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医护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应急能力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12-05 01:46康丽荣高锦云张璐王小婧冀晓梅余艳琴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演练公共卫生传染病

康丽荣, 高锦云, 张璐, 王小婧, 冀晓梅, 余艳琴

医务人员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还是患者健康的管理者和社会资源的协调者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方案的制订参与者[1]。而新冠肺炎是全球共同面对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为了解在新冠肺炎应急救援中内蒙古地区医护人员的应对能力,本研究团队对内蒙古地区医护队伍关于新冠肺炎救援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调研,并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应急能力标准及今后医护人员应急能力培训提供指导和建议。

1 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团队将内蒙古自然地区划分为东部地区 (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部地区(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和西部地区(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2020年1月至3月于每一个地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家三甲级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共6家医院,分别位于赤峰市、呼伦贝尔市、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包头市和乌海市,并对665名在职医护人员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纳入标准:经历过新冠疫情事件且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加者。排除标准:问题填写不合格,问题填写时间<2 min。依据现况调查研究样本量计算公式N=400×Q/P,其中P为人群应急能力知晓率,按照内蒙古地区对医务人员防控能力最低要求50%进行估计,Q=1-P=50%,失访率为20%,估算计结果为至少需要调查480人。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 包括医护人员的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年限、学历、职称、所在科室、是否参与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工作、是否参加过其他突发事件(包括地震、火灾等灾难或事故)应急救援、是否参加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是否参加传染病或新发传染病培训。

1.2.2 医护人员应急能力量表 该量表在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后于王冬叶等编制的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量表上进行修订而成[2-3],其信度和效度分别为0.85和0.87,包含3个维度共33个条目:预备能力(3个条目)、准备能力(4个条目)、救援能力(26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由“完全不了解”到“非常熟悉”依次记为1~5分[4],总分为33~165分,分值越高说明应急能力越强,其中得分<70分为应急能力弱,70~120分为中等,>120分为强。

1.3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本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实际情况设计上述调查问卷,并利用“问卷星”软件制作电子问卷,于线上发布。问卷前的指导语部分向调查对象解释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法,采用匿名方式进行,同一IP只能填写1次,回收问卷665份,且全部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医护人员一般资料

共有665位医护人员作答并提交问卷,其中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医务人员分别是230人、210人和225人。性别:男58人(8.72%),女607人(91.28%);年龄:20岁至30岁以下157人(23.61%),30至40岁以下329人(49.47%),40至50岁以下131人(19.70%),50岁及以上48人(7.22%);工作年限:5年及以下128人(19.25%),6~10年200人(30.07%),10年以上337人(50.68%);学历:专科105人(15.79%),本科514人(77.29%),硕士42人(6.32%),博士4人(0.60%);职业:医生137人(20.60%),护士528人(79.40%);职称:初级373人(56.10%),中级133人(20.00%),高级142人(21.35%),其他17人(2.55%);民族:汉族553人(83.16%),蒙古族83人(12.48%),其他民族29人(4.36%);454人(68.27%)参与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工作;481人(72.33%)参加过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演练;626人(94.14%)参加过传染病或新发传染病培训。

2.2 医护人员应急能力现状

665名医护人员应急能力总分为(134.18±18.78)分,呈较高水平,其中,预备能力维度得分为(12.85±1.50)分,准备能力维度得分为(15.32±3.01)分,救援能力维度得分为(105.97±15.23)分,详见表1。医护人员应急能力各维度中得分最高和最低的条目情况详见表2。

表1 665名医护人员应急能力总分、各维度得分(分,

表2 665名医护人员应急能力各维度中相关条目得分(分,

2.3 医护人员新冠肺炎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职称、是否参加过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是否参加过传染病或新发传染病培训在应急能力总体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30至40岁以下、中级职称、参加过传染病应急演练、参加传染病或新发传染病培训的应急能力得分较高,见表3。

2.4 医护人员新冠肺炎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医护人员新冠肺炎应急能力总分作为因变量,年龄、职称、是否参加过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是否参加过传染病或新发传染病培训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见表4),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是否参加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是否参加传染病或新发传染病培训是医护人员应急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5。

3 讨论

调查显示内蒙古地区医护人员应急能力属较高水平,医护人员应急能力各维度得分提示应加强医护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及应急预案的演练,同时要注重对相关传染病防治条例中医护人员应尽职责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

医院作为控制疫情、保证人民健康的重要机构,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隔离等每一个关键环节都离不开医护人员,而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又是重中之重[5]。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前增加学习机会、做好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大医护工作者从理论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培训力度、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及渠道、加强急救及应急能力培训、调动医护人员学习积极性,有规划、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学习对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非常重要[6-8]。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医护应急能力的评估能够更好地找出医护人员应急能力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并可以采取医护人员易接受的方法与形式。事先加强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储备,提高临床实践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护人员应急能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是否参加过传染病或新发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是否参加过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是医护人员应急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参加过应急演练、参加过传染病培训的医护人员评分高于未参加过的医护人员,职称低、基础知识相对不扎实、实际操作不够熟练、处理应急事件经验较少的医护人员评分也较低,提示应急能力需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因而应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应急演练作为医护人员常规学习内容,并有计划地组织理论知识学习和应急演练,以提升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应急能力水平。应加强重点理论知识的培训,并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同时医学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应增加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理论课程,为今后进入临床及实际应对突发状况奠定基础。医疗机构也需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理论知识培训纳入常态培训方案中,尤其是重大疫情防护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及上报流程,以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水平,今后还需从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基础素质等方面健全并完善传染病防治培训管理体系。

表3 665名医护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表4 自变量赋值表

表5 665名医护人员新冠肺炎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猜你喜欢
演练公共卫生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未雨绸缪演练忙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过度剖宫产背后的公共卫生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