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阶段下思政课实效性增强的路径*

2022-12-05 08:18李洁萍朱培源
智库时代 2022年40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院校

李洁萍 朱培源

(1.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2.岭南师范学院)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2022年5月1日起,全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并通过立法来解决现有的职业教育遇到的一系列难题和障碍,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这也将冲击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并开启我国工匠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新阶段。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就是培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劳动者,而培养和提升劳动者的素质成为高职院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及其思想道德水平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命运。刘川生指出,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教育主渠道,在引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政教学课程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实现新时代高校弘扬民族复兴的育人目标和思想素质要求。[1]

可见,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在帮助青年学生塑造正确的观念,成长为肩负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劳动者当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育,有其特殊之处。[2]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育模式不能简单复制高校的思政课模式,而应当充分注意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协同育人理念,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的模式。在此背景下,本文将集中讨论促进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的问题,分析在教学上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偏弱

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指的是思政课对学生的指导和影响作用。[3]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效性,与教学硬件、教学观念,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关,需要学校、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三方合力,方能凸显成效,现阶段我国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均遇到一些问题。

(一)教学硬件的缺乏

教学硬件的缺乏是高等职业院校比较普遍遇到的困难。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获得飞速发展。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到了2021年,全国共有高职(专科)学校1486所;职业本科招生4.14万人;高职(专科)招生552.5万人。职业本科在校生12.93万人;高职(专科)在校生1590.10万人,在4年内将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扩张13.51倍。职业教育的急速发展固然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但同时也导致了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硬件跟不上,师生比过低等问题的存在。

在思政课教学方面,教学硬件问题尤为突出。首先,思政课历来属于公共必修课,学校的重视度不高。许多学校对思政课的要求还停留在“能够开课,有老师上课”即可的状态,对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要求并不高;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对思政课的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总体而言学校以及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学校的支持力度是不够的。此外,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思政课因为师生比严重失调,一般都是采用100人左右的大班上课,有的课人数达300到400人。这样的大课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玩手机、睡觉的情况屡屡出现;再次,教室的一些教学设备配置不到位。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张,学校的设施却没能及时跟上。一些教室的电脑、投影、麦克风等辅助教学的设备,或是没有配备,或是损坏没得到及时修理,严重影响教师的上课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教学观念缺乏革新

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师资队伍里,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的情况。思政课教师对国家关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阶段认识不到位,不了解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没能做到与时俱进。一些教师对自身缺乏专业自信,对思政课在培养人的素质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比较随意的现象,不了解学生的特点及其思想动态,简单地把教材的内容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只求完成教学任务,不关心教学效果。部分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基础不牢固,一些是非思政专业的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的学习培训,理论水平不够高,影响了授课质量。一些非师范毕业的教师教学技能欠缺,也影响其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面,思政课老师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僵化,对新理论新观念的学习理解不到位,有时新教材出版了,课堂上按旧版教材来讲课;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实践中的热点关注不够,思政课的教学与实际脱节;一些年轻教师基本功较差,备课不认真,拿着教材或网上下载的课件就去上课,甚至直接在课堂上读课件。高职院校思政课师资队伍出现的本身积累不足,以及对待课程不够认真的问题,也会直接导致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降低,从而削弱了思政课程本身的魅力。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主要来自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大多数存在学业基础相对不牢固的问题。来自普通高中的部分学生,因高考失利就读高职,不少人有来到高职院校读书也就为了“混个文凭”;而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通过高职类高考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同样存在基础比较差的问题。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就提不起兴趣,即使老师讲得再生动有趣,他们也难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部分同学可能错误地认为“思政课是中国特有的,其他国家的大学都没开这类课,凭什么要我学”?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课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纠正这种偏见,让学生明确思政课是全国所有大学生都必修的课程。

可见,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学校、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三方面。若要改变思政课实效性偏弱的问题,也必须要针对这三方面共同着力,方能带来改变。

三、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对策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大发展的新阶段,怎样才能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索一条增强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实效性的路径,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学校层面

首先,从学校的层面看,在当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劳动者,学校需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并结合学生的特点,从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来制定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围绕着既重视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学校必须把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加大支持力度,调整培养模式。

其次,学校应该重视思政课教师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应该从环境、资源、师资、文化等硬件软件方面给予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最大的支持,完善各种机制,整合资源、协调学校的各种关系、解除思政课教师教学上的各种后顾之忧。

再次,关心和支持教师的工作,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思政课教师的晋升、薪酬待遇、学习培训等,让思政课教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工作激情,使他们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不断激励他们为培养有素质的人才敬业、乐业。

(二)思政教师层面

思政课是培养时代新人的主要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一课”。[4]学校思政课教师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校必须建设一支坚定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素质高,师德师风正,理论水平高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思政课教师应该努力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要”给所有的思想政治课老师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指明了方向。教师应该自觉地以六个“要”来修炼自己,努力地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增强自身的专业自信,这种自信能激发思政课教师对自身职业的那份神圣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为培养新一代的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拼搏的有用人才作出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熊晓琳称:“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人生观和价值观,前提是老师自己先得有信仰。这就要求老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然后再践行,最后才能做到会教。这样话里话外传递出来信仰的力量才能感染到学生。”思政课教师必须加强理论修养方面的学习,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新的阶段、新的科技不断出现,要善于充分利用网络时代海量的信息、先进而方便快捷的条件,向各路大咖学习取经、拓宽视野,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要讲政治,用政治的眼光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明确自己的站位;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要把对国家民族的爱贯穿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爱国的情怀;作为思政课教师需要努力提升师德修养,思政课教师要有德,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思政课教师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对教书育人工作的有热爱,有担当,敢作为才能把工作做好;教师不但要教书更要育人,育人是需要以理服人,要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这一主渠道是影响思政课实效性最重要的一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要在课堂上,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铸魂育人;课堂上需要优化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方式和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

(三)学生层面

学生是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的对象,教师需要在以下细节上努力。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客观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学生心智不成熟,心理脆弱,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容易产生迷茫,遇到挫折又容易走极端,这时候就非常需要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以及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给予学生们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第二、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把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和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分别编班,这样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授课。比如,在课堂中可以向学生讲明本课程与同学们的学业、插本、公考等个人人生的安身立命的密切关系,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就学业来说,思政课可能是大学中学分最高的一门课程,成绩的优劣会直接影响评奖或者升学等事项;就考插本来说,本课程也是占分极高;就公考来说,思政课程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比如“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概论》,第258-259页),就可以作为“申论”写作的范文来学习。笔者认为,作为学生,如果不重视考试,是要吃亏的;并在课堂上将它灌输给同学们,部分同学们的学习态度认真了,笔记自觉地做了,教材自觉地看了。通过这样的强调,“概论”课,在部分同学们那里不再是与己无关的,同时也解决了“为什么要学”等思想困惑。的确任何东西如果觉得跟自己无关或关系不大,就很难提得起兴趣来,无兴趣就难以有自觉的学习行动。

第三、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给学生布置实践课,完全由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完成,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辩论赛、朗诵、唱红歌、参观红色景点、读红书写感想等,这不但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他们的学习才能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参与活动的能让学生收获不一样的感悟。

第四、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的内容。思政课老师不但要把抽象的理论讲通透,还要善于结合客观实际的鲜活例子来解释抽象的理论,让思政课的理论、思想、观点、信仰等内容进入学生大脑,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从相信,进而是内心的接受认可并落实到行动上,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第五、坚持创新原则,把线下与线上的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App、多媒体等网络时代科技的力量,从海量的信息中选取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图片、视频来辅助思政课的教学,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以及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提醒学生不能沉迷于手机;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例如,讲我国脱贫对世界的贡献—— 用数据说话,讲党的光荣—— 用历史说话,讲制度的优越性——用抗疫的事实说话。

总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就是要铸魂育人,思政课程的建设必须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提质升效,这需要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的力量,共同谋划高校思政课程的专业建设,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程教育的目标——立德树人。

四、结语

面对当前问题,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探索解决的路径,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育人的成效,为人才培养作出贡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笔者认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样方能努力开创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院校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