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花,吴文静,黄小舟,曾思琦
清远市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广东 清远 511518
早产儿由于胎龄不足37周,各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与足月儿相比较差,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消化酶合成不足,消化能力相对更弱,所以在喂养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不耐受的情况,并对健康发育有严重不利影响[1]。对该类早产儿严格进行营养管理,给予其充足和平衡的营养成分[2],能够提高存活率并为后期生长发育提供保障,然而对于出生后还没有形成有效吞咽和吸吮反射的早产儿而言,经口喂养引起窒息的风险较高[3]。因此,如何帮助此类早产儿尽快养成有效吞咽和吸吮的能力,保证其正常和健康进食,就成为当今早产儿营养管理的热点。有研究[4]证实,通过口腔运动联合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刺激早产儿口咽肌肉群,形成完整的神经反射。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采用口腔内外按摩联合NNS对早产儿进行干预的临床疗效。
分别将本院2018年1~12月和2019年8月-2021年5月出生后48h内入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60例早产儿纳入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早产儿男39例,女21例;胎龄28~33+6周,平均(31.22±1.32)周;出生体质量1.03~2.14kg,平均(1.56±0.36)kg。联合组早产儿男40例,女20例;胎龄28~33+6周,平均(31.34±1.31)周;出生体质量1.02~2.14kg,平均(1.56±0.39)kg。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胎龄<34周,出生体重<2.5kg;②接受全管饲喂养;③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合并症;④如需辅助通气(机械通气或CPAP),撤除48h后需接受管饲喂养。
排除标准:①患有神经性并发症或先天性疾病;②重度窒息;③严重感染;④合并其他严重疾病。
常规组早产儿给予NNS进行干预,具体如下:护理人员每天在进行喂养30min前,均使用无菌无孔橡皮奶嘴让早产儿进行吸吮,每次3~5min,每天3次,此项操作持续到早产儿可以完全过渡到经口喂养后停止。
联合组早产儿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口腔内外按摩进行干预,具体如下:
(1)成立口腔按摩联合NNS小组,小组内进行培训考核,保证小组成员熟练掌握口腔按摩操作。
(2)从早产儿留置胃管开始至完全经口喂养,口腔外部按摩使用茶籽油润滑,涉及口腔内部时佩戴无菌手套,并且操作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无菌手套,每天1次,每次12~20min。
(3)口腔外按摩:从早产儿的鼻翼根部至耳垂,并弧形向下向嘴角形成C字形按压,每侧四次;以圆周运动的方式将食指从一侧唇角移向上唇中央再移至对侧嘴角,反方向再从对侧嘴角以同样方式移动至该侧嘴角,上下嘴唇各四次;食指放在唇中央,用持续的轻柔的力量将上唇缓慢向下唇方向按压,将下唇缓慢向上嘴唇方向按压,上下唇中央各两次;将手指放在牙龈中央,用恒定持续的力量缓慢轻柔地移向牙龈后方,再从牙龈后方缓慢轻柔地移回牙龈中央,双侧上下牙龈各两次;手指放在唇角内侧,在脸颊内部以轻柔的压力向磨牙牙龈水平位置形成C字形按压,再移回唇内侧,双侧脸颊各两次;手指放在磨牙牙龈水平处的舌边缘和下牙龈之间,用轻柔的力量缓慢地将舌头推向对侧,并立即移回手指并将手指轻轻压向婴儿的脸颊部,双侧各两次;轻柔的力量按压硬腭3s,手指向下至中央并缓慢向下按压舌部后立即将手指移回口腔硬腭处,进行四次;手指放在硬腭的中心,轻轻刺激上颚,引出吸吮动作,持续1min。以上操作口腔外按摩均由食指进行,口腔内按摩均由操作者左右手小指进行。
(1)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过渡时间[5],喂养过渡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注:开始经口喂养的标准为喂养量≥5mL/次;完全经口喂养的标准为早产儿喂养完全经口,无需使用鼻饲管≥48h)。
(2)记录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及第1d、2d、3d、4d、5d的喂养效率[6](注: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摄入时间)。
(3)记录两组早产儿留置胃管时间、不耐受情况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长。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组不同时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联合组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均早于常规组,喂养过渡时间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喂养过渡时间(,d)
表1 两组喂养过渡时间(,d)
两组干预后喂养效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干预后第1~5d喂养效率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干预后第2~5d喂养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喂养效率(,mL/min)
表2 两组喂养效率(,mL/min)
注:与干预前相比,aP<0.05;与第1d 相比,bP<0.05;与第2d 相比,cP<0.05;与第3d 相比,dP<0.05;与第4d 相比,eP<0.05。
联合组留置胃管时间和住院时长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不耐受情况发生率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留置胃管时间、不耐受情况发生率和住院时长
据报道[7],近年来早产发生率逐年攀升,而决定新生儿存活的关键因素就是早期的营养供给,由于经鼻饲管喂养易刺激早产儿消化系统,导致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所以经口喂养是早产儿补给营养最有效的途径。但早产儿因为吸吮能力发育不完善,因此经口喂养的效果难以保证,对此,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训练方法就是NNS训练。
NNS训练是通过定时给早产儿使用奶嘴,刺激其吸吮本能和口腔感觉,再由口腔感觉神经去刺激迷走神经,从而加快建立早产儿规律的吸吮模式。有研究[8]证实,该训练对早产儿早日恢复吸吮功能有良好的效果。口腔按摩是通过采用一定的干预手法对咬肌、咀嚼肌、嘴唇及舌部等进行按摩,刺激早产儿口咽部的组织肌群发育,加快早产儿吸吮能力恢复的训练方式[9]。前者是引导患儿自我训练,后者是外力协助训练,二者并不冲突。本研究通过采用口腔按摩结合NNS训练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各个方面的结果进行探索,且为确保进行口腔操作的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相当,减少误差,本研究口腔按摩采用的是统一的考核标准,只有考核通过的护理成员才能实施口腔按摩。本研究通过记录两组患者开始经口喂养的时间和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发现,联合组早产儿的喂养过渡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这说明口腔按摩+NNS训练干预能够提前早产儿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从而缩短喂养过渡时间,与杨春燕等[1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口腔外按摩刺激的是早产儿的脸颊和嘴唇,这与早产儿的吸吮、吞咽以及呼吸紧密相关,通过对口腔外周的肌肉组织按摩刺激,能够帮助早产儿形成吸吮反射、吞咽反射以及咀嚼肌关闭反射。口腔内按摩刺激的是早产儿口腔内的感觉神经,唾液分泌对吞咽行为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还发现,联合组早产儿的喂养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这说明在一定的时间内,联合组早产儿的摄入奶量更多,口腔按摩+NNS训练干预能够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率,这与王仁媛[11]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口腔按摩联合NNS训练能够发挥出1+1>2的效果,究其原因可能是联合干预能够给予早产儿视觉和感觉上的双层刺激,加快新生儿觉醒并增强口腔运动功能。最后本研究显示,联合组早产儿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长显著短于常规组,且不耐受情况发生率显著小于常规组,这说明口腔按摩+NNS训练干预能够缩短早产儿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长,还能降低早产儿经口喂养过程中,不耐受情况的发生率。胃管留置时间缩短是因为口腔按摩促进了早产儿的口腔发育,加快了其吸吮能力的恢复,住院时间缩短是因为早产儿经过口腔按摩和NNS训练后,正常的喂养状态加快恢复,而不耐受情况发生率变小是因为,早期口腔按摩通过对迷走神经产生刺激,可加快胃肠道激素分泌,增强胃肠动力和消化功能,与乔淑兰等[12]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口腔内外按摩刺激+非营养性吸吮能够提升经口喂养的效果,缩短留置胃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长,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