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中“采采”释义

2022-11-28 03:31
学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周南劳作诗经

□ 贺 蓓

《诗经·周南·芣苢》收入人教社统编版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材第53页课下有一处注释:“②[采采]茂盛的样子。”我们认为不大妥当。

目前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把它理解为动词,“采摘、摘取”;二是把它理解为形容词,“茂盛的样子”,两种观点并重。

1.动词说

首先,从文字学意义层面来做一番解读——

(图1 引自网站“汉典”)

从汉字的起源来看,“采”是会意字。图1 中,①(甲骨文)中“采”字的上部是一只手(爪),下部是一棵树,树上的小圆圈代表的是果实。植物枝叶繁茂,已经硕果累累。一只手放在在果实上,表示采摘。②(金文)中“采”字的字形大体上与甲骨文相似,只是字形更简化,代表果实的小圆圈已经被省略掉了。“采”字演化到③(小篆)与②金文就基本相同了。④是“采”字在楷书中的形体,由小篆形体直接演变而来。

图2 中,“采”字展示了从商代甲骨文向成熟的楷体演变的过程。无论“采”字在汉字的形体中如何演变,其中的主要元素“爪”和“木”基本没变。

(图2 引自网站“百度百科”)

《说文解字》中对“采”的解释:“采,捋取也,从木从爪。”[1]124

《诗经·周南·芣苢》篇中的“采采”一词,应当释为“不断地采”“采而又采”,作动词用,应当将之理解为动词的重叠用法。

此观点最早源于毛亨为《诗经·芣苢》做传时的注解:“采采,非一辞也。”[2]67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诗集传·卷耳》中注解为:“采采,非一采也。”[3]5在之后的《芣苢》篇里依照前例没有过多注解。苏辙也曾云:“采采,不已之辞也。”明代郝敬在《毛诗原解毛诗序说》中注解为:“采采,非一采也。”[4]51清代胡承珙在所撰的《毛诗后笺》中说明,毛传将之注解为“采采,非一辞也。”是因为“芣苡(苢),以妇人乐有子,明其采者众,故云非一辞也。”[5]47-48清代陈奂所作的《诗毛氏传疏》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古采、事同声。《尔雅》:‘采,事也’。云‘采采,事采之也’者,言勤事采之而不已也。”[6]28今人袁行霈、徐建委、程苏东撰写的《诗经国风新注》也将之注解为:“采采,采而又采。”[7]32吴广平、彭安湘、何桂芬等人导读注译的《诗经》中将《卷耳》一文中的“采采”注解为:“采采,采了又采的意思。”[8]8而在后面《芣苢》篇中对于“采采芣苢”一句则依例翻译为“采啊采啊车前草”[8]11……

我们在梳理材料中发现,有不少学者把“采采”看做动词,译为“采了又采”,不停劳作,没有停歇的场景。

2.形容词说

清代大学者戴震最先在《诗经补注》中提出这种观点:“毛传曰:‘采采,非一辞也。’……震按:采采,众多貌。”[9]16马瑞辰则在《毛诗传笺通释》中提出观点:“《蒹葭》诗‘蒹葭采采’,传:‘采采,犹萋萋也’。‘萋萋’犹‘苍苍,皆谓盛也。’……此诗及《芣苢》诗俱言‘采采,盖极状卷耳、芣苢之盛。’”[10]58

同样出自于《诗经·周南》的《卷耳》也有类似诗句:“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将之注解为“茂盛鲜明的样子”。[11]15

上述引文中,戴震、马瑞辰、王力先生都认为《芣苢》《卷耳》两篇中的“采采”应注解为“茂盛的样子”。而现代不少学者也认可这个观点,认为“采采”应视为形容词,译成“茂盛鲜明的样子”更符合《诗经》首句喜用托物起兴手法的传统。

也有学者认为,这两种解读皆可并立。高亨先生就在他所注的《诗经今注》中注解为:“采采,新鲜貌。一说:采采,采了又采。”[12]15

从以上几组材料可以看出,关于《芣苢》中“采采”一词究竟应作何种词性和意义理解的争论,其实由来已久。纵观诸位学者的研究,两种观点基本并重。两种解释都有其产生的历史和文化的土壤,都有合理性。

但笔者更倾向于将《芣苢》篇中的“采采”一词作为动词来理解,将其翻译为“采了又采”,会更符合其时生产、生活劳作的真实情境,以及诗歌本身的语言风格。

选自《诗经·周南》的这篇民风《芣苢》,句式齐整,简单明快,富于诗情和画意。

若按照闻一多先生的“三美”理论来看,《芣苢》一诗当具有一种“建筑的、绘画的、音韵的”美感。

1.建筑之美。

《诗经》的国风歌谣里,重章叠句的形式很常见,本篇就很典型。

《芣苢》篇共 48 字,分3 章12 句。“采采”二字在全诗相同的位置重复出现了六次。每小节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回来重复第二句。每小节只改动第二、四句中的动词。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重复。也就是说,全诗3 章12 句,只有6 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变化的,其余部分全是在重叠。中国古代诗歌中,全篇句式如此齐整,重叠度如此之高的作品实不多见。

《芣苢》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制作精良的建筑,句式对称齐整,结构优美清晰。这就很特别,是为建筑之美。

“采采”,作“采了又采”理解,就会在读者脑海里不断强化妇女们劳作的镜像,从诗文中不断叠加的建筑之美里,感受先民们热情、欢快的劳动情境。

2.音韵之美。

你听,“采采”、“采采”……这种极简主义的的歌谣,重章叠唱的形式虽然看似单调,却能产生一种特殊的语言效果,即在不断的言语重叠中,产生简单明快、回环往复的旋律感,读来朗朗上口,听来就像一首节奏简单明快的劳动欢歌,是为音韵之美。

想来,这首民谣应是许多人一起唱的,田间地头,山坡平原,你唱我答,此起彼伏。一人独唱,会觉得情境不对,味道不纯。

3.绘画之美。

一说,芣苢就是车前草,可食用可入药。古人以为其籽可以治疗妇女不孕不育和难产等病。《本草纲目》载:“车前,又名芣苢、牛遗、车轮菜……其叶可做蔬菜,其子可入药,性甘寒,清热解毒,养肾利尿,久服轻身耐老,食之宜子,可治难产。”可见,在那个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里,无论是生活还是生育,芣苢对于女人的意义都很重大。

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13]85

试想和暖春日,三五田家妇女相约,平原旷野之上,风和日丽之中,一边唱着“采采芣苢”的古老歌谣,一边欢喜采摘芣苢的枝叶和种子。她一枝我一枝地摘取、拾取,又一把一把地从茎上捋取。采摘的越来越多,先提着衣襟兜起来,后又把衣襟别在腰间,继续摘取往里装。或为一餐饭食,或为求子祈愿,妇女们欢喜地交流着彼此心中美好的愿景。欢乐的场面夹杂着女子们的悄悄话和欢快的笑声。这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劳动场面读来真是齿颊留香,有身临其境之感。

全诗仅依托“采、有、掇、捋、袺、襭”6 个动词的变化,反复呈现劳动的细节过程,将女子忙着采摘芣苢的具体场面凸显出来,而将其他内容都当作背景虚化了。一系列动词的使用,表现芣苢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教材第54页“学习提示”中将之界定为“描写劳动的古诗”,“从中可以读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劳作场景,感受他们劳作时的欢乐与情趣。”这种清晰的画面感,真实的故事情境,浓郁饱满的情感,让整首诗看起来就像是一部微电影。诗歌通过镜头特写及全景式的展现,对劳动场面生动细致地描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周南地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女子们忘我的劳动热情与欢欣,是为绘画之美。

诗歌描写的就是一个简单的劳作场景。质朴自然、不事雕琢的语言风格,与其所描绘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淳朴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气息相符合。若理解为形容词“茂盛的样子”,语言上稍微的修饰都会给人以雕饰之感,反而淡化了那种未经打磨的质朴美感,陡生遗憾。

以上,笔者倾向于将“采采”理解为动词,更符合其时的生活生产情境和诗歌语言风格。

综上,关于教材注解,笔者认为有关“采采”意义的争论由来已久,且各有依据,统编版教材中将《芣苢》中“采采”一词注释为“②[采采]茂盛的样子。”不够严谨,有待商榷。不如标注为“采采,一言动词,摘取,采取;一言形容词,茂盛的样子。”将这种争议坦诚地呈现给师生,更能体现教材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编写态度。

不禁反思,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每处细节都需严谨以待,认真打磨。《芣苢》这首诗作为人教社统编版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册选录的第一首经典诗歌,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接触的第一首古代经典诗歌,其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编者的选录意图可见一斑。不能因为篇幅短小、内容简洁就轻视它,甚至是忽略它。

而教材此处关于“采采”二字注解留下的“空白”,恰好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契机点。教师可由此设计出更多元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如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背后的文字、文学、文化内涵。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培养学生质疑与思辨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敏感性的过程,也是积极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创新路径的过程。教师也可以籍此引导学生积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例如利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及身边各种图书资源,进行文献检索、网络资源搜集等,指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并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促进方法、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发展。

面对新课标的指引方向,教师当心中铭记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以严谨踏实的态度认真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

猜你喜欢
周南劳作诗经
逃之夭夭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春暖劳作花相伴
还想听你的故事
阅读理解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