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

2022-12-03 20:20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南港中心幼儿园黄芸青
家长 2022年30期
关键词:教师应幼儿园游戏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南港中心幼儿园 黄芸青

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基本内容,因其自身具有的内容丰富、种类多样且趣味性强的特征深受幼儿喜爱。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也逐渐强化了游戏对幼儿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因而实施课程游戏化活动是符合幼儿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在树立正确幼儿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探究推进课程游戏化的具体策略,促进良好游戏活动氛围的构建以及幼儿活动体验的优化,为实现幼儿活动质量的提升、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育与小学、中学的教育不可同日而语。幼儿本身具有的学习能力有限且独立能力较差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一日活动离不开游戏,游戏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有力武器,课程游戏化对促进幼儿教育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推进课程游戏化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提升幼儿教育活动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价值。

一、课程游戏化的实质与内涵

在教育改革逐渐推进和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幼儿教育理念和思路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出发合理引入游戏活动,推动课程游戏化进程的发展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的教育改革思路。幼儿本身有着内心纯粹且感知能力较强的特征,他们往往是通过对事物进行具体感知的形式来实现对知识的获取并促进自身思维发展的。课程游戏化活动的开展无疑给幼儿提供了这样实践体验和亲身参与的体会、平台,让幼儿在与周围的人和事物互动以及肆意玩耍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游戏活动的乐趣,感受到游戏活动本身具有的自由、自主化参与的特征及其带给人身心倍感愉悦的感受,在转变传统单一活动形式带来枯燥感的同时将课程游戏化活动的实质和内涵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二、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如今的幼儿课程游戏化活动进程进行观察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如游戏活动时间和空间不足的问题。尽管大部分幼儿园已经充分认识到游戏化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旧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具体体现在幼儿每天的生活作息和时间安排都是固定不变的,游戏化活动的内容不能占用过多时间。不仅如此,空间不足也是影响课程游戏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游戏的场所一般在室外或是固定的活动区域内,这些场所往往摆放着各种活动材料,幼儿如果集中参与某项游戏活动的话很容易出现扎堆、拥挤的现象,因而难以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室外活动空间虽然充足,但是多个班级的幼儿同时参与游戏活动的话很容易出现混乱的局面。除此之外,活动材料投放不合理以及更新不及时也是课程游戏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幼儿园由于经费等问题往往投放一些较为简单、单一的材料,且这些材料往往很长时间才更换一次,甚至长时间不更换,有的还存在活动材料投放过少的问题,这就直接导致幼儿在玩耍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出现抢夺的现象,使幼儿之间出现摩擦和不友好现象。单一、陈旧的材料不利于幼儿各种能力的获取和发展,幼儿难以通过操作材料获取相应的知识,给课程游戏化的开展造成阻碍。

三、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应当遵循的原则

在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发展的进程中,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以及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来看应当遵循生活化、活动性和趣味性原则。生活化原则是指课程游戏化活动的开展应以幼儿熟悉的实际生活为基准和依据进行合理规划,这是在对幼儿现有认知水平进行充分考虑的前提下决定的。幼儿自出生以来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活动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无论是身边的人,或是接触到的事物,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的认知。他们受自身身心发展特征的影响也更加乐于并善于从自身熟知的生活化环境中获取知识,因而生活化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是幼儿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更能开发幼儿智力和潜能的活动方式。活动性原则是在充分考虑到幼儿本身具有的爱玩爱闹的天性而设定的,它将刻板化的课程内容以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形式呈现出来并给幼儿提供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幼儿在尽情玩耍的同时捕捉到学习的机会,在获得丰富游戏活动体验的同时逐步提升了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意识。而兴趣对年龄较小、活泼好动的幼儿来说犹如一块磁铁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很容易被兴趣吸引而积极投入对新鲜事物的探索中,因而趣味性原则是在充分考虑幼儿注意力较短且不容易稳定的基础上设定的,是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游戏活动的重要原则。

四、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

(一)教师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责任合理指导

教师本身的教育理念及其采用的活动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游戏化课程的构建以及游戏化活动的开展。幼儿受自身年龄的影响本身自主意识相对薄弱,他们对很多事物缺乏深入了解和认识并对教师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因而教师应在树立课程游戏化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游戏活动中的定位,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指导和引领作用解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遇到的阻碍和困难,促进幼儿对良好活动体验的获取及其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形成,课程游戏化活动也因此得以顺畅、可持续地全面发展下去。

例如,在开展“小小美术家”的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在给幼儿提供绘画需要用到的材料和素材之后,让幼儿根据自己对素材内容的了解进行自主绘画,鼓励幼儿尽可能地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进行自由创作。同时,在幼儿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不应针对幼儿颜色和材料的使用做出过多的评判,而是应当在幼儿遇到困难,比如缺少材料或是材料受到损害时给予幼儿帮助,使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如此,通过明确自身的定位并对幼儿进行合理指点,促进了教师职责的发挥以及游戏活动的进展,游戏活动质量和效果也因此得以不断改进和优化。

(二)科学建构游戏内容,因材施教满足需求

幼儿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不同的幼儿在个性发展、兴趣爱好、学习理解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等方面有着很大不同,因而课程游戏化活动的开展应在充分考虑幼儿个体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建构和合理规划,通过教学内容和游戏活动进行精细设计满足不同个性幼儿的认知和学习需求,让幼儿在有针对性、因材施教活动内容的指引下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将游戏活动推动幼儿个性化发展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

例如,教师可以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出发对游戏活动的材料进行巧妙投放。比如男孩一般比较喜欢一些看起来比较酷的玩具,诸如各种车类、变形金刚等等,而女孩相对来说性格较为沉稳、安静,喜欢的玩具也大都是一些比较可爱的毛绒玩具或是卡通动物形象玩具等等,在设计相关活动内容时,教师可以从男孩、女孩不同的性格特征出发,通过投放不同形式、种类的活动材料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日常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应注重观察幼儿的表现,在充分了解幼儿喜好、特长以及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合理、有的放矢地实施因材施教教学。如此,便使游戏活动的开展真正做到了满足幼儿基本的认知、活动需求,促进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课程活动中的深入贯彻。

(三)设定趣味活动情境,调动兴趣强化参与

从幼儿的年龄及其身心发展特征出发合理创设游戏情境是推动课程游戏化进展的有效措施。幼儿本身具有的活泼好动的天性及其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多样化环境和丰富情境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同时,体验和实践参与式的游戏活动离开良好环境创设的话也是难以实现的。为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活动的开展应通过对活动环境的巧妙设置来强化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幼儿在与趣味情境以及真实环境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个人成长和发展。

以户外体育活动为例,为了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趣味游戏的形式引领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比如设置“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这一游戏活动能使幼儿的身体机能得到全方位地锻炼。鉴于游戏内容本身较为传统和固化,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趣味故事情境的形式赋予游戏活动新的内涵,即勇敢的鸡妈妈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被敌人——老鹰抓到并偷走,拼尽全力地与老鹰斗争到底。小鸡们也积极配合妈妈共同守护自己的家园。通过创编故事的形式对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拟人化设置,能加强幼儿对游戏活动内容理解的形式促进其积极参与其中。如此,便将游戏活动与趣味情境巧妙融合了起来,促进了幼儿认知学习兴趣及其参与活动动力的全面调动,对提升游戏活动质量和效果产生了重要的推动意义。

(四)引入安全教育内容,消除隐患提升技能

在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发展的进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的一点是,幼儿本身具有的身体协调性较差且安全意识薄弱的特征往往很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令他们的身体受到伤害,给游戏化活动的开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而加强安全教育并注重幼儿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应在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安全重任的基础上做好安全准备、防范工作以及游戏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指导工作,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基础上逐步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及其自我保护能力,给课程游戏化活动的顺利进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例如,在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并让幼儿自主操作运动材料和器械时,教师应首先对常见的运动器材和设施诸如各种小车、滑梯、跷跷板等等进行提前检查,保证提供给幼儿的运动材料都是安全无损害的。同时,在幼儿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幼儿的行为举止,当幼儿出现打闹或是不正确操作运动器械的行为时,教师应及时出来制止,让幼儿深刻认识到这种行为的错误性以及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身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将安全教育贯彻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比如让幼儿园远离可能存在危险因素的物品,诸如插座的插头、盛有热水的饮水机等等,并在这些物品的旁边贴上安全标识,在逐步提升幼儿对危险判断性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如此,通过加强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并注重幼儿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解决了活动中已经存在或是可能会产生的阻碍,在提升活动质量的同时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注重开展家园合作,丰富体验促进发展

游戏活动形式和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广阔而丰富的生活化资源是为课程游戏化活动提供素材和载体的有力依据。而家长作为有着丰富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群体,无疑在推进幼儿课程游戏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在与家长取得联系的基础上,倡导家长参与游戏活动的素材供给、活动组织和策划以及活动具体实施等环节中来,利用家园共育的形式不断丰富幼儿的活动体验和感受,让幼儿在教育合力作用的指引下得以健康、快乐成长。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节日活动倡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游戏活动中,让各个家长带领幼儿共同创编一个与节日有关的趣味游戏,游戏内容应尽量与民间习俗或是文化有关,之后在亲子活动中将游戏以节目的形式表演出来。通过带领幼儿积极创编、排练节目,不仅拉近了家长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还使课堂游戏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如此,便将家园共育的作用充分展现了出来,实现了丰富幼儿活动体验、提升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教育活动目标。

(六)合理渗透游戏精神,增强感知升华素质

游戏精神不仅是指幼儿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以及独立性、创造性等品质,还充分体现了幼儿从游戏中所获得的自由、自主、愉悦的精神体验,因而注重游戏精神在活动中的渗透是游戏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和最终意义所在,是幼儿能从中受益匪浅的部分。为此,教师应注重游戏精神在活动中的渗透并巧妙借助其来建构整个活动,促进幼儿感知理解能力的提升及其活动体验的优化,幼儿的个体素质也因此得以不断升华和内化。

以美工区的活动内容为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幼儿热爱涂鸦是受他们年龄特征影响所决定的,不应片面地为了达到既定的活动目标而随意阻止幼儿的这种行为,或是针对这种行为对幼儿进行训斥,这不仅会极大降低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还很容易把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美工区专门设置供幼儿涂鸦的区域,并善于从幼儿绘画的内容捕捉灵感,不失时机地借此对幼儿具有的独立创造力进行称赞。如此,便将游戏所倡导的良好品质充分保留在了游戏活动中,充分展现了课程游戏化的价值和意义。

五、结语

总之,实现幼儿教育与游戏的巧妙融合、促进课程的游戏化进展是幼儿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幼儿教师应积极探寻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开展教育活动的有效策略,在转变传统单一教育模式的同时给幼儿提供丰富、新颖的活动体验,让幼儿在可持续发展的游戏生态中得以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教师应幼儿园游戏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爱“上”幼儿园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