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文化电视作品传播路径研究

2022-12-04 07:44任丙超孙社兵
新闻爱好者 2022年9期
关键词:纪录片数字内容

□金 婷 任丙超 孙社兵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文化信息传播进入融媒体态势,视听符号具有显著的传播优势,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更适合跨媒体跨屏幕传播,奠定了视听内容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文化电视作品的传播主要包括综艺节目、电视剧和纪录片。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传统文化电视综艺作品主要呈现传播系统更加开放、传播效果更加立体、传播过程更具互动性三个方面特征。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普及和发展密切相关,三者又共同推动了视听传播系统的变革。数字经济时代媒介融合态势彰显,视听作品在不同媒介间跨界整合、资源共享,在传播系统中呈现显著的流动性和系统性特征。[1]

一、传统文化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播

视听作品中的电视综艺节目一般指电视媒体围绕某一主题制作的视听内容。传统文化的电视综艺节目开发通过将传统文化符号视听化呈现的方式打破内容传播的文化壁垒, 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现代化转码形成传播内容的竞争力, 最后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整合传播手段扩大传播效果, 进而在全媒体层面塑造节目品牌,形成专属IP。

一是对受众需求的准确把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长时间高速发展, 人民群众对精神产品的需求越发强烈, 而传统文化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水平明显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电影市场早于电视市场印证出受众渴求传统文化视听化传播的愿望, 最为具体的表现就是好莱坞电影作品中中国元素的呈现为电影票房带来的成功与国人的自我陶醉, 例如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系列、《花木兰》等。之后在国家意志引导下, 中央级电视媒体开始围绕传统文化主题展开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 例如电视综艺节目 《经典咏流传》,定位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利用“咏”的手段,将诗词进行音乐化改编,内容兼顾老人、儿童等不同年龄段喜爱诗词观众的审美情趣, 在忠于诗词历史观照的同时,用现代旋律进行传唱,突出现代审美,满足了观众茶余饭后精神生活的需求。

二是内容与形式双向选择保证内容品质。电视节目的主要传播载体是电视, 在传统文化内容选择上主要考虑两点因素:首先要适合视听化,视听符号的特长是信息传播的形象化, 适合传播具有视觉冲击力、有情节或故事性的内容; 其次要适合大众传播,电视媒体是大众传播媒介,内容要符合大众审美情趣和价值观,要能够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美国学者米尔佐夫指出,“新的视觉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原本不具备视觉性的事物逐渐视觉化的趋势”。[2]传统文化的视听修辞是对先人精神世界的现代化解读, 也是传统文化传播适应现代社会信息传播表意性、阐释性、表演性转化的实践活动。例如,广受好评的传统文化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以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物”为对象,节目制作中引入现代数字技术、节目传播中线上线下联动、节目衍生品开发深度融入互联网经济, 是数字经济时代传统文化电视节目传播链、价值链开发的典型代表。

三是做好视听语言的现代化转码。传统文化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础,文化知识、地域差异和历史演变虽然带来了传播屏障, 但无法割断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决联系与屏障二元矛盾的方式就是传统文化现代化转码, 具体到数字经济时代的电视综艺节目就是现代化的视听语言转码。数字经济背景下, 电视综艺节目在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方面的优势在于影音节目传播的无损化复制与全媒体传播,制作好的电视综艺节目可以在电视、电脑、手机等屏幕上跨界流动, 观众能够在丰富的时空场域下自由享受节目带来的视听体验, 形象生动地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观众观看传统文化综艺节目的目的一般有了解新鲜事物、满足视听享受、丰富知识等目的,所以在视听语言转码过程中,为保证传播质量最大化满足受众需求, 需要用视听手段凸显不同传统文化内容基于独特内涵的冲击力, 利用好电视综艺节目独有的现场舞台、主持人、灯光音响等元素,营造好视听呈现场域,利用多种手段做好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

二、传统文化电视剧的传播

电视剧是典型的文化视听产品, 数字经济背景下,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通过生动形象的视听符号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从传统文化电视剧传播的角度看, 需要解决传统文化视听化叙事、传统文化符号视听表现、传统文化时空重构三个问题。传统文化视听叙事是指在电视剧叙事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内容, 传统文化符号视听表达是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元素的电视剧语言转化, 传统文化时空重构是指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思想性内容的与时俱进,通过对传统文化内容传播的创新与弘扬实现激励年轻一代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

一是与叙事结合的传统文化呈现。电视剧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要与电视叙事相互融合, 观众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 通过感受叙事情节和剧中人物的命运形成情感共鸣, 感受历史年代中不同地域的社会风貌、时代变迁、民族交融和地理变化带来的社会影响。例如改编自热门网络小说的电视剧 《琅琊榜》,通过浓厚的传统文化叙事构建起特有的艺术氛围。剧中运用精妙构图力图展现中国山水图景的美感,其中的古代山水园林场景,呈现出类似水墨画的唯美,古意盎然,使人如身临其境。剧中还巧妙地利用历史名人典故设计剧情, 例如剧中琅琊郡寓意诸葛亮出生地,进一步丰满了同样神机妙算、忠心辅佐明君的主人公梅长苏的身份背景。主人公在一次次生死考验中,不仅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也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士”的形象诠释得入木三分,智慧、学识、高尚品格和远大抱负,以及卧薪尝胆的经历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凝聚的中国品格。

二是具象化呈现传统文化符号。具象化过程既是文化符号视听化转码的过程, 也是影视剧表达创新的过程。电影和电视剧利用大量的影视美学手法将传统文化符号具象化, 达到增强作品艺术价值和感染力、营造视听语言美学意境的目的,实现对观众的传统文化熏陶。一部好的电视剧作品,不仅要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 也要满足人们精神层面对生活和思想困境答案探究的需要, 二者可以说是矛盾的两面,过于强调娱乐价值将导致内容空洞,过于强调思想性则会出现枯燥乏味, 做到二者辩证统一是创作者需要直面的问题。电视剧《鬼吹灯》《神探狄仁杰》系列就是典型代表, 其采用最新的数字经济运作模式, 作品内核仍是传统文化, 通过较好的具象化呈现,成功抓住观众眼球,其系列作品积累了大量的忠实受众。

三是典型人物塑造深化传播效果。真善美是全人类精神世界的共同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崇尚的大义之一是“浩然正气”,电视作为大众传播的主要载体,肩负着塑造全民族价值观的重要责任,电视剧中的正面典型人物起到了增强国人精神力量、创造素材资源的重要作用。比如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剧中典型人物经历过不少“老”作品创作的洗礼,典型形象可谓深入人心。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创客们利用典型人物知名度,在典型“人设”的基础上进行“新”创作,又塑造和挖掘出不少脍炙人口的新段子,无形中创造了新卖点,延长了原作的生命周期。

三、传统文化电视纪录片的传播

电视纪录片是电视专题类节目, 通过视听语言客观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等,还原社会生活原貌,客观真实地记录有价值的内容。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真实性,这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需要制作者以客观现实为基础,不仅拍摄真实的内容,更需要展现整体上的情节真实;二是纪实性,不仅是一种表达风格更是一种表达手法,是真实的延伸和发展。传统文化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实实在在的现实内容为基础,由现代人对先人精神和成就的继承而来。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历经岁月依然被人们喜爱, 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永恒”真理,而这些哲理性内容适合在一种思辨和平静的氛围中讲述、体会和感知,同时传统文化的大部分内容通过书、画、建筑、艺术形式等留存,适合视听化表现,这就为以写实风格为特点的电视纪录片带来用武之地。在传统文化的电视纪录片开发中,最常见的题材是知识类内容,如历史知识、中医养生、茶文化、传统技艺等。

一是原汁原味的展现式纪录。电视纪录片的本质特征就是真实,囿于时空限制,人类不能随时随地地体会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电视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观众的跨时空感官需求。传统文化可视听化纪录的素材中,很多极具吸引力,例如尚待开发的历史遗迹、鲜为人知的人间美味、人迹罕至的自然秘境等。这些极具视觉或听觉冲击力的内容很适合原汁原味地展现, 可能稍加修饰或人为加工就会破坏它们的自然之美,用记录的方式,用画面和声音直观地展现是最佳的传播方式。最原生态的传统文化资源往往保留有最真实和全面的人文精神,也最能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在展示原始素材风貌的同时,也是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例如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乡愁”,是近些年电视纪录片的热门思想内核。2012年央视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起国人关注,七集内容分别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和生态为主题,生动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文化由来与传承。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广受好评,观众通过观看纪录片,说得最多的是对美食、民俗、文化的深度认同,在一集一集节目的客观内容润化下,“记住乡愁” 的主题逐渐清晰,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浑厚情感令人欲罢不能,记录的力量得到完美呈现。

二是利用科技手段多元化再现。电视纪录片具有艺术性和新闻性的双重属性, 艺术性的本质在于画面和声音的生命力, 充分发挥画面和声音在造型塑造上的生动作用是电视纪录片制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常作为历史事件和历史遗存组成元素的方式呈现,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了传统文化元素原始形象遭到破坏或丢失, 为电视纪录片中相关内容的生动表达带来阻碍。数字技术发展极大带动了动画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时空错位、画面和声音仿真技术越发成熟,虚拟画面仿真效果越来越好的同时, 其制作成本也逐渐降低到可以被电视制作接受的程度, 这就为科技手段多元化再现的电视记录形式发展带来了机遇。在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电视纪录片的开发实践中, 利用多种手段的情节再现式表达极大提升了制作效果。早在2003年电视纪录片《郑和》就成功运用了数字技术情景再现的方式,并取得巨大成功。在先进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多元化真实记录得以实现,也最大化地发挥了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此后的传统文化电视纪录片中,虚拟现实和情景再现技术基本成为标配,《圆明园》《故宫》等一些著名电视纪录片对这些技术使用更是渐入佳境,科技成为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加速器。[3]

三是体验和参与式记录。传统文化电视纪录片记录的主体始终是人和人创造的客观世界, 所以人的元素是制作的最核心要素。随着大众媒体普及和互联网媒体快速发展, 电视节目中体验和参与式内容逐渐增多,这代表着传授关系逐渐趋于平等,也是展示真实之外的另一种真实——体验真实。体验和参与式记录方式非常适合个性化表达, 这种方式对纪录片真实、客观的表现蕴含在现实参与体验过程中。在此类记录中, 记者代替观众体验镜头前的环境、生活,将真实体验现场展现给观众。这种记录方式解决了历史题材传统纪录片中观众始终游离在纪录片讲述内容之外的问题, 观众不再只是观看和聆听者, 通过体验使眼前的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都不再遥不可及, 通过参与实现对历史人物身心体验的直观感受。例如,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的系列纪录片《边疆行》《北纬30 度中国行》等,节目中记者直接出镜,参与跋山涉水、民风体验、民俗经历,并直接在摄像机前呈现整个过程。类似的记录方式也成为电视纪录片制作的常态,制作于2018年的《跟着唐诗去旅行》,以杜甫、孟浩然、王维、岑参、李白五位杰出诗人为切入口,邀请五位当代文化名人担任“旅行者”分别沿着五位诗人的行走路线,探访曾经的唐诗现场,回望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历史与现代祖国大地上发生的变化。

目前我国传统文化视听节目制作主体仍然是国有体制内各级电视台和影视企业, 相较西方文化强国仍存在创新主体和创新力量不足的问题。数字经济背景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支配作用越发明显,如何通过新的文化市场和影视产业制度安排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

猜你喜欢
纪录片数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答数字
数字看G20
主要内容
成双成对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