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传播创新了图书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其工作效率, 为其存储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且能够快速匹配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丰富了资源获取模式。然而,如何借助互联网传播创新图书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则是亟须探究的问题。
《图书馆资源管理与档案服务创新》(陈越华、何生荣、陈小琴著,2018年11月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一书研究了图书馆信息管理及档案服务工作的原则、原理、方法及技术,以从不同角度和视野重新审视图书馆信息管理与档案服务的理论与方法, 重新认识并阐述了档案管理学的理论研究, 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导。
《图书馆资源管理与档案服务创新》 一书指出,在现代图书馆资源及档案信息管理中, 互联网技术发挥着重要驱动作用,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管理体系、整合资源是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重要任务。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优化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必要环节。唯有利用技术驱动图书馆的信息化进程, 方能有效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质量及效率, 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引进和构建图书馆档案管理数据等。
在图书馆档案管理系统中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媒介传播时代重存档轻采集的不足,能够在不考虑档案价值大小的条件下充分采集档案数据,以确保其原始数据的完整性。而在传统媒体传播时代,数据的采集及加工整理均由人工完成,采集数据难度大,工作量大,从而导致重视存档轻视采集的问题,即使是要求图书馆档案管理者有针对性地采集价值高的信息,仍然会存在原始数据不足、数据分析不客观的问题。若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应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不但能够增强档案资源的真实性和丰富性,也能对图书馆档案信息进行高效分类、存储、客观分析和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图书馆档案资源。
同时,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图书馆档案数据库,不但能够提高图书馆档案的使用及管理效率,也能提升其服务水平。构建图书馆档案数据库需要遵循规范、稳定、安全和高效原则,结合图书馆发展实际,并以优化其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及查询为数据库的建设目的。在构建目录数据库时,应依据图书馆实际合理划分类别, 以提高图书馆档案资源数据使用的便利性。此外,还要设定好读者访问权限及系统功能,比如无限次数的查询、自动记录、自动归档等功能,机密档案应设置加密和设置访问权限,限制对原始数据的改动等, 确保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有序性,确保其服务的便利性和精准性。
互联网传播环境中,图书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构建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得忽略对原版纸质档案的管理及服务工作。相关管理者应辩证地看待两种档案方式, 充分应用传统管理与信息管理两种管理模式,使两种模式互相补充,充分利用其优势及作用。陈越华等学者也在其论著中指出,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既要实现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整理、开发的同时,也要注重传统纸质档案的存储与管理工作, 以确保档案资源作用的发挥。对此,相关部门要结合图书馆实际和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构建综合性的信息管理体系,拓展图书馆档案的管理覆盖范围,以提高其信息管理的效果。
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中,图书馆档案管理者将纸质档案向数字化资源转变时, 应做好备份及纸质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图书馆档案的双重安全。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由信息化系统故障等所导致的信息丢失风险。而有效整合图书馆档案的纸质资源,构建原始档案资料库,不但能够丰富图书馆档案的信息种类, 也能增加其数量。重塑图书馆档案原资料库也要符合其发展趋势,以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档案信息, 满足其差异化的利用需求。这种管理模式又称为“双套制”的管理模式,即通过此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同一份图书馆档案的数字信息同纸质档案的共同存储和双效利用, 实现数字档案与纸质档案的相辅相成,在确保图书馆档案完整性的同时,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序性。但是,此管理模式也暴露出了许多弊端, 比如数字档案仅以纸质档案的副本方式存在,并未真正对其开发利用,所以,图书馆档案管理者要基于工作实际,灵活选择“单套”或“双套”管理模式,推动两种模式的创新互动,从而提高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质量、效率和服务水平。
总之,《图书馆资源管理与档案服务创新》一书分析了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创新思维,并基于我国图书馆档案管理实际进行多方法、多角度的研究,阐述了创新档案服务的重要性,这为研究和创新图书馆档案的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指引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