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子”与“干部楷模”
——焦裕禄形象的媒介建构及其精神价值

2022-12-04 07:44张淑华赵朔雪
新闻爱好者 2022年9期
关键词:兰考焦裕禄县委书记

□张淑华 赵朔雪

2022年对于焦裕禄精神的传承者而言, 是一个特别的年份。5月14日,焦裕禄去世58 周年纪念日;8月16日,焦裕禄同志诞辰100 周年纪念日。面对这些特殊的日子,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相继推出怀念焦裕禄的专栏, 再现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和精神气质,掀起了新一轮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的热潮。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 没有哪一个普通干部的诞辰、逝世会被人如此记忆和缅怀, 成为跨越时空的集体记忆。焦裕禄为什么会有这样独特的“待遇”? 其媒介形象蕴含着怎样丰富的精神价值,这些精神价值又如何与时代需求耦合,成为一个能够洞穿历史与现实的跨时空的存在?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持续深入思考和探寻答案。

一、“穿越时空”的焦裕禄:对一个县委书记的集体记忆

作为共和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县委书记”[1],焦裕禄在兰考只工作了475 天就病逝在工作岗位上,但他有限的生命却定格为“县委书记的榜样”,成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跨越时空的巨大精神力量。

早在2014年,焦裕禄逝世50 周年纪念的时候,新华社曾推出一篇报道《穿越时空的呼唤》并发出询问,为什么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仅一年三个多月,人们却缅怀了他50年,只要一提起焦裕禄,兰考人民就会热泪盈眶,很多人都会产生情感共鸣。作者认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 是焦裕禄精神50年穿越时空,镌刻在这片土地上最深厚的印记”[2]。

著名作家二月河曾告诉记者,学生时代,在课堂上第一次听了老师朗诵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当时班里很多人都是边听边流泪。他说:“回顾焦裕禄的短暂一生,他给人留下的是一种伟大、悲壮、豪气冲云霄般的感觉。他把自己的每一滴血液、每一份精力都投入到了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在经济形势、改革大潮发生变化的今天,焦裕禄精神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越发显示出其珍贵的价值。”[3]

在追思焦裕禄的人群中, 有一个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他于1990年7月15日写下《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两袖清风来去”“百姓谁不爱好官?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 等句子来表达学习焦裕禄带给他的感动和思考。词句铿锵,感情深厚,既是对焦裕禄精神的深情赞颂,也是作者自己爱民为民、责任担当的情怀表露。2014年,习近平同志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省兰考县时, 曾提出一个问题:“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但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大家来这里学习,要深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 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4]2015年,他又出版著作《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收录了2012年到2015年间六篇他关于学习焦裕禄的讲话文章,提出了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书记等要求。这是焦裕禄精神当代价值最有力量的表达。

“有一种缅怀感天动地”, 从当地百姓到本土作家, 从无数普通的党员干部到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在人们对焦裕禄的回忆和感动里,都有一种朴素却厚重的认同, 这种认同用老百姓朴素的话语表达就是,“在百姓心窝里扎根的人,身体殁了,精神还活着”,这种用生死相依的信任和热爱铸就的铭刻于心的集体记忆, 大概就是焦裕禄精神能够跨越半个多世纪却依然难以被忘怀的秘密所在。

二、“人民之子”与“干部楷模”:焦裕禄“好官”形象的媒介建构与叙事逻辑

焦裕禄形象的感人,本源在于人物自身,其行为事迹让人感动,外部成因则功在媒体,其鲜明的“干部楷模”形象及其长久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感染力离不开媒体的报道。从发现典型、浓墨重彩地报道,到感人肺腑的形象确立、到凝练为一种精神和成为一个难以磨灭的集体记忆,媒介的建构作用都隐约嵌入其中。

首先,焦裕禄形象的议题确立是媒体发现、设置和报道的结果。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病医治无效,在郑州逝世,他生前的事迹开始得到关注和挖掘。刘俊生、张钦礼、张应先和穆青等人做了大量工作。刘俊生当时是兰考县委的通讯干事,经常陪伴在焦裕禄身边。焦裕禄逝世后一个月,刘俊生在悲痛之中遵守焦裕禄生前嘱托,撰写了一篇《兰考人民满怀信心迎丰收》的文稿,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的经历进行了全面总结,之后又根据《河南日报》编辑部的要求撰写了《一个党的好干部》文稿,文稿最终虽未刊发,但焦裕禄作为优秀县委书记的形象逐渐形成。时任兰考县委副书记的张钦礼也是焦裕禄事迹的主要宣传者, 他在全省林业会议等多个场合讲述焦裕禄的事迹,还给河南省委写了一份《关于兰考人民除“三害”斗争中焦裕禄事迹的报告》,得到了省委领导的肯定。在此基础上,时任新华社河南分社副社长的张应先等人撰写的 《在改变兰考自然面貌的斗争中鞠躬尽瘁,焦裕禄同志为党为人民忠心耿耿》通讯稿于当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第2 版刊发,由此,焦裕禄的事迹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关注。[5]

其次,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的宣传定位和形象凝结肇始于媒体。1965年秋,新华社主抓国内工作的副社长穆青安排分社记者周原去豫东地区采访,被刘俊生的一句“兰考开展除‘三害’的斗争,把俺们的县委书记都活生生地累死了”打动,到兰考进行了深入调研, 对焦裕禄的事迹有了更多了解并向穆青等人做了汇报。[6]随后穆青亲自前往兰考县进行调研,在边哭边记、连续多天听取了焦裕禄大量的感人事迹后,穆青说:“群众这么热爱、怀念的县委书记是很少见的。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全部的优秀品质。共产党员应该做到的他全做到了。我们一定要把他写出来! 写不出来,我们就对不起人民!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 第1 版刊发了穆青等人撰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并配发社论《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7]在焦裕禄的事迹被推向全国的同时,“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物叙事和形象定位也被鲜明确立,并衍生出“焦裕禄精神”“好官”“干部楷模”等多种表述。

再次,媒体对焦裕禄的报道和精神提炼,符合时代需求与媒体使命、群众视角和干部视角、面对上级和面向下级等多重标准检验, 有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内在叙事逻辑。焦裕禄形象是时代需求与媒体使命的耦合,有学者认为,在经历了河南信阳事件和三年困难时期之后,媒体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典型,来回答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灾害”和党员干部在灾难面前应有什么样的姿态, 穆青也一直在寻找一位对党忠诚、爱民如子、道德高尚的好县委书记,而焦裕禄正好满足了穆青所要求的全部条件, 既符合时代的期盼, 也从一定角度上隐喻而高明地表达了我党对不宜公开报道事件的一个负责任的历史交代与回答。[8]同时,新闻报道采用了“上下结合”“内外无差别”的复合型叙事框架——从上级和外围视角打量,焦裕禄树立了“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干部楷模”;从下级和群众视角看,他是“人民的儿子”,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有着血肉亲情一般的阶级认同, 由此成就了一个党性和人民性高度一致、做官和做人一致、语言和行动一致、上级和下级评价一致、深受人民喜爱的优秀干部形象,深刻阐释了当代语境下“好官”“为民用权”“让人民满意”等丰富含义。新闻媒体“铸就焦裕禄精神”的过程虽历经了很多“幽深迷离的历史窗口”[9],但焦裕禄这一典型的宣传无疑是最为成功的。他得到了历届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并在不同时代获得不断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的宣传, 三赴兰考, 把焦裕禄隐喻为“好官”,并对焦裕禄精神作出新的概括和阐述,号召全党学习和践行。这是新闻媒体服务于时代、服务于政治、服务于人民多重使命浑然融合的成功体现。

三、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焦裕禄形象的精神内涵与价值核心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有一个感人至深的细节,焦书记在许楼村一个低矮的柴门里,回答一对无儿无女的老人“你是谁”,说了感人肺腑的“我是您的儿子”,它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也紧紧抓住并生动勾描了焦裕禄对干群关系的深刻理解。党员干部带头治理“三害”是新闻报道的故事框架,而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 是记者既依托故事却又超越故事的情感框架, 也是焦裕禄能够穿越50 多年的时空间隔, 依然活在人们心中并成为“好官”标杆的情感根因。在焦裕禄“干部楷模”与“人民之子”的交织中,是焦裕禄精神中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作者把它分解为以下四个维度的统一:

一是亦官亦民的身份统一。在他人眼中,焦裕禄是县委书记、是官,而在焦裕禄心中,自己的身份既是要带头干事的干部,更是农民的儿子,是“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党的干部与人民之子的身份对接和融合, 是焦裕禄精神党性与人民性的外化和最为直观的呈现, 也是新闻媒体进行叙事框架构建、焦裕禄形象报道的阶级基础和逻辑起点。

二是“为官”“为民”的职业信仰统一。焦裕禄精神被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10]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概括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官”的职业规范与价值目标在于“造福于民”。[11]“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这是焦裕禄精神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在党员干部职业理想和信念、价值在规范层面的呈现。

三是和谐的干群关系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相统一。“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书记,出殡之日10 万人到场,老少百姓拥近棺木放声痛哭[12],还有魏善民一家几代人自觉守护“焦桐”,把他作为怀念焦书记时的念想。焦裕禄不仅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也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认可。兰考新闻干事刘俊生、县委副书记张钦礼的宣传,河南省委和中央领导的肯定,毛泽东同志评价他“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习近平总书记对焦裕禄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多次宣讲, 都说明了焦裕禄形象普遍的群众基础和时代价值。兰考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联系点,其符号意义也在于焦裕禄“集中群众的智慧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住在老贫农的草庵子里,蹲在牛棚里,跟群众一起吃饭,一起劳动”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 回答和体现了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作为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里首次提出的 “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中“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四是“做官”与“做人”、官德和私德的统一。焦裕禄生前有很多感人的小故事, 譬如让大女儿去工厂里从事重体力工作,不准儿子占公家便宜看“白戏”,理发、买粮食和普通百姓一样排队……在子女心里,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 “千万不能搞特殊” 这条家训,“焦裕禄精神与焦氏家风一脉相承”。[13]焦裕禄不仅是一个“好官”,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丈夫、好父亲、好朋友等。官员的道德标尺与个体的私德要求具有高度一致性和人格上的重合, 没有台前幕后的刻意表演和人格分裂,“好官”与“好人”、官德与私德浑然一体, 这是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自然呈现和本源性力量。

四、新媒体时代焦裕禄精神的传承发展与传播创新

从1966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发表到现在,将近一个甲子过去了。50 多年间,焦裕禄精神的时代含义和外在的传播生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焦裕禄精神的传播与媒介发展共舞,也经历了纸媒、广播电视、互联网到全媒体、融媒体的多元形态演进和不同的历史阶段。从长篇通讯、评论开始,电影、电视剧、各种诗词文赋、融媒体作品、MV 电视片等,形式多样,传播面广,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浮于浅表、止于感动、偶像包袱等问题,甚至出现了焦裕禄精神“过时论”“夸大论”等负面声音。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使用新的媒介形态来传承和发展焦裕禄精神,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

(一)围绕“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传承、挖掘和发展焦裕禄精神

媒体对焦裕禄的报道,曾经有过三个关键时期:早期以新华社、《人民日报》 长篇通讯为代表的典型人物报道,是舆论关注的起点,焦裕禄当时被定义为“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 此后1990年和1994年穆青等又分别发表了《人民呼唤焦裕禄》和《焦裕禄精神常青》,焦裕禄的事迹开始上升到“精神”的高度。至此,媒体通过“焦裕禄三部曲”把焦裕禄的共产党员和人民身份,做了一个有机的、反复的契合,焦裕禄精神所蕴含的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得以阐释和明确。新世纪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焦裕禄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被重新挖掘,焦裕禄精神被看作是“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 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的“永恒的”精神财富①,焦裕禄精神所包含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提供了精神引领、形象标杆和思想养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14]。同时,焦裕禄精神与新时代政德建设具有高度契合性,被看作是“共产党人官德教科书”,其朴素崇高的政德意涵,被解读为“亲民爱民的政德情感、艰苦奋斗的政德意志、科学求实的政德遵循、迎难而上的政德担当、无私奉献的政德追求”,认为它是助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之钙和灵魂之钥。[15]更有学者把它上升到中国精神的高度,认为它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伟大精神,是继承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16]

从焦裕禄精神的传播演进中可以窥见, 不断变化的是时代需求和传播环境, 不变的是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品质和道德要求。无论有着怎样不同的表述, 焦裕禄精神中的党性和人民性始终是贯穿时代、联结干群的主线,其当代价值的挖掘也依然是围绕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和谐干群关系等本质性内涵展开,只是融入了新发展目标、当代干部的作风和能力要求、新媒体时代人民接受习惯和学习路径变化等新元素,其内涵更加丰富,维度更加多元,形式更加多样。

(二)新媒体语境下焦裕禄精神传播的路径和方法创新

与内容相比, 传播媒介的快速革新与迭代也为焦裕禄精神的传播形式创新提供了巨大空间和更多可能性。同时,在网络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议题设置的优势不再, 内容的选择权下沉到了网民和普罗大众之中。面对多元媒体冲击下青年群体普遍的“政治冷感”,党员干部教育、意识形态宣传、政治议题等吸引力在下降, 甚至会出现多元平台的异质性导致的“认知失调”——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存在冲突、矛盾和态度不一致等现象,加剧社会撕裂。[17]焦裕禄精神的传播和传承也面临如何实现路径创新和传播效果提升等问题。

1.用互联网思维去实现“冷话题”的“热传播”

互联网思维最核心的内涵就是用户思维,“树立起用户思维,也就是要知道服务的用户究竟是谁,怎样才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18]。为此,了解我们的目标受众以及他们的视听接受习惯变得尤为重要。网络新媒体成为“新型主流媒体”的时代,要进行精神、观念类内容的传播,首先需要打破这类内容和普通群众之间的“疏离感”,在保持“高度”的同时,也要让它有“温度”。这就提出了如何让焦裕禄精神的报道和传播紧密联结现实、激发个体情感活动、具有高卷入度和关联性、产生较好的贴近和认同效果的问题。2014年焦裕禄逝世50 周年之际,新华社曾推出大型集成报道《焦裕禄:穿越时空的呼唤》,用“焦裕禄的工资单”“焦裕禄背后的女人” 等内容把人物及其精神高度生活化和通俗化, 通过媒体融合等多种手段来获得受众的接近和接受, 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其次,要善于借用“焦点”和“热点”,一方面是人物诞辰、逝世周年纪念日这样的“焦点时刻”,另一方面是立足于新闻热点和公众关注焦点所投射出来的现象和问题,理性发现和总结当前干群关系、公共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让焦裕禄精神的传播与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高度联结、延伸,发展理论。

2.方法论创新与媒介叙事的四个“转移”

从坚守和理解焦裕禄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核心价值出发,本文提出,对焦裕禄精神的传播也要因应当前媒介生态多元发展及干群关系强弱倒转等变化,促进新闻叙事理念和方法在以下四个方面的迁移:一是从“官”到“民”的视角转移,呼应互联网“网民在哪里、民意就在哪里”的“民意”观,促进相关议题从政治“神坛”走向大众,从人本的立场去理解和解读焦裕禄精神;二是从“个体”到“群体”的内容迁移,从典型人物个体出发, 树立焦裕禄精神传承的群体典型和当代特征,如对百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宣传②,推进传播内容从个体到群体、从“榜样”带头到群体规范建构的转移;三是从“宣传”到“对话”的动员方式转移,改变传统媒体时代的单向、静态传播为互联网时代的多向、立体、动态传播,充分调研存在的问题让公众参与讨论,促使社会动员方式从灌输到对话的转移;四是传播效果从“感动”到“行动”的转移,焦裕禄的人格和事迹让人感动,但其人物形象传播的目的不是“高挂”和“风干”,而在于“学习”和促进更多人的行动。如何从传播效果维度去分析和搭建叙事框架,从情感、关系、行动等多个层次促进和整合社会共同体,促进更多焦裕禄式干部的诞生和更大社会效益的产生,是焦裕禄精神传播的根本价值所在。

3.对焦裕禄精神的可视化、具体化、亲民性、可行性的解读

焦裕禄身上承载了干群关系、对党性人民性的理解、执政理念和方法等众多社会问题,也隐含了对干部克服困难、奉献、牺牲等要求;“官德”标杆的定位,也使焦裕禄精神的传播面临着境界太高、高不可攀、“普通人学不了”,甚至成为“精神包袱”等困境。让焦裕禄精神从“圣坛”回到“地面”,需要让人物形象生动可感、真实可触、客观可信、平实可学,全媒体手段的使用可增进这一精神的现实转化。媒介技术是传播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在传统的电影、电视剧的基础上,“两微一端” 和公众号等平台, 新的MV 电视、H5 界面、动漫等产品的使用,未来探索“元宇宙”等更加多样的媒介形式, 都有助于精神传播的 “落地”和广泛传播交流。如何在内容上守正创新、在形式上直观鲜活、在平台上自由切换、在效果上融通转化,不仅需要媒体“放大招”精心策划,更需要摆脱干部议题的典型化、疏离感、刻板印象等困境。

注 释:

①可参看2014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

②详见《中国青年报》2015年7月1日03 版《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表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决定》《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名单》等报道。

猜你喜欢
兰考焦裕禄县委书记
县委书记的榜样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又访兰考
“三清一改”靓兰考 人大代表作示范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互联网+履职”:兰考人大代表的新行动
焦裕禄墓前(外二首)
兰考交卷
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人民呼唤焦裕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