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EI技术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模型研究*

2022-12-05 08:18韦淑亭
智库时代 2022年40期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韦淑亭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

“心理育人”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越来越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43号令)明确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作为辅导员九大工作职责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本研究采用更能走入受访者内心深处,了解受访者真正的动机和能力的BEI访谈法对32名高校辅导员进行了行为事件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质性分析整理,尝试构建出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模型。

BEI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访谈法,又叫行为事件访谈法,是指以获取有关被访者行为事件为主要目的的访谈方法。BEI访谈法是建立能力素质模型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个访谈技巧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McClelland所发展。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为了获取有关某一主题的事实性材料与信息,被访者如何行动并不是这种访谈关心的主要内容。举例来说,BEI访谈法最常用到的问题模式为:“请问您在××事件中,是如何表现的?您当时采取了哪些行动?你当时的心情如何?”……。从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访谈者关心的是被访者“如何表现的”以及“采取了哪些行动”,这也就是BEI与其他访谈方法最大的区别。

本次行为事件访谈共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自我介绍及解释”主要起到缓和气氛的作用,建立访谈者与受访者双方的信赖与意愿,可以使受访者在轻松自在、开放和准备齐全的情况下与访谈者交谈。第二步“让被访谈者描述工作任务和职责”,通过对工作职责的描述,进一步缓和气氛、加深双方了解。第三步“关键事件访谈”是整个访谈的核心,被访者描述的关键事件必须包括事件当时的情境、任务情况、当时的想法、动机和采取的行动以及最后的结果。最后对访谈内容进行质性总结分析,尝试从工作角色、工作困境、原因、应对策略四个方面构建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模型,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一、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角色

(一)学生心理问题的摸排者

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常因对自身心理问题的病耻感心理以及心理活动本身的内隐性特点,不会主动表达,不懂求助[2]。因此,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排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端,只有有效地识别出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辅导员处在学校教育的第一线,与学生直接接触,掌握学生日常表现得第一手数据,具有开展学生心理问题摸排工作的天然优势和工作职责。

(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的组织者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涵盖“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爱情与性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生命教育”等多个主题,每一个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既强调学生对基本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也注重学生在教育中的心理体验性收获,因此,主题性教育宣传活动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重要载体方式,据2019年田伟翠等人的调查发现,比起课堂讲授,心理教育主题活动更受学生欢迎[3]。因此,组织有效的主题性教育活动也成为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效的教育手段。

(三)学生心理困惑的疏导者

学生处于心理困惑时,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焦虑、抑郁、自我怀疑等负面情绪,出现失眠、食欲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生理性表现[4],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以及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有效地对学生心理困惑进行疏导,帮助学生尽量地从应激事件中恢复也成为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职责,甚至关系着学生的生命安全以及整个校园的安全稳定。

(四)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者

当出现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时,需要学校多部门共同参与处理,但很多具体的沟通协调工作是需要辅导员完成的,比如,前期心理危机事件的识别、学生人身安全的监护,康复期学生的心理监护以及如何跟家长进行沟通争取配合等都需要辅导员完成。

二、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总体来说,辅导员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起着骨干作用,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目标是培育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辅导员老师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常面临着如下考验:

(一)无法及时科学地识别学生心理问题日常表现

一是因为心理活动具有内隐性,如果学生不主动表露求助,识别起来非常困难[5];二是因为辅导员还兼具管理职能,有时会因缺乏心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将学生表现出的心理问题症状与学生思想问题相混淆,比如,有学生出现多次的旷课行为,既有可能是因为学生纪律意识松懈造成,也有可能是因为学生正处在抑郁状态的心理困扰之中,心理动力低下,没有力量应对日常的学校教学安排,这就需要辅导员老师具有甄别意识,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帮扶策略。

(二)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效性低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同于心理咨询,作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也更容易被辅导员掌握运用,但具体的教育实施中,活动的开展相对容易,但在引导学生将活动感受上升为心理体验,进而促进心理素质提升的方面,辅导员往往感觉力不从心,从而使活动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三)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时感觉力不从心

心理疏导不等同于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一项非常专业,对咨询师要求非常高的心理帮扶工作[6],因此,不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往往无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对辅导员的要求是借助心理咨询的技术如共情、宣泄、澄清等对学生遇到的日常心理困惑进行疏导,但仅基本咨询技术层面的掌握也需要辅导员老师进行大量的训练实践才能掌握,同时受限于辅导员工作本身多层角色的限制,既是朋友又是人生导师,既是学生心理帮扶者又是管理者还是评奖评优的组织者,这给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提出了多层挑战。

(四)学生突发危机处理中自我卷入过深,无法很好的自我关照

突发学生心理危机处理过程中,往往裹挟着大量的负面情感能量,辅导员首先会较长时间处于对学生人身安全的高度担忧之中,其次在与各方面尤其是家长进行沟通协调时,往往需要应对来自家长不配合的无助甚至愤怒情绪,另外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当学生发生危机事件时,往往会对辅导员之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倒查,对辅导员造成极大的履职压力,另外发生心理危机的学生本身,往往有极其特殊的成长经历,因辅导员与其密切的关注和陪伴,往往会让辅导员处于对其深深的疼惜之中而分不清学生的情感还是自己的情感,深陷情感的泥潭。

三、辅导员所面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困境原因分析

有专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育人工程,其专业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非亲历无以体会,非心理学专业出身的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都或多或少的感觉到力不从心,尤其是遇到突发心理危机事件时,更是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如下: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同于辅导员所需处理的其他事务性工作,其工作的对象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和感受性。学生的心理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并受过往成长经历尤其是家庭教育的极大影响,同时还受社会文化的熏染,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还是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参与的系统工作。在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或者辅导员几次谈心谈话或者几次主题活动所能起到明显效果的,胡瑶瑶(2018,02)曾提到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细节处入手,将其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7]。

(二)辅导员缺乏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加持

辅导员队伍具有专业多样性的特点,多数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往往不限专业,因此,辅导员队伍中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较少,以青职为例,每个院系平均不到一个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老师,因此,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完全依赖于入职后的培训和实践,而心理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因此,大部分的辅导员都自觉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不敢大胆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辅导员队伍自身心理素质水平影响教育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助人自助的良心工作,是把教育者本身当作教育工具,在与教育对象的关系互动中建立信任安全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辅导员队伍本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往往对其教育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在李红(2014.12)的调查中报告,有近40%的辅导员老师自身正面临着职业倦怠的困惑,将近80%的辅导员老师认为辅导员是一项非常有压力的工作,甚至有20%的辅导员老师因为无法协调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正处于心理困扰之中[8]。

四、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策略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辅导员工作的九大职责之一,虽然在履职的过程中存在困难,但从教育政策以及学校层面都在积极的进行干预与改善,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提高辅导员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主动性,打消畏难情绪

辅导员老师要对自身工作特点具有清晰明确的认识,接纳辅导员工作的繁杂属性,尽快熟悉工作职责以及工作对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主动补充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意识地利用心理学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打消畏难情绪,在实践总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二)构建科学全程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体系

辅导员队伍专业背景具有多样性,大部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来自于入职后的学校培训[9],因此,在对辅导员的培训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应从辅导员的入职教育开始,持续在辅导员工作的各个环节,同时还需要学校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对辅导员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指导,可涉及谈心谈话如何开展,心理班会如何组织,危机学生如何关注等方面,让辅导员老师感觉不是一人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奋斗。

(三)关注辅导员队伍心理素质建设,构建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开放包容的工作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人对人的影响,因此,辅导员队伍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其开展的教育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从学校和社会层面,应加强对辅导员队伍本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关注,进一步从制度上理清辅导员工作职责,明确辅导员工作的责任边界,为处于心理困惑中的教师队伍提供合适的心理援助,构建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开放包容的工作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着其能否顺利成长长材,影响着国家富强建设大计[10],辅导员是学校工作的第一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辅导员老师应不断加强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升,为学生成长成才更好的保驾护航。

五、总结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的重要教育队伍。本文利用BEI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访谈技术对多名高校辅导员进行关键事件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质性总结分析,从工作角色、工作困境、原因、应对策略四个方面构建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模型,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具有系统性与复杂性,再加上部分辅导员老师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以及辅导员队伍自身心理健康素质水平往往对实际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导致在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疏导以及心理危机的干预过程中有无从下手的感觉,无法组织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鉴于此,高校应为辅导员队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育人环境,为辅导员队伍提供充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辅导员队伍也应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想接纳度,积极主动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以及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在工作中真正实现“助人自助”的效果。

猜你喜欢
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带领中队辅导员做好少先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