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品天 殷昕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102249)
游泳作为国际体育竞技项目,在生活中也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区别于普通游泳爱好者,游泳运动员需要在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提升运动员在竞赛中的竞技能力势在必行。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自身身体机能和后天技术训练以及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等。因此,在日常游泳训练中,需要对上述因素进行专项加强训练,以提高游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游泳运动员的体能作为支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基本能力。运动员具有较好的体能,对应的也会拥有较强的竞技能力,因此游泳运动员为提升自身竞技能力,进行一系列的体能训练是有必要且极其重要的。衡量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的要素有许多,具体可分为身体形态特征与运动素质特征两方面。
(1)身体形态特征。
判断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主要从身高、肌肉组成、臂长、手部面积、跟腱长短、小腿肚位置高低几方面来判断。在游泳运动中,身高较高的运动员就比例而言也会同样拥有较长的手臂和腿部,这使得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拥有更大幅度的游泳动作,用更少的划水次数做出更多的划水效果,具有更高的划水效率。手臂长度也是衡量游泳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特征之一,手臂是最靠近心脏的发力部位。臂长有利于运动员在游进过程中发力,同时可以增大滑水面积,据调查,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臂展普遍比其他项目运动员长,手掌面积也较为宽大。同时在选拔游泳运动员时,还会考虑其腿部形态特征,跟腱较长与小腿肚较高的运动员有更为灵活的脚踝,也具备更大的成长空间。
(2)运动素质特征。
游泳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特征指的是运动员的各个身体部位在进行游泳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力量、耐力、速度和柔韧性。通过对身体部位灵敏度和使用程度的测定,运动员运动素质特征是判断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指标。
①力量素质
在游泳训练中,不仅仅包括运动员的水中训练,陆上训练也同为重要。在陆上训练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更是训练的关注要点。根据传统训练经验和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安排可以得知,对游泳运动员进行长期有效的力量训练,可以迅速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进而增强其竞技能力。以自由泳为例,当运动员使用自由泳技术时,臀部进行主要发力,随后由身体各部分协调动作进行力量传导,在力量传输时保持身体的平衡。因此运动员发力部位的力量素质决定了该游泳技术能否兼顾力量与速度,尤其是对于中短距离的游泳运动员而言,更需要提升自身的力量素质增加爆发力,提升游进速度。就游泳运动特性而言,游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很大程度上受肌肉力量的影响,即提升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在加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②速度耐力素质
游泳竞赛的本质是竞速项目,提升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根本就是提升游泳运动员的游进速度与耐力,因此,运动员的速度耐力素质是决定其竞技能力的直接要素。在游泳运动中,根据游进距离,将其分为有氧化和无氧化两种。通常在100m之内的无氧化游泳中,运动员的速度是决定其竞技能力的直接要素;百米泳距之上则更加要求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不同项目的游泳运动员要根据其项目内容具备不同素质,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要通过专项训练加强自身的耐力或速度素质,通过训练密度、组合的变化促使身体逐渐适应训练强度,最终达到训练目的,增强自身竞技能力。
③柔韧素质
在兼顾力量素质与速度耐力素质的同时,柔韧素质也是衡量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运动员具备较好的柔韧度可以促使胯关节的肌肉、韧带等一系列软组织进行最大程度地伸展,从而提升关节活动幅度增加游进动作幅度,提高游泳速率。因此近年来,在陆上训练中融入柔韧素质训练也成为当今提升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游泳训练中,运动员也应注意腿部、臀部和腕部的柔韧性训练。
游泳本身是一门竞速类竞赛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高低的直接因素即为运动员的游进速度。游泳运动员的游进速度并不完全取决于其身体素质,游泳技术及相关技巧也是影响运动员游进速度的关键之一。为提升自身游泳速率,运动员在保持最佳身体状态的同时也要兼顾游进技术,一方面运动员在水中使用的游泳技术必须与人体生理学相符,充分利用身体机能转化为运动能力;另一方面游进技术也要符合水流特性,最大限度减小水流阻力,提升自身游进速度。以高肘曲臂划水为例,肩关节固定,肘关节在游进过程中处于较高位置,通过使用该游泳技术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游泳速度。运动员在游进过程中的划水频率和单次游进距离也是影响其游进速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从技巧方面入手,找到最适合游泳队员的游进方法,有效提高其竞技能力。
(1)心理素质。
游泳运动是运动员在水中有意识的自主前进项目,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并不是机械重复游泳动作,而是综合日常训练经验,对当前竞赛情况在短时间内作出准确判断,并实行相应的技巧与解决办法。另外,在距离较远的游泳项目中对运动员的耐力也是巨大的挑战,更加考验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运动员要提升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突破体能上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体能的潜力。只有具备有顽强的意志品质,才能满足比赛竞技的需要。
(2)智能素质。
优秀游泳运动员具有丰富的大赛经验,因此,在比赛中也更为自信,同时,其多次参与大赛的经历也使其能够更好地处理突发事件。运动员在大赛中的想象力、创造力则主要取决于训练过程的性质。实践证明,训练内容只有通过运动员自己不断地体验、摸索、尝试、总结与升华,才能获得随机应变、运用自如的、富有个人特点的实战能力。
区别于普通游泳爱好者,游泳运动员需要依靠自身卓越的游泳技术完成比赛并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而支撑运动员灵活运用多种游泳技术的基础就是优秀的身体体能。所谓体能,除去强大的肌肉力量和良好的耐力之外,还要进行一系列完整且具有针对性的身体技能训练,包括爆发力、耐力、核心肌群稳定性、柔韧性与协调性训练等。除上述内容外,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也涵盖在体能范围内,如有氧能力训练、无氧能力训练与心肺功能等多种训练项目。
(1)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要求。
①全面认识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体能训练观
游泳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时,要树立起正确的体能训练观,不能机械地完成训练任务。游泳运动员要确保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对身体形态和技能的重视程度。通过日常训练,运动员也会不断更新自身的体能训练知识储备和认知,只有真正体会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游泳运动员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体能训练当中,使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完成体能训练内容,从而提高自身体能。
②将体能训练与身体机能恢复手段相结合
在国内外体坛中,大部分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身体恢复程度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成绩高低起关键作用。因此在游泳运动员的身体技能训练当中,也要注重将恢复手段与体能训练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恢复训练、营养补给和医学生物恢复等手段促进游泳运动员在体能训练中身体机能的恢复,防止运动员在体能训练中因过度劳累造成不必要的身体损伤。因此,每一名教练和运动员都要高度重视身体机能恢复手段。
③优化训练配置,合理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游泳作为调动人体肌群共同参与的运动,更加注重运动员协调性,因此游泳运动员的一般体能训练必不可少。在游泳训练中,运动员为更加灵活地运用游泳技能,也要注重在训练过程中的专项体能训练。因此在体能训练过程中要注重训练项目的分配,合理加强身体机能,提升专项体能训练的训练效果,为日常体能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2)体能训练的具体分类。
①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是提升游泳运动员竞技能力最基本的训练内容。进行有效的身体训练可以促使运动员循序渐进地适应在游泳过程中的体能消耗,在长期的训练中熟悉运动环境,从而促使自身游泳竞技能力的提升。在当前游泳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内容中,大多数以徒手动态操为主要训练内容。徒手动态操涵盖的动作牵拉、活动关节、激活运动神经和准备动作能有效激活运动员的身体,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时刻处于亢奋状态,便于快速进入训练状态。在徒手动态操过后会进行一系列的弹力带小力量激活训练内容。在进行体能训练过后,诸多放松训练也被归类于身体训练,旨在拉伸运动员的肩部和手臂,放松其背部肌肉,促进运动员的身体恢复和放松。
②一般体能训练
通常运动员的一般体能训练又被称之为基础体能训练,指通过对人体生理和人体构成等方面的理论分析,为游泳运动员制定的科学合理的训练项目。通过训练,可以强化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促进游泳运动员的身体保持长期健康的状态,进一步提高身体机能,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一般体能训练包括对运动员的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与灵敏的训练。为提高自身竞技水平,游泳运动员必须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长期的一般体能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通过合理安排各阶段的一般体能训练任务,强化运动员的各项运动素质,为专项体能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专项体能训练
专项体能训练指针对运动员的比赛项目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为提高游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其专项体能训练中涵盖着丰富的游泳比赛战术与技巧运用,通过对游泳运动员的动作调整,实现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使用更为复杂的动作,以提升自身的竞技能力。
④综合体能训练
综合体能训练包括对游泳运动员单一运动能力和复合运动能力的训练。所谓单一运动能力,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完成制定单一运动动作的能力,通过拆解世界顶尖游泳运动员的游泳动作,对其中包含的单一动作技巧进行分析并运用于自身,进而改进游泳运动员的整套游泳动作,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复合运动能力是指在进行单一运动能力训练后,将一系列动作进行整合,将具有独立性的动作融合成完整的复合动作,通过训练游泳运动员的复合运动能力,提高运动员在训练和竞赛中完成复杂动作的能力,进而提升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
(1)准备训练。
对于游泳专业运动员而言,在竞赛前进行有效的准备训练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准备训练可以促进运动员迅速进入比赛状态,通过身体舒展和肌肉拉伸,激活运动员的身体,使其始终保持亢奋状态,进而提升竞赛成绩。这就要求在日常训练中养成游泳运动员自觉进行准备训练的良好习惯,督促运动员进行长跑、下水准备训练等准备活动,运动员在这一过程中应保持准备训练的长期性和持续性,保持自己的日常状态,为提升自身游泳技术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准备训练环节还可以融入陆上模仿训练,通过在陆地上模拟入水训练,使运动员的游泳动作更加规范,控制手臂和腿部拍水的幅度与力量,同时也可以借助相关设备进一步改进游泳运动员的动作,提升其竞技能力。
(2)局部动作模仿练习。
在游泳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易错动作和重难点技术,在面对此类技术难题时,就可以使用局部动作模仿练习。运动员通过学习,模仿游泳的局部技术,特别强化技术训练中的易错点和重难点,有效提升自身竞技能力。该种技术训练方法具有多样性,运动员可以采取独自练习或组队练习的方法,对动作进行分解整合,强化训练。
(3)水感训练。
水感训练又名为水流运动感训练,指的是运动员在水中进行动作变更时,对水流的利用程度。通过水感训练,提升运动员对泳池内水流的判断力和控制能力,通过长时间的摸索与针对性训练,提升对不同水流的利用率。通过水感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员在水中的行进速度,进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①曲线划水练习
所谓曲线划水练习具体指运动员在游进过程中,通过手型的不同变化体会水流阻力,进而选取复合自身需求的最佳曲线,在水流中产生推动力。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以手臂充当螺旋桨的桨叶,通过不同角度的曲线变换产生推动力,通过自身感受手臂曲线变化角度,选取最大推力,提升其游进速度,进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②身体流线型训练
运动员在水中的不同身体形态会对水流带来的阻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游泳运动员通过身体流线型训练,充分体验自身在水流中如何以最佳形态减小水流阻力,从而提升自身的游进速度。具体训练方法为运动员在泳池中用力蹬壁,当身体处于水流滑行状态时,运动员将身体进行伸展,双手伸直靠拢成船头形态,感受水流滑过身体,使身体在水流中呈流线型运动,提升行进速度,提高竞技能力。
③手臂压力敏感练习
该训练项目旨在通过压力敏感练习促使运动员具备更加灵敏的触觉,使运动员在游泳训练和竞赛中能更加详细地感知游泳动作的每个阶段。例如在游泳训练中,采取不同手部动作体会水流,通过拳头与手掌的变换提升运动员对水流压力的敏感程度。
(4)游进训练。
游进过程作为游泳竞赛最主要的过程,必须加强运动员在这方面的能力。通过游进训练,运动员将游泳动作与运动频率进行整合,以最佳的运动状态参与到游泳训练与竞赛当中。
①打腿训练
在日常训练中,运动员通过对各种游泳姿势中腿部姿势的变化,形成肌肉记忆,提高自身腿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在训练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可以制定不同的训练方式。例如徒手打腿、扶板打腿等。运动员还可以借助辅助工具,如牵引带和脚蹼改变自身游进姿势,进一步提升自身游泳技术。
②分解技术训练
通过分析运动员在游进过程中身体局部运动,指出运动员在游进过程中的不足与优势,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将其优势进一步放大,促使游泳运动员提升自身游进速度,提高竞技能力。
在游泳竞技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否过硬也是其能否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由于运动员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不同,每个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也具有差异性。而且人类心理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并不能在短期内进行强化。因此,运动员在日常的技能训练和体能训练中要注重心理训练的渗透,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促使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沉着冷静,更好地驾驭比赛,化压力为动力,激发自身最大潜能,发挥自身游泳技术,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
在游泳运动比赛项目中,运动员在进行身体运动的同时还要克服水流带来的粘滞和阻力,这对游泳运动员而言是对其身体机能的巨大挑战。同时伴随着科技进步与经验累积,世界各国的游泳水平也不断提升,因此为提高游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必须全方位多角度考虑,从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游泳技术入手,兼顾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提升,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帮助运动员有效提升竞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