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滇
目前,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资金资助较为完善,但对其就业能力提升,仍缺乏成熟的机制。高校资助模式往往以资金、政策,作用于外在机制,而非作用于能力本身。该模式的弊端在于对贫困生内在脱贫能力没有直接提升,从而使得其在就业时仍处于相对弱势。基于此,本文以连续五届贫困生数据为样本,从企业用工视角分析贫困生就业存在的内在问题,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学校资助机制。
以浙江省某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统计近五年贫困生就业数据,抽取3300 份样本,其中贫困生样本721 份。将优质就业定义为:毕业生就业方向为研究生(含出国/出境)、公务员、自主创业、优质企业,其中优质企业指世界500 强、A 股/港股上市企业(不含创业板)。
根据就业率折线图,可以发现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整体就业率差异不大。两者在2018 年差异最大,也仅不到1%。说明近年来,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就业趋势上整体保持一致,贫困生通过学校和社会的政策扶持、个人努力后,在就业率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明显,甚至有不少年份超过非贫困生。
由优质就业率分布图可以看到: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优质就业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非贫困生五年整体的优质就业率为35.64%,而贫困生仅有11.92%。这些差异在不同的就业类型表现也不同,但在所有类型的优质就业中,贫困生表现均不如非贫困生。其中,差异最为显著的是研究生录取率。非贫困生的比率为12.31%,而贫困生仅有3%,不及前者的三分之一。贫困生在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上并不亚于非贫困生,而贫困生在考研的结果方面远不如非贫困生,其原因可能是报考率不如非贫困生。而造成报考率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家庭经济条件和考研意识。其次是优质企业,非贫困生优质企业就业率为20.08%,贫困生为7.28%,差距较大。除此之外,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公务员录用和自主创业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贫困生就业弱势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往往在短时间内无法通过个人努力直接改变,因此内因导致的弱势更值得分析。
综合能力包括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这些能力往往和个人成长环境和经历分不开。一般情况下,贫困生所处的成长环境往往缺乏锻炼机会,导致在综合能力方面较弱。沟通能力的锻炼,重要方式之一是人际交往。而贫困生家庭至少在以下方面存在劣势:父母和孩子沟通相对较少,孩子和父母的沟通往往停留于较为基础的生活琐事,沟通话题往往较为单一;同辈之间交际较少,同辈交际往往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贫困生相比于其他学生,参与小规模聚餐、出行、集体活动的选择较少;在组织能力方面,缺少组织能力锻炼。
贫困生受成长环境影响,心理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表现。如自卑、懦弱、焦虑、极端、急于求成等,而这些心理因素又将影响其就业能力提升和就业表现。贫困家庭致贫原因,往往也直接影响贫困生心理发展。心理问题导致厌学、自闭、沉溺游戏等,影响其能力提升。在高质量就业方面,贫困生面临的家庭经济压力、焦虑、急于求成等心理因素,也会促使其尽快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寻求安全感,这就使得贫困生的高质量就业比例相比于其他同学较低。
贫困生在职业规划方面往往缺乏意识和资源。在意识层面,贫困生主要精力在于学业完成,参加的勤工俭学和兼职也是较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对社会和企业认识较少,对未来的发展缺乏较为深入和全面的考虑。在资源方面,贫困生父母一般为务农或打零工,对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认识较为滞后,对孩子的就业指导无法起到实质性帮助。贫困生的生活经历使得缺乏职业规划意识,从而到了毕业仍难有明确的就业目标,最终选择“随遇而安”。
另外,在实际案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成绩优秀但不善沟通的适合科研的贫困生,因缺乏家庭支持,也迫于经济压力和时间成本,最终选择直接就业。没有“扬长避短”,不仅错失读研深造的机会,找到的工作往往也比较一般。这也是贫困生高质量就业率低的原因之一。
课题组对深圳、上海、杭州等的部分大型企业进行调研,总结出企业最看重应届生的两大类能力,他们分别是技术性能力和职业化素养。
技术性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如外语水平、办公软件水平、产业理论知识水平等,这些能力有非常明显的辨识度,其能力水平能够较为客观评价。不同行业的公司、不同性质的岗位,对技术性能力的要求不同。
职业化素养也是企业最为看重的应届生能力,包含了执行力、沟通理解能力、职业化意识等。职业化素养从招聘到培养直至晋升都是企业最为看重的能力之一。在招聘环节,企业通过面试、实习等了解求职者的沟通能力,沟通理解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决策是否能够准确地传达到执行层,也决定了在执行过程是否可以有效地得到反馈从而及时控制纠偏;执行力是贯穿在整个职业生涯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它决定了决策是否能够及时得以实施以及实施的效果。而职业化意识外延丰富,它在职场的各类场景中都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如践行企业文化、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处理同事间不同意见等各方面,都影响职场表现。
企业用工需求和贫困生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根据统计,贫困生的平均学业成绩相比于其他学生较好,但在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能力方面有所不足。其实践资源欠缺,缺乏优质的兼职、实习企业资源,难以拥有较好的实践平台。课余的实践经验往往集中于发放传单、低门槛销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负责的工作也相对简单,难以锻炼企业需要的能力。而在职业化素养方面,大部分贫困生在沟通理解能力、职业化意识方面存在较多不足,能够积极接手工作,但缺乏主动性。针对企业需求,贫困生存在的能力偏差更为明显,因此寻求“需求-能力”相契合的资助模式尤为重要。
勤工俭学是高校最为常见的贫困生资助机制之一,目前学校勤工俭学岗位工作主要职责是接听电话、打扫办公室、跑腿等简单的机械化工作,可以从两方面强化勤工俭学的就业能力培养机制:一是适当分配统筹性工作。除了日常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可以交由一些非涉及机密的统筹性工作,学生参与方案设计到落地过程,教师进行指导和把关。二是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对勤工俭学的学生负责工作进行目标控制和结果考核,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应该予以指出和纠偏。针对高年级或优秀学生设立管理岗位,协助管理勤工俭学学生群体。通过相对复杂的工作和规范的管理过程,给贫困生创造一个就业能力锻炼平台。
基于贫困生心理相对弱势和缺乏职业规划,可相应设立就业指导导师。不同贫困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导师根据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帮助。从心理方面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做好规划,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外部资源方面,导师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团队资源,建立信息桥梁,帮助贫困生看到更多的就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