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猛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花儿”是一种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歌形式,由于其悠扬的旋律、高亢的唱腔、口语化的语言,在我国青海、甘肃、宁夏等地被广泛传唱,深受当地汉族、回族、撒拉族等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由于“花儿”这一民歌形式流传较为广泛,使其具有了超脱区域性、跨民族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与“花儿”实际的社会功能密不可分。“花儿”最主要的社会功能是用于青年男女之间的社交活动。因为早期的“花儿”演唱多采取口传面授的形式,这使得“花儿”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花儿”这一演唱形式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国家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因此“花儿”这一民歌形式得以于2006 年5 月20 日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又于2009 年9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花儿”作为中国传统的歌唱形式流传已久,据考证它在距今600年前的明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且“花儿”这一演唱形式多由男性进行演唱,所以“花儿”又被称作“花儿与少年”。比如有些“花儿”的歌词说的是“白牡丹”,其实是形容女孩子的皮肤白皙,“红牡丹”指的是女孩子的颜值出众。每年的农历六七月,一些地区会举办以对唱花名为主题的专门聚会——“花儿会”。这既是“花儿”歌手们尽情高歌的平台,也是各地青年男女相亲的聚会。
“花儿”这一歌唱形式最早可考证的文字记录就在明朝诗人高弘的诗句之中,诗词如下:
青柳垂丝夹野塘,
农夫村女锄田忙。
轻鞭一挥芳径去,
漫闻花儿继续长。
由此可见,“花儿”这一演唱形式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之中,且演唱的语言多是地方方言、地方俚语等,这使得“花儿”的歌词在演唱上极其口语化,演唱中衬词的加入使音乐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人文气息。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不同的地理地貌、人文环境,对地方音乐的表演形式、音乐风格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西北部地貌特征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地广人稀,这也导致西北人民具有热情豪放的性格特点,这一特点这也直接呈现在西北的地方歌唱形式“花儿”中。“花儿”音乐悠扬高亢,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这使得不同地区的“花儿”在演唱中保留了“花儿”基本演唱特点的同时,在演唱形式和风格上迥然不同。
青海“花儿”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相较于其他地域的“花儿”略有不同。宁夏“花儿”由于紧挨陕西,音乐中赋有信天游的元素。青海“花儿”南临四川,这使得青海“花儿”具备四川巴蜀的民歌特点。在“花儿”中有着一种名为“河州型花儿”的山歌体系,在此种类型的山歌体系中,河州大令最为人民群众所熟知。
《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曲调属于“河州型花儿”中的“河州令”。河州即今之甘肃临夏,素有“花儿之乡”之称。“河州令”是花儿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曲调之一。歌词寓意深刻,富于想象,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地方的地域特点。同时《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声乐作品,是“河州型花儿”河州大令融入声乐作品的一次成功尝试。“河州型花儿”的词体结构采用典型的四句式,且对照工整。比如《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歌词:
上去高山望平川,
平川里有朵牡丹,
看起容易摘起难,
摘不到手也枉然。
阿哥想要白牡丹,
摘不到花也枉然。
上去高山望平川,
平川里有朵牡丹,
看起容易摘起难,
摘不到手也枉然。
阿哥想要白牡丹,
摘不到花也枉然。
《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声乐作品的乐段是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乐句悠扬宽长,音域起伏度大,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中,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封建势力的阻挠,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上去高山望平川》是“花儿”众多曲令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花儿”代表。之所以深受大众喜爱,就是因为它具备青海“花儿”在演唱中的所有特点,包括巧妙的衬词、悠扬的旋律、高亢的音域、真假声相结合的“尖声唱腔”等。自1950 年8 月起,这首作品由“花儿王”之称的朱仲禄第一次在兰州演唱,并由关鹤岩记谱,才走进大众视野[1]。
青海“花儿”的曲调形式可分为“长令”“短令”两种,“长令”曲调高亢激扬,音域跨度较大,且有较长的拖腔,速度较慢;而“短令”与之正好相反,音乐节奏欢快,律动性较强,且多以三拍子和二拍子为主,听觉效果上相对比较紧凑[2]。《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声乐作品是“河州型花儿”的代表曲目,延续了“河州型花儿”音乐的创作特点,多是以re、sol、la、do 为主音,构成完整的音乐旋律。同时它的音域跨度较大,从小字一组的do 到小字三组的do,从低音到极限音。《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声乐作品采用的是4/4 拍的节奏型,节奏舒缓,律动性强,是“花儿长令”的典型曲调。
河州大令《上去高山望平川》的音阶调式为徵调式[3]。其曲调主要由宫、商、徵、羽四声构成,以2-5-6-1-2-5 为其音乐进行的骨干,间插经过性的角音3,情绪高亢、激昂[4]。
全曲音域辽阔,旋律悠扬,乐句中夹杂了多个音阶的大跳,同时笔者发现全曲经历了三次音阶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发展,因而这首声乐作品又有“三起三落”之称。由于是民族调式,音阶多以二度模进和三度模进为主,使整首乐曲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更加凸显。
歌词中运用了一连串的衬词,比如:“者呦呀”“啊”“哎”等。通过这些衬词使音乐更加具有传唱性和律动性。衬词的运用突出音乐的情绪,由于衬词多采用的是地方衬词,这使得《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声乐作品更加“口语化”,贴近生活,更能被听众所接受。
笔者在实践演唱的过程中就发现,歌曲中的衬词也是有区别的。第一种是为了保证音乐的完整性,使音乐口语化,衬词本身并没有对歌曲内容的诠释产生实际意义。第二种就是通过衬词的运用,使整个音乐内容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来,使歌词大意能够更好地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声乐作品,大部分的衬词都是无实际意义的衬词,但这些衬词的加入使音乐更加具有民族色彩。例如《雪白的鸽子》这首声乐作品中,在“者哦呦”等衬词上采用“花儿”演唱中的下倚音、哭音、嗖音的技巧,使其更加具有民族特色。
其中歌曲部分有一个五度大跳“者呦呀”,且在小字二组的sol 上保持了三拍,但对于歌词内容并无实际影响。三拍的衬词“者呦呀”的运用是青海“花儿”演唱技巧中拖腔的融入,同时它的音域在小字二组的sol 上,这已经超过了男生真假声的换声点。以上也是青海“花儿”演唱特点的体现。
(图一:《上去高山望平川》曲谱节选)
笔者第一次听到这首声乐作品,是由歌唱家吕继宏演唱的。当听到这首作品悠扬的旋律、高亢的曲调、朴实的话语和巧妙的衬词时,笔者就被这首声乐作品深深地吸引。在得到《上去高山望平川》的谱子后,笔者除自己学唱外,还反复观看不同歌手对《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演唱视频。在美声思想的引导下,这首歌曲的演唱应用了青海“花儿”演唱形式中传统的演唱技巧,包括尖音唱法、高声拖腔唱法、苍音唱法等,苍尖音结合唱法将“花儿”中特有的波音、颤音、滑音、嗖音等特有的演唱技巧融入歌曲之中。青海“花儿”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发声方法和丰富的润腔技巧[5]。最早的青海“花儿”在演唱实践中采用的是“高声拖腔”的唱法,后又发展出了“苍音唱法”“尖音唱法”“苍尖音结合唱法”。其中“尖音唱法”又称真假声结合法,随着音调越来越高,假声融入越来越多。在实践和演唱过程中备受推崇,成为青海“花儿”演唱中的主流唱法。《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歌曲在唱到衬词部分的衔接处时,采用了青海“花儿”中高声拖腔的元素,演唱时必须采用“尖音唱法”,因为这首声乐作品最高音唱到了小字三组的do,而作为声乐演唱者和从业者来说,小字三组的do 是高音上的极限音,如果不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真声偏多,则会导致破音、声音挤白等现象。笔者在初次演唱这首作品时高音直接破音,就试着在深的气息高的位置小声地假唱,但是声音不能虚,高音即使唱不上去,也要小声地用假声唱,确保歌曲的完整性。
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特别强调咬字。《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声乐作品,在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上均进行了押韵,并以“十三辙”韵脚中的“发花辙”“梭波辙”为主。笔者在练声的过程中发现,如果一味强调美声的发声意识,就会存在个别字咬字不清的现象。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并请教了一部分老师,了解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加强“十三辙韵”的练习至关重要。
我们都知道汉语音韵中的“十三辙”指的是在中国说唱咬字行腔中,韵母按照韵腹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原则归纳出来的分类,目的是使诵说、演唱顺口,易于记忆,富有音乐美。“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于是笔者尝试通过一首练声曲来加强在演唱时咬字的练习。
练声曲:
经过笔者的反复探究和演唱实践,发现通过小声假唱的形式,不断加入真声,的确能较大程度上解决高音的问题,同时通过对“十三辙”练声曲的练习,也可以有效改善在演唱中国民族歌曲时的咬字方式。
笔者从自身演唱实践出发,对青海“花儿”河州大令代表曲目《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演唱形式、演唱风格、演唱技巧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研究,希望能对声乐从教者和演唱者起到帮助。