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艳,杨 立,曾 浪,曾邦兵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脓涕、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消失及睡眠障碍等为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治疗手段以药物治疗为主[2]。研究报道[3]显示,慢性鼻窦炎针对存在急性感染者,则常需延长抗生素治疗时间,而若服用类固醇药物亦或是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欠佳,则可考虑通过手术加以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及手术器械的日益完善,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愈成功率得以明显地提高。然而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鼻道窦口再次阻塞等并发症,继而影响治疗效果,往往需进一步的药物治疗及二次手术[4]。鉴于此,笔者通过研究鼻窦药物支架对嗜酸性粒细胞型鼻窦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给予方案支持。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嗜酸性粒细胞型鼻窦炎患者83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41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6.42岁(标准差2.32岁);体质量43~81 kg,平均体质量55.21 kg(标准差5.97 kg)。笔者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选择标准:①符合《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所制定的嗜酸性粒细胞型鼻窦炎诊断标准[5];②均经鼻内镜检查确诊;③经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④无手术治疗禁忌证;⑤仅接受单侧鼻腔支架植入治疗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全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者;②需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者;③既往有鼻窦手术治疗史者;④神志异常或依从性较差者;⑤研究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退出或失访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药物支架组41例和常规组42例。药物支架组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6.39岁(标准差2.55岁);体质量44~81 kg,平均体质量55.23 kg(标准差5.93 kg)。常规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6.45岁(标准差2.67岁);体质量43~80 kg,平均体质量55.18 kg(标准差6.02 kg)。
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治疗方法
术前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处理。
常规组:借助德国STORZ型鼻内镜手术系统实施Merssklinger类手术。对存在鼻中隔偏曲者予以偏曲矫正术式,对下鼻甲肥大者给予低温等离子下的消融处理。手术结束后,给予标准化的术后治疗。具体方式为:用纳吸绵和膨胀海绵填塞,静脉抗炎治疗,术后48 h拔除鼻腔不可降解填塞物,术后3 d出院,术后7 d回院吸出纳吸绵,术后2周门诊内镜下清理血痂及分泌物;出院之后予以罗红霉素胶囊常规剂量半剂量维持治疗12周、鼻窦炎口服液及鼻喷激素治疗12周,用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鼻腔冲洗12周。
药物支架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和术后标准治疗方法后,于术后2周门诊内镜下清理血痂及分泌物后植入可吸收药物支架。选择祥通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国械注准:20173460679。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其缓释涂层的有关参数:支架内含652μg糠酸莫米松,可平均释放约20μg/d,且最高剂量≤52μg/d。植入后1个月支架消失,且药物涂层在1个月左右内缓慢释放,给予持续抗炎。出院后予以罗红霉素胶囊常规剂量半剂量维持治疗12周,用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鼻腔冲洗12周。
1.2.2 随访
支架植入术后每2周进行1次随访,每2周进行1次内镜下检查清理,连续随访3个月后复查。综合患者具体情况可予以糖皮质激素口服干预或二次手术干预。
1.2.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观症状变化情况、鼻内镜下评分情况、满意度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下[6]:显效,治疗后患者鼻塞、脓涕、头痛及头晕等症状显著改善;好转,治疗后患者上述各项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不明显;无效,治疗后患者上述各项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体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主观症状的评价是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simulationscoring,VAS)评分,客观评价采用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主观评分越高预示患者主观症状越严重。其中VAS评分和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时间为鼻内镜术前1 d及鼻内镜术后4周、8周、12周。其中VAS评分0~10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主要内容涵盖息肉、水肿、瘢痕、鼻漏和结痂5项,每项0~2分,总分0~10分。
以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的总体满意度[7]:其中包含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主要内容涵盖治疗效果、服务态度等。
并发症主要涵盖黏膜充血水肿、粘连、窦口狭窄和囊泡或息肉样变黏膜。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药物支架组41例,显效22例,好转18例,无效1例。常规组42例,显效20例,好转14例,无效8例。药物支架组总体有效率97.56%(40/41),明显高于常规组[80.95%(34/42)](χ2=5.920,P=0.015)。
术后4周、8周药物支架组主观症状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1);而两组术前、术后12周主观症状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变化情况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subjective symptom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药物支架组41例,非常满意25例,满意14例,不满意2例。常规组42例,非常满意21例,满意12例,不满意9例。药物支架组总体满意度95.12 %(39/41),明显高于常规组[78.57%(33/42)](χ2=4.943,P=0.026)。
药物支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44%(1/41),显著低于常规组[21.43%(9/42)(χ2=7.060,P=0.008<0.01)。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 例(%)Tab.2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2 groupscases(%)
目前,临床上可按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的差异将所有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作嗜酸性粒细胞型鼻窦炎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鼻窦炎[7,8]。既往临床主要是通过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扩大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方式实现对嗜酸性粒细胞型鼻窦炎患者的治疗,同时在术后予以大环内酯类药物实施辅助治疗[9~11]。然而,针对部分难治性患者或(和)对抗生素不敏感的患者,上述治疗方式并不十分理想,且在治疗结束后患者极易出现复发现象[12~14]。由此可见,寻找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日益深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2011年批准了糠酸莫米松植入式给药系统可直接对鼻黏膜实施控制性给予类固醇药物[15,16]。与此同时,该系统具有生物可吸收性,可通过内镜手术植入,安置机体后可通过药物释放支架展开实现患者鼻窦通气的维持,且相较于传统海绵等不可降解的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为临床推广应用。
笔者研究发现,鼻窦药物支架对嗜酸性粒细胞型鼻窦炎患者术后4周、8周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主观症状。考虑原因可能在于:鼻窦药物支架所含成分是裸支架和药物涂层,以及输送系统。其中药物涂层通常载有适量的糠酸莫米松,可对靶区域进行持续的释放抗炎,有效解决了传统鼻用激素较难到达窦口区域和剂量不确定等情况,有利于维持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通畅,继而避免粘连的发生,并可为鼻甲稳定提供积极作用,且支架在展开时不会对黏膜造成刺激,可为患者的术后早日康复创造有利条件[17,18]。此外,鼻窦药物支架应用于嗜酸性粒细胞型鼻窦炎患者中的安全性较佳,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19]。究其原因为鼻窦药物支架可将一定剂量药物送到黏膜区域,既可实现药物及黏膜的互相接触,亦可在短时间中精准地控制药物的释放,并帮助维持手术窦口通畅,使最小剂量全身暴露,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后的中鼻甲外移,从而可有效抑制炎症及息肉形成,提高手术效果。另外,笔者研究结果显示鼻窦药物支架应用于嗜酸性粒细胞型鼻窦炎患者治疗中,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分析原因可能在于,鼻窦药物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不会引起患者出现严重排异反应;具有可降解性,无需再次手术取出,避免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药物可局部释放,减少全身使用激素所产生的副作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鼻窦药物支架应用于嗜酸性粒细胞型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佳,可促进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善,提高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