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
(中阳县武家庄镇政府,山西 中阳 033400)
当前应当重视奶牛身体健康情况,预防疾病,使奶牛能够正常产奶,满足市场需求,使养殖场经济不受影响,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奶牛酮病的病因主要有5类:一是饲料中的营养比例不平衡。在饲养中奶牛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饲料,饲料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种类单一等问题,会导致奶牛体内营养不均衡,容易产生奶牛酮病。二是母牛的超重。母牛孕期超重会对其采食量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体内的糖类缺乏,体内的热量失衡,产生大量的酮体。三是牛奶的产量过多。当牛奶的产量越来越多时,会导致奶牛身体中的脂肪快速降解,进而引起奶牛酮病。四是机体的代谢异常。会造成体内的血糖浓度增高,从而造成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出现体内的酮症。综上所说酮病的病因有:前胃松弛、产后瘫痪、肾炎、蹄炎等;也有可能是缺乏钴、磷等矿物质或其他应激的原因[1]。
奶牛酮症临床症状主要有奶牛精神沉郁,泌乳量减少,消化功能减弱,血酮、乳酮、尿酮升高,口中产生的气体混杂腐烂的苹果气味,奶牛刚产生的尿液和奶水在受热时会散发一股异样的气味等。奶牛酮症主要表现为3种:第一种是消化性酮症,一般出现于分娩后几天或几个星期。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食欲减退,喜饮污水、吃脏物,不愿意食用精细饲料,只吃少量的草料或其他粗粮,可见黏膜发黄,瘤胃松弛,肠道蠕动频率降低,大便干燥或松散,大便有黏性。患牛的体温一般会轻微降低,心率超过100次/分,心声较弱,节律不齐整,严重的会出现奶牛身体干瘪、瘦弱,眼睛深陷,站立弓腰、垂头,精力不足,行走困难、容易跌倒等情况。第二种是神经性突发酮症,患病奶牛进入养殖场后,四处乱窜,不吃饲料,对外界事物很敏感,眼睛瞪得大大的,易激动,发狂,摇头晃脑,哼哼唧唧,神经质,脖子上的肌肉变得僵硬,尾根向上翘起,被称作“疯牛”,病症晚期病牛开始抑郁,走路不稳,反应缓慢。第三种是麻痹性酮症,病牛情绪低落,不想走路,垂着脑袋,双眼无神,像是在睡觉,严重的全身肌肉抽搐,无法站起,躺在地上,头部和肩膀弯曲,处于睡眠状态,大部分牛的体温都在正常范围内[2]。
按照该病的特征,临床上可以通过奶牛的尿液、乳汁、血清中的酮体、葡萄糖等指标来判断,如果血清中的酮体浓度超过3.44 毫摩尔/升,则可以判断为奶牛酮病。临床上,检验尿液、血清、血浆、血液及乳液中是否含有酮体,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简便、快捷的定量法。检测血液、尿液和乳液中酮体的浓度(水杨酸)以及酮体组分的测定可以通过人体医学的酮体试纸来进行测试。通常情况下,要根据患牛的病历、临床表现等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亚临床酮病牛,其血清中酮体素含量为1.72~3.44 毫摩尔/升。
药方1:用小柴胡21克、生地黄30克、当归末24克、白芍24克、龙胆草24克、菊花21克、荆芥15克、防风18克、川芎15克、钩藤15克、茵陈30克、郁金30克、青皮20克、胡黄连20克、甘草15克。将其混合捣碎,加入糖250克,煎煮后灌服。
药方2:添加香砂八珍汤:党参30克、苍术45克、茯苓24克、当归30克、川芎18克、赤芍30克、熟地30克、砂仁30克、木香30克、神曲60克、白术24克、甘草15克。将其研成细粉,用沸水冲泡,待冷却至常温灌下。连续服用3次。此外,粪便中如有未消化的饲料,可再加砂仁、桂皮;有胃松弛的症状,加厚朴、枳壳;病期在20天以上,体温可降低到37.5℃~37℃,舌质软而白,加党参、黑附片;产后时间短易出汗,加益母草;有发热症状,去除党参、白术、砂仁,加黄芪、鱼腥草;有神经性病症,加茯苓、石菖蒲、枣仁、茯神、远志[3]。
①每天2次非静脉注射,用4百万单位的青霉素、30毫升的氨基比林和30毫升的氢化可松。②每天1次,肌肉给药1~1.5克可的松或200~400个促糖皮质激素。另外,每天1次,每天给药20%~50%的高渗透葡萄糖[4]。
因为奶牛酮病有不同的类型,所以要针对其具体的类型进行适当的处理:
4.3.1 消化性酮症的诊治
对于消化性酮症,西医一般推荐使用500毫升浓度50%的葡萄糖和4毫升浓度1%的地塞米松注射液,30毫升浓度10%的安钠咖,50毫升浓度25%的硫酸镁,1000毫升浓度5%的葡萄糖,300毫升浓度1000毫升的葡萄糖,每天注射1次,持续3~5天,疗效比较好;在中西医的治疗上,以西医为主,辅以其他中药,补气健脾、活血补血。最常见的是党参、当归、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川芎、熟地黄、砂仁、赤芍、神曲、麦芽、益母草、广藿香、厚朴、枳壳、黄芪以及黑附片、金银花、鱼腥草等,以上的药量要根据患牛的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5]。
4.3.2 神经性酮症的处理
对于神经性酮症,西医的治疗主要可以选择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磷酸钙、葡萄糖注射液、安钠咖等进行注射,每日1次,持续注射4天。也可以选择静脉注射300~700毫升浓度5%的小苏打,每日1次,持续3~5天。还可以通过肌肉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肌肉注射,持续2~3天,每日1次。在中医治疗上,可以选择陈皮50克,半夏60克,木香50克,白术50克,甘草50克,益母草50克,苍术100克,党参80克,当归、赤芍、九地和砂仁各60克,捣烂后,加水冲泡,每日1次,3~5天,疗效较好。不过,如果出现非常严重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加药物的用量[6]。
4.3.3 麻痹性酮症的处理
对于麻痹性酮症,西医一般采取口服丙二醇和甘油类药物,分别为每日2次,每次500毫克;每日2次,每日300毫克,治疗3~5天。中医治疗时,可用党参、陈皮、枣仁、炒白术、砂仁、神曲、甘草、当归等捣碎为粉,以沸水冲泡后灌服,每日1次,5天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7]。
在母牛怀孕或分娩后,要特别重视其饮食搭配,不要给它们吃含高蛋白、高脂肪的饲料,要给它们提供高品质的饲料,同时要适时地给它们提供充足的钴、磷、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其他所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
建议怀孕母牛增加运动量,在平整的地方每天运动2~3小时,避免母牛产后出现酮症。
对于肾炎、蹄炎、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有可能导致奶牛酮病的疾病要尽早进行处理,尽量避免出现前胃疾病、真胃变位等疾病,从而降低奶牛酮病的发病率。
在日常饲料中,可以采取在日饲料中加入合理的油脂、脂肪酸,口服乳酸钠、口服乳酸钙、口服葡萄糖、口服糖皮质类药物等的方式进行预防。
在饲养过程中,应保证畜群的卫生、干爽,为母牛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其次,应重视对围产期奶牛的体格检查,做到尽早发现和治疗。在奶牛妊娠和产后期间,要尽量避免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如转移场所、临时改变饲料等。
综上所述,酮类病症属于奶牛身体代谢出现异常的病症,想要使其得到有效预防,应当重视该种疾病,了解疾病是如何产生并有何种规律,改善现有养殖环境以及日常养殖工作,降低疾病发生概率,确保奶牛养殖经济不受到较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