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2022北京冬奥会的必然选择和影响分析

2022-12-02 08:06钱周颖李鑫楠董晓艳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冰雪运动

钱周颖李鑫楠董晓艳

(1.北京体育大学国际体育组织学院 北京 100084;2.北京工商大学体育与艺术教学部 北京 100048;3.北京市第四中学 北京 100036)

尽管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工作却有条不紊地准备和进行中,冬奥会场馆的兴建与测试赛按时完成,冬奥志愿者准备就绪、上岗工作,冬奥会对疫情的防控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餐饮住宿等服务也得到有效保障。北京冬奥会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下,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让北京“双奥之城”的名片熠熠闪光。从“东亚病夫”到首都北京成为唯一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的国家,我国一直关注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着力建设体育强国,申请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有着历史与现实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备与举办也将在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发展、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

1、申办2022北京冬奥会是必然的选择

1.1、举办冬奥会是历史的选择

毛泽东同志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提出,“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相比于如今中国在乒乓球与跳水独领风骚,各项运动稳步发展的体育盛世,旧时代的中国国家贫困,人民吃不饱穿不暖,体质羸弱,难以有机会运动,因而被世界各国列强嘲笑为“东亚病夫”。首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举办,但直到1932年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我国才有资格且只有刘长春1名运动员参加,这是我国历史上踏入奥运会的第一步,但遗憾的是刘长春不敌其他各国运动员,铩羽而归,靠当地华侨的接济才得以回国。对旧中国来说,成为奥运会的参赛国之一已是不易,更不用妄想成为奥运会的举办国,夺得奥运会的金牌。

自1949年创建新中国以来,体育事业便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要想摆脱“东亚病夫”的蔑称,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在列强环伺的国际社会中闯出中国的一片天,发展体育事业迫在眉睫。新中国刚成立,党和国家便高度重视国家体育事业。1949年10月,距离新中国诞生不到20天的时间,党和国家就立马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并于大会中提出“为人民的健康、新民主主义的建设和人民的国防而发展体育”的工作方针。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进一步明确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方向。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体育事业呈现欣欣向荣之势,体育事业的专门管理部门逐步建立,体育场馆大量兴建,体育院校不断建立培养体育人才,体育报刊不断创办,体育事业开始全面发展,改革开放后,体育事业更是摆在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体育事业不仅能增强国民身体体质,改变民族精神面貌,更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织成分,体现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1980年我国首次参加冬季奥运会,1984年我国于改革开放后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国家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奥运会主办城市及所在国家(地区)需要对奥运会综合效益有充分的认知,具备现有软硬件条件,主办城市是国际奥委会委员在严格的申办评估标准和程序指导下投票决出的最适合的城市。1990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因此再接再厉,想要举办2000年夏季奥运会,我国于1992年首次正式提出申办夏季奥运会,然而最后却以两票之差败给澳大利亚的悉尼,与2000年夏季奥运会失之交臂。我国在举国大力发展体育的同时继续申请,于2001年终于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这一举办权的获得表明中国的体育事业和国家形象在国际上逐渐强大,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与认可,也为中国体育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此后的历届奥运会都难以超越的经典,被国际奥委会评价为“无与伦比”。通过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彻底改变国家在国际社会上落后弱小的错误形象,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努力,向世界充分展示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高度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民族也在这届首次由自己国家举办的奥运会上彻底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

步入新时代,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总书记持之以恒地贯彻“体育强则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的思想,认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性,“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建设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是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主席的指导下,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国由体育大国逐步转变成为体育强国。近些年来,“女排精神”成为社会的热点,中国女排凭借在赛场上所展现出来的吃苦耐劳、团结拼搏精神五次蝉联世界冠军,“女排精神”不仅在体育领域产生深刻影响,更鼓舞了整个中国社会,激发中国民众的自尊、自信、自强,大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旧中国吃尽了体育领域薄弱的苦头,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着力强调体育事业的重要性,历代领导人都在为建设体育强国而努力,人民大众也紧跟党的脚步,一直高度重视体育,中国国民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崭露头角,中国也在国家奖牌榜名列前茅。因此,继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再次申请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是中国历史的选择,也是民心所向,是国家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选择。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中国北京以44票比40票击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申办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成功,北京成为首个“双奥之城”。

1.2、举办冬奥会是现实的选择

200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过去不久,为何如此着急想要举办冬季奥运会?办奥运往往投入高产出低,一些国家选择退出申办,为何中国还要申办?很多人都在疑惑不解。

(1)夏奥会不久,为何急于举办冬奥会?

事实上,世界上排名前列的经济体,除了不具备条件举办冬奥会的英国,都已举行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美国举办过4届夏季奥运会、4届冬季奥运会;法国举办过2届夏季奥运会、3届冬季奥运会;日本举办过2届夏季奥运会,2届冬季奥运会;意大利举办过1届夏季奥运会、2届冬季奥运会;德国举办过2届夏季奥运会、1届冬季奥运会。具有经济实力的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举办过不止一次奥运会,都已实现举办冬夏两季奥运会的梦想。而中国从弱小的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不断增强国家实力,不断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将体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到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22年冬奥会之前却只举办了1届夏季奥运会,由此可见我国举办冬奥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而国际奥委会选择让我国举办冬奥会,是认可我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承认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共同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强国、实现强国梦想的必要一步,因此,申办2022年冬奥会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2)为何在冬奥会投入高产出低且许多国家退出竞争的情况下,我国还要申办?

不可否认,奥运会的投入成本确实高,但其实很大部分的投入并不是用于奥运会本身,而是在建设国家基础设施上。比如,索契冬奥会花费了510亿美元,投入费用超过以往各界冬奥会的花费之和,在当时被戏称为的“史上最昂贵的奥运会”。但是,510亿美元的巨额开销中大部分都使用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中,如,为冬奥会翻新改造了机场、火车站,新建了一些旅馆、公路、会议中心等。而冬奥会的产出也没有想象中的低,很多城市在举办冬奥会后都实现了经济的腾飞。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的广告收入也不断增加,据全球第一大奥运转播商NBC的数据,平昌冬奥会的广告收入为9亿美元,比4年前索契冬奥会的8亿美元高出12.5%。

一些国家退出了冬奥会的申办竞争,其实并不是说这些国家不想承办,而是各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比如,挪威和瑞典,由于气候地势原因,这两个国家的冰雪项目一直是热门项目,各项冰雪基础设施都得到良好的建设,因此很难有发展的空间,即使大量花费劳力财力举办冬奥会,也难以得到高效的回报。而乌克兰的利沃夫实际上是想要承办的,但自克里米亚危机以来,国内政局持续动荡,难以承办冬奥会,但即使退出2022年冬奥会的竞争,利沃夫的官员也表示,将积极申办2026年冬奥会,利沃夫申奥首席执行官谢尔盖冈察洛夫表也示:“我们总是说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承诺。但由于目前乌克兰的形势,我们认为申办2026年冬奥会更有意义。我们仍然相信,举办奥运会将对利沃夫和整个国家带来积极影响。”而克拉科夫则是因为相较于阿拉木图和北京等城市,竞争力过弱,如果继续申办,投入的大量投资大概率是无用功,因此退出。而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情况完全不同,国家实力强大、国内安稳、人民富足,政府高度支持体育事业。冰雪项目在我国是新兴产业,在冬奥会之前是小众体育项目,国内相关的各地冰雪基础设施很少,张家口和崇礼在与北京联动承办冬奥会之前是不发达的地区,而承办冬奥会之后,张家口和崇礼能借此东风建设冰雪相关的基础设施,发展滑雪业,打造滑雪品牌,因此冬奥会的举办无疑能极大促进张家口和崇礼当地的经济发展。除此之外,此次冬奥会我国只新建了一个场馆——“冰丝带”,之前2008年奥运会的场馆也可以反复利用,如,水立方就转变为冰立方,供冰壶项目使用,因此承办冬奥会的成本相对其他一些申办国家而言较低。

2、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影响

2.1、对国家冰雪运动的影响

(1)对普通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各不相同,决定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前,冰雪运动大部分存在于寒冷的北方,南方滑雪场地不足、气温条件不够,民众对冰雪运动的关注力度很小,因此很少有南方人了解冰雪运动并有条件尝试冰雪运动。但申办冬奥会后,我国开始大力宣传和发展冰雪项目,实施“四季拓展”和“南展西扩东进”战略,自此,冰雪运动在全国各地呈新兴之势,各地的冰雪场地数量大量增加。数据显示,冰雪场地中的654块标准冰场较2015年增幅达317%;2014年的首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全国仅仅10个省区市参与,但在冰雪运动的大力宣传发展下,近两年来,全国31个省区市联动,各类赛事活动覆盖区域超过了全国一半的地级市。值得注意的是,92.64%的大众是以个人自发的方式参与到冰雪运动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将冰雪运动作为自己的运动项目之一。习近平主席在申办冬奥会时曾经承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也说:“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题中之义。”如今中国兑现了申办之初的庄严承诺: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

(2)对高校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影响。

随着《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的颁布,以及“北京 2022”奥林匹克教育全国学校工作大会的召开,高校领导极大提高了对冰雪运动的重视程度,大力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聘请冰雪专业教师,创建专业冰雪师资力量,将冰雪运动引入学校体育项目中,提高高校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冰雪运动技能开展冰雪运动相关的活动和竞赛,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化,也为冰雪项目培养后备人才。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及黑龙江大学等一众高校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开展冰雪嘉年华以及冬令营冰雪体验项目,为参营学生提供滑雪装备,聘请专业教练员指导教学学生滑雪,感受冰雪项目的乐趣,极大提高了大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

(3)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习近平主席“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民众主动参与冰雪运动,从“不知道”、“不了解”到主动了解、主动参与,随着日益增长的大众冰雪参与需求,原有的滑雪场、滑雪用具逐渐无法满足,新的滑雪场地不断兴建,专业的冰雪运动相关教练员、管理人员数量也不断增加,冰雪运动逐渐规模化、组织化。冰雪运动更与旅游业融合,在原本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开发出冰雪小镇,吸引国内外冰雪运动爱好者旅行游玩,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是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显示,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从2016-2017年冰雪季的1.7亿人次增加到2020-2021年冰雪季的2.54亿人次,预计2021-2022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3233亿元。

冬奥会对国内外区域合作的影响亦不容忽视。我国南北经济发展不均衡是不争的事实,总体上北方经济略逊于南方。随着国家准备北京冬奥会相关工作、向全国推广冰雪产业,冰雪产业发展战略开始联合京津冀、东北三省等区域间协同发展战略,促进了体育经济与地理经济等的融合,并由此推动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而冰雪运动在气候寒冷的北方有天然的优势,北京冬奥会所带来的冰雪效应便成为北方城市进行区域合作的良好媒介。例如,国家一直想要大力振兴东北三省的经济,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备奥、办奥期间所形成的浓厚冰雪文化便是契机,东北三省气候寒冷、冰雪条件充足,借此开展了系列冰雪产业建设,并形成了兼具地区冰雪特色及协同产业链的城市群,其中“以沈阳、大连、鞍山等城市为中心的辽宁城市群,以长春、吉林、辽源等城市为中心的吉林城市群,以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市等为中心的黑龙江城市群”脱颖而出,在冰雪产业建设中均取得了良好经济发展成效,也推动更多东北城市振兴经济。由于冬奥会之前冰雪运动在我国的热度低、设施落后,冰雪项目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我国不管在冰雪运动的普及还是冰雪项目的训练上均存在不足,需要向冰雪强国学习。因此冬奥会所推动的冰雪运动学习加强了我国与冰雪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冰雪文化的相互交流与传播,如,中芬两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芬兰共和国关于建立和推进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表示“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体育交流与合作,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冬季项目的交流和奥运筹办方面的合作。双方将支持两国体育组织、体育院校及企业开展体育教育、科研、训练和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等方面的合作”。

(4)对国家科技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体育赛事停办或延期,2020年东京奥运会就因疫情推迟至2021年举办,因此对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来说,无论是冬奥会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的疫情防护工作都十分重要。这也因此催生了许多检测、预防新冠病毒的科技,如,新开发的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核酸监测系统,能够收集检测空气中的生物气溶胶,灵敏度可达常规方法的10倍。我国现代冰雪运动项目的薄弱、国内冬奥会冰雪场馆的不足亦推动大量科技创新。“冰丝带”场馆的建造需要高钒密闭索这一核心零件,但当时国内没有厂家生产这种零件,建设团队创新性地选用索网结构体系,突破技术壁垒,成功建成了紧凑、集约、节能的冰场空间,推动了整个国际市场上高钒密闭索价格水平和供货周期的回落,提高了国内的行业实力。为了让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更高的成绩,国内创造性地开发了科技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智能测力滑雪板等训练辅助装备、高水平运动员动作优化分析系统、首套人体高速弹射装置等,反馈运动员的训练成效,找到训练薄弱点,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训练成绩,使运动员实现“更高、更快、更强”。冰雪项目危险系数高,因此需要完备的医疗体系保障,医学方面的科技创新全方面为运动员保驾护航,例如,赛场人工智能急救体系构建了基于5G的三院——延庆、人民医院——北方二院的远程会诊系统;智能化急诊转运仓、重症伤员转运和多功能伤员搬运装备,智能化、移动式冻伤和颌面创伤诊疗平台的研发设计,组成了创伤救治智能预警的联动系统,确保参赛运动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这些因冬奥会而起的在不同领域的科技创新不仅仅局限于冬奥会,更能服务国家普通大众,推动国家预防新冠、科技发展,人民生活、医疗水平的提高。

3、结语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国建设体育强国、彰显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一部分,我国自建国以来就十分重视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着力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培养运动员争夺奖牌,提高民族自信,在国际社会中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世界排名前列的经济大国都完成了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梦想,作为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举办冬奥会刻不容缓。同时,拥有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场馆,我国筹备冬奥会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选择申办2022年冬奥会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冬奥会对我国的影响亦是正面、积极、不容忽视的。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举办奥运会的难度大大提高,但我国仍然有条不紊地推进筹备工作,在推动冬奥会按时并高质量举行的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完成在申办奥运会之初的承诺。2022年北京奥运会再次表明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脚踏实地、矢志不渝地朝前迈进。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冰雪运动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不正经运动范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