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淑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逐渐展开情感教育实践。从学术论文网站上可以看到,关于语文情感教育的研究论文数量正在快速攀升,论文内容也实现了从理论研究向实践研究的过渡,这些都说明小学语文教育正在向着成熟的情感教育方向前进。
情感是人类精神世界中比较复杂的一部分,始终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从古至今无数文学作品都在探讨人类情感,反映人类情感。情感教育是针对情感所开展的教育,多关注较为高级的情感体验,如爱情、道德、审美等。好的情感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有重要影响,能够促进学生情感品质的提升,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树立正确的“三观”。
情感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融合性、难量化、主体性、相关性、情境性等。首先,情感是人的情感,所以主体性非常明显。学生是现代教育的主体,也是情感教育的主体。在开展情感教育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主体地位。其次,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情感教育具有明显的难量化性。人的情感没有量化标准,情感教育也没有量化标准,而情感又是细腻的,很难完全分离出边界,且错综复杂。因此,情感教育更强调融合性。第三,人的情感并非独立存在的,它与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关系密切。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应重视将情感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习惯培养相结合,以学习习惯的养成效果来反映情感教育的有效程度。第四,触景生情是人类情感的特征之一,情境也是开展情感教育的可行方式之一。教师在开展情感教育时,应注意对情境的创设,通过情境传递明确的情感教育目标。第五,人总是更关心与自己相关的内容,如自己的命运、周边环境、自己的亲朋好友等。因此,教师应注意教育内容的生活化,用学生更熟悉的内容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较高层次的情感素养,唤醒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爱和责任感、使命感[1]。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需要教师加以培养,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情感教育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生活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情感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审美认知,开阔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在未来实现更好地发展。
目前,小学以班级制进行授课,一名教师面对数十名学生开展教学,管理秩序。为了保证课堂管理的高效性,教师必须占据更主动的管理地位,要求学生遵守学校和班级制度,上课不能乱插话,不能迟到早退,不能说谎等。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情感难以宣泄,师生之间沟通有限。班级管理模式与情感教育本身存在一定的冲突,这是情感教育面临的第一个困境。
应试教育使小学语文教育更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精力和时间难以向学生的情感教育倾斜。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落实难度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与教学目标有较大的差异。教师迫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很难保证情感教育的顺利开展,这也使语文情感教育停留在表层。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自身的素质有限会直接影响情感教育的开展。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已经对知识形成了一套固化的认知和理解,采用一套习惯性的教育教学手段。这样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会使教师下意识地忽视课文背后的情感。当教师对课文内容都不会再产生情感波动时,很难对学生产生正向积极的影响。
小学生年龄较小,成长经历比较简单,很难体会到深层次的情感。如果学生的父母工作很忙,只有较少的时间能够用于与孩子交流,就容易导致小学生的亲密感和幸福感缺失,不容易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和波动,对情感教育的接收能力也比较差。
能够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具备“理富文美”的特征,比较适合用于情感教育。教师要想借助课文开展情感教育,不仅要从课文中明显的情感因素入手,还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描写相对隐蔽的情感因素,充分感染学生,给予学生最佳的情感教育体验[2]。以《去年的树》为例,教师在开展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来体会其中的情感。在学生通读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小鸟一路追寻去年的树朋友的去向中发现小鸟的担忧。这是课文中比较明显的情感因素,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能够充分感受小鸟寻找树朋友时的焦急,但较难理解小鸟看着灯光时的心情。对此,教师要针对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教师应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在组内抽取小鸟、树、树根、大门、小女孩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小鸟在一路追踪树朋友的踪迹时的心理变化,想象小鸟一次次被告诉树已经不在这里时又有怎样的感受,想象小鸟最后看着树做成的火柴正在燃烧时有怎样的心理感受。教师可以通过这种富有感情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友情的可贵。要想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认识,教师需要从细节入手。
教师:从哪里能看出小鸟对树的依依惜别之情?
学生:冬天来临时,鸟儿“必须离开树”,然后小鸟对树说“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小鸟是在不得不走的情况下才离开树,而且它说了一定会回来。
教师:你觉得小鸟追着树从山谷到小女孩家的过程中在想什么?
学生:小鸟在想它的好朋友究竟去了哪儿,小鸟是焦急的。小鸟听树根的话去了工厂,工厂大门告诉它,树被做成火柴运到村里。村里的小女孩告诉它树做成的火柴已经用光了,可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教师:你觉得小鸟最后找到树朋友了吗?
学生:小鸟找到了,虽然最后树朋友已经化作火光,但它最终找到了朋友。
教师:小鸟最后给灯火唱歌时,你觉得它在想什么?
学生:小鸟达成自己对树的承诺了。冬天时,小鸟说它一定会回来,给树唱歌,现在小鸟回来了,而且把歌唱给树听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感受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3]。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这是一篇讲述圆明园的文化价值及其被毁灭的原因、圆明园毁灭带来的损失的课文。小学生并未亲眼见过这座一百多年前的皇家园林、博物馆、艺术馆,也未亲眼见证它的毁灭,仅靠文字较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从纪录片《圆明园》等相关影视视频中截取片段,让学生从数字复原的圆明园景象中看到这座皇家园林曾经的辉煌和瑰丽,感受这座艺术瑰宝被抢劫、被毁灭的过程。文字对学生的冲击力有限,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画面对视觉感官的冲击则更加直接,即使学生对圆明园被毁灭的历史并不了解,也不影响学生对画面内容产生共鸣。学生再回过头来读课文就会有更深刻的感触,也会对民族瑰宝被掠夺、烧毁而产生愤怒、伤心等情绪。这样的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在视频播放后,教师可以将圆明园的数字化复原图与真实的残垣断壁图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用“美好事物的毁灭”对学生产生情感冲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正视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行为举止、道德品行上,还体现在情感教育上。教师本身对课文、细节所产生的情感波动,能够通过语音语调、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并让学生产生感触,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若教师本身对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缺少触动,也就难以通过自身语言、肢体对学生形成感染[4]。
首先,教师应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生。以《少年中国说》为例,这是梁启超先生于百年前写下的强国梦想。梁先生在家国动荡之际将强国的梦想寄托于中国少年,将自己对祖国未来的期望寄托于新的一代,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心愿。教师在范读这篇课文时,应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将课文读出气势,让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充分感受到梁启超先生对祖国强盛的祝愿,感受梁启超先生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期待。其次,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多给学生一些自主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了解学习的内容,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感受情感的能力。以《示儿》一诗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诗人陆游,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了解陆游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学生通过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的生平事迹、古诗创作的时期,可了解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了解诗人遭受家国入侵时内心的愤懑,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待。《示儿》这首诗是在陆游临终时写成的,他要求儿子将南宋军队收复北地的消息在祭日时告诉自己。这既是一种临终嘱托,也表达了陆游的情怀。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时,应注意读出诗人的嘱托、悲伤和愤懑之情。
小学生年龄较小,需要从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来获取体验和经历,增强相关情感体验。教师应正视学生的需求,借助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实践板块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情感的体验。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习作板块“我的心儿怦怦跳”为例,这一板块要求学生针对“参加百米比赛”“登上领奖台”“参加班干部竞选”“一个人走夜路”“第一次当众讲故事”“在出站口等待久别的爸爸归来”的经历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心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亲身经历中寻找情绪的由来,了解背后的情感。比如,在“等待久别的爸爸归来”时,心情是激动的,这种激动心情背后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小学生长久生活在亲情的包围中,也许并不会时刻感受到亲情的力量,但在特殊情况下,能够感受到亲情带来的触动。在学生有充分的体验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写下来,然后剖析这背后的情感,感受亲情的力量。若小学生并未有过“登上领奖台”“参加百米比赛”“参加班干部竞选”等经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经历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育离不开情感教育,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引导,组织学生从课文中了解情感,从具体情境中感受情感,从他人引导中体会情感,从自身实践中剖析情感。情感教育既能够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