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

2022-12-02 07:17□邵
山西农经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才农业农村

□邵 菲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与艺术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2017 年前后,有关二线城市为吸引人才大打政策优惠牌的消息不断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1]。然而,无论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还是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亦或是生活富裕,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人才。相较于二三线城市纷纷加入到争夺人才的混战之中,广大乡村地区人才队伍薄弱、人才培养难等问题显然不曾受到足够关注。

1 新时期农村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1.1 夯实“三农”人才队伍基础

从宏观战略层面看,人才是民族振兴与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从微观层面看,人才则是各种传统产业实现科学转型和现代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同理,农村人才培养工作就是在为“三农”发展夯实基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储备更加扎实的人才队伍[2]。

近年来,越来越多媒体报道的焦点集中到全国各地驻村第一书记身上。这些各行各业的技术能手、管理专家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脱贫攻坚,不仅成为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一把手”,而且发挥了带领农村农民发家致富的领头羊作用,让科学技术成为解决一方长久贫困问题的星星之火。更为重要的是,当这些驻村第一书记帮助贫困地区农村农业人口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正确道路后,其产生的辐射带动作用往往能够迅速吸引大批有志者返乡成为创业者或新型农民,进而帮助和促进当地农业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摆脱绝对贫困奔向小康。

可见,优秀人才、关键人才发挥的作用已远远超越了致富带头人的狭义范畴,其带给农村和农民的往往是思想解放,是转变多年来陈旧落后思想观念的突破口与切入点。这是农村地区迫切需要加快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以及新时期农村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

1.2 实现城乡优质资源科学配置

随着全面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时刻,城乡优秀人才流动对于农业农村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如电影《一点就到家》从侧面展现了城乡优秀人才流动对云南普洱咖啡得以异军突起的极大推动,这不仅是在展现全面脱贫攻坚的艰辛或曲折,也在文艺创作层面说明城乡优质人才资源的科学配置对新时期农村人才培养的重大价值。人才培养是能够一定程度改变长期存在的城乡剪刀差和遗留问题的重要渠道和措施。

2 新时期农村人才培养的常见问题

2.1 数量少、变量大、基础薄弱

从整体上看,各地专门针对农业农村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普遍面临着数量少、变量大和基础薄弱等常见问题。

以高校和技校为例,农业相关专业较多存在着学习人数不足的困境。不少院校的农业相关专业即使能够招收足够数量的学生,其中仍有不少在毕业后并不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部分院校的农业相关专业往往更侧重于研究性的农业科技开发或创新,而较少涉及更加基础的农技知识与实践技术等。

乡村地区的青壮年人口中也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因此坚持在乡村地区学习和务农的农村人才数量堪称凤毛麟角。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各地农村青壮年人才基数日渐减少、人才队伍数量日渐稀缺。这也是当前乡村人才教育培养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2.2 稳定性差、吸引力不足

当乡村人才面临多种选择或所在乡村地区产业、经济发展达不到预期等现状时,包括毕业生在内的乡村人才便有可能另谋他就,或更有可能在城镇地区就业。同时,不少乡村地区在产业和经济基础层面处于相对落后和薄弱的不利地位,在面临与城市之间的人才竞争时,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客观现象将会长期存在。农村人才队伍稳定性差、吸引力不足的现实困境,将对乡村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未来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3]。

3 新时期农村人才培养问题的成因

3.1 城乡二元结构产生虹吸效应分流优秀人才

早期国内城乡二元分化使大量优质资源完全向城市地区集中倾斜,广大乡村地区多年来发展缓慢和滞后。这使得各大中城市发展极为迅速,以较为雄厚的资金和资源基础对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者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形成了较为突出的虹吸效应,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偏向选择城市、留在城市、聚集在城市。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适龄劳动力和优秀人才在离开乡村后便不再返回,而留守人员中占绝大多数的老弱妇孺,大多受教育程度低,其知识结构与实践技术都远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3.2 传统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陷

多年以来,国内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领域相对缺乏专门针对农业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尤其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即使是农业专业教育也侧重于培养农业专家和农业技术人才,而非普通的现代农民或产业农民。这就造成不少高校或职校在校园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客观现实的要求之间严重脱节[4]。

传统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陷也是造成农村人才培养遭遇各种瓶颈的重要原因。这些院校或学校中的专业设计一般不会考虑最基本和基层的农业生产或实质操作,而是更加关注于高、精、尖的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因此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其实并不具备足够实用的农业实践意识和技能。一旦毕业后返回乡村,这些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甚至不如农村留守人群的基础操作能力。从这一角度看,各类专业教育机构传统教育模式与客观现实间的关联不足,是制约农村人才培养的又一掣肘因素。

4 新时期农村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

4.1 信息化

与各种资源紧密集中在同一片有限区域不同,广大乡村地区无论人口还是产业分布往往存在相对松散的特点。这会给乡村地区人才培养造成时间和地点等各方面的障碍与限制。目前不少乡村地区的中小学生在上下学路上消耗的时间远远超过城市学生,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居住得过于分散导致了高昂的时间成本。倘若要求远离教育基地的农村劳动人口接受再教育,距离和时间是不得不首先考虑的核心问题。而这需要通过信息化予以突破。

新时期农村人才的教育和培养需要坚持的基本方向之一就是信息化。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压缩传统教育模式下各种成本支出。比如,利用远程教育搭建线上教育培训平台,特别应当注重开发适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线上农业教育平台与课程。随着互联网全面普及,时下包括最偏远的乡村都实现了互联网宽带或移动基站的全覆盖。这些硬件设施设备为广大偏远乡村地区有志人才的学习和再教育提供了相对良好的机会与条件。只要教育机构尽快针对乡村人才培养的特点、形式和内容开发适销对路的线上平台,利用包括微课和慕课在内的各种网络资源完善农业专业教育系统,农村人才培养就能利用互联网实现远程教育和学习。这才是解决距离和时间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和模式。

4.2 长期化

相较于东部沿海和东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乡村,绝大多数中部乡村和广大西部乡村在城乡二元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上仍有不少残余影响。这导致中部与西部乡村的人才培养存在巨大的亏空。填补这些教育亏空绝非一时之功,而是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此,新时期做好乡村人才培养还需要坚持长期化方向。

坚持长期化方向就是要制订中长期行动规划。要将针对乡村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纳入地方政府战略规划的一揽子计划范围内,确保乡村人才培养成为地方政府开展系统性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要不断提升乡村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规范化、科学化与现代化。

坚持长期化方向也是指针对乡村人才培养的各种资金和资源投入具有常态化和长效化特点。这些投入人才培养的资金与资源既应当有来自官方的财政拨款,也需要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特别是对那些有志回报家乡的成功人士而言,投资办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地方政府应当在全面招商引资的同时充分发挥乡贤、宗亲的人际关系积极作用,吸引民间资本投入乡村人才教育。这也是夯实乡村人才教育基础的有益举措之一。

5 新时期农村人才培养优化措施

5.1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完善个性化制度设计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广大偏远乡村地区已成为新时期最为迫切需要优秀人才助力全面小康的地区。而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乡村具有千村千貌的巨大差异,对于优秀人才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新时期农村人才培养的优化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完善个性化制度设计。

正如在《一点就到家》中需要电商、快递和新型农民合作才能成就普洱咖啡一样,新时期农村人才培养也要立足本地实际情况探索有的放矢的道路和策略。要避免对其他地区成功经验和模式的照搬照抄,而是应当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基础上进行本地化适应,使其能够满足本地乡村实际需要。有条件的地方不妨走出去,走到那些对基层人才培养较为成功的地区取经、学习,将成功经验中的共性和规律加以提炼,在此基础上探索适用于本地的机制和模式。

此外,对于已有现代产业投资的乡村而言,不妨考虑乡企合作式办学,也就是利用在本地投资的企业开办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一方面,乡村可以据此获得来自企业的教育基金支持,使乡村人才培养得到更加系统和规范的指导与指引。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人才培养得到更加符合生产与发展要求的产业工人,这对企业提高生产品质和效率大有益处,而留守乡村的农民与农户则可以学习生产两不误。乡村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可谓一举多得。

5.2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远程教育与培训模式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远程教育与培训模式也有助于相对偏远的乡村充分降低成本支出与费用消耗,对有意愿学习的农民和农户是更便利也更具现实意义的帮助。

比如在村委办公场地辟出一块远程教育学习室或多媒体教室,按照每周1 次或每月2~3 次的频率组织农民系统性学习。平台上开发的课件也可以在智能手机终端免费下载和使用。农民或农户可以在移动通信设备上自学课程,也可以利用平台自带的社交软件与专业机构的教师进行互动。

又如,村委可以向乡镇等上一级领导机构申请,由乡镇政府牵头在乡镇图书馆或职校、技校等专业教育机构专门开辟线下答疑的教室或办公室。村民在手机端自学时遇到疑难问题既可以在社交软件上与教师一对一交流,也可以利用集市或节假日等时机前往乡镇请教专业教育机构的专家与教师等。

5.3 拓展和延伸人才培养广度深度,实现整体水平提升

在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广大乡村地区的经济与产业发展具有极为鲜明的地区特色与文化差异。这决定了不同地区在乡村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跳出传统思维和固定套路,拓展和延伸人才培养广度深度,实现整体水平提升。

比如在传统农业产业范围外增加更多地方文化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和新模式。尤其是将农村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可以实现农业产业发展、农村人才培养、非遗文化传承等多环节、多层面的多赢和共赢。例如少数民族的民间刺绣技艺有不少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且面临着传承人少、濒临失传的危机。倘若能够将广大农村留守妇女组织起来参与教育培训,专门进行少数民族民间刺绣非遗项目的学习,不仅当地农村留守妇女能够得到更多专业技术学习,而且能够壮大非遗传承队伍的数量。这对农业农村和传统文化保护都是十分有益的合作发展模式。

因此,当前农村人才培养还应当充分解放思想,兼顾教育教学和农业农村产业经济的共同发展,将人才培养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形成协同机制和合作模式,这也是新形势下助力农村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有益尝试和创新创造之举。

6 结束语

新时期农村人才培养是“三农”问题中较有代表性的典型之一。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不乏体制机制层面相对陈旧落后的因素,但也涉及到长久以来对于农业生产和学农的认知偏见和陈腐观念。因此,解决农村人才培养实为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无法在短时期内一劳永逸。

一方面,包括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传媒机构等在内的各类组织应认识到,对于“三农”问题和农村人才培养需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和激励的促进作用,使更多领域、层面的机构与人群认识到农村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而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帮助。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技术构建更加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使农村人才培养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实现全方位的教育培训[5]。这是在各种资源、条件尚不充分的现状下加快农村人才培养的折中办法。在此基础上,要用好来自官方和民间的各种资本与资源,形成更加常态化和长效化的教育体系与机制,使农村人才培养得到持之以恒的滋养与巩固。这是在战略层面与宏观视角巩固农村人才基础、推动“三农”人才培养转型升级、行稳致远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人才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人才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