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姗姗
家长让幼儿学习乐器、舞蹈;教师组织幼儿去参观小学、请小学生回园介绍学习生活;这些做法有的很有必要,但是不够全面,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缺乏自我认识,任务意识薄弱,认为所有事情都是大人应该做的。下面,笔者通过几个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一】
宁宁妈妈打来电话:“老师,今天你发的调查表是要小朋友自己画吗?”笔者说:“是的,我们要展现幼儿最真实的东西,所以放手让幼儿去画吧。”电话那头的妈妈又说:“我们也是这样想,可是宁宁就是不肯画,他说要我们帮他画,还发脾气。”笔者说:“那就把他空的调查问卷带来,我们会全班评选,比比谁做得好。”宁宁妈妈故意对宁宁说:“你听到了吧,小朋友都是自己做,你不做老师会批评你的。”电话那头清楚地听到宁宁的声音:“是你们不做的……”
【案例二】
早上幼儿纷纷带来了自己的小名片,每张名片上都写了自己名字的意义,这是笔者布置给幼儿的口头作业,请他们把卡片带回家,在背面写上名字的意义再带回来。但是,雅雅的卡片背面却写了“我是大班小朋友”,不符合要求。笔者问:“雅雅你知道卡片上要求写什么吗?”雅雅说:“我不知道。”这个要求是笔者反复强调过的,也让很多幼儿复述过,大部分幼儿都能按要求及时完成。雅雅见笔者产生了疑惑,于是嘟嘟囔囔地说:“我和爷爷说了,可他就是不听。”一边说一边皱起了眉头。笔者接着问:“你和爷爷说了什么,告诉我吧?”雅雅却低下头不说一句话。
【案例三】
早上幼儿纷纷带来了自己的宝贝书,这是放在图书区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也是我们通过讨论决定丰富班级图书区的方法。喜宝和妈妈先后走进教室,喜宝妈妈看见小朋友都在放书,于是笔者问怎么回事。喜宝妈妈说:“哎呀,对不起,怪妈妈。妈妈没有问老师,不知道这个要求,所以没有带。”喜宝站在那使劲跺脚:“你老是忘记。”
以上现象反映出幼儿的任务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认识不到任务是布置给自己的,缺乏主动完成任务的责任感,下意识地推卸责任。同时,家长过分地包办,使幼儿缺乏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入学问题属于心理准备问题,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势在必行。
1.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
大班幼儿虽然在感知、思维、注意、记忆、想象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对外界的新异刺激缺乏准备,反应极不稳定,对环境的变化缺乏适应性,从而导致精神紧张、无所适从,不能完成任务[1]。
2.自制力差
大班幼儿具有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等显著特征,而且要求自己独立活动,成为活动主人的愿望强烈。但由于其知识经验贫乏、活动能力有限,大班幼儿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掌握自己的行为,做事往往有始无终,缺乏恒心。
1.父母几乎包办子女的一切事务
父母干涉和阻止幼儿在家做一些事情,对幼儿不信任,不能放手给幼儿尝试,造成幼儿独立能力差。
2.学前教育的偏差
幼儿园教育强调,教师要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幼儿,于是部分保教人员在生活中几乎每件事情代替幼儿做,甚至幼儿必备的物品及上课所需物品都会和家长一一沟通,就连一些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被教师取而代之。因此,幼儿没有锻炼机会,一旦离开这个“保护圈”就会束手无策。
1.从口头作业开始,培养完成任务的能力
进入大班后,笔者经常布置一些任务和简单的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完成,如写新闻播报、天气播报,制作儿歌卡片,收集废旧材料等。笔者改变以前直接发信息给家长的方式,让幼儿主动把任务转达给家长,这样的教育方式既增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能培养幼儿准确转述他们意图的能力。同时,家长关注教师通过短信告知的制作要求,能知道幼儿有无主动反馈及反馈有无出入,以便及时纠正[2]。
幼儿显著的记忆特点是短时记忆优于长时记忆。幼儿很容易记住当天或第二天应完成的任务,而对一周前或更长时间之前的任务,几乎想不起来。笔者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布置口头任务:当天应完成的任务、第二天需完成的、在每周固定日子完成同一任务、每月特定日子完成某项任务。教师应及时检查任务完成情况。例如,一周前,我们布置了用废旧物品做飞机的任务,教师不提醒,看看哪些幼儿能记住;一周后,教师鼓励表扬完成此项任务的幼儿,并在谈话环节请这些幼儿来分享自己是怎么做到“不忘记”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由教师督促完成任务逐渐转变为自己自觉完成任务。
2.加强值日生工作,建立完成任务的意识
能当一名值日生对幼儿来说是一件很自豪的事。落实值日生的具体工作,能更好地增强他们的任务意识。例如,我们班值日生每日一组,每组六名幼儿,协商值日内容,提前一周制订值日计划,在纸上用图画来表征自己的值日内容,如记录、照顾班级自然角,整理区域游戏,发碗筷,排椅子,关注小朋友漱口的情况,等等。每天根据计划进行值日,让每位幼儿每周都有一次值日的机会,都有具体的任务。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教师就能了解每位幼儿的值日情况。如果哪组的值日生没有完成任务,同伴和教师也会有据可查地去督促他们。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对值日要完成的小任务铭记于心、落实于行。
3.巧用步骤图示,学会完成任务的方法
丢三落四是许多幼儿的通病。大班幼儿不会用文字来记录教师布置的作业,只能靠记忆。怎样才能让幼儿记住任务呢?笔者运用了图示法。如离园自我服务——穿脱外套,收好椅子,整理柜子,带好物品。我们请大班幼儿自己设计了四张图示。每位幼儿在走出教室时都能看到这几张图,检查自己离开时是否已经做好这些事情。笔者坚持定期让幼儿自己去制作“离园自我服务”的图示,并且不断更新,以此来加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完成离园的小任务。笔者还引导幼儿大胆地运用简单的图示来记录某些活动任务,如让幼儿带两个饮料罐,可通过画两个瓶子来记录。幼儿能自行设计图案表示某种具体的任务,在初入小学时就能具备用多种方法记住教师布置的任务的能力。
4.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完善完成任务的能力
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能力是比较适宜的。首先,听清、理解交代的任务。笔者了解到,小学教师多是口述布置作业,学生既要听清任务又要理解任务的内容。对此我们就组织了相应的训练游戏,如“传话”“看谁记得住”等。其次,记住应完成什么任务及该怎么做。我们开展了游戏“快递员”,引导幼儿根据卡片明确任务,将物品送到各个区域。游戏中的趣味性、操作性加深了幼儿对任务的内容、要求的记忆,并增强了他们在完成过程中的主动性。
1.加强自我服务,感受成长
大班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此时教师要尽量放手,为幼儿提供支持。陈鹤琴先生曾说:“幼儿自己能做的,让他自己做,幼儿自己能想的,让他们自己想。”在吃饭环节,教师可鼓励幼儿开展“自主进餐”活动,每天让幼儿自己盛饭,吃多少盛多少,自己夹点心等。在大班下学期,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尝试盛菜等。这样能一改教师将饭菜打好送到幼儿面前的模式,让幼儿感受到自己长大了,很多事情自己可以做得很好。哪怕幼儿会撒落饭粒,甚至弄洒弄脏,教师都不要过多包办,要努力支持幼儿,如给他们提供适宜他们盛饭的勺子、高度合适的锅等。
2.鼓励自我评价,感受进步
这里的鼓励有两层意思,一是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给幼儿表达和自我总结的机会。另外就是教师要多鼓励,根据幼儿的自我评价,给予正面的评价,多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没有幼儿是不喜欢教师表扬的,教师的表扬要具体。幼儿稍有进步,教师就应及时给予其具体的表扬,投以赞许的目光。例如,香香经常帮助小朋友摆桌椅,主动帮助教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笔者就会经常在群体中表扬她“你真勤劳,总是帮助小朋友。”“你的桌椅摆得又快又好”,让她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无比自豪。而如果她某些方面欠缺,笔者总是鼓励她继续努力。如笔者说:“这次没做好,下次再试试。”“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在笔者的鼓励下,她明白自己什么事情做得好,什么事还需继续努力。教师的不断鼓励会逐渐增强幼儿的成功感,使其愿意去继续探索和学习新本领,养成积极完成任务的习惯,为升入小学做好准备。
3.鼓励自定任务,感受发展
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幼儿培养成能够自主发展的人,因此自定任务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幼儿已经能很好地完成某件约定俗成的事,而且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后,教师便可以鼓励幼儿想想自己还可以完成什么任务,自己制订一个任务。幼儿可能会想到更多可以做的事。教师可以这样说:“每天都是我点名,如果有一天我去开会不在班上了怎么办呢?”多数幼儿都会自告奋勇。教师要在一日活动中尽可能多地引导幼儿发现任务、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任务意识,使其在完成任务中实现自主发展。
1.多多陪伴,感受成功
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离不开家长和教师两方面通力合作。要想让幼儿的社会性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家长、教师就要尊重、信任幼儿,充分培养、锻炼其能力,使之有一定的归属感。幼儿每学做一件事情,家长、教师都要让他们感到自己能行。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对能力暂时还较弱的幼儿,尝试让其完成能胜任的活动任务,让他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例如,笔者班有一名幼儿,父母离异,她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没有父母陪伴的她在美工活动中总是无所适从,非常胆怯,还会流下眼泪。如果教师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就会让她感到自己无能,越发不敢尝试,逐渐丧失自信;相反,如果教师陪伴在她旁边并耐心指导,给予其一定的帮助,合作完成一个手工作品,就会使她慢慢感受到美工活动的乐趣及成人的陪伴带来的归属感。在笔者的鼓励和陪伴下,在以后的美工活动中,她越来越独立,也越来越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她不仅掌握了完成美工任务的基本能力,还增强了自信。
2.加强沟通,及时反馈
幼儿园中布置的许多任务可以请幼儿回家完成,家长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我们要求班级每天都有两名幼儿进行新闻和天气的播报,播报时要求他们准备播报稿并能较熟练地播报。在开学初期,我们就把每个幼儿播报的时间按照学号安排出来,并且把时间安排在家长园地中进行公示,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长也坚持关注家长园地,利用休息时间提前帮助幼儿练习。教师坚持每日让幼儿播报,并且全程录制幼儿的播报内容,将视频反馈给家长。教师也可以鼓励家长在班级群中相互沟通自己是怎样支持、鼓励幼儿去完成此项任务的。教师也可以建议家长在家中为幼儿创设供他们学习与生活的小天地,以创设任务墙、备忘卡等方式培养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班级幼儿的任务意识有了质的飞跃。教师还可以通过小型家长沙龙的形式,把任务意识较薄弱的幼儿的家长请来幼儿园进行沟通,帮助家长转变教育方式,使家长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园保持一致,做既权威又民主的家长。
综上所述,培养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识非常重要,需要家校合作形成合力,根据大班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有的放矢。培养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活动要符合这个年龄段幼儿的心智特点,及时对他们的良好表现给予表扬,引导他们完成每一项任务,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任务意识,助力其未来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