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2022-12-02 07:17任小娟
山西农经 2022年5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

□任小娟

(中共蒙城县委党校,安徽 亳州 2335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我国不缺乡村文化,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部分人对乡村文化认识不足,导致乡村文化被破坏,再加上去农文化导致的村民文化自卑等问题,乡村文化逐渐走向衰落。

近些年,乡村振兴可以说是学者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可见文化自信已经上升到治理国家、治理社会的层面。而乡村要实现全面振兴,没有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作为农业大国,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如今立足本国国情,会发现我国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乡土社会,我国的文化仍是乡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值得自豪的,同时这也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为乡村振兴“铸魂”“塑形”,首先要坚定乡村文化自信,明白文化的含义,了解乡村文化包含的内容及表现。

1 乡村文化振兴概述

1.1 乡村振兴的提出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此后,党把乡村振兴作为重中之重,在党的系统文件中多次被提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以及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乡村振兴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此前中共中央研究院印发的《规划》对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等方面作了具体的部署。党的这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实现乡村振兴、坚定乡村文化自信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

1.2 乡村文化的内涵

农业是我国古代社会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在整个国家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人们长期依附于土地,形成了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这种农耕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所弘扬的天人合一、睦邻友善、尊老爱幼等优秀传统美德为中华儿女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市场化的今天,乡村文化依然散发着独特的精神魅力。

所谓乡村文化,即以农民为主体,在广大乡村区域共同体的生产生活基础上产生价值信仰、行为习惯等所有文化的集合。与文化相同,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乡村文化也有不同的分类。根据存在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物质形态的文化,如历史遗迹、建筑、生活工具、生产设备、手工品等;还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包括民风民俗、生产生活方式、价值信仰、生活理念等。所以,乡村文化有多种存在形式。强调文化自信不仅要从文化总体的概念入手,还要认识到文化本身的内在属性和特点。立足乡村文化本身,乡村并不缺文化,其资源种类众多、内容丰富。乡村文化振兴归根到底还是应立足乡村本身,坚定乡村文化自信,依托乡村这一广阔的平台,在全面认识、保护、传承乡村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充分调动村民的文化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重塑乡村文化自信,使乡村文化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振兴。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自信所面临的困境

2.1 农耕文化衰落,乡村文化自信缺乏依托

2.1.1 乡村经济的落后导致乡村文化日益边缘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是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经济基础决定了文化水平。乡村文化的发展水平与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若乡村经济发达,相应的乡村文化也会繁荣,反之亦然。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前,主要以传统农业、传统手工业为生存、生活来源,农民依附于土地生存,逐渐形成了一种与土地紧密结合的文化模式。比如古人讲究落叶归根、宗族观念、父母在不远游,崇尚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吃苦耐劳、安贫乐业等传统美德。在传统社会,这种文化模式对维护社会统治秩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化、商品化经济的到来,传统小农思想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加上乡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文化的经济促进程度也逐渐降低,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地位,导致了乡村文化被日益边缘化,乡村文化走向没落。

2.1.2 去农文化加剧了乡村文化的衰落

近年来,受社会大环境、大思潮的影响,去农文化兴盛,对农民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村民开始抛弃乡村文化,认为自身的文化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味地学习模仿大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丢失了乡村特色,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尴尬局面。此外,农民作为一种职业,本身不含个人感情色彩,但在去农文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乡村是落后的,留在乡村是没有发展的,农民缺乏对于身份和价值的认同感。于是更多的人开始走向城市,加速了乡村文化的衰落。

2.2 现代化加速,乡村文化自信载体弱化

2.2.1 城镇化建设冲击乡村文化的载体

过去乡村讲究风水,讲究天人合一,讲究自然与文化相存。然而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大量的土地被征收,房屋被拆迁,传统的村庄院落、泥土地被楼房、水泥地所取代,乡村文化自信的传承载体消失,破坏了乡村的文化体系。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化进程,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遗憾的是,由于认识上的偏颇,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乡村文化遭到了人为的破坏。一部分人认为乡村缺文化、缺资源,认为乡村文化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不考虑乡村的客观现实和广大农民的根本诉求,更多以行政手段送戏、送文化、送科技下乡。这种城镇化做法往往并不是农民需要的,所以效果大打折扣,破坏了原有的乡村环境和生活格局,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挑战。

2.2.2 城市文化及外来文化导致乡村文化的趋同化

首先,城市文化冲击着乡村文化的生活形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文化逐步渗透到乡村,影响了农村人民的价值信仰、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生活模式的改变进一步导致了民间信仰、传统习俗消失。乡村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崇善自然等传统美德逐渐被城市文化所取代,更多人开始变得唯利是图、追求捷径。

其次,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信息大爆炸,给乡村文化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外来文化的渗透、自身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欠缺以及乡村文化自身免疫能力较弱等原因,造成中国的乡村文化逐渐失去特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趋同化,乡村文化所蕴含的潜在价值也逐渐被埋没。

2.2.3 空心化严重,乡村文化自信主体流失

乡村文化振兴的落脚点是人民,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同样也应是农民,只有农民对自身文化充分认同,对其持积极态度,乡村文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振兴。坚定文化自信,要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自觉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城市,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增多。留守儿童作为被教育、被传承的对象,本身就难以承担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乡村文化的重任。留守老人知识更新缓慢,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新社会的发展,已逐步被边缘化。而年轻人既是文化自信的中坚力量,同时也肩负着乡村文化传承的重任,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但随着年轻人群的大量流失,乡村文化的代际传承出现困难,文化自信更无从谈起。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的相关思考

3.1 新理念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筑牢文化自信之基

所谓“思想决定成败,态度解决一切”,指导思想至关重要。以往,人们认为乡村振兴就是促进经济发展,认为乡村文化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显然这种观念是片面的。如果没有传统的乡村文化作支撑,仅仅依靠行政手段送文化下乡,这和乡村文化完全是“两张皮”,是不接地气且无效的,最终会导致乡村文化进退失据。同样,没有农民的积极参与和自觉行动,乡村文化的衰落依然不可避免。因此要想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要改变偏颇的思想观念,以新理念引领乡村文化发展。概括的讲,这种文化发展的新理念就是要以乡村为本、以农民为本,从乡村实际出发,在尊重农民、尊重乡村文化的基础上,充分认识乡村文化的内涵和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并保护乡村文化资源,在保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坚定文化自信。

此外,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规划》第七篇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中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乡村文化自信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不能拘泥于传统文化,不能固守传统。在保护乡村院落、历史遗迹、传统手工艺的同时还要做到与时俱进,使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与此同时,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创新文化发展载体,活化乡村文化资源,为乡村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既使乡村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又使乡村文化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3.2 保护乡村文化基因,夯实文化自信载体

乡村文化的基因包括有形的文化和无形的文化。有形的文化包括村落、建筑、手工品等实际存在、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无形的文化包括生活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

《规划》指出,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具有自然历史文化资源特色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如祠堂、庙宇等凝结了乡村人民一代又一代的记忆,蕴含了深厚的处世理念。而村落在乡村文化的传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文化就体现在村落里。比如农村的循环文化、风水文化以及由院落、村落衍生出的处事准则等。村落衍生出的特定的社会结构,如邻里关系、宗族文化等同样也是乡村文化的具体体现,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随着村落的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由村落衍生出来的特定文化及文化结构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比如城市楼房失去了传统村落的邻里文化,楼里邻居互不相识,更不会互帮互助。生活习俗也会发生变化,城市的节日氛围不如乡村浓厚。因此,失去村落,就相当于失去了一座乡村文化宝库。

另外,无形的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发展同样重要,例如,各种传统手工业技术就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承载了古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因此坚定乡村文化自信,要保护乡村文化基因、明确文化保护线。在改造乡村的同时,探索既能让乡村享受到现代化的福利,又能最大限度保留乡村文化的方式,实现保护和发展有机融合。

3.3 创新治理模式,充分发挥文化自信主体作用

乡村文化振兴和文化自信的主体是农民。乡村文化振兴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只能起到助推、引导、科学规划的作用,归根结底还是应该从农民入手。

首先,注重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在乡村经济建设的同时,抓紧抓牢精神文明建设,筑牢精神之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民风,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此外,还要培育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发挥村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提高文化自信意识。

其次,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的文化管理机制,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组织各类文化活动等,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确保乡村文化建设深入民心。

再次,创新治理模式,培育乡村自治组织。充分发挥乡村能人、乡贤的带头作用,鼓励乡贤、能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乡贤、能人知识丰富、受人尊敬,通常在当地具有较大的影响力,重要的是他们对当地有深厚的感情,迫切地想要改进乡村现状,再加上熟悉当地情况,能够更好地结合实际,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文化。

最后,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村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但乡村文化建设还需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大力吸引走出去的人才返乡创业,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进外地人才,丰富领导队伍。

3.4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自信提供物质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建设农业农村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可见产业振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重塑乡村文化自信不能仅从文化自身入手,还要和经济相融合,将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产业结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是解决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世界发展的潮流。

首先,要挖掘农村的文化产业资源,这是文化产业化的基础。随着城市快节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乡村生活。农村的山水、景观、文化遗产、建筑、风俗、传统饮食、传统手工艺等都是乡村的一道独特风景,是乡村的重要文化资源。

其次,创新资源,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地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在自然环境优美的地区着力打造山水景观、农业景观等;在历史遗产丰富的地区打造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基地;在传统民俗、传统小吃、手工艺品比较丰富的地区举办一系列的民俗活动。

再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通过直播、短视频、电子商务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品牌、增加影响力。在提高就业率、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减少人才流失,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具有反向促进作用,又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