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的智能化传播研究

2022-12-04 07:44李开渝曹国宏张秀丽
新闻爱好者 2022年9期
关键词:南水北调移民智能化

□李开渝 曹国宏 张秀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 为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

修了20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仅是一项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国家工程, 更是可歌可泣的宝贵精神文化工程。南水北调移民群众以“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气概,抒写了中国移民史上的新壮歌,其移民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新年献词中为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点赞,并在视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村时指出,吃水不忘“掘井人”,移民就是“掘井人”的一部分。江水润华北。站在新起点上,传播好南水北调移民精神能够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增强文化自信。因此,立足当下智能化媒介新生态,5G 为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无限可能。如何传承好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一、5G 时代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的新视野

新传播技术下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的传播研究, 既能顺应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求, 也回应了新时代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的内在要求。本文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新要求和时代媒介新环境, 对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中出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进而将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与中华文化传承的时代要求统一起来, 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的策略和路径,以促进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的传播,并提高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而提升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的效果。

以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为关键词, 通过中国知网CNKI 期刊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可以发现,目前与其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南水北调移民精神内涵的探究;二是关于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承的研究。纵观学界对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的研究, 学者们已经意识到传承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的重要性, 并对于如何传承进行了初步探究,但是新的媒介环境下尤其是5G 时代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的智能化传播的相关研究尚不充分,这也为本文提供了探讨空间。

二、5G 时代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的智能化机遇

面对当下智能化传播新生态, 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面临什么样的发展机遇? 技术与文化的融合、科技与人文的碰撞, 能否成为智媒时代打开移民精神的新尺度和新想象?

(一)媒体形态待拓展: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实践考察

南水北调移民精神具有丰富的时代意蕴, 其以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为根本、以仁厚勇武的人文精神为基石、以大义担当的奉献精神为关键、以自强革新的奋斗精神为保障, 彰显了广大移民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赤子深情、民族大义。[1]新媒介生态下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一种精神能否延续下去,不仅取决于精神本身的内在张力,还取决于它如何被传播”[2]。纵观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实践,主要的传播形态有:一是专门性的纪念场馆或教育基地。比如居于水源地的淅川移民民俗博物馆,成为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的缩影,其所在位置为素有“移民搬迁第一村”的鱼关村,现珍藏有丹江移民图片2 万余幅,书籍1200 余类,媒体报道7000 篇,纪实视频2 万余种,民俗实物2600 余件,包括移民乡亲穿过的老布鞋、用过的农具等。博物馆还分设北国水源、淅川民俗、南水北调、饮水思源四个展览区及移民影像展映厅。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曾以“不能忘却的纪念”为题对此进行报道。类似的还有在建的中国南水北调博物馆等。二是以书籍、影视等传统媒介形态为主的作品。比如《历史的见证》《世纪大移民》《南水魂》等著作展示了南水北调移民精神形成和传播过程中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新闻媒体编发的《南水北调的好榜样——记移民干部金玉顺》等新闻作品;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拍摄的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为主题的八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水脉》等影视作品。三是部分网站、微电影等新媒体作品。比如“南水北调网”等网站运营以及微电影《饮水思源——南水北调大事记》等。综观现有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实践,其实践形态多元,为南水北调精神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多采用传统媒体、网站等媒体形态进行传播,在新的传播生态下拓展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的新传播实践成为重要时代命题。

(二)智能化机遇:5G 时代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的新图景

纵观人类演进历程, 每次重大技术突破均会引发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当下,人类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为核心特征的智能革命通过对人类智慧的模拟、探索,开辟了无限的虚拟空间领域,构建了虚实互嵌的智慧社会思维空间,给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全方位、彻底性、颠覆性的影响。尤其是5G 时代,这是一个万物皆可被媒介化的新时代, 其深刻改变了传统互联网的信息生产和传播逻辑,实现万物互联,人媒合一。

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模式只有与时俱进,方能实现其传播效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5G 对于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具有革命性意义。在5G 时代,南水北调移民精神需要综合智能技术创新模式, 借助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物联网技术实现大数据挖掘、云技术存储、物联网共通的传播方式,实现多领域智能化传播,具体表现为:数字分析技术丰富了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的传承进路, 人工智能建构了其内容自动传播的平台, 有助于提速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物质和非物质资源档案的处理效率。在5G 时代,可以采用各种智能技术随时随地地记录、采集最真实、最全面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可以同步上传至云端进行保存及展示。因此,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能够实现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挖掘的智能化传播。比如南水北调民俗博物馆是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与智能技术的有机融合, 将其存储在相关数据库中,同时利用物联网系统进行多领域与空间的展示,转化为可视化的影音、文字、图片、知识,全景式呈现南水北调这一“中国式”奇迹。

三、5G 赋能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的智能化体系建构

“赋能”是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个体或者组织对客观环境与条件拥有更强的控制能力来取得无力感的过程”[3], 而技术赋能则主要指作为行动方式的技术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重在呈现作为行动要素能力的技术。在5G 时代,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智能化传播的技术赋能以数据库建设为基础,以“泛在化连接力”和“沉浸式体验力”为核心面向,对相关资源进行“线上”与“线下”的智能化互动设计,构建5G 时代“一体两翼”的智慧传播模式。也就是说,一方面在基于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体系的数据化基础上, 实现数据库的类型化处理和信息的共享化集成。另一方面,基于泛在化连接力和沉浸式体验力为核心面向,通过传播场景再造、APP 平台以及体验的评测反馈等手段,建构南水北调精神传播智能化传播框架,实现智慧传播。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全局性工程,涵盖沿线不同地域,但是通过文献梳理可以明显发现,目前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4],部分学者把其狭隘地理解为某一区或某一县,甚至将其片面地理解为诸如“淅川精神”“焦作精神”,条分缕析的传播方式难以彰显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因此,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成为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有效传播的首要之举。

传统南水北调移民精神资源存储比如博物馆、民俗馆等多以实物形式呈现, 公众只能在场才能共享,极大地限制了其传播力。随着5G 技术的发展,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数据库的数字化集成和智能化呈现成为现实,并能突破时空限制,公众可以通过数据库进行随时随地的云端到访, 将极大提升其共享面和传播力。同时,5G 技术还可以实现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的类型化呈现, 也就是在相关资源数据库的数字化基础上,基于人工智能进行数据的编码再现,比如可以按照不同标准将相关数据类型化为移民干部库、移民库、移民故事库等,还可以按照工程进展实现数据及故事的历时和共时纵横互动等, 进而实现不同类型数据库跨越时空的智能化传播。作为技术的产物,5G 时代的超级连接能够接触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直播等技术, 连接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 使得用户与不同区域的资源接触无缝嵌入日常生活,实现区域、人物、界面互相连接,跨媒介叙事。

同时,5G 技术还使得南水北调移民实现再造式场景还原。智能技术可以利用已经收集到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大数据,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沉浸式”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数字游戏、动作捕捉等技术,还原故事场景,让用户穿越时空,深度感受南水北调移民精神内核,实现从旁观者到体验者的身份转换。

四、结语

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好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的关键就是实现其传播体系的与时俱进,5G 时代的技术赋能为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 具体表现在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传播要在夯实数据的跨时空共享力的基础上, 着力强化超级连接力以及提升沉浸式体验力,进而构建其智慧传播体系,实现智能化传播。由此,5G 时代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智能化传播研究不仅可以实现其传播广度和深度的延展,而且能够为中华优秀文化的智能化传播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南水北调移民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南水北调
签证移民
Immigration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