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之处见精妙
——谈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策略

2022-12-04 06:42江苏省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白云迪
青年心理 2022年13期
关键词:记叙文生动细节

江苏省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 白云迪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记叙和描写生活中真实的人与事以及环境、景物等的一种文体。它是通过记载作者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接触到的人、事、景物等,比较简洁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记叙文可分为记人、记事、写景、状物四种类型。那么,如何写好记叙文呢?一般而言,能运用简洁明练的语言,条理清晰的叙事节奏,以及明确到位的表达方式,将会有助于学生写好记叙文。而在写作记叙文的过程中,如何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写出新颖独特的文章,表达自我、突出个性,使自己的文章增光添彩,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努力的方向。这些都依赖于小学作文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生活中充满了细节,而正是这些有血有肉的细节,让人物充满立体感,让事件显得细腻动人,细节可以给读者带来一帧帧高像素的画面,使他们在文字所描绘的世界里流连忘返。因此,本文结合在写作中工于细节的名家名篇,就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处理好细节这一命题展开讨论,供各位语文教学工作者参考借鉴。

一、分析细节描写的操作原则

有一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作文。所谓细节描写,具体是指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腻的刻画,它可以表现在对人物、景物或者场面的描写里。这些细节描写虽然在文章中看似寥寥几笔,却都是作者的匠心安排,可以起到于细微处见真章的目的;它可以把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或者是事物最本真的特质,生动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有效提升文章的表现效果,让人读来如临其境,带给读者良好的阅读感受。总的来说,细节描写的作用可以用这四个词概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鲜明生动,感染力强。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以下原则指导学生来进行细节描写:

(一)真实可信原则

记叙文写作,无论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是对故事内容的铺陈,都离不开细节描写。而细节描写一定要遵循真实可信的原则,即描写的内容必须合情合理,符合生活的真实特质。可以说真实是细节描写作品的灵魂,它不仅要符合生活真实,还要描写得逼真又形象。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真实”是指:不必是曾有的事实,但却一定是会有的、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便要求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用一双敏锐的眼睛,不仅要发现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深刻把握事物的本真特性。例如,在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作者便从墙外悄悄探出墙头的一枝杏花,揣测到了满园的春景。由此可见,诗人此时一定是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细心的思考,这样才看到了这别具一格的风景。这也正如夏衍所说:“作家只有头脑里积累的生活细节愈多,笔下表达的这些生活细节才会愈准确,作品也才能更真实、生动和感人。”因此,学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写作时才能够写出丰满生动的细节内容来,进而增强自己文章的表达效果。

(二)生动传神原则

记叙文之所以运用细节描写,不管是事物还是人物,都是为了体现其个性化的特征、与众不同的特点。因此,细节描写应当力求生动传神。“那些好的写人记事的文章,均是凭形象和情趣来打动读者。”(何永康语)作文中塑造人物的方法,无非是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着重在神态、动作和语言的细微之处上下功夫,力求做到经典而传神、能够引人注目。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时一定要用心揣摩字句、锤炼用词,以最本真的情感来打动读者,使读者和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例如,课文中常有关于人物动作的描写,一些动词的连用,表现了作者遣词用语的精妙,以及能够表现人物或者是动物的特点。

又如《搭船的鸟》一文中,作者就通过对鸟下河捕鱼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翠鸟动作敏捷的特点,同时,也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表达的传神。

(三)凸显性格原则

写人物主题的记叙文,在小学阶段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要将笔下的人物描摹得栩栩如生,就需要学生从细节处入手,使所描写的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经历等都具体而翔实。人物说话的神态、语气、动作等要契合人物的身份,并且要做到凸显人物的性格,抓住其特点,切忌千人一面。正如一位作家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描写时,一定要抓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从而写出最能凸显人物形象的对话来。

二、探索细节描写的有效策略

(一)巧抓特征,妙绘形象

无论是写人物主题还是记事类主题的文章,都离不开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走在大街上,一张张鲜活的面孔,表情各异,长相不同,要想定格这些各不相同的面孔,就需要作者用笔去描绘出人物的不同,这便需要运用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长相动作和衣着等特点,观察捕捉人物身上最突出的特征,同时,还可以根据人物的思想品质或者心理需求,选择有重点地刻画。

例如,在丰子恺散文《吃瓜子》里有一个片段:“女人们、小姐们……她们用兰花似的手指摘住瓜子的圆端,把瓜子垂直地塞在门牙中间,而用门牙去咬它的尖端。‘得,得’两响,两瓣壳的尖头便向左右绽裂。然后那手敏捷地转个方向,同时头也帮着了微微地一侧,使瓜子水平地放在门牙口,用上下两门牙把两瓣壳分别拨开,咬住了瓜子肉的尖端而抽它出来吃。……”“吃瓜子”这样平常的动作,经过作家的妙笔,竟会如此精妙绝伦。

所以,在人物肖像描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巧抓特征,凸显性格,按照顺序,力求生动。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物外形特征,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修辞手法的渗透,运用修辞手法要恰当,尤其是比喻的手法,运用起来要灵活。选取人物肖像中非常特别的一点,选取适当的喻体,让读者读来感到贴切自然,非常到位。

例如,有一次在进行人物外貌描写练习时,笔者先做示范:“老爷爷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打开思路,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生动,笔者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几种带有沟壑纹的事物,如砸开的核桃、皱巴巴的大枣、龟裂的土地、失去水分的葡萄干、扒掉的老树皮等,让学生认真观察二者相吻合的地方,然后进行写话练习。学生有的写老爷爷布满皱纹的脸就像干裂的土地,有的写像干涸的河床,还有的写像刻在脸上的蜘蛛网等,这些比喻手法的运用,可以把人物外貌中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到生动形象。

(二)贴合个性,表现语言

若要写好记叙文,人物之间的对话必不可少。人物的性格、品质等特征不仅可以通过外貌特点展现出来,语言描写也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古今中外的大作家们,无一不是语言描写的高手,他们或通过人物的语言内容,或通过人物说话的语气等,把人物说话时的神态情绪进行全面刻画,仿佛文中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例如,在《陶罐和铁罐》一文中,作者就是通过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描写,给大家展示了傲慢无礼的铁罐和谦逊有礼的陶罐这两种形象。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语言描写的典范文章,教师可以用好这些范例,指导学生做好人物的语言描写。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人物语言描写的时候,要注意让人物的语言契合其身份、职业、经历等。即使只是年龄上的差异,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内容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明确语言描写的几个组成部分,如提示语,即交代说话的对象,让读者明确说话时的场景;还有标点符号的运用,标点符号对表达人物说话的语气或者感情非常有意义。例如,平时笔者就特别注重片段训练,然后拓展到整个篇章的练习,这样一来,学生对语言描写掌握得更加到位,运用起来也便得心应手了。

(三)推敲动词,刻画造型

动作描写是记叙文中刻画人物或者动物的重要方法之一,诸如日常生活中的人物活动、生产劳动中的动作、文娱活动中的动作等,不管是哪一种动作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文章的主题服务。在平时训练学生进行动作细节的描写时,笔者采用分镜头的方式,即把一连串的动作分解出来,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观察细化,用不同的动词来表现,如我们可以认真观察妈妈下班之后进厨房的动作:从淘米下锅,到择菜起火,然后到装盘上桌,基本一气呵成,用不同的动词表现妈妈的勤劳能干。因此,教师平时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如操场上学生打篮球的动作,拔河比赛的动作,或者是做的某一个游戏的动作等,力求表现出人物不同的动作特点。这些细节的刻画能够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

(四)反复叠现,拨动情弦

使同个一细节在一篇文章当中反复多次有间隔地出现,这就是人们所说地一唱三叹、且文且咏的写法。我们巧妙地使用这种写作方法,不仅可以使文章在结构上更加显得完整清晰,还而且还更有利于拨动人物的情感之弦,从而升华主题,使文章巧妙地达到有深度的层次。四年级语文课本《走月亮》一文中,共四次提到“我和阿妈走月亮”,作品就是在这样巧妙的穿插中具体表现了“母亲爱孩子、孩子爱母亲”的主题,表达了人物走月亮时的幸福、喜悦之情,也使四个大段之间遥相呼应,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让读者身临其境,产生强烈的共鸣,体现了反复叠现穿插的魅力之所在。朱自清先生《背影》一文中,一共有四次提到了父亲“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也写了三次自己的流泪,这三次显现的父亲背影是写景,而在背后注目的却是人,使眼泪、背影之间情景交融的又是那三次落下的不同含义的泪水。这样一篇有深远影响的作品就这样在作者巧妙的反复、叠现之中具体生动地表现了父子二人情深意厚这样的主题。但是,在作品中进行叠现穿插,也一定要力戒机械的、无层次、无章法的重复,一定要注意同中求异,同中求变。这样才会达到突出思想,强调情感;层次清晰、承上启下;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的目的。

(五)烘托渲染,表现环境

环境描写是渲染气氛,做好背景铺垫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环境的描写,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哪几种,具体来说,环境描写既可以是对当时自然环境、四周景物的描写,也可以是对特殊的时代背景,即社会环境的描写。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接触最多的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因此,教师应当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训练上。例如,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篇习作题目的要求是看图写话,主题是放风筝,图画上显示的内容是三位小朋友正在学习放风筝,远处有一家三口温馨和谐地聊着天,整个画面是春天风景,人物心情愉悦的氛围。因此,笔者便指导学生从气氛的渲染入手,去表现人物心情的舒畅。有的学生写道:“春天到了,到处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在这大好的春光里,一群小朋友到野外放风筝。”文末又写道:“满天的风筝越飞越高,地上的人们越玩越开心,小草儿也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所有的人和景物都沉浸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还有的同学把景物描写渗透在文章的中间,当写到小朋友经过练习终于学会放风筝了之后,有位同学写道:“小明经过几次失败后,掌握了放飞风筝的技巧,风筝终于高高地飘扬在天空。看到这一幕,就连树上的小鸟都为他欢唱,地上的小草儿为他拍起了小手……”加入了环境细节的刻画,整篇文章的表现力提升了很多,对于烘托当时的场面,表现人物的内心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平时学生写作文时,写到主人公被表扬的时候,经常会利用谈笑风生的环境描写;而失败的时候,也总是乌云遮天、青草流泪,和花朵垂头丧气……这些描写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然而在雨果《悲惨世界》里这样写道:”冉阿让听了歌没再多想。他看到的不再是黑夜,而是蓝天。他觉得自己的心在飞。”这样的细节描写使冉阿让轻松、愉悦的心情跃然纸上。当学生意识到环境描写的妙处之后,在自己的习作训练中,总会有意识地加入环境描写的细节,甚至摸到融情于景、触景生情的诀窍,让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

三、结语

当代作家刘真说:“作品中的细节,就像活人身上的细胞,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所谓作品的高度、深度,是由它的细度决定的。”记叙文的细节描写是不可或缺的,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让肤浅走向深刻,让枯燥走向生动,让单调走向神奇。而学生在日常进行写作训练时,依然存在细节不突出、文章缺乏感染力等各种问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强化细节描写,加强对细节描写的训练,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文章中,增加对细节描写的运用,提升文章的表达效果,让细节描写真正起到于细微之处见精妙的功效。

然而,对于写作经验尚浅的小学生而言,遣词造句有时都不能做到十分规范,细节描写自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笔者从多方面探讨了细节描写的教学策略,发散学生的想象力,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捕捉细节,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以便更好地凸显记叙文写作中细节描写的魅力。

猜你喜欢
记叙文生动细节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生动“演”绎,“讲”出精彩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