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游戏中开展幼儿大肌肉运动的策略探究

2022-12-04 13:07:20刘丽英
名师在线 2022年32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游戏

文/刘丽英

引 言

3~6 岁是幼儿学习与发展基本动作的关键时期。教师结合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和各项动作训练内容,不断增强幼儿的体质,改进幼儿大肌肉群动作,能提高幼儿感知能力和身体适应能力。基于此,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各种环境、材料,创设不同情境化游戏场景,通过丰富多样的情境开展幼儿大肌肉活动,有效促进幼儿身体各项机能的发展,培养幼儿勇于尝试、不怕困难等学习品质,为其日后掌握更为复杂精细的动作技能奠定基础。

一、营造“趣”的情境,促进情境化游戏与投掷活动的融合

(一)以贴近生活的情境创设,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投掷

情境化的游戏活动主要是以提升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为旨归,使幼儿愿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活动质量。当前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游戏化活动已经与多项活动内容展开了深度的融合,特别是在一系列的户外运动活动中,游戏化活动更是在广泛的活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极为理想的效果。大肌肉运动这项体育活动不是以往幼儿活动过程中单一的技能性训练,而是一种培养与提升幼儿身体素质的活动。因此,大肌肉运动必须以幼儿主体能动性为切入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活动质量。基于此,两者的融合具有了一定的可能性。

在日常的活动实践中,教师只有将情境化游戏与大肌肉运动活动进行深度融合,才能使幼儿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比如,在大肌肉运动活动中,教师应树立寓教于乐的活动理念。大肌肉运动绝不能停留在活动层面,而应以幼儿主动的尝试和参与为主要活动形式,致力于幼儿终身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借助游戏化的手段提升幼儿参与肌肉运动的兴趣。小班幼儿活动大多以“趣”为主,有“趣”的活动材料、内容及情境创设都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喜欢模仿和角色扮演活动。为了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将单一、枯燥的投掷动作融合起来,创设有趣的情境,突出活动游戏性。这样既能调动幼儿投掷的积极性,又能满足幼儿游戏的愿望。如根据幼儿生活经验,以动画片情境创设的游戏“喜羊羊与灰太狼”“海绵宝宝的大泡泡”“勇敢的蓝猫”等,根据故事内容创设的游戏“打跑大老虎”“狼和小羊”“勇敢的小裁缝”等。这些游戏内容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易于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以灵活多样的情境创设,丰富幼儿投掷活动

在开展户外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活动情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多样化情境,不断调整运动性游戏区的内容,丰富幼儿投掷活动。教师需要巧妙创设区域游戏情境,让幼儿积极勇敢地参与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大肌肉动作的发展。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玩情境游戏“羊羊历险记”,用皱纹纸条创设森林情境,再以轮胎创设“羊村”和“狼堡”,并让幼儿头带各种头饰,扮演角色。教师通过解救“懒羊羊”情境故事的形式,使幼儿了解了只有用沙包投过“森林”,打跑“狼堡”中的灰太狼,才能成功营救出懒羊羊。这一游戏使原来单一的投掷活动充满了趣味性和游戏性,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投掷活动内容,还增强了幼儿活动的趣味性。

(三)关注幼儿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创设运动游戏区域

户外活动区游戏的目的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教师在组织幼儿玩投掷游戏初期,可以开展双手向前投掷活动,如游戏“小鱼吐泡泡”及双手向上抛物、单手向上抛物等游戏,提高幼儿手腕的力量,帮助幼儿小臂和手腕协调用力及对出手时机的把握。在每次游戏区域的创设上,教师都要针对一个目标,循序渐进地给予幼儿指导,引导幼儿逐渐掌握投掷的基本动作。如在“看谁飞得远”活动区游戏中,教师可设置距离不同的“飞机场”、高度不等的“高山”、距离地面1.5 米高度悬挂的“云团”三个阶层的区域,循序渐进地提升投掷难度。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区域设置及环境创设暗示幼儿有目的地进行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动作技能让“飞机”向前飞得更远,发现动作和力量在投掷中的作用;其次要求幼儿让“飞机”飞过“高山”,以免“飞机”撞到“高山”会“坠毁”,使其感受投掷时的方向控制;最后可以提升难度,要求幼儿将流星球穿过“云团”飞上蓝天,让幼儿在游戏中不仅掌握肩上投掷的动作,还能练习上下肢的动作。区域的巧妙设置不仅能使每个幼儿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幼儿在每次游戏中积累正确的投掷经验并提升自信心,还能让幼儿积极、勇敢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使活动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达成。

(四)打破年龄界限,鼓励幼儿勇于与同伴一起游戏

在户外区域游戏时,教师可以让同年龄段多个班进行或是跨年龄段同时进行,以打破班级、年龄的界限,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的内容且自由结伴,让幼儿敢于活动,乐于活动。比如,在“打怪兽”区域中,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较少,对角色的代入感强,对怪兽的角色产生害怕心理,不敢主动去“打怪兽”,只在一旁观望。这时中大班的幼儿就能起到带头的作用,吸引他们一起勇敢地、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这样不仅能扩大幼儿之间的交际圈,还能提升幼儿主动交往的能力,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兴趣及发展需要,使幼儿体验与同伴一起成功活动的快乐。

二、创设“巧”的区域,促进情境化游戏与爬、跳跃活动融合

(一)开放式地创设游戏区域,提高幼儿游戏的趣味性

在幼儿大肌肉户外运动和情境化游戏的融合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游戏区域的创设这一方面切入,更好地提高两者的融合质量。首先,教师应从活动区域设置入手,在大肌肉运动中,可以把活动空间装饰成固定主题的情境,如森林公园、帘洞等,通过一系列的环境设计,营造出游戏的趣味性氛围。其次,教师还应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器材,如舒适的地垫,室内的小蹦床、小滑梯。最后,教师更应该重视环境的安全性。特别是对于低龄的幼儿而言,开展一系列的体能活动最令家长和教师担心的就是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碰撞而受伤。对此,教师可以用橡胶等软材料包装教室内的墙壁。而在室外的大肌肉运动过程中,氛围的创设应该集中在“开放性”这个特点上。户外与室内相比,空间活动范围更为广阔,因此教师就不必设置固定的环境创设主题,而是组织幼儿去探索和发现户外活动资源[1]。比如,对于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开展户外大型的游击战、地道战等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回忆在电视或者各类书籍中所接触到的游击战等各类竞技游戏场面,再对幼儿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幼儿自由地探索户外活动空间,掌握躲避、“攻击”等多项技能。教师还可以对户外的一些游戏设备和器具进行充分的运用。如平衡木这项器材,在围绕此开展幼儿大肌肉平衡能力的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想象自己身处在大渡河的吊桥上,如何能够在一个相对较快的速度内保持身体的平衡,安全渡过大渡河呢?幼儿在一次次尝试跌倒和重新站起来的实践中,不仅能提升身体平衡力,还能提高四肢、背肌及腹背力量,增强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二)因地制宜地创设区域情境,增强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在大肌肉运动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所谓的游戏活动方式并不是某一个环节和某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过程,而是一种游戏精神和学习品质,应通过游戏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鼓励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主探索,不断发现身边各类事物的独特性,在游戏中得到个人情感的升华。例如,在室内水帘洞这个情境化的大肌肉运动活动中,教师首先可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幼儿更好地进入水帘洞这个情境中,让其想象自己是水帘洞中的一只小猴子或者是外来闯入水帘洞的小动物,并且为这些不同类型的角色设定各自的任务。比如,小猴子如何在水帘洞中获取食物?外来的其他小动物又如何在水帘洞这样的陌生而又奇特的环境中生存。其次,教师可通过这样的任务设定,激发幼儿去自主探索,并诱发幼儿主动参与运动。比如,在“小猴子”获取食物的过程中设置一些障碍物,提醒幼儿通过跳跃及快速躲避的方式,避开这些障碍物获得食物。最后,教师还可以借助多种形式的合作,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竞争精神。当然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角度出发。在通过小猴子这个角色获得食物的过程中,幼儿能够体会到人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料的艰辛与不易,理解大自然的伟大之处,就会尊重自然,热爱自然。

三、设置“思”的空间,促进情境化游戏与体育活动创新开展

(一)创新游戏情境,增强幼儿的创新能力

在户外游戏中,选择玩什么,怎么玩,和谁去玩,如何设置区域等,教师应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决定,尊重幼儿的合理选择,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幼儿创造能力的发挥,满足幼儿的个性发展需求,拓展幼儿的游戏深度。例如,在组织“流星雨”游戏时,教师可以从旁引导,让幼儿结合自身兴趣,自主丰富游戏内容,以此创设出更有趣的游戏。开始幼儿用“流星雨”往网中投,然后又往空中抛,一个个“流星雨”在空中划过非常好看。幼儿无比高兴地投入自己创设的情境中。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游戏,于是,幼儿又兴致勃勃地两人或几人自发合作相互抛接,让游戏方法更加丰富。通过情境游戏,幼儿不仅可以获得思考、创新的成功体验,还能激活潜能,为自身的成长注入不竭的动力[2]。

(二)整合活动资源,促进家园协作并进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大肌肉运动游戏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对现有的活动方式进行创新。教师应基于对游戏化活动和大肌肉运动基本概念及意义的深刻理解,提出创新性的建设策略。通过对当前大肌肉运动游戏活动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的活动过程缺少一种系统性的教育理念,这就导致幼儿的家园教育相分离。对此,幼儿园应发挥家长的力量,促进家园和谐共进。例如,居家线上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尝试在家进行体育游戏运动。家长可利用布偶、小球等轻软物品,与幼儿玩抛接、投弹躲闪、开合跳等游戏,这不仅能锻炼幼儿的专注力、观察力,还能增强其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又如,家长可利用家里的垫子、地板,和孩子玩“魔力战车”游戏。家长双手分别抓住幼儿脚踝位置,将幼儿双脚抬起,幼儿用双臂支撑身体左右交替前行。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身体的平衡力,幼儿双臂的力量也能在游戏中得到有效增强。这个活动既能锻炼幼儿的观察力与动手能力,又能帮助家长更深刻地理解幼儿大肌肉运动的内容和意义。为了加深家长对幼儿大肌肉运动的认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录制小视频、拍摄照片上传到家长微信群等方式,让每位家长都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的成长进步与多样化的表现,获得幼儿家长对园内活动的支持。

结 语

总而言之,幼儿大肌肉运动是一项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动作训练活动,与幼儿成长及动作发展规律相符。教师首先应在深刻理解大肌肉运动的含义类型及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活动方面的改进、创新;其次,从情境化游戏与大肌肉运动的有效结合这一角度为切入点,围绕活动目标、活动过程及活动氛围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活动设计;最后,从家校协作及信息技术手段的融合运用等方面改进活动手段,推进两者融合,建构更系统、全面的活动模式和体系。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游戏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