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故事化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中的应用

2022-12-04 06:42:1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园山实验学校沈紊仪
青年心理 2022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历史课程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园山实验学校 沈紊仪

从教学实践来看,将故事化教学法融入初中历史课程之中,就是基于历史这一学科自身拥有的故事性这一方面的特点出发的,无论是课本教材还是课外辅导资料,都拥有大量的历史故事作为依据,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若能够巧妙地将历史故事加以优化并应用,就能够在调动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有效提升自身的历史知识储备,这对学生学好历史这门课程大有裨益。

一、故事化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中应用的优势

要想更好地将故事化教学应用在初中历史的课程之中,教师就要先明确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们带来怎样的学习优势,这样才能够使后续的课程教学措施更具实效性。

首先,历史学科中所讲述的事件因为其发生的年代久远,所以对于这些事件,教师就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听,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们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记忆就会更加深刻。其次,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针对同一个历史主题内容,以不同人物的历史视角展开,在不同故事叠加起来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得以保持,并且能够增强学生对课程探索的兴奋感,这对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故事化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中应用的原则

要将故事化教学这一手段应用在初中历史的课程之中,教师还应该了解并把握其相关应用原则,以保证在课程中所应用的教学手段,没有出现不匹配的现象,这才能够使得课程中的小故事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热情,并保证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一)真实性原则

历史课程是一门严肃的学科,这里所指的严肃,并非故事不具有趣味性,而是指教师在将故事应用于课程中时,应该抱有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同时教育学生以严谨的态度去学习历史,不可抱有嬉笑怒骂之姿态。而历史的严肃性融于课程中的故事时,所体现的就是其“真实性”,教师要保证在课程中加以应用的故事内容的真实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一段真实的历史呈现给学生,才能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这段故事中所包含的历史意义及情感,进而树立起他们自身正确的历史观。而要做到这一方面,还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身的历史专业能力,以保证自身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故事的推演,由此推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二)趣味性原则

上文提及历史需要学习者和教学者的尊重和严肃,但并非不能够具有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对历史故事加以应用时,需要保证故事本身的真实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其趣味性。若教师单单是利用古人的表达形式,将真实的历史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就很容易导致课程中的故事内容枯燥,而在枯燥的故事中,学生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就会随之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非但不能够使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还可能使教学效率降低。所以教师要想更好地在课程中进行故事化教学,并将这一教学手段的实效性有效提高,就要在保证其史料真实性的同时,想方设法提高课程中故事的趣味性,使其能够始终对学生形成吸引力,调动大家对课程的参与热情。

(三)针对性原则

而除了上述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以外,教师在对历史故事加以应用时,还应该对教学目标和主题的针对性原则加以了解,即明确当前课程开展的主题,之后再根据主题进行故事的选取和应用。教学针对性原则的提出,就是为了更好、更精准地将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传达到学生的脑海中,以使得故事发挥出实效,也只有在故事与课程主题相一致时,教师才能够顺利地利用故事将课程内容进行准确地表达,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地解决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而提高课程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在选取故事内容时,在保证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外,还应该尝试将故事与时代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将课本中蕴含的历史情感更好地融入故事讲给学生,利用这样的方式实现对他们的学习指导。

(四)主体性原则

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由于受多方面因素所影响,难以将各个历史事件进行全方位还原。但历史教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是在学习历史的过程当中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并在历史教学活动当中培养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及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为此,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故事化教学活动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对历史教师的教学内容感兴趣,才会愿意学习、乐于学习,进而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而故事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具有趣味性,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历史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主体性原则为导向,才能够有效地开展故事化教学活动。

(五)多元化原则

故事化教学法能够在历史教学活动当中产生怎样的效果,取决于历史教师实际采用的教学手段,因此历史教师若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故事化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活动当中的教学功能,便必须在尊重故事化教学模式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以下三方面开展多元化的故事化教学活动。第一方面,即历史教师需要保证历史故事自身的多元化,即从故事内容方面以及载体形式方面进行多元化的调整;第二个方面,即历史教师需要在开展故事化教学活动时注重历史之间的文化差异,确保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当中能够不断地深化对多元文化的认知;第三方面,即历史教师需要多元化设计历史故事的故事主题,以此保障历史故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发挥其激励作用。

三、故事化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中应用的手段

从上述的优势与原则中,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当前将故事化教学应用于初中历史课程的重要性和适用性。根据这些内容,教师就可以设置如下的教学措施,以保证课程中的历史故事发挥最大的实效。

(一)借助历史故事开展课程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尝试在课程的导入环节进行历史故事的应用,以故事的形式来引入课程内容,从而调动起大家的学习兴趣。常言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就可以利用符合上述几个原则的历史故事对课程内容进行导入,从而使得课程的整体氛围变得轻松有趣,让学生对接下来的课程开展充满期待。对此,教师就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对本章节的课程内容加以了解和分析,明确在本节课程中想要传达给学生哪些学习要点,多方搜集相关的历史故事,之后再对历史故事进行选取。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的相关内容教学时,就可以根据课程中安史之乱所发生的时间和间接原因进行课程的导入。因为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后期,而唐朝的后期阶段由于皇帝唐玄宗治下的政治腐败,唐玄宗沉迷美色导致国家衰败,所以教师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在这段历史的进程中杨贵妃作为一个重要的角色,自身还带有争议和“热度”,所以教师就可以以其作为课程的突破口,将“一骑红尘妃子笑”的经典故事讲述给大家,使其能够产生对故事的好奇心,进而讲述到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故事,之后便能够顺理成章地展开安史之乱形成背景的相关教学了。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不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增强,历史文化素养也得到提升,他们对本节课程中的历史内容记忆也会更加深刻,这对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而言有着很大的作用。

(二)创设故事化主题的教学情境,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还可以从课程中的教学形式上加以改革,即将故事化教学融入课程的安排之中,以故事背景为主题,进行故事化的教学情境创设,这有利于学生们对教学课程中的内容重点进行深度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程的进一步了解,这对其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对此,教师可以先对课程中的具体内容进行仔细了解,再根据课程内容的主题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之后则由学生们自行在情境之中进行历史故事的体验和感受,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去体会课程重点,进而加深他们对课程的了解程度,并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距我们当前文化文明相对更久远的夏、商、周时期为例,虽然当时的文明十分落后,但当时的人们也创造出了以青铜器为首的大量工艺技术。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的开展时,就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将故事化教学情境的主题设定为当时那个时期,然后让学生将自己代入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中,并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等方式进行当时环境的渲染,以此帮助大家更好地融入情境之中。在情境之中,教师可以作为引导者,带动学生的思维进行相应的运转,如讲述一个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的故事,进而让大家进行角色划分,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进行技术创造等。利用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元素,还可以更好地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以提升、帮助他们在了解史实资料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学会新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身学习能力。

(三)利用历史故事串联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历史教科书由多名历史教育专家共同编订,其中不仅涵盖大量的历史事件,还按照顺序与相关度进行单元的分门别类排列,有着清晰的顺序,是历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但历史具有连续性发展的特点,由真实的事件所构成,既是多个个体,又是一个整体,且不同时段、不同人物之间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历史教师若仅仅是按照历史教科书的单元顺序开展教学活动,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产生割裂感,不利于学生以整体的角度看待历史和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而故事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历史教师不仅需要带领学生学习各个单元的历史知识,还应当通过历史故事采取故事化教学模式,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不同时段、不同人物的历史故事进行结合,以趣味化故事为引导,并将其融入历史教学内容当中,凸显历史故事的整体性,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当中能够获得完整的历史体验,在培养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发展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历史学科的历史情感。

例如,历史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洋务运动”一课的历史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结合义和团的历史故事讲解中国洋务运动时期的近代史,如义和团运动初期时,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打压的措施,在后期想通过义和团的力量抵御外来侵略者,但由于清政府并没有正确认识义和团的真正力量,也只是从利用的角度出发,便对多个国家宣战,最终导致战败,反动统治者随后勾结外国势力对义和团展开毁灭性打击。学生在了解义和团的历史故事后,能够有效地将其与洋务运动及维新运动等历史事件进行结合,从清政府的态度与行为方面所展现的特点,认识到晚清政府的腐朽与落后。在此过程当中,历史教师通过开展故事化教学活动的方式结合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了解历史的整体,还能有效地完善历史课堂教学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学生更加系统化、整体化地学习历史。

(四)利用历史故事开展探究活动,强化学生的历史认知

教师还可以利用历史故事的形式在课程中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利用不同的故事说明同一主题的特点,进一步强化学生们对历史的认知。对此,教师就可以先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故事的挑选,而在挑选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保证历史故事符合上述的五点原则外,还要尽可能地根据所要在课程中开展的教学主题内容,进行故事的多样化选取。

例如,当教师想要根据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的第五单元第十六课内容“独立自主与和平外交”为课程主题进行相关教学时,就可以先选取一部分能够代表这一时期发展的故事作为备选,之后考虑在课程中进行相应的活动安排。以课堂辩论这一活动为例,教师要针对这一课程主题开展相关的课堂辩论,就意味着其要在所选定的备选中进行二次挑选,二次挑选的原则就需要根据辩论的主题和特点而制定,对此教师就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历史故事。在选定故事内容之后,教师还可以将故事的争议点告知给学生,并让他们根据自身的认知和偏好进行观点选择,随后开展相应的辩论。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不仅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程度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他们对课程内容的了解程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对促进其自身的综合能力发展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将故事化教学手段融入初中历史教学,是能够体现历史学科特性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在这样的课程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提升,针对课程中的重难点也更容易被突破。但要更好地将故事化教学融入课程,教师就要从明晰这一手段优势、了解对其应用的原则方面出发,从而保证后续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具针对性。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历史课程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