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高璇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幼儿园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加大,幼儿园办园规模在不断扩大,一园多部、集团园、联盟园等不同办园模式出现,这对办园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园际间协同发展提出了挑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制定合理的教研制度并有效落实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园尝试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以及“互联网+”思维方式融入园际协同教研中,以期提高教研工作质量,形成良好的教研环境。
通过对区域内幼儿园教研现状的调研,我们了解到幼儿园园本教研常态开展,开展的主要形式为园所教研、年级组教研,并采用案例分析、研讨交流、专题讲座等形式展开。多数幼儿园采取便于组织管理和交流分享的线下教研,园际教研频次不多,近两年受疫情防控影响,园所之间的协同教研开展较少,即使有开展,也经常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园际教研多由教育主管部门或联盟园发起并组织开展,园际间根据园所发展现状和教研需求自由结对开展的教研很少。园际教研的内容多以专题讲座、观摩活动的形式开展,即使有交流研讨,也会因为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不能很好地聚焦实践问题的解决,造成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不高。
在来自不同幼儿园、教研部门的教师和专家组成的教研团队中,每个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和优势,在交流研讨中,彼此交换观点和分享经验。教研人员在发现同伴闪光点的同时,也能看到自身的不足,学习他人也成为他人学习的对象,从而逐渐形成不同层面的优势互补,推动协同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办公条件更加便捷、智能,为搭建共享资源平台提供了保障。在QQ、公众号、皖教云、百度云盘等平台灵活搭建的资源共享空间,教研团队及教师个人都可以自由上传、分享学习成果及教育资源。同时,这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教研,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盘活了教育资源,也增进了教研人员的情感交流。
园际协同教研基于共同的教研愿景,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支持下,教研形式更为丰富。教研人员可通过案例研讨、微格分析、在线讨论、远程视频等方式,结合信息技术的调研数据等,聚焦教师实践层面的真问题、小问题,教师的专业能力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开展的校际协同教研,通过线上与线下教研方式的融合、园所个体与跨园资源的融合、专业引领与薄弱需求的融合、跨学段跨区域协同教研的融合、多主体参与的融合等,打破园际间的壁垒,缩小园际间的差距,形成开放、多元的教研文化,实现教研工作质量的整体提升。
我园建立并完善了园际协同教研的机制,将园际协同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根据园所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选择有共同教研愿景和需求的园所,建立园级和园际教研共同体。教研共同体形成了以园长为组长,副园长、教科室主任为副组长,业务骨干为主要成员的园际协同教研领导小组。教研领导小组结合教师实践需要,自下而上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制度、教研计划和实施方案,实行每周一次园部教研,每月一次园际协同教研(线上),每学期一次成员单位互访,每年一次区域内教研互动,鼓励教师真诚对话、自主学习、积极交流、勇于思辨,使园际协同教研得以高质量地开展。
良好教研生态环境的形成关键在于“研什么”,聚焦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和需求,才能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动性。幼儿园可以设立“金点子”“问题箱”,也可以通过个别交流、沙龙活动、问卷调查等途径,了解教师的教研困惑和需求,汇总后进行分类梳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园际协同教研,使不同层面的教师都能在“真教研”中获得专业成长。
教研的核心是“对话”,是和自己、同伴、专家的对话,怎样通过有效的教研形式帮助教师思考和表达,是线上交流为主的园际协同教研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采取园部线下集中、园际间腾讯会议连线交流的方式,让小组讨论、合作体验与分享交流在教研中流畅切换,将“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和“互联网+”思维方式融入教研活动中,主要教研形式有以下几种:
1.沙龙式教研——辩论式教研
沙龙式教研也称作“头脑风暴”。教研组长会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拟定主题,以园部各年级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观点梳理,辅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观点。每组推荐一位或多位发言人分享交流,这类教研形式的优点是现场气氛活跃,并能体现团队合作的力量。
2.体验式教研——项目式教研
体验式教研注重过程体验,教研过程轻松、有趣。如将幼儿分组,用建构材料合作搭建房子,每组一位观察员现场观察记录组员的游戏行为并进行分析。通过游戏后的交流分享,教研人员对幼儿基于个体经验的搭建水平、合作能力等有了更为直观、感性的认识。
3.案例教研——微格分析
案例教研对活动前的准备有要求,教研人员需要提前拍摄一段教学或游戏场景视频,也可以请个别教师准备好故事或事件讲述。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在观看视频或聆听故事后进行研讨交流,也可以根据交流内容进行追问和再研讨。
4.讲座式教研
讲座式教研是专家引领式教研,我们会共同学习专家讲座视频,或是邀请专家来到一个园所的会场进行线下讲座,通过腾讯会议视频连线的方式,实现园际教研培训全覆盖。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这类协同教研的方式能够及时将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分享,使教师足不出户也能获得学习的机会。
5.微教研
微教研有着即时性的特点,教师们可以随时将自己遇到的困惑、发现的问题、观察记录等上传到微信小打卡程序或小组微信群里,互相答疑解惑。微教研充分体现“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也是深受教师喜爱的教研方式。
进行园际协同教研过程评价,是园际协同教研有效开展的依据。教研组通过每次园际协同教研后的复盘、定期互访以及年度总结交流,从计划落实、组织形式、教研效果等多方面对园际协同教研的质量进行评估,不断探索园际协同教研的新方法,推动园所教研工作更加务实有效地开展。
丰富的资源为教研活动提供保障,我们建立了幼儿园网络资源库,鼓励教师参与到平台管理中,主动上传优秀的讲座视频、活动设计(课件)、典型案例等教研资源,及时将研究成果推送到公众号等平台中,促进教研成果的推广和辐射。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更新迅速,互联网思维也在不断渗透和融入,幼儿园要紧跟时代步伐,持续创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研方式,在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以及协同教研文化建设方面,还需要继续探索和完善,切实助推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