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训练方法的创新策略

2022-12-03 07:37:36张晶晶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教练员乒乓球

张晶晶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00237)

引言

无论是奥运会、亚运会或是世乒赛等世界大赛,还是全球范围各个级别的乒乓球冠军系列赛事,中国乒乓健儿向来发挥稳定,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多年来,国家培养出邓亚萍、刘国梁、孔令辉、王楠、张怡宁、张继科、李晓霞、丁宁、马龙等乒坛“大满贯”明星选手。中国乒乓球队在全世界所获得的成绩与荣誉有目共睹,因此,这项运动必然会受到各级学校以及大中小学生的重视与喜爱。当前阶段,国家对于青少年乒乓球的训练以及各类竞赛开展极为关注,并且投入了足够的人力、财力与硬件支持。但平心而论,目前我国乒乓球训练实际开展过程中仍旧面临一些问题、困难与不足亟待解决。只有采取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的创新训练方式与手段,才能够有效解决各种问题,迅速提升青少年乒乓球日常训练的质量与效率,进而为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1、新时期提升乒乓球训练质量的重要意义

结合当前乒乓球运动在我国的深入开展以及各级学校针对乒乓球运动的重视度、普及度和推广度来讲,提升乒乓球训练质量和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首先,优质的乒乓球训练能够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精神。乒乓球训练在多年的学校体育开展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备受学生、家长的关注与重视。举例说明,在我国绝大多数小学乒乓球训练实践过程中,学校都会结合自身办学实际情况主动积极地展开乒乓球训练相关内容,借助先进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式激发小学生从小对于这项运动的浓厚兴趣与主动参与的热情,进而确保小学生能够在未来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乒乓球训练以及水平提升过程中拥有良好且扎实的基础;其次,优质的乒乓球训练方式能够提升学生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能力与实战水平。在日常乒乓球训练开展过程中,运动员需要结合乒乓球的落点、位置、旋转、球速等调动自己的身体和步伐,进而让手部与脚部能够完美结合,完成接发球、进攻、防守等各种动作。与此同时,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还能够让自己的眼睛与手脚产生一种完美配合,协调身体速度、力量和平衡性,让自身运动天赋和体育素养得到质的提升;最后,全面提升乒乓球训练质量还能够让运动员从小养成“终身体育”精神,并且提升自我乒乓球运动和比赛的实战能力。大多数优秀的乒乓球教练都秉承这样一种思想与观点:一个人自身乒乓球专业水平与能力不仅取决于对于这项运动的天赋、理解、热爱与刻苦训练,同时也需要通过各类比赛经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与夯实自我综合实战水平。当前阶段,我国各级学校不断提升乒乓球训练整体水平和质量,为运动员组织各类乒乓球训练和实战比赛,能够让其“以赛代练”,通过自身的训练以及比赛提高技术水平与积累丰富实战经验,进而在未来更高水平的乒乓球训练和比赛中不断提高自身乒乓球综合技能,从小养成“敢打敢拼不服输”的“国乒精神”。

2、新时期乒乓球训练面临的主要困境与问题

2.1、乒乓球训练缺乏系统完善的训练体制

在多年来中国乒乓球项目全面发展实践过程中,虽然我国乒乓球成绩在全世界范畴内立于“金字塔顶端”,但平心而论,每一个冠军的成长之路必然充满汗水与辛酸。相当一部分乒乓球专业教练以及训练人员都认为乒乓球训练堪称为一项极为艰苦且艰辛的竞技体育项目,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都必须付出200%的汗水与努力,才能够持之以恒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乒乓球训练必然需要一套较为系统化、科学化、完善化的训练体系,在乒乓球训练开展过程中时刻保证运动员训练各方面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然而当前我国各阶段的乒乓球训练实践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学校在日常乒乓球训练过程中都面临体制不健全、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例如,当前我国大多数学校虽然开展了乒乓球训练活动,并且制订了相应的训练比赛计划,但没有针对学生展开科学化、精准化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调查与研究。结果导致在乒乓球训练实践过程中,不同水平、不同能力、不同层次运动员会产生一定不适应感,整体发挥与训练效果差强人意,致使我国各个地区各级学校的乒乓球训练体系和制度无法展现出最佳效果和最佳作用。

2.2、缺乏合理化、科学化的乒乓球训练方法

结合长期训练实践证明,当前阶段,我国相当一部分学校乒乓球训练过程中,鉴于体育教师自身执教水平和专业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导致学生以及专业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无法获得合理化、科学化的乒乓球训练方法,结果逐渐失去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身乒乓球综合水平提高速度止步不前。众所周知,在乒乓球运动的长期化、全面化、深入化发展实践过程中,想要提升运动员自身技术水平与实战能力,必须要采取合理、科学、高效的乒乓球训练。然而当前阶段,我国大多数学校乒乓球训练虽然得到了应有重视与关注,但大多数体育教师并非乒乓球专业出身,针对乒乓球运动以及具体的训练并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训练方法和创新策略,结果致使学生的乒乓球能力与水平无法得到迅速提高。此外,我国相当一部分学校在乒乓球训练开展过程中,都会面对体育教师数量和优秀教练员匮乏等问题。举例说明,某些偏远地区或者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一所学校体育教师人数寥寥无几,结果致使体育教师无法集中精力展开优质化的乒乓球训练工作,青少年运动员乒乓球训练想要得到质的提升只能是“一纸空谈”。

2.3、乒乓球训练效率水平较低且枯燥乏味

作为中国当之无愧的“国球”,乒乓球运动无论是各级院校还是在民间、专业运动领域范畴,都拥有极为广泛的受众度与参与度,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与支持。然而当前我国各级院校的乒乓球训练却缺乏创新性与开拓性,仍旧极为传统且固化。体育教师与教练员习惯应用重复性的乒乓球训练原则,反复指导,反复训练,让学生对某一技术环节与战术“熟能生巧”。显而易见,这种固定且单一的乒乓球训练模式必然枯燥乏味,缺乏创意和乐趣,结果导致学生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对于某一技术机械化的反复训练和重复。不仅训练效率和质量下降,而且对于自身乒乓球综合实力的提升也起不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鉴于各级学校体育乒乓球训练时间有限,各种重复性的训练也必然会对宝贵的训练时间造成各种不应有的浪费,导致学生与运动员自身对于乒乓球训练感到厌烦和抵制,让整个乒乓球训练的创新化开展举步维艰。

3、新时期乒乓球训练应秉承的基本原则

3.1、乒乓球训练应秉承体育精神

新时期体育运动创新化发展大环境下,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各级学校得到了深入发展与全面推广。鉴于中国乒乓球水平在全世界各类比赛中都占据优势地位,处于一个绝对意义上的领先水平。因此,在新时期乒乓球训练应当以全面提升学生体育精神为主体训练原则,让学生通过优质的乒乓球训练提升自我体育精神,积极主动配合教师与教练员的专业指导,不怕吃苦、不怕流汗,将中国乒乓球的“国乒精神”完美传承与弘扬下去,进而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真正喜爱上乒乓球这项体育运动。

3.2、乒乓球训练应注重人身安全

在日常乒乓球训练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师以及教练员需要注重学生和运动员的人身安全,遵循以安全为主的训练主体原则。众所周知,乒乓球训练不仅强度大,而且比赛竞技性和对抗性极强,每一个回合运动员都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且全身肌肉处于一个紧绷状态。因此,在训练过程中面临较高强度的训练时,运动员自身会引发身体以及体能上的各种不适感。当前阶段,各级学校在乒乓球训练创新化开展过程中,想要提升乒乓球训练效果与质量,首先应当确保每一名学生的人身安全。比如说,体育教师应采用因材施教科学化训练方法,结合不同体能、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展开“分层训练”。不强迫学生做强度过大的训练项目和力量拓展,有效防止学生肌肉拉伤以及关节损伤。体育教师以及专业教练员应当结合每个学生不同运动特点和兴趣爱好加强人性化的训练,让学生能够针对自身不足之处进行循序渐进的弥补与提升,在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前提下接受优质的乒乓球训练。

3.3、乒乓球训练目的为强身健体

当前阶段,为了让我国运动精神得以完美传承且发扬光大,在日常开展乒乓球训练时,乒乓球教练员也应当秉承增强学生身体综合素质,达到强身健体的训练目的。长期的乒乓球训练实践证明,中国大多数人在从事和参与各类体育项目过程中,其自身主要的出发点和目的就是为了“强身健体”。由此可见,在乒乓球训练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与教练员也需要注重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运动素养,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科学化、合理化的乒乓球训练方法和手段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乒乓球人才,让乒乓球这项运动能够获得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4、新时期青少年乒乓球训练方法的创新策略

4.1、采用游戏训练法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新时期想要确保青少年乒乓球训练方法得到不断创新与完善,体育教师以及乒乓球教练员首先应当采用创意十足的游戏训练法激发学生与运动员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游戏训练法在新时期乒乓球日常训练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和运用灵活性。体育教师以及乒乓球教练员完全可以创新训练思想,将乒乓球运动作为一种游戏引入训练各个环节,让青少年们对于这项运动充满兴奋度和好奇心。举例说明,在日常乒乓球训练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或专业教练员可以采用“百步穿杨”这一乒乓球游戏展开生动化、趣味化的乒乓球特殊训练。具体来讲,体育教师或乒乓球教练员将班级学生按照人数分成两个小队,将每个小队排成纵队。每队拿1个乒乓球。接下来,两个小队同时各派1人出列,将乒乓球放置在球拍上,同时滑步到10m远的各自球台。在运球期间确保乒乓球不能掉在地上。再接下来,学生到达各自球台指定位置后,将乒乓球拿起击打球台另一端指定好的位置目标,例如,A4纸、纸杯等。倘若击中,则由该队下一人立即出发进行同样游戏流程。最终率先完成全部游戏任务的队伍为获胜方。毋庸置疑,“百步穿杨”这一乒乓球游戏不仅对于学生自身乒乓球球感、脚步、击球挥拍技术都能起到有效的提升作用,而且还能在游戏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体能、速度、灵敏与耐力等多方面素质。值得重视的是,在日常游戏训练法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师以及教练员需要结合具体训练内容选取不同的游戏方式,决不能过于重视“娱乐性”而将乒乓球简单化的作为一种娱乐活动“顾此失彼”,而是应当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方式激发学生对于乒乓球训练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其对于乒乓球运动的规则意识与参与意识。

4.2、利用竞赛训练法提升学生竞技水平

乒乓球虽然比赛用球极小,场地也并不宽阔,但乒乓球的技战术极为丰富多彩且变化多端。不仅涵盖了技术、能力、水平、心理,而且极为注重运动员的临场发挥。新时期想要全面提升学校体育乒乓球训练的整体水平和效果,体育教师与专业教练员应充分利用竞赛训练法来增强学生自我竞技水平和实战能力,增强比赛经验,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具体来讲,乒乓球竞赛内容可谓“多种多样”,比如接发球比赛、推挡比赛、扣杀比赛、削球比赛等等。在具体的创新化训练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以及专业教练员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训练形式:(1)教学性乒乓球竞赛训练;(2)模拟性乒乓球竞赛训练;(3)检查性乒乓球竞赛训练;(4)适应性乒乓球竞赛训练。毫无疑问,上述四种乒乓球竞赛训练法自身应用特点与具体的适用范围存在诸多异同之处,体育教师与专业教练员需要结合学生自身情况以及日常训练内容选择最高效、最完美的训练方法。以模拟性乒乓球竞赛训练法为例,这一训练方式主要模拟乒乓球实战比赛的氛围、场地,以及采用正式比赛的相关规则展开“真刀真枪”的训练竞赛。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内部对抗赛,例如,男单比赛、女单比赛或者混双比赛等。通过模拟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到正式乒乓球比赛的紧张与激烈程度,进而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迅速提升自身乒乓球实战能力。

4.3、借助意念训练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相较于上述两大创新训练方法而言,意念训练法堪称为新时期乒乓球训练的一种更为创意十足的科学化训练方式。这一训练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水平。意念训练法通常是指运动员借助自身的想象或者运动表象积极主动地、有意识地展开自我心理暗示,进而完善心理特征,增强运动自信心。在新时期乒乓球技战术日常训练实践过程中,意念训练法极为常见。比如说,体育教师以及专业教练员在正式开展各项乒乓球训练之前,首先应对于学生进行“意念提示”。让每一名运动员在头脑中对于相关乒乓球技术要领进行自我想象,形成一定的“意念痕迹”,接下来,在具体的乒乓球实践训练过程中激活这些“意念痕迹”,进而确保运动员对于各种技术动作能够更加精准化地应用,保持高水平的训练比赛状态。在整个训练结束之后,体育教师以及教练员还需要让学生针对此前完成的各种乒乓球技战术动作展开 “短暂回忆”,强化对所学的新技术、新动作的记忆,进而增强自我评价、自我总结与自我反思。毋庸置疑,意念训练法在乒乓球训练过程中对于自身较为紧张、自卑或者骄傲的学生尤为有效,不仅能够对这部分学生不良心理和不积极态度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而且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这部分学生的乒乓球综合运动水平和体育核心素养。

5、乒乓球训练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1、训练方式应多元化,激发学生训练主动性与积极性

针对新时期乒乓球创新化训练而言,体育教师以及专业教练员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首先,体育教师应注重新时期我国青少年自身的年龄特点进而确保训练方式多元化、多样化,激发学生参与乒乓球训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青少年自身对于各种新鲜事物无疑会产生诸多好奇心和探究欲。倘若体育教师在日常乒乓球训练过程中总是墨守成规的选用一至两种常规化训练手段和策略,必然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与审美疲劳,结果导致乒乓球训练效率和质量严重下滑。因此,体育教师以及教练员需要与时俱进地主动选择符合当前学生兴趣爱好、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的训练方式,进而构建一个良好、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确保乒乓球训练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5.2、体育教师应不断加强乒乓球训练科学性及专业性

当前阶段,针对我国大中小学校的乒乓球训练开展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中小学乒乓球训练注重趣味性、生动性,整体效果尚可,但高校乒乓球训练则缺乏科学性及专业性训练方式。因此,以高校体育乒乓球训练创新化实践工作为例,当前阶段各高校应对乒乓球训练加强重视与关注,应当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明确科学化的训练目标,并且积极培养优秀的乒乓球专业教师以及聘请退役专业运动员、前国家队队员作为乒乓球训练顾问指导,进而有效提升高校乒乓球日常训练整体水平与效果,让乒乓球运动能够在高校范围内得到全面的普及与大力的推广,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高校大学生“乒乓健将”。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体育创新化发展大环境下,乒乓球训练方法的创新化实践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在邻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针对乒乓球运动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不断提升的全新形势下,想要确保“国球”能够始终保持国际领先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训练工作的创新与完善。各级学校体育教师与乒乓球教练员应当与时俱进,结合当前青少年年龄特点与性格爱好积极寻找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训练方法与提升路径,力争让我国青少年乒乓球整体训练水平与质量能够真正意义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教练员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哈哈画报(2022年5期)2022-07-11 05:57:58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12
跳舞的乒乓球
幼儿画刊(2020年4期)2020-05-16 02:53:26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幼儿画刊(2018年7期)2018-07-24 08:26:08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