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晓青
教材按照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将人文主题适当地进行保留,又将语文要素以课后习题或文中小泡泡等形式清晰呈现。笔者将一、二年级共四册教材中出现的朗读要求和典型篇目进行整理(见表 1)。
表1
可见,教材在对学生朗读的要求上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一年级上册,更多地关注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初步渗透停顿和分角色朗读;一年级下册,能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以及长句子,分角色朗读也成为教学的重点;二年级上册,进一步对读好不同句子中的语气提出要求;二年级下册,提出通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习有感情朗读。在实际朗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中对于朗读不同的要求拾级而上,使学生朗读水平逐渐提升。
朗读教学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朗读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方法,更好地为文本发声。
读好停顿是朗读的入门课。一般来说,停顿可以分为标点符号带来的停顿和句子中自然的停顿。由于低年级学生语言积累不足,知识经验匮乏,他们对读好停顿的学习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范读、带读,让学生在听中学习,听中模仿。
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带学生初步认识逗号和句号,而《雨点儿》承接《青蛙写诗》,进一步提出注意读好停顿。教师可以利用对比范读,引导学生在听中发现,原来逗号和句号停顿的时间是不一样的,逗号的停顿时间比句号短,而句中自然的停顿比逗号停顿的时间还短,再通过教师的范读、带读,带领学生在听读中感知停顿的朗读艺术。
长句子是指比较长且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将“长句子朗读”作为单元教学重点,先在《夜色》中出现明显的长句子,可以通过师生接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句子层次,对长句的停顿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在本单元的《端午粽》中首次明确提出读好长句子,并通过下一课《彩虹》进一步巩固读好长句子的方法。
长句子的朗读指导,不应直接出示停顿线,仅要求表面上的朗读顺畅,应建立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之上,对长句子进行简单的分解,把关系紧密的词或短语读紧凑,再借由教师的朗读示范,学生的朗读实践,读好长句子。《端午粽》一课,以“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这一长句子为例,教师设计如下:
(1)指名读,相机正音。“箬”和“竹”都是翘舌音,“糯”的声母是“n”。
政策一: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责任,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2)这句话写的是粽子的外形,引导找出有关的事物,加上表示颜色的叠词说完整。提炼出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等短语。
(3)提醒“的字短语”读的时候要读紧凑,“的”读得又轻又短。“的字短语”送入句子里同样要读紧凑,并在其前后加上停顿符号以示提醒。
(4)引导学生借助方位词,了解作者介绍粽子外形的顺序,加上停顿线辅助朗读。
(5)出示: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教师范读,带读,学生自主练读。
长句子难,难在结构复杂,低年级学生读好长句子并不要求从语法角度对句子进行剖析,而是通过简单的语意理解,词语、短语的连读,把长句子自然顺畅地读下来。
教材在第一学段各册都提出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要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要求,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读好对话。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文中提示语、标点符号等展开想象,思考角色的动作、神态、心情,设身处地地体会不同角色的不同情感,进而读好对话。
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中,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是朗读的重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横线画出小公鸡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鸭子的话,再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心情、动作等,最后还可以戴上角色的专属头饰表演朗读。
教材在一年级下册提出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二年级上册提出注意句子不同的语气,二年级下册进一步提出读好问句和注意读好对话。读好不同句子的语气,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迁移。
以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中“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的朗读指导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来读好句子语气。如:“春游的时候下几点毛毛雨,怕不怕?”我们可以说:“春游下几点毛毛雨怕什么!”“数学课做100道口算题,怕不怕?”我们可以说:“数学课做100道口算题怕什么!”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着课文用上反问句的表达形式进行言语实践,很容易调动自己的感情,也能很好地将情感迁移到课文中,体会种葫芦人觉得有几个虫子一点儿也不可怕。
朗读是将文字与自身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并通过有声的语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走一个来回,通过品味词语,展开想象,进而读出情感。
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提出读句子,想画面,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词语—想画面—读诗情。如品读“蒙蒙的细雨”,引导学生抓住“细”体会雨小,抓住“蒙蒙”体会雨密,导致视线模糊。为了进一步帮学生想象雷锋叔叔在蒙蒙细雨中抱孩子的画面,教师还可以提供支架,指导学生想象人物动作和心理活动。如蒙蒙细雨可能淋在孩子的身上,雷锋叔叔会怎么做?学生展开想象,有的学生会说雷锋叔叔怕孩子感冒,把孩子抱得紧紧的,甚至脱下自己单薄的衣服披在孩子身上……最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到的画面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朗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应多鼓励,应采用个性化评价的方式,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朗读反馈。
鼓励性评价。在朗读评价中多给予学生肯定,但不能总是用“很好”“读得真棒”这类通用评价语,而是要寻找朗读中具体的亮点,如字音准确、咬字清晰、情感饱满等,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自信心。
改进性评价。朗读评价应努力帮学生“跳一跳,摘果子”,评价可以从语音、语气、语调以及有感情的朗读等角度帮助学生读得更好,如“如果你能注意诗中的停顿,读起来就更有味道了”……并鼓励学生再试一试,通过课堂二次朗读,及时检验改进效果。
个性化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不应强调千篇一律,整齐划一,而要尊重学生个体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如一年级下册《文具的家》中,“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一句,学生可能会读出温柔的妈妈、生气的妈妈、无奈的妈妈……在不背离原文的前提下,对于学生带有自己情感体验的个性化朗读,教师应给予肯定评价。
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在第一学段朗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教材之意,拾级而上,通过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读好停顿、长句、对话、语气,还可以进行想象朗读,并通过鼓励性评价、改进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在朗读中,带领学生在语文的海洋里徜徉,沐浴书香,以声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