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晓春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纲要》)。《意见》和《纲要》对如何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给予了全面指导,对劳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等作出了具体要求。实施好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各类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提高认识、完善路径,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下,以服务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业快速发展。劳动是服务行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点之一,服务业人才对待劳动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其服务水平的高低,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兴衰成败。通过对86名服务业管理层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35%的服务业管理层人员认为在从事服务业工作时,劳动观念与劳动能力非常重要,93.02%的服务业管理层人员认为,现代服务业对具有良好劳动意识和较强劳动能力的人才有迫切的需求。
服务业工作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客服务时间长,与客人接触频繁,需要较强的服务意识、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其劳动技能的高低对企业声誉与效益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对服务业管理人员进行的调查问卷中,涉及到“所在企业的实习生、毕业生的劳动技能”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认为毕业生、实习生劳动技能“一般”,占到了41.86%,而有11.63%的结果是认为“比较差”;在“大学毕业生的劳动能力完全符合企业和行业的需求吗”这一项调查结果中显示,72.09%的管理者认为“不完全符合,有待提高”,11.63%的管理者认为“不能符合要求,需大力提高”。这两项结果显示,目前服务业对人才劳动技能有着更高要求。
传统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人才需求比较单一,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知识、技术、管理、创造性能力要求明显提升,同时也对具备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和为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和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有迫切需求。
由于劳动思想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没有从内心深处接受服务业,树立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反而认为“做服务业低人一等”,无法深入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缺乏对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行业的忠诚度低,行业人才流失严重。在调查问卷中,有51.16%的服务业专业的大学生不认同“劳动光荣”“劳动者光荣”。出现了劳动意识普遍淡漠、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的现象,无法满足行业急需,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无法实现有效对接等。
学生没有良好的劳动习惯,缺乏劳动经验,导致学习大多数停留在理论与机械化的基础操作上,技能单一、基础薄弱、储备不足、缺乏变通,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表现出应变能力差、不能灵活运用学校学习的服务技能来解决现实问题。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对劳动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表面,提升为更多的创造性劳动需求。首先在生产实践中,服务业人才在顶岗实习、假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活动中,不仅要具备系统的文化知识,同时能在实际岗位工作中身体力行的参与到真实的劳动中。这些劳动过程与所学知识、理论紧密联系,被动的将所学知识机械化的运用到实践工作中,显然是不符合行业的需求的。学生必须有能力运用知识去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各类问题,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发挥创造精神,才能夯实学习基础,提升工作技能,满足社会需求。其次,在创新创业能力要求上,也需要学生的劳动能力升华为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创造性劳动。从服务业行业的调查问卷结果、服务业学生毕业设计等内容来看,很显然,学生的基础劳动素质低下,创造性劳动更是缺乏,综合素质不尽如人意。
目前对于学生的劳动教育的缺失,不仅仅表现在大学时期缺乏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学生接受的劳动教育也是比较缺乏的,因此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性格趋向于稳定,三观趋向于成熟,在接受服务业相关的教育时,很难从内心深处接受“劳动光荣”“劳动者光荣”等思想,加之目前信息渠道广泛,学生鉴别能力不强,有时甚至会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认同“享受论”等不正确价值观,导致学生对待劳动缺乏认同感,主动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较低,在进入服务业进行实践时主观能动性匮乏。在面临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时,表现出职业技能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缺少变通、缺乏创新精神、综合能力较低等问题。
目前高校、高职院校、中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处于起步阶段,缺少整体规划,开展形式单一,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性不显著。即使个别实训课程中存在劳动教育的内容,但是在教学中缺少整体设计,劳动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前期后续课程中更没有关联,人才培养方案中缺乏系统、完整的劳动教育规划。学校教育距离新时代服务业中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相差甚远,教学过程在应对职业需求时体现出反应被动、培养滞后等问题。
目前大多数服务业人才培养中,都会借助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教育。然而,校企合作在学生低年级阶段表现为参观、短期实践;高年级阶段表现为实习、就业。整个过程中,很多企业崇尚劳动的优良企业文化,弘扬“工匠精神”“三牛精神”,但许多优质的教学资源并没有被利用起来,学生各阶段的企业教育仅停留在表面的参观、简单的参与工作,校企合作平台的育人功能没有被深度挖掘。另外,校内教师在企业的挂职锻炼、行业导师的入校深入培训、企业课堂的实地教学、创新教学等模式也在起步阶段,校企合作既没有发挥转变教师的劳动教育观念的职能,也没有让学生的实习实践做到劳动教育入脑、入心、入行。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决定了在人才培养中总体的培养思路和培养重点。因此,要想解决服务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劳动教育方面的问题,首先应当将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重要的改革内容。
第一,把劳动教育思想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总纲领,将劳动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始终。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对待劳动的态度。让学生在接受服务业专业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接受正确的、深入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念,深刻认同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劳动光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优良传统。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应当有组织、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设计课程与活动,改变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思想政治课程、课程思政、劳动教育课程、美育课程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整体素质的重要课程,且这些课程之间关联密切,不可分割。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充分发挥这些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引领作用。这些课程的系统设置和有机结合,可以使内容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从而提升整体学习效果,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价值观的建立、人生目标的指引,起到重要的作用。用良好的精神文化引领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改变学生固有思维模式,启发学生创新。
第二,把劳动能力的全面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贯穿人才培养方案的始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当结合时代特点,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准则,以企业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邀请规模大、知名度高、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参与其中,在课程设置、专业教学设计中融入工作标准、岗位内容等,注重学生基础劳动能力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人才培养中建立完善的教学实施保障体系,将劳动教育落于实处。首先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劳动素养,决定了教学中劳动教育的质量。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将对劳动教育质量的高低,起到决定性作用。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验实训管理人员、企业导师等全员参与劳动教育,定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教育教学质的飞跃。其次,有效利用各类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良好平台。依托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老师引导、企业导师激励、大师传递“工匠精神”、行业推崇“三牛精神”等渠道,有意识地将增长知识、提升技能、发挥才干、培养创新意识与做中学、学中做结合起来,让学生意识到劳动培养能力,劳动激发潜力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培养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追求进步、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
专业课程既担负着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任务,又是磨练和打造学生专业精神的重要途径。将专业课程,特别是专业实践课与劳动技能紧密结合,通过劳动技能的有机融入,利用实践教学,开展符合时代需求和行业特色的劳动能力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磨砺学生精益求精、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的职业精神。针对服务业的特点,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应当依据劳动教育的要求有所调整。
第一,将劳动教育目标纳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应当基于行业需求及时做出完善与调整。新形势下,服务业专业课应当将劳动思想的转变、服务技能的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的拓展、综合素质的提高纳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专业课程、特别是专业实践课,本身就是通过体力与脑力劳动的结合,来掌握和训练专业技能;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储备的管理类的专业课程,也需要通过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来深刻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因此,只有课堂教学的目标与岗位需求的目标相一致,才能实现岗课赛证的有机统一。同时,劳动教育的目标与课程内容学习的目标、课程思政的目标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劳动教育目标融入课程教学目标,将为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指引和保证。
第二,在课程环节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取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中,有意识地将劳动教育融入整体教学设计中。例如在专业基础课程中,通过新闻、案例、社会发展概况等素材,利用案例分析、知识讲解、头脑风暴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不论是个人发展层面还是社会进步层面,劳动都具有重要性,使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并产生提高自身劳动素质的愿望。在专业核心课程中,通过参观、亲身实践、社会需求分析等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了解服务业存在的价值;通过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教学,在有效利用实训实习设备提高学生劳动技能的同时,向学生潜移默化的传递“工匠精神”“三牛精神”,激发学生提升自身能力去服务社会的激情,激发职业担当。在专业管理课程中,通过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的结合,利用企业实际发生过的案例,设置综合运用题、场景模拟等实训内容,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建立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劳动创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第三,劳动教育的效果列为重要的考核与评价内容。每一门课程的考核,都应针对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考核手段,建立全方位的劳动评价体系,制订合理的劳动评价指标,全面评价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能力等各方面的提升情况。评价结果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本门课程成绩,各门课程的综合劳动评价结果还直接影响学生评优评先、实习单位用人选择和毕业考核。
建立劳动教育的增值性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学生长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对学生劳动教育结果进行跟踪调查,评价分析其发展与变化,从而实现对劳动教育的增值评价。
劳动教育的效果也应当成为教师自我考核和学校对教师考核的重要条件。针对教学中学生劳动教育的结果,教师进行自我考核。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中的不足,不断优化课程标准,使课程建设精益求精,同时也能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提升教师个人能力,助力教学。劳动教育的效果纳入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条件,会激励教师探索实践,改革创新,也会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企业实习实训能够检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是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完成个人技能飞跃式发展的良好平台。校企合作应当继续深化,实习岗位的设置应当在横向上实现多样化,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劳动技能;在纵向上实现多层次化,对于基本功扎实、服务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适合的管理岗位,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发展创新性劳动能力。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既能贯彻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劳动者,激发学生对服务业的热爱和坚持,又能为行业培养良好的接班人,打造素质高、技能好的应用型人才队伍,实现服务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