剂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使用剂量均为75~150 g·hm-2(有效成分),对水 450~750 kg·hm-2喷雾,根据田间病情和天气情况用药1~2 次。也可用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25 g·hm-2,对水 450~750 kg·hm-2喷雾,间隔期7~10 d,连续使用 2~3 次,药剂交替使用,均可有效控制病害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