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产业发展研究
——以颗砂贡米为例

2022-12-02 07:17余海霞朱兴旺
山西农经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村发展

□余海霞,朱兴旺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 湘西 416000)

2002 年,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并指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1]。

随着时代发展,具有悠久历史、独特的农产品以及丰富的生物资源,有较强的示范带动能力,应推广这些农产品[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3]。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乡村振兴进行全面布局与指导。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激活乡村潜在资源,利用乡村资源发展乡村,打开乡村市场,发展乡村经济。

基于乡村背景下发展乡村产业,从颗砂贡米历史背景、种植手段、生产条件等方面分析,其优势较为明显,应利用颗砂贡米优势,满足市场需求,带动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将农业价值转化为更高的经济价值。针对目前已经存在的一些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偏低、整体劳动力素质较低以及品牌运营影响力较弱等问题,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市场份额,利用品牌优势实现乡村振兴。

1 颗砂贡米生产条件

1.1 颗砂贡米产地历史

颗砂贡米产地多以出产优质稻米进贡皇家官吏食用而闻名。彭氏土司在此延续了800 年的统治,永顺县道路崎岖,山多地少,其民耕凿于蛮烟瘴雨荒林丛箐之中,田少地多,而稻米对于土质、光照、水源要求较高,颗砂贡米为永顺彭氏土司进贡稻米。相传观音下凡“裹纱”路经颗砂乡,见此地山清水秀、人们纯朴辛劳,洒甘露为良田,化珠玉为大米,因此这个地方得名“裹纱”。据史书记载,颗砂贡米源于五代,是史料记载最久远的贡米之一,供土司王宫专用。颗砂贡米分为紫、绿、黑、红、白5 种颜色,又名“五彩米”。从五代开始,颗砂良田被圈为“皇田”,颗砂大米被定为贡米,岁岁朝贡。明中期,永顺宣慰使彭世麒(第22 代土司,1492—1507 年在任)开始在颗砂建土司行署。直到清雍正二年,颗砂成为土司新衙署,改土归流后土司城迁往颗砂,直到今天颗砂地区仍然是永顺地区主要粮食产区之一[4]。

1.2 颗砂贡米产地规模

颗砂贡米由政府牵头,以合作社的形式集体生产。合作社于2015 年成立,被称为湖南省规模最大的有机稻米生产基地,也是永顺县的优质稻米核心基地,所生产的颗砂贡米已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2016 年生产优质稻谷130 万kg;2017 年扩大种植规模,免费给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发放生产所需的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实现无农药化种植,并免费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0 盏,实现产业增收。截至2020 年,合作社已流转土地约200 hm2,水稻依托的种植面积约667 hm2,入社农户有1 253 户,其中建档立卡户有523 户,年总产量5 100 t,实现销售收入1 600 万元。目前已建成从生产到加工的全套农业机械设备,优质稻米加工产能达3 万t。贡米种植规模随着贡米产生的效益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统一化生产、销售,实现绿色产业链[5]。

1.3 产地生态条件

颗砂乡位于永顺县中部偏北腹地,距离灵溪镇22 km,延绵起伏的山岗处于西面,南面为丘陵山地,北面为大片低洼田地,适宜农业生产,地理位置优越,境内交通便利,张花高速、龙吉高速以及永桑公路贯穿其境,南进北出,是永桑的必经之地。颗砂贡米的种植主产区位于颗砂乡主干马路旁,相对其他位于山顶、山腰的条状稻田,有便于利用现代化设备的优势。

颗砂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日照充足,无霜期286 d,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不仅如此,颗砂乡施河作为猛洞河的主要支流,终年不断流,全年为稻田提供了灌溉便利[6]。

1.4 颗砂贡米生产条件

永顺县颗砂乡地貌为浸蚀流水地貌与岩溶地貌并存,河流浸蚀强烈,地表破碎起伏大,呈片状,直接决定颗砂贡米生产产地的条件,在河谷冲刷低洼地带大面积种植;优越的水热条件,可直接利用河水灌溉。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其优势是机械化程度高,无农药化生产。

颗砂乡的土壤根据多次调查及定点取样分析,生产颗砂贡米的稻田土壤为志留纪灰绿色页岩母质发育的灰绿泥(俗称油沙泥),使稻米有独特的香气,适用于发展优质水稻。随着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颗砂贡米不仅种植水稻,而且形成了“稻—鸭—油”复合型可持续产业[7]。

2 颗砂贡米生产现状

永顺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4.3 万hm2,总产量在20 万t 以上,粮食作物生产面积和产量均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一名。目前颗砂贡米种植面积已达到200 hm2,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颗砂贡米种植基地为湖南省内规模最大的有机稻米生产基地,已形成农业品牌效应,促进了农业特色可持续发展,颗砂贡米不单是种植稻米,并且已经形成了依托于颗砂贡米可持续发展的“三贡”产业。

除了颗砂贡米以外,独特的凤冠麻鸭也是当地特色产品。种植颗砂贡米上游河流可养殖麻鸭。全乡统一品牌,注册“颗砂贡鸭”商标,合作社制订实现30 万只颗砂贡鸭养殖的“小目标”,打造“贡鸭”品牌。与颗砂贡米相结合,充分利用本地鸭好动、喜水的特点,主张生态混养,鸭子与水稻共处一片田,不仅可以为水稻驱虫,而且能提供有机肥(鸭粪),“既丰了稻,又壮了鸭”。养鸭吃鸭,本地人很有经验,每个品种的鸭子在哪个季节吃都有自己的计划,鸭子作为美食经常出现在当地人的餐桌上,不管是红白喜事还是节日庆典,都少不了凤冠麻鸭的身影。而凤冠麻鸭更是因为好动,生态混养,所以肉质更为紧实,以及喂养的方式更为原生态,因此成为当地人的不二选择[8]。

除了常见的贡米、凤冠麻鸭以外,颗砂乡利用阳光以及土地优势,顺势打造贡油产业,颗砂乡有相对成熟的油坊,现代化设备、大量受众群体以及绿色食用理念,使颗砂乡其他产业可持续发展。颗砂乡党委、乡政府希望能够大力发展其本土产业,向山下求经济、问山上要效益;一手抓贡米产量、一手抓油茶生产,山上山下两手抓,充分发挥土地轮作效应。颗砂贡米合作社成立不到6 年,产量产值逐年递增,且不断丰富品牌效应,全方位开发当地资源,前方开拓市场,后方形成稳定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

颗砂贡米是由合作社统一种植、加工、销售,与市场结合,采取线上与线下销售方式,在湖南省内开设贡米销售门店,进行线上销售;利用网络搭桥,与永顺营运中心供销e 家、永顺湘村购电子商务等平台合作,进行线上销售;利用代理与分销的方式,与中国远洋集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为海上船员提供优质稻米,直接解决了销售难题[9]。

3 进一步发展壮大颗砂贡米产业的思考建议

乡村振兴中坚力量是青年,新兴技术的支撑,加上合理的管理模式,以及政府基于已存在的影响力去引导品牌的发展,扩大品牌影响力,共同合作,大力发展。颗砂贡米在2007 年注册商标,时间相对较晚,在市场上所占份额较少,不利于颗砂贡米产业的发展。与其他贡米相比,颗砂贡米种植规模较小、年产总量不多,不利于品牌建设。为了颗砂贡米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素质较低、品牌影响力较弱等问题。

3.1 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

颗砂贡米在2018 年获得袁隆平院士的亲笔题词,他希冀颗砂贡米能再接再厉,打响品牌。颗砂贡米作为地方产业,必须完善基础设施、标准化生产、打造品牌、满足市场需求,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树立标杆和旗帜。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层方面人才紧缺,带动产业发展能力弱,市场份额占比较小,生产能力与产品加工能力较弱,仅限于把农产品简单加工,所以附加值提升幅度较小,经营主体难以带领农民将产业做大做强,目前颗砂贡米只限于依托合作社去寻找销路,统一销售,因此在本地影响力较低。舒尔茨(1987)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指出,“乡村产业是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农民已经使农村土地实现产业最大化,传统农业靠自身发展带动农村发展不太可能,因此要使得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形成现代化乡村经济体系。”

永顺县作为旅游县,旅游资源丰富,颗砂乡紧邻塔卧镇。塔卧镇是集多种旅游类型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可以欣赏到自然风光、土家风情,以及可以感受到红色文化。塔卧镇作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西南地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应发挥“红色”优势。可将产业和旅游紧密结合,打造永顺红色—生态旅游片区。在颗砂乡可以吃到富有营养价值的贡米,体验曾经的“皇帝贵族”生活。去红色塔卧镇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感受红色革命文化。颗砂乡紧邻万平镇,万平镇拥有杉木河天然氧吧,休闲娱乐最佳地,吃完颗砂贡米再去氧吧养精蓄力,愉快休闲地度过周末。据调查结果显示,颗砂乡没有专门的农家乐,没有专门的旅游线。可通过塔卧镇、万坪镇的旅游带动颗砂乡第三产业发展,为永顺旅游经济提供内生动力。

乡村经济发展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内在规律性,要有选择性地发展具有资源要素条件潜力的村庄,并且发展模式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结合地方特点来发展农村优势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融合水平低,从而造成产业迟迟不能良性高速发展[10]。

3.2 劳动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湘西地区经济结构是以外向型打工经济为主,人口外出现象比较严重,乡村留不住人才。因此在农村做产业是难上加难,不仅农村产业难以做大做强,而且人才流失率高、后劲不足。颗砂贡米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队伍老龄化严重,年轻高学历技术人员较少,大部分人员学历不高、专业技术不牢,因此很难将地方产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但发展有侧重,很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无法完善,难以吸引且留下专业人才,这是乡村地区高素质农业人才少且队伍活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人才流失造成乡村地区只剩下老人和儿童,使农村劳动力低下、专业度欠缺,无法有效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以及大量有活力的青年人才,人才是农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再好的产业也无法得到可持续发展。农村发展说到底还是靠农民,他们对于经营多年的土地有着自己的处理方式,知道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农村经济,农民多年的治理土地经验必须与现代机械化农业相结合,才能使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3.3 运营品牌影响力较弱

颗砂贡米成立了合作社,也注册了“颗砂贡米”“颗砂御米”本土品牌。但品牌优势在市场上仍然有发挥空间。

例如,韩国“身土不二”国民农业品牌深入人心,即便“身土不二”的价格普遍高于进口白菜的价格,但仍是韩国人民的第一选择,品牌理念的有效传达,使得“身土不二”国民农业品牌可持续发展。我国幅员辽阔,来自农村的产品数量繁多,但规模较小,多数情况下会出现多个品牌争相涌入市场,造成市场不规范的情况,这就很难集中力量合力打响一个品牌,缺乏整合优势,再加之品牌宣传力度较小,即便高质量的农副产品也无法抢夺市场份额。并且农产品的知名品牌较少,可能在本地区内有很好的口碑,但是在全国的市场知名度一般,大部分品牌还是得依靠地方消费能力,因此品牌影响力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4 结束语

颗砂贡米作为年轻的乡村品牌,势头强、后劲足、潜力大。当地要把握乡村振兴的契机,顺应时代背景,以市场为导向,以颗砂贡米为核心,做强主导产业,在优化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基础上,做大特色明显和附加值高的新农产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所带来的成效显而易见。传统农业需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支持,农业大面积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机械,并逐渐取代传统人工,将二者的附加值转化为经济效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只是简单的产业叠加,而是需要贯穿于产品生产、开发、消费的全过程。因此,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制定乡村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发挥产业融合的积极作用,将乡村资源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猜你喜欢
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图说共享发展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图说协调发展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